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普通奖助学金评定细则_第1页
东北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普通奖助学金评定细则_第2页
东北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普通奖助学金评定细则_第3页
东北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普通奖助学金评定细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级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普通奖助学金评定细则(试行) 本次普通奖助学金的评定对象为经 2014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推荐免试录取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不 包括往年保留资格 2014 年入学和 2014 年保留资格未入学的研究生,不包括单考录取生、强军计划生、少数民族高层 次骨干计划生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研究生) 。通过推荐免试或国家统一考试录取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参与本次评奖,学 费享受相应等级的减免政策,不享受助学金。 一等奖学金,享受研究生助学金 600 元/月,减免所学专业一年学费; 二等奖学金,享受研究生助学金 600 元/月,减免所学专业一半额学费; 三等奖学金,享受研究生助学金 600 元/月,缴纳所学专业一年全额学费。经统考或推免录取的委培、定向生参 与等级评选,但不享受助学金。 1、第二学年普通奖助学金评定主要由学院依据第一学年(2014 年 9 月 1 日到 2015 年 6 月 30 日)研究生学习成 绩(包括课程学习、科研情况和论文发表等) 、导师和研究生管理部门对其考核情况等综合表现确定。 2、硕士研究生须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才能参评第二学年的一等、二等奖助学金。 硕士研究生如果出现学位课不及格或两门以上选修课不及格,不能参评一等奖助学金。 只有导师考核为优秀、辅导员考核为良好以上者,才能参评第二学年的一等奖助学金。只有导师考核为良好、辅 导员考核为合格以上者,才能参评第二学年的二等奖助学金。 3、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普通奖助学金评定量化参考标准 奖助学金的评定以学习成绩为主,结合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老师的评价与评分,以百分制分专业排名从高到低顺 序确定。各部分百分制权重分别为: (A)学习成绩 50%;(B)学术论文 20%;(C)专利发明 10%;(D)平时表现 10%;(E)附加分数 10%。 各部分加分细则: A、学习成绩(满分 100 分) 各专业公共基础课课程及专业必修课详见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计算公式为: NiiSTM= 其中 M 为总成绩,N 为课程数, 为第 i 门课的成绩, 为第 i 门课学分。i iT 计算课程包括:数值(1) ,数学(2),英语(上),英语(下),自然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业 课 1,专业课 2,共 8 门。 B、学术论文 论文类别 基础分数 SCI(一区) 70 分 SCI(二区) 45 分 SCI(三区) 30 分 SCI(四区) 20 分 EI 检索论文(期刊) 8 分 国内核心期刊 2 分 软件著作权 2 分 参编专业著作(正式出版) 3 分/10 万字 1、基本要求: (1)学生为第一作者或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方可参评; (2)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等其他申报材料基本要求参考第一条; 2、材料要求: (1)已发表论文: 刊物封面复印件、目录复印件、论文全文复印件、论文检索证明; (2)已录用论文: 录用通知单、交款收据、论文全文打印版、论文检索证明; 录用通知单上需有论文题目、作者排序、录用日期(非打印录用通知单时间)和见刊时间,电子版录用通知单需将相 关材料打印,导师签字证明情况属实; (3)每篇论文、成果和证明材料均需有导师签字方为有效; 3、SCI 检索论文: (1)SCI 期刊分区采用 JCR 分区(web of science) ; (2)SCI 期刊如有录用通知,但未见刊,且无检索证明,按基础分数*0.5 计入总分; (如同一论文第二年再次参评,如见刊:基础分数*0.25,如检索:基础分数*0.25) (3)SCI 期刊已经见刊,但无检索证明,按基础分数*0.75 计入总分; (如同一论文第二年再次参评,如检索:基础分数*0.25) ) 4、EI 检索论文: (1)被 EI 检索的期刊类论文方可参评; (2)被 EI 检索的会议类论文不可参评; a.推荐到期刊上发表的会议论文;b.以期刊形式发表的会议论文集;c.其他会议类论文; (3)具体规则同 SCI 期刊; 5、国内核心期刊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北京大学版)为准; C、发明专利 公示 1 分专利(发明专利) 授权 6 分 1、基本要求: (1)学生为第一作者或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专利方可参评; (2)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等其他申报材料基本要求参考第一条; 2、专利应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不可参评。 