东北通辽电业局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a)_第1页
东北通辽电业局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a)_第2页
东北通辽电业局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a)_第3页
东北通辽电业局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a)_第4页
东北通辽电业局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 年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A) (考试时间:15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分 一、单选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10 分) 1、35500kV 的电压,都是指三相三线制的( B ) 。 (A)相电压; (B)线间电压; (C)线路总电压; (D)端电压。 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 A ) 。 (A)各支路电阻电流的和; (B)各支路电阻电流的积; (C)各支路电阻电流的倒数和; (D)各支路电阻电流的倒数积。 3、动滑轮可以省( C )的力。 (A)1 倍; (B)2 倍; (C)1/2 倍; (D)1/3 倍。 4、欧姆定律阐明了电路中( C ) 。 (A)电压和电流是正比关系; (B)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 (C)电压、电流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D)电阻与电压的正比关系。 5、带电作业时人体感知的电场强度是( B ) 。 (A)2.0kV/cm; (B)2.4kV/cm; (C)2.6kV/cm; (D)3.5kV/cm。 6、等电位作业法属于( A ) 。 (A)直接作业法; (B)间接作业法; (C)临近作业法; (D)全绝缘作业法。 7、导线的破坏应力除以安全系数叫导线的( B ) 。 (A)水平应力; (B)最大使用应力; (C)最大水平应力; (D)平均运行应 力。 8、XP-7 型绝缘子的泄漏距离不小于( B )mm。 (A)200; (B)280; (C)320; (D)400。 9、在 220kV 线路上进行等电位作业时,等电位电工转移电位时,人体与带电体的最小距 离为( C )m。 (A)0.1; (B)0.2; (C)0.3; (D)0.4。 10、当带电作业使用绝缘绳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低于( A ) 。 (A)2.5; (B)3; (C)4; (D)5。 11、在连续档挂软梯进行带电作业时,钢绞线截面不得小于( B )平方毫米。 (A)50; (B)70; (C)95; (D)120。 12、66kV 线路带电作业中,绝缘杆最小有效长度为( A ) 。 (A)1m; (B)2m; (C)3m; (D)4m。 13、使用火花间隙检测一串 13 片绝缘子的 220 kV 设备时,零值绝缘子达到( C )片时, 应立即停止检测。 (A)1; (B)3; (C)4; (D)5。 14、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 C )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A)60; (B)70; (C)80; (D)100。 15、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 A )次后由另一人吹 气 1 次,反复进行。 (A)5; (B)10; (C)15; (D)20。 16、经常发生的触电形式是( B )触电给人造成的危险最大。 (A)单相; (B)两相; (C)跨步电压; (D)接触电压。 17、220kV 带电作业绝缘工具预防性试验 1min 工频耐压( C )kV。 (A)110; (B)220; (C)440; (D)450。 18、屏蔽服衣裤任意两端点之间的电阻值均不得大于( B )欧姆。 (A)15; (B)20; (C)25; (D)30。 19、等电位作业人员对 220kV 邻相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C )m。 (A)1.8; (B)2.1; (C)2.5; (D)3.0。 20、220kV 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承力工具有效绝缘长度为( A )m。 (A)1.8; (B)2.1; (C)3.0; (D)4.0。 二、多选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绝缘工具电气试验应定期进行,其预防性试验与检查性试验周期为( A C ) 。 (A)预防性试验每年 1 次; (B)预防性试验每年 2 次; (C)检查性试验每年 1 次; (D)检查性试验半年 1 次。 2、按杆塔用途分类,特殊杆塔包括( A B D ) 。 (A)跨越; (B)换位; (C)转角; (D)分支杆塔 3、挂绝缘软梯的等电位工作,所挂的导、地线截面不应小于( B C ) 。 (A)LGJ150; (B)LGJ120; (C)GJ50; (D)GJ35 4、采用沿绝缘子串进入电场等电位作业时,以下电压等级里, ( C D )可以采用。 (A)66kV; (B)110kV; (C)220kV; (D)330kV 5、斗臂车操作人员应熟悉带电作业的有关规定,并经( A B C ) 。 (A)专门培训; (B)考试合格; (C)持证上岗; (D)身体检查 6、等电位作业人员应在衣服外面穿合格的全套屏蔽服,包括帽和( A B C D ) 。 (A)衣裤; (B)手套; (C)袜; (D)鞋 7、66kV、220kV、500kV 线路,等电位作业人员对邻相导线的最小距离分别是( B C D )m。 (A)0.8; (B)0.9; (C)2.5; (D)5.0 8、带电作业工具应(A C D ) ,并建立试验、检修、使用记录。 (A)统一编号; (B)分类放置; (C)专人保管; (D)登记造册 9、带电作业工具应存放于( B C )的专用工具房内。 (A)采光良好; (B)通风良好; (C)清洁干燥; (D)干湿适宜 10、绝缘工具在储存、运输时不得与( A B C D )接触。 (A)酸; (B)碱; (C)油类; (D)化学药品 三、判断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10 分) 1、带电作业中使用的铝合金工具的制作可以用焊接方法。 () 2、一般来说,电压等级越高,等电位作业越方便。 () 3、若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此电流就称为直流电流。 () 4、对带电作业安全有影响的气象条件因素有气温、风、雨、雪及雷电等。 () 5、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时,导线一定会产生过牵引。 () 6、穿屏蔽服的目的就是要使流经带电作业人员身体的电流几乎全部改为由屏蔽服流过, 因而屏蔽服的作用是导通电流。 () 7、当温度升高时,绝缘材料的应力也会减小。 () 8、间接作业时,在电压高、使用工具长的情况下,不会影响操作。 () 9、绝缘绳索主要有尼龙绳、蚕丝绳两种。 () 10、检测 220kV 线路直线绝缘子时,若已发现有 3 片零值绝缘子,则应停止继续检测。 () 11、风力大于 6 级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 12、220kV 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绝缘操作杆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不小于 1.8 米。 () 13、在市区或人口稠密的地区进行带电作业时,工作现场应设置围栏,派专人监护, 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 14、在绝缘子串未脱离导线前,拆、装靠近横担的第一片绝缘子时,可直接进行操作。 () 15、带电作业应设专责监护人。监护人不得直接操作。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业 点。 () 16、等电位作业一般在 66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上进行。 () 17、66kV 线路上检测零值绝缘子,在一串绝缘子串中允许零值绝缘子片数为 3 片。 () 18、进入作业现场,应将使用的带电作业工具放置在防潮的帆布或绝缘垫上,防止绝 缘工具在使用中脏污和受潮。 () 19、有缺陷和不合格的带电作业工具应及时修复,修复后方可使用。 () 20、在 220kV 电压等级以下设备上进行地电位法带电作业时,不必采取电场防护措施。 () 四、简答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使用屏蔽服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所用屏蔽服的类型应适合所施行作业的线路或设备的电压等级。根据季节不 同,屏蔽服内均应有棉衣、夏衣或按规定穿阻燃内衣,冬季应将屏蔽服穿在棉衣外面。 (2)使用屏蔽服之前应用万用表和专用电极认真测算整套屏蔽服最远端点之间的 电阻值,其数值应不大于20,同时,对屏蔽服外部应进行详细检查,看其有无钩挂、破 洞、折损处,发现后应及时用衣料布加以修补,然后才能使用。 (3)穿着时,应注意整套屏蔽服各部分之间连接可靠,接触良好,这是防止等电 位作业人员麻电的根本措施,绝对不能对任何部位的连接检查予以忽视。 (4)屏蔽服使用完毕,应卷成圆筒形存放在专门的箱子内,不得挤压,造成断丝。 夏天使用后洗涤汗水时不得揉搓,可放在较大体积的约 5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 15min,然 后用多量清水揉洗晾干。 2、拆装靠近横担的第一片绝缘子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为什么? 答:拆装靠近横担的第一片绝缘子时,要引起整串绝缘子电容电流回路的通断。由 于绝缘子串电压非线性分布,通常第一片绝缘子上的等效电容相对较大。作业人员如果直 接用手操作,虽然考虑人体电阻,但仍然会有较大的电流瞬间流过而对人体产生刺激,出 现动作失常而发生危险。