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试题(一)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祥子和虎妞是 (作者)的小说 中的男女主人公。 2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最成功的作品有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 3在春之声中王蒙采用 手法作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 4王一生是 (作者)的小说 中的人物。 5汪曾祺的故里三陈由 、 、 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 6 孕妇和牛的作者是 。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 。 A 在酒楼上 B. 伤逝 C 孤独者 D. 肥皂 2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有( ) A.倾城之恋 B.金锁记 C.小二黑结婚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3赵树理的小说作品有( ) A.李有才板话 B.锻炼锻炼 C.小二黑结婚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 、 ( ) 、 ( ) 。 A.曾沧海 B.吴荪甫 C.方罗兰 D.赵伯韬 5王安忆的“三恋”是指( ) A.倾城之恋 B.小城之恋 C.荒山之恋 D.锦绣谷之恋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的特点。 2简要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3简述边城是如何体现作者的人生理想的。 四、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2结合子夜具体论述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2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试题(二) 一、填空题 1.短篇小说故里三陈的作者是( ) 。 2.王蒙的小说春之声这个题目,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 斯特劳斯的( ) ,这一标题也蕴涵着 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指认方式。 3.棋呆子王一生是( ) 小说棋王中的主要人物。 4.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 ) 。小说中的核心意象是第三节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 ) 。 5.纪实和虚构是一篇被作家王安忆称为( ) 的小说,即以“小说”这一艺术虚构形式 讲述作家 的故事。 6.孕妇和牛这篇小说没有故事,着重传达的是对生命的( ) 的情绪。 7.许三观是余华的小说( ) 一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在酒楼上后收入小说集( ) 。 A 呐喊 B 彷徨 C 故事新编 D 坟 2 “陈聋子”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_中的人物。 A 菱荡 B 桥 C 莫须有先生传 D 竹林的故事 3 “1933 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对 子夜的高度评价。 A瞿秋白 B鲁迅 C郭沬若 D胡适 4老舍被人称为_小说的鼻祖。 A京味 B京派 C海派 D北京市民诗人 5 正红旗下里写得最为传神的人物是二哥福海,小说里有两处突出的场面描写是_。 A请安 B当油漆匠 C加入白莲教 D洗三 6关于呼兰河传 ,正确的说法有_。 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D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儿童的不同视角。 7关于李有才板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 20 世纪 50 年代创作的描绘农村生活的小说。 B它以人道主义的视角和观念去挖掘农民内心深处的东西。 C小说运用了评书体的方式认识、体验农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 3 D反映了农民与地主间的阶级斗争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的巨大变化。 8收入到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作品有_。 A 金锁记 B 倾城之恋 C 沉香屑:第一香炉 D 花凋 9废名桥的主要人物有_。 A纯 B小林 C琴子 D细竹 10周作人最欣赏废名作品的_。 A理趣 B禅趣 C涩味 D京味 三、简答题 1 结合长篇小说子夜谈谈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2 简述边城的艺术特色。 四、分析题 1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中多处出现“墙”这一意象,你认为所谓“城”或“墙”的象 征意义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4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试题(3) 一、填空题 1.鲁迅一生共创作了三部小说集: 、 、 。 2.铸剑是鲁迅小说集 中的一篇。 3.1933 年因( )的小说 出版,被称为“子夜年” 。 4.老舍“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是长篇小说 。 5.张爱玲最重要的小说集是 ,散文集是 。 6萧红原名( ) ,是黑龙江省( )县人。