D、平时表现(满分 100 分) 平时表现=导师意见+辅导员意见+班级意见+日常及社会活动表现 1、导师意见(满分 20 分) 导师意见(导师签名):优秀(20 分) 、良好(15 分) 、合格(10 分) 、不合格(0 分) 。 导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评分,评分标准为: (1)热爱祖国,品行端正,积极上进,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 (2)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积极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有良 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主动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习进展情况,能够很好完成导师布置的各种学习、科研任务; (4)按时完成开题报告,选题依据充分;保质保量完成论文。 (5)只有导师考核为优秀、辅导员考核为良好以上者,才能参评第二学年的一等奖助学金。只有导师考核为良 好、辅导员考核为合格以上者,才能参评第二学年的二等奖助学金。 2、辅导员意见(满分 20 分) 辅导员意见(辅导员签名):优秀(20 分) 、良好(15 分) 、合格(10 分) 、不合格(0 分) 。 辅导员老师根据研究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按照下表中的考核等级打分,并签字盖章(无章视为无效) 。 (1)热爱祖国,品行端正,积极上进,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 (2)积极参加学院、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3)只有导师考核为优秀、辅导员考核为良好以上者,才能参评第二学年的一等奖助学金。只有导师考核为良 好、辅导员考核为合格以上者,才能参评第二学年的二等奖助学金。 3、班级意见(满分 20 分) 班委会讨论,班长签名;班长由辅导员签名 基础分 20 分,班级意见分数=基数分-扣除分数 学院、学校组织活动 未参加者每次扣 5 分; 集体性劳动(扫雪等) 未参加者每次扣 5 分; 班级组织的主题班会 未参加者每次扣 3 分; 班级组织的主题团日 未参加者每次扣 3 分; 班级组织一般性活动 未参加者每次扣 2 分; 学校通报批评 扣 15 分; 学院通报批评 扣 10 分; 4、日常及社会活动表现 (满分 40 分) (1)担当学生干部加分,满分 25 分。 担任职务 优秀 良好 合格 担任学校研究生会主席 25 22 20 担任学校研究生会副主席、学院研究生会主席 22 21 20 担任学校/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助理、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 20 19 18 担任班级班长 15 14 13 担任学校研究生会部长、学院研究生会部长 10 9 8 担任班级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副班长 10 9 8 担任学校研究生会副部长 6 5 4 担任学校研究生会部员、学院研究生会部员 6 5 4 担任班级党支部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6 5 4 说明: a)身兼多职者只计最高加分; b)在学院担任助教、助研等有报酬的职务不包括在内; c)学校研究生会干部按合格成绩给分;学院研究生会干部以主管研究生会老师打分;班级班长由辅导员打分;团支 书由学院团委书记打分;党支部成员由学院党委组织员打分.以上均由相关负责人根据相关规定打分。 d)学生干部任职必须满一年。如果过程中提职了,按新岗位加分(但新岗位任职必须满四个月,否则按新职位之前 的岗位加分) 。 (2)参加由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加分见细则,满分 15 分。 E、附加分数(满分 100 分) 附加分数=学术类荣誉获奖分数+文体类荣誉获奖分数+荣誉称号分数 1、学术类荣誉获奖: “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科研项目成果奖、 优秀学术论文奖等,加分情况详见附表。 2、文体类荣誉获奖: 院级活动学院有统一记录,见学院活动名单附表。校级及以上活动应有相应部门开具的获奖证书,活动加分情况 详见附表。 3、荣誉称号类获奖:(已乘 10%,不需再换算,在附加分中填写申请) (1)所在班级获得东北大学“创建特色党支部” ,班级成员每人加 0.1 分。 (2)所在班级获得“机械学院优秀班级标兵”称号并拟推荐为校优秀研究生班级,班级成员每人加 0.1 分。 所在班级获得“机械学院优秀班级”称号,班级成员每人加 0.05 分。 (3)所在班级获得“东北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班级成员每人加 0.1 分。 (4)所在班级获得“主题团日”校优一次支部成员每人加 0.06 分,获得院优一次支部成员每人加 0.03 分,优秀团 日最高加分 0.2。 (5)个人获得市级及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