接触靠近横担的第一片绝缘子,还会有一个稳定的电流流过人体, 电流大小由绝缘子表面电阻、分布电容及瓷表面脏污程度决定,严重时可达数毫安,将对 人身造成危害,所以,在导线未脱离之前,应采用专用短接线可靠地短接,使第一片绝缘 子放电或经屏蔽服转移流经人体的暂稳态电容电流。 3、带电作业监护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1)必须设有专责监护人; (2)专责监护人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 (3)如果在高杆塔或复杂的建筑构架上带电作业时,如地面能见度受到限制,则 应在杆塔或就近的高层平台上增设近距离监护人,以传达工作负责人的指令,同时监护作 业人员进行正确操作或督促保持安全距离,制止作业人员的错误行为和动作。 4、绝缘工具在使用前应做好哪些检查工作? 答:应详细检查工具有无损伤、变形等异常现象,并用清洁,干燥的毛巾擦净,若 怀疑其绝缘有可能下降时,应用 2500V 摇表进行测量( 用宽 2cm 的引电极,相间距离为 2cm),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700M。 五、计算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一根绝缘操作杆,如果加上40kV 电压U ,其泄漏电流 I不允许超过1mA,问操作杆 的绝缘电阻R应是多少? 解:由欧姆定律RUI4010 3140000(k) 40M 答:操作杆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40M。 2、一线路施工,采用异长法观察弧垂,已知导线的弧垂为 5.25m,在 A 杆上绑弧垂板 距悬挂点距离 a= 3.5m,试求在 B 杆上应挂弧垂板距悬挂点多少 m? 解: =2 -bfa b=(2 - )2=(2* - )253 =7.35(m) 答:B 杆的弧垂板应距悬挂点 7.35m。 3、如图D-8 所示的电路,已知R 130,R 270,试求并联后的等效电阻值 R是多 少? 解:RR 1R 2R 1R2(R 1R 2)3070(30 70)21() 答:并联后的等效电阻 R 为 21。 六、识绘图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根据图E-22说出该物件的名称。 答:该物件为球头挂环。 2、画出三个电阻混联的示意图 A R2 R1 R3 B 3、画出等长法观测弧垂示意图。 七、案例分析题:(根据事故经过及原因,写出事故教训) (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 共 20 分) 1、带电作业误触上引流线死亡 事故经过:1990 年 6 月 8 日,xx 电业局送电工区带电班聂 xx 登塔绑绝缘梯,误触上 引流线,弧光放电,触电身亡。 35kVxx 线#142 塔右侧中线反引线外侧约 30 公分有过热烧伤现象,需带电 班去进行等电位处理。到现场后班长付 xx 讲解安全措施后,分配技工李 xx 负责等电位操 作,聂 xx 负责(在塔中层横担中部)绑绝缘梯。当聂在塔上将绝缘梯绑好后,班长令其坐 在那里,然后令李 xx 上梯进行等电位操作,当大家正在监视李上梯进入电场时(李从梯走 出约 1/3 远) ,忽听上边“呼”的一声,大家抬头一看,聂已站在横担上右手误触上引流线, 造成弧光放电,聂慢慢倒下,经现场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一、#142 塔上层横担长 1.9 米,上线引流较大,跳线弛度约 0.9 米,距中 横担垂直距离只剩 1.6 米,聂在中横担中部坐着,距上线引流可以保持 0.6 米以上的安全 距离,站起来上线引流线已和头部平行,其水平距离为 0.50.6 米左右,一抬手就将碰及 上线引线。聂在此次作业中,主要负责准备工作,绑完梯子已没任务,班长令其坐在那里, 而聂不知何故,突然站起来并抬右手造成触电,说明聂 xx 坐时虽保持安全距离,但站起来 并抬右手造成触电,说明聂 xx 坐时虽保持安全距离,但站起来安全距离不够,又无人监护 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没有认真贯彻省局关于防止触电的有关规定,作业人员思想麻痹,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三、工作负责人监护不到位,在聂未脱离带电区以前,没有提示上部引线带电,也未令其 退到安全区来,并放松对其监护。 四、工区领导对职工安全教育抓的不够,人员安排不合理,直到聂右眼失明不适合带电作 业,但迟迟未作调动。 事故教训:此事故前的作业是事故状态:安规规定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35kV 电压等级为 1 米。聂在中横担中部坐着,距上引流线(带电)垂直距离 0.6 米,站起来头 部与上引线水平距离为 0.5 米,一抬手即将碰及上引流线。事故教训是作业前应确认作业 人员作业地点与上引流线的垂直和水平的距离,应确认作业人员的行为范围及其行为动作, 指令作业人员行为动作和监护人监护的监护动作点,控制触电事故。 2、新架设线路作业前不验电、不挂接地线,作业时被运行线路的感应电击伤致死, 事故经过:1994 年 7 月 8 日,xx 火电公司在 xx 发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