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鲁迅一生共创作三部小说集,它们是( )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阿 Q 正传 2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是( ) A.孤独者 B. 在酒楼上 C.伤逝 D.铸剑 3被称为 30 年代京派小说的鼻祖和“中国现代第一个田园小说家”的作家是( ) A.周作人 B.废名 C.沈从文 D.鲁迅 4茅盾在小说子夜中塑造的资本家主要有( ) A. 吴荪甫 B.曾家驹 C. 赵伯韬 D.杜竹斋 5老舍在济南教书期间,完成了四部长篇小说,其中主要有( ) A.骆驼祥子 B. 猫城记 C.牛天赐传 D. 大明湖 6 1944 年张爱玲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集和散文集,它们是( ) A.金锁记 B. 流言 C.沉香屑 D. 传奇 7从 1950 年至 1958 年,汪曾祺一直任文艺刊物编辑,他编过的几个刊物是( ) A. 北京文艺 B. 民间文学 C. 人民文学 D. 说说唱唱 8莫言记述童年苦难记忆的小说主要有( ) A. 红蝗 B. 枯河 C. 大风 D. 罪过 9余华 90 年代完成的三部长篇小说是( ) A. 竹女 B. 在细雨中呼喊 C. 活着 D. 许三观卖血记 10下列作品中是老舍创作的有( ) 5 A.月牙儿 B.我这一辈子 C.家 D.正红旗下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子夜在艺术结构上的主要特色。 2简要说明祥子最终走向堕落的原因是什么? 3简析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四、论述题 1.试分析,为什么说在酒楼上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 2.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3赵树理叙述方式中积淀着话本小说、说唱文学的传统,分析其特点。 6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试题(四) 一、填空题 1在春之声中王蒙采用( )手法作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 2王一生是 (作者)的小说 中的人物。 3汪曾祺的故里三陈由( ) 、 ( ) 、 ( ) 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 4 孕妇和牛的作者是( ) 。 5.鲁迅一生共创作了三部小说集: 、 、 。 61961 年老舍以本民族的满人生活为题材创作的一部自传体的长篇小说是 。 7张爱玲最重要的小说集是 ,散文集是 。 8王安忆的“三恋”指( ) 、 ( ) 、 ( ) 。 9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 ) 、 ( ) 、 ( ) 。 10翠翠是沈从文在 中塑造的理想人物。 11 梅雨之夕和呼兰河传分别是( )和( )的作品。 12 倾城之恋写的是( )和( )的婚恋故事,它的作者是( )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 。 A 在酒楼上 B. 伤逝 C 孤独者 D. 肥皂 2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有( ) A.倾城之恋 B.金锁记 C.小二黑结婚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3赵树理的小说作品有( ) A.李有才板话 B.锻炼锻炼 C.小二黑结婚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 、 ( ) 、 ( ) 。 A.曾沧海 B.吴荪甫 C.方罗兰 D.赵伯韬 5王安忆的“三恋”是指( ) A.倾城之恋 B.小城之恋 C.荒山之恋 D.锦绣谷之恋 6.鲁迅一生共创作三部小说集,它们是( )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阿 Q 正传 7鲁迅 1918 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热风 B. 狂人日记 C.伤逝 D.阿 Q 正传 8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是( ) 7 A.孤独者 B. 在酒楼上 C.伤逝 D.铸剑 9 故事新编中的第一篇历史小说不周天后来改名为( ) A.出关 B. 奔月 C.补天 D.铸剑 10被称为 30 年代京派小说的鼻祖和“中国现代第一个田园小说家”的作家是( ) A.周作人 B.废名 C.沈从文 D.鲁迅 11在后来的创作中,受冯文炳(废名)影较为明显的作品主要有( ) A.大淖记事 B.边城 C.呼兰河传 D.受戒 12茅盾在小说子夜中塑造的资本家主要有( ) A. 吴荪甫 B.曾家驹 C. 赵伯韬 D.杜竹斋 13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是( ) A.大淖记事 B.边城 C.湘行散记 D.湘西 14老舍在济南教书期间,完成了四部长篇小说,其中主要有( ) A.骆驼祥子 B. 猫城记 C.牛天赐传 D. 大明湖 15萧红是在 1935 年发表了她的成名作后成为国内外读者瞩目的著名女作家的,她的成名作 是( ) A.广告副手 B. 牛车上 C.呼兰河传 D. 生死场 16 1944 年张爱玲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集和散文集,它们是( ) A.金锁记 B. 流言 C.沉香屑 D. 传奇 17赵树理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 A. 小二黑结婚 B. 李家庄的变迁 C. 李有才板话 D. “锻炼锻炼” 18从 1950 年至 1958 年,汪曾祺一直任文艺刊物编辑,他编过的几个刊物是( ) A. 北京文艺 B. 民间文学 C. 人民文学 D. 说说唱唱 19阿城小说的处女作是( ) A. 树王 B. 棋王 C. 树桩 D. 孩子王 20莫言记述童年苦难记忆的小说主要有( ) A. 红蝗 B. 枯河 8 C. 大风 D. 罪过 21王安忆涉及性爱文化的小说主要是她的“三恋”系列,包括( ) A. 