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专业设计方案_第1页
关于加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专业设计方案_第2页
关于加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专业设计方案_第3页
关于加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专业设计方案_第4页
关于加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专业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 于 加 强 农 村 小 学 生 课 外 阅 读 的专 业 设 计 方 案 阅读是人类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类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的、最核 心的部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充分接触荟 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吸取生命成长所需的营养,利于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重视课外阅 读,体现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本案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和阅读的时间少,课外 阅读的兴趣不高,阅读面较窄及缺乏一定的阅读方法等情况,提出了转变观念增大投入,重视激趣培 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营造阅读环境,完善“落实”机制,来提高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切实可行 的改善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关键字】 转变观念 激发兴趣 指导方法 营造环境 落实机制 一、 方案的名称、目前相关研究的现状、本方案选题的意义: (一)方案的名称: 关于加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 专业设计方案 (二)本方案相关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目前农村小学生的教师家长对于课外阅读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在完成与教材相 关的书面或口头作业,巩固练习,背诵记忆等,没有时间去寻找与阅读课外书籍。大部分家庭缺乏读 书氛围,无论是家长与孩子都将大量的业余时间花费在电视中,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读什么 、怎 么读无所适从。教师们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搞课外阅读,学生无阅读之路,一般读自己感兴趣的,如看 漫画、童话、笑话、科幻图片,与教材距离太大,不利于对课堂的有效延伸。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课 外阅读习惯,阅读时以消遣为主,完成任务为目的,少动笔,缺积累,不运用。这与新课程标准对课 外阅读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以语文课改理念为指导,切实有效的改变学生的阅读状况。 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外阅读能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 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另外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2、开展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充分接触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吸取生命成长所需的营养,利 于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与课内的学习相比,课外的阅读甚至更为重要,我们 将来所用的知识,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来自课内,三分之二是通过课外阅读而得来的。另外,报刊与书 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课外阅读是获取知识,开启思想与智慧的主要手段。 3、重视课外阅读,体现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外阅读是复习所学知识与想象的过程。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我选择,张扬个性。学生利用阅 读资料学习的同时,更多地接触到了许多人文性的东西,会产生新的感悟。同时课外阅读是丰富的, 生动有趣的,学习去欣赏品味时,比较轻松愉快,这样就可以调剂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生活。苏霍姆 林斯基认为,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们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们记住的东西多两 倍,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不要靠补课,而要靠 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不仅在于它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在于借助阅读发展学生的 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4、辨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一个人阅读兴趣的形成,阅读能力的培养,语言的积累,同样离不开一定的阅读量的积累,多读 多背,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 这样的结论,语文能力不是老师在课堂上一下子能教给学生的,也不是靠反复的,机械的训练培养了 出来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历练情感,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对一些经典名篇熟读成诵,才能逐渐 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 (二)本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转变观念,增大投入。 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未真正脱离“应试教育”的阴影,小学生课外读物很单调, 作文选 、 “口袋书”居多,大多数家长给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意识淡薄,即使买,也是以功利性为主对考试 “有用”的。就是为孩子订点报刊,也是“ 了若星辰”,不要说家中有藏书了。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帮 助家长转变“应试 ”观念,有计划地向家长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课外读物。学校的一把手也要冲破阻力, 争取多方资金的支持,注重图书室(馆)的建设,充实藏书数量,定时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创设借阅 课外书的条件。作为家长应改变育儿观念,多为孩子购买适合他们阅读的少儿读物。多指导、督促孩 子进行课外阅读,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全面素质的适应新世纪所需的多能型人才。 二、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学 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1、教师要善于表现。 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在语文课、班会课、晨会课等一切场合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讲课中、演讲中善于 用“开卷有益”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 “博览群书,而 晓天下” 、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斛粟”等成语、诗句和格 言来启发、熏陶学生,以自己的口才和学识感染学生,让学生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与语 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对读书产生强烈的愿望,并由羡慕、崇拜老师发展到去追求读 书、追求积累。 2、教师要注意引导。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了一位良师益友。为了让孩 子从好的作品中汲取营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说话、习作、或给自己书写座右铭、给同学赠言时 学会运用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 好汉三个帮” 、 “知识就是力量” 、 “不读书就像生活中缺乏阳光一样”等。在习作讲评中,注意对孩子 们运用课外阅读知识的点评,激励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上一比高下,让学生踏上课外阅读的快乐之旅, 品尝到作品中的“美味佳肴” , 如有个同学在习作我的爸爸中,从爸爸对自己的期望联想到意大 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引用了爸爸的嘱托一文的“孩子,你要鼓起勇气,奋起直 追呀!你的书本就是你的武器,你的班级就是一个小分队,战场就是整个大地,胜利就是人类的文明。 我的安利柯啊,千万别做战场上的逃兵!”等句子,老师在讲评时,给予充分肯定,并请该生介绍自 己课外阅读的情况,谈自己的收获,班上很多同学很羡慕,下课后又围着她借书,或者到阅览室借书。 选择各方面的内容,多种体裁的刊物,特别注重向学生推荐一些介绍中外科学家发明创造或激发 学生探求自然科学奥秘的读物,以启迪儿童的创造意识和探索兴趣。