小城之恋 B. 锦锈谷之恋 C. 荒山之恋 D. 红河谷之恋 22余华 90 年代完成的三部长篇小说是( ) A. 竹女 B. 在细雨中呼喊 C. 活着 D. 许三观卖血记 23阿城小说的处女作是( ) A. 树王 B. 棋王 C. 树桩 D. 孩子王 24沈从文的作品有( ) 。 A 绅士的太太 B 边城 C 八骏图 D 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25下列作品中是老舍创作的有( ) 。 A 月牙儿 B 我这一辈子 C 家 D 正红旗下 26汪曾祺的作品有( ) 。 A 故里三陈 B 受戒 C 大淖记事 D 乡场上 27小元和阎恒元形象出自作品( ) 。 A 李有才板话 B 小二黑结婚 C 传家宝 D 孟祥英翻身 28 莫须有先生传是著名作家( )的作品。 A沈从文 B废名 C周作人 D鲁迅 三、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的特点。 2简要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3简述边城是如何体现作者的人生理想的。 4简要说明子夜在艺术结构上的主要特色。 5简述春之声的思想主题。 四、分析题 1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2结合子夜具体论述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3试分析,为什么说在酒楼上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 4结合作品论析赵树理小说在继承中国传统小说精华,努力实践作品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方面 的主要成就。 5.子夜节选中有一段吴老太爷的“都市感觉”的文字,这一描写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6在边城中,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 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映? 7什么叫心理分析小说? 为什么说梅雨之夕是心理分析小说? 9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试题(一)答案 一、填空题 1老舍、 骆驼祥子 2 正红旗下 3意识流 4 棋王 5 陈小手 、 陈四 、 陈泥鳅 6铁凝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 2 三、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的特点。 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从道德角度对城市生活的批判,一是对湘西农村的 描写。 (2 分)沈从文湘西题材的小说,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受“乡土文学”影响,既描写地 方风情,又揭露社会问题的作品, (2 分)一是对湘西人民美好人性的歌颂性作品。 (2 分)在回答 此题时,还应具体指出每每一类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篇名。 (4 分) 2简要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张爱玲小说的主要作品有倾城之恋 、 金锁记和短篇集传奇等,以其对上海、 香港等旧中国大都市的市民阶层的深刻描绘而著称, (5 分)但又不同于“新感觉派”的都市小说, 多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侧重从家庭婚姻的角度来反映“洋场”生活,充满市井的气息。 (5 分) 3简述边城是如何体现作者的人生理想的。 沈从文的人生理想是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3 分)在这篇作品中,作者通过翠翠与天 保、傩送兄弟的爱情故事,歌颂了尚未受到现代都市文明污染、还保存着淳厚古朴民风的湘西 “边城”里的人们在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中健康自然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7 分) 四、分析题 1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阿城的小说显示出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挖掘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上, 棋王用力很深,感 染力很强。在棋王中,作者并未给主人公设置更多的生活内容和性格成分,而是突出了他的 吃与下棋。王一生形象比较简洁。小说中他的经历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他的精神确 立时期。由于家境贫寒,他从来吃不饱,所以生存的全部意义都集中在“吃”上,以致被迫承受 着饥饿的特殊感受。对这种生活,他除了忍受没有任何摆脱的可能,只能以下棋得以短暂的“自 由” 。王一生的后期,吃对于他不再构成威胁了,吃和下棋的矛盾解决了,精神却更加空虚,便以 下棋完成自己精神世界的艰苦跋涉,从而承担着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悲哀。王一生的最后境界是辉 煌的,但这种辉煌自身却包含在历史的悲剧中。在这里,作者实际上是意在以一个人的精神道路 来象征民族精神的道路,以一个人的命运来暗示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这一点,也正是阿城创作 10 意识的基点。 (10 分) 阿城笔下的人物总是力图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随遇而安,既有道家的旷达和超脱,又有 儒家的执著和坚定。这种情绪在棋王中尤为突出。阿城常使自己小说的背景处于静寂之中, 这与人物的精神气质与作者的悠游不定、不急不徐的节奏,构成了和谐的统一。因此,他的小说 在基本结构上暗含于中国的文化精神。 (10 分) 2结合子夜具体论述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子夜通过吴荪甫振兴民族工业的理想的破灭和最终走向买办化的悲剧,形象地概括 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必然的历史命运,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出路不是破产就 是走向买办化,从而有力地驳斥了托派和资产阶级学者鼓吹的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谬 论。 11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试题(二)答案 一、填空题 1汪曾祺 2 春之声圆舞曲 、八十 3阿城 4莫言、 “金色的红萝卜” 5 “虚构自己” 6温婉和谐 7 许三观卖血记 二、不定项选择题 10 三、简答题 1 结合长篇小说子夜谈谈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在 30 年代,一种主要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深广度,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 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方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而且影响深 远,这就是所谓“社会剖析小说“.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一,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二,人物大多具有典 型性和阶级性;三,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矛盾直接相关.这种又被称为“全新的革命现实主 义文学“的小说模式,主要是由茅盾在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的“人生派“小说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从 原来的张扬个性为主改变为全景式反映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为主,成为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标志, 这也正是“社会分析派“区别于其它文学流派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就可以说,“社会剖析小说“在 30 年代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范式,从而决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独有的地位,茅盾在这一流派形成过程中 的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子夜和林家铺子等一批具有社会剖析小说特点的作品,代表着 这一流派的最高成就.(请结合作品分析) 2 简述边城的艺术特色。 边城是一部把湘西风土人情,自然景物和人事命运融为一体的抒情小说.在作品中,作者描 写了湘西优美的山水风光,淳朴的风土人情,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纯美的文学世界,并以这一世界与都 市社会的丑恶相对照,用这种牧歌情调的湘西人生形式,来批判现代都市文明的弊端。沈从文小说 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的是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风俗人情的协调与融合,作者总是用水一般流动的笔 致,在诗一般的意境中来展开小说的叙述,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民族韵味。 边城的语言明净质朴,蕴藉自然,是一种散文诗一般的抒情语言.沈从文追求一种有真意, 去伪饰,具个性的美文效果,他总能在生机勃勃的湘西口语的基础上,吸纳书面语言,文言文的长处, 形成纯正,自然,质朴,蕴藉的语言风格。 四、分析题 12 1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中多处出现“墙”这一意象,你认为所谓“城”或“墙”的象 征意义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倾城之恋中主要有两个空间意象:一个是上海白公馆;另一个是香港。在作者笔下,上海 的白公馆是一个压抑窒息,单调无聊的死灭世界。小说开篇就写道:“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 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 的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作为一个时间意象,它浓缩了白公馆那种陈陈相因的旧时代面影,与后面描写到的神仙洞府般 的白公馆里的种种陈设共同创设了一个死灭世界.白流苏正是从这样一个凝固的家常时间逃出来的,她 要拒绝白公馆的时间轨道,开创私人生命时间.在此,白公馆的时间被赋予了极强的指代意味,代表 了年衰,绝望,丑,现实与死亡.因此,上海虽然在小说中也是十里洋场,也有灯红酒绿,但在作者笔下,就 像“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这 种苍凉,与白流苏周围冷漠,残酷的人际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出昏暗,阴森,沉闷,令人感到无限恐怖 的氛围,充满着被压抑的悲观绝望的情绪.而另一个空间香港,表面看来,到处是新奇和洋气,跳 舞,郊游,海滩,逛商场,贵族社会的社交活动,等等,但在作者笔下也是充满了虚空的心理体验的.: 战前,白流苏旅居香港的寓所是“空房,一间又一间清空的世界没有人影儿.呼喊着的 空虚“(教材 178179 页)劫后“在那死的城市里,没有灯,没有人声,只有那莽莽的寒风通 入黑暗,通入虚空的虚空.