当然,也应该支持学生有个性的 独立阅读,鼓励批判性的有创见的阅读,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曾听说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 果你能引导学生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学生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下一代的未 来。 三、指导方法,促进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教会阅读的方法古语说得好,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 。课外阅 读是语文教学的课文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 课标 也指出阅读教学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 归纳默读、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会阅读材料的选择,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 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1、不但要爱 “读” ,而且要会“读” 。 (1)精读法。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它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 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要求学生精读时,务必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口到、眼到、心到、手到; 边读、边思、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在精读课外书时,无疑是要求学生把课内所学的方法, 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 (2)略读法。就是把文章浏览一遍,可以快读跳读,一目十行。因为任何一本书,对于特定的 读者来说,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字不漏地阅读。当然,略读也不等于走马观花、漫不经心,而是要 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扫视。 不管是精读,还是略读,都必须对这本书有个整体的了解,所以, 应该看看这本书的前言、后 记、目录、内容提要等,这样才便于下一步的阅读;其次,在阅读时应该是多种读书方法的综合运用, 应在略读中穿插精读,这样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2、教会阅读材料的选择。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与责 任推进各种好书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读的书,充分汲取书中的养分。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推荐。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 16 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160 篇。 除标准附录中已推荐的 70 篇,教师可以推进部分适合小学生年龄的特点的中国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 给学生,同时把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建议的课外读物如:格林童话 、 伊索寓言 、 西游记 、 繁星春水 、 格列佛游记 、 水浒传 、 鲁滨逊漂流记推荐给学生。 紧扣教材推荐。要让学生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中自由驰骋,我们有必要紧扣教材寻找课堂教 学和课外阅读的结合点向学生推荐好书。这样,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丰富学生的课外 阅读,增长课外知识。 放手让学生互荐。每月召开一次阅读好书经验交流会: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读的是什么书,它好 在哪里,来源何处;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书上最精华的部分(可以就书上的内容或写法或词句或篇章结 构等等某一方面的特点)概括出来推荐给大家,以达到资源共享。 3、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 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 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1)积累好词好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一些好的词句摘录下来,并加以分类,就会不断增 加自己的词汇量,这样一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就会越来越少。我平时较注重学生阅读的这一过 程,专门给学生配备了“阅读摘记本” ,每过半个月就开展一次摘记本的评比活动。 (2)写好读后感。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后,肯定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 读课外书籍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 流。这样一来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以表扬 为主,让学生体会到读书后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四、营造阅读环境,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每一个学生都是社会的一员,而班级、学校、家庭都是一个小社会。 所以,大家联手,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驶上爱读书的快车道! (一)要建立阅读基地 一是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应当书籍丰富,资料繁多,可供学生自由选择,可进行“自主性” 阅读;二是建立班级图书架,图书可以由学校来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带,且相互交流阅读。对于家 庭来说,可以为孩子建立小小图书室,家长每月购书一册等,使得学生在家庭的闲暇时间中可与书为 伴,以书为趣。当然,教师还可帮助学生选择读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一些有益读物。如:有益于 身心发展的读物;有益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读物;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等。 (二)开展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开展课外阅读方面 的活动,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同时,活动的形式 要丰富多彩,比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开展“ 故事会、朗读比赛、成语接龙、古诗朗 诵”等活动;还可以形成固定的每日活动内容,如:“一天一个故事 ”、 “一人一条新闻” 、 “早间 3 分 钟”等;利用板报,开辟“每日一句格言” 、 “推荐一本好书” 、 “读书一得”等栏目。让学生把课外阅 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名人名言及心得体会等讲出来, 写出来,向大家展示自己读书的成果,真正营造一个人人喜欢读书,人人学会读书的氛围。 其次,开展班级“读书小博士” 、 “小辩手”等的评比,为学生搭设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暴露 自我,表现自我。并利用学生既爱表现又爱表扬的心里特点,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分享读书的快 乐,激发读书的兴趣。再次,教师要细致了解学生的分布情况,按地域,组织课外读书小组,特别是 一个社区的孩子,帮他们建立“流动图书站” (图书相互凑,设专人保管) ,安排好管理员,利用孩子 的业余时间(农村小孩的业余时间较多,没有什么竞赛辅导) ,在一起或各自拿回家阅读,定期到班 级进行课外阅读情况的交流,激发全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通过一系列课内外的活动,使学生达到 有一定量课外阅读的积累,从而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五、学校要完善“落实”机制。 从很多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成功经验表明,建立、完善“落实”机制是多么重要。一是时间 落实。学校安排的阅读课要落实,保证每周有课外阅读指导课并专时专用,不能挤占;对学生自由阅 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机械性抄写作业量,增加阅读时间。二是指导落实。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 学生的兴趣,精美的散文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简要讲一些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阅 读方法的指导也要多样化,从摘抄、批注、质疑、欣赏、写读后感等多种角度进行指导。三是活动落 实。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故事会、辩论赛、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评等。让每一项活动都落到实处。 四是检查落实。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进展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阅读的篇目、字数要 经常统计,使学生养成习惯。并且及时表扬先进,扩大影响。 (三)本方案的研究价值。 (1)加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积极地阅 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