这里是什么都完了,剩下点断墙颓垣,失去记忆的文明,人在黄昏中跌跌 绊绊摸来摸去,像是找着点什么,其实是什么都完了.“(教材 183184 页)正如有些评论者认为的那 样,张爱玲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具有末世意识的作家之一,而且这是一种彻底的对荒无的体认.在她看 来,人心早已虚空,劫难只是彻底地粉碎了历史与文明,一切伦理规范,道德秩序已溃散成一片瓦砾 的荒漠,“什么都完了“,寒风,黄昏,断墙颓垣更增加了这种精神劫难的可怖意味.因此有人用荒凉, 苍凉,悲凉来概括张爱玲小说的风格特征,我们从倾城之恋中的上海和香港正能感受到这种风 格。 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是“墙“,“墙“是什么“冷而粗糙“,“死的颜色“.灰墙代表了一切 无生命的东西,现在预言变成了现实.可见张爱玲自始至终没有对现代文明有过任何希望.张爱玲在 传奇再版序中说:“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 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 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张爱玲具有极敏锐的时代感,她甚至觉得时代仓促得比个人生命还要等不 得,时代已在破坏,未来是更大的破坏,在破坏中等待破坏,难怪要生出荒凉.而且这是种“惘惘的威 胁“,是一种宿命的力量,人在破坏面前无能为力.只有慌慌张张地追赶着现世中的急功近利.同样,“ 墙“这一意象,也是悲风习习,透明透亮的人生顿悟,却浸透着如烟似雾的人生失落感,从而使团圆也 变成灰冷的,悲凉的团圆。 13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试题(三)答案 一、填空题 1.呐喊 、 彷徨 、 故事新编 2.故事新编 3.茅盾、 子夜 4.骆驼祥子 5.传奇 、 流言 6.张乃莹、呼兰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 2.B 3.B 4.ACD 5.B 6.BC 7.ABD 8.BCD 9.BCD 10.ABD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子夜在艺术结构上的主要特色。 总的特点:宏大而严谨。 (1 分)第一,表现了 30 年代上海工业、金融,以及政治、军事、 等各方面的宏大场景,以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斗争为主线,以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 吴荪甫的家庭矛盾为副线,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3 分)第二,借鉴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的结构方法,在第一、二章里,通过吴太爷来上海和为五老太爷办丧事,对全书的重要人物进行 了“检阅” ;(3 分)第三,以吴荪甫为中心,围绕着他的奋斗、挣扎、失败的过程来安排情节和 人物。 (3 分) 2简要说明祥子最终走向堕落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来分析,既要看到社会因素,也要注意祥子自身小生产者的弱点。 3简析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要结合作品进行分析,自学指导中有这道题的分析。 四、论述题 1.试分析,为什么说在酒楼上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 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忧愤深广” ,在这篇小说里得到了艺术的诠释。这篇小说无论是对知 14 识分子道路和命运探讨的独特构思,还是对人物灵魂解释的深刻,对写景状物的精当与细腻,均 极富鲁迅的才思与风骨。所谓“鲁迅气氛” ,主要是指鲁迅的精神气质在小说里的投射。著名学者 钱理群认为,鲁迅的精神气质与其故乡的浙东文化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魏晋风骨、魏晋风度等,都 存在着精神联系。王瑶指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的塑造,跟鲁迅对 魏晋时代的某些人物的看法有类似之处。他强调吕纬甫性格中的那种颓唐、消沉,他的嗜酒和随 遇而安,都类似于刘伶;而魏连殳则具有一种嵇康、阮籍似的孤愤的情感。 在酒楼上开头关于 深冬雪后的微雪、废园、酒和文人的描写,以及那懒散、索然、凄清的气氛和漂泊感,正是魏晋 时代的气氛,也是鲁迅对现实的感受。从吕纬甫为亡弟迁坟和给邻居阿顺姑娘送花这两件小事中, 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和魏晋文人的相通:表面上放荡不羁,实际上却掩饰不住对逝去的生命和已在 的生命的深情眷恋。 2.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阿城的小说显示出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挖掘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上, 棋王用力很深,感 染力很强。在棋王中,作者并未给主人公设置更多的生活内容和性格成分,而是突出了他的 吃与下棋。王一生形象比较简洁。小说中他的经历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他的精神确 立时期。由于家境贫寒,他从来吃不饱,所以生存的全部意义都集中在“吃”上,以致被迫承受 着饥饿的特殊感受。对这种生活,他除了忍受没有任何摆脱的可能,只能以下棋得以短暂的“自 由” 。王一生的后期,吃对于他不再构成威胁了,吃和下棋的矛盾解决了,精神却更加空虚,便以 下棋完成自己精神世界的艰苦跋涉,从而承担着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悲哀。王一生的最后境界是辉 煌的,但这种辉煌自身却包含在历史的悲剧中。在这里,作者实际上是意在以一个人的精神道路 来象征民族精神的道路,以一个人的命运来暗示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这一点,也正是阿城创作 意识的基点。 (10 分) 阿城笔下的人物总是力图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随遇而安,既有道家的旷达和超脱,又有 儒家的执著和坚定。这种情绪在棋王中尤为突出。阿城常使自己小说的背景处于静寂之中, 这与人物的精神气质与作者的悠游不定、不急不徐的节奏,构成了和谐的统一。因此,他的小说 在基本结构上暗含于中国的文化精神。 (10 分) 3赵树理叙述方式中积淀着话本小说、说唱文学的传统,分析其特点。 一是结构形式上创造性地吸取了中国传统小说和民间评书艺术的特点,故事有头有尾,情节 连贯,过渡自然,情节虽采用单线发展的方法,但环环相扣,结构紧密而完整;二是在人物塑造 上成功地借鉴传统小说的白描手法和重视细节的表现手法,抓住最能传达出人物精神旗帜的言行 来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三是在语言风格上借鉴了传统评书艺术的特点,将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 融为一体,生活气息浓厚,简洁生动,通俗流畅,全都采用经过提炼的群众口语,并且极具个性 化。 15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试题(四)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意识流 2阿城、 棋王 3 陈小手 、 陈四 、 陈泥鳅 4铁凝 5 呐喊 、 彷徨 、 故事新编 6 正红旗下 7 传奇 、 流言 8 小城之恋 、 荒山之恋 、 锦绣谷之恋 9 春蚕 、 秋收 、 残冬 10 边城 11施蛰存、萧红 12范柳原、白流苏、张爱玲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A 2AB 3ABC 4ABD 5BCD 6.ABC 7.B 8.B 9.C 10.B 11.ABD 12.ACD 13.CD 14.BCD 15.D 16.BD 17.C 18.ABD 19.B 20.BCD 21.ABC 22.BCD 23B 24ABC 25ABD 26ABC 27A 28B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的特点。 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从道德角度对城市生活的批判,一是对湘西农村的 描写。 (2 分)沈从文湘西题材的小说,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受“乡土文学”影响,既描写地 方风情,又揭露社会问题的作品, (2 分)一是对湘西人民美好人性的歌颂性作品。 (2 分)在回答 此题时,还应具体指出每每一类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篇名。 (4 分) 2简要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张爱玲小说的主要作品有倾城之恋 、 金锁记和短篇集传奇等,以其对上海、香港 等旧中国大都市的市民阶层的深刻描绘而著称, (5 分)但又不同于“新感觉派”的都市小说,多 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侧重从家庭婚姻的角度来反映“洋场”生活,充满市井的气息。 (5 分) 3简述边城是如何体现作者的人生理想的。 16 沈从文的人生理想是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3 分)在这篇作品中,作者通过翠翠与天 保、傩送兄弟的爱情故事,歌颂了尚未受到现代都市文明污染、还保存着淳厚古朴民风的湘西 “边城”里的人们在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中健康自然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7 分) 4简要说明子夜在艺术结构上的主要特色。 总的特点:宏大而严谨。 (1 分)第一,表现了 30 年代上海工业、金融,以及政治、军事、 等各方面的宏大场景,以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斗争为主线,以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 吴荪甫的家庭矛盾为副线,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3 分)第二,借鉴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的结构方法,在第一、二章里,通过吴太爷来上海和为五老太爷办丧事,对全书的重要人物进行 了“检阅” ;(3 分)第三,以吴荪甫为中心,围绕着他的奋斗、挣扎、失败的过程来安排情节和 人物。 (3 分) 5简述春之声的思想主题 春之声的主题是歌颂新时期我国社会生活的新转机。作品通过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 学家岳之峰春节期间乘坐闷罐子火车回乡探亲一路上的见闻和联想,反映了我国方方面面活跃的 新旧交替景象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剪影,表现了人民心中涌动着的创造欲望以及正视困难、搞 好建设的决心。 四、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阿城的小说显示出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挖掘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上, 棋王用力很深,感 染力很强。在棋王中,作者并未给主人公设置更多的生活内容和性格成分,而是突出了他的 吃与下棋。王一生形象比较简洁。小说中他的经历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他的精神确 立时期。由于家境贫寒,他从来吃不饱,所以生存的全部意义都集中在“吃”上,以致被迫承受 着饥饿的特殊感受。对这种生活,他除了忍受没有任何摆脱的可能,只能以下棋得以短暂的“自 由” 。王一生的后期,吃对于他不再构成威胁了,吃和下棋的矛盾解决了,精神却更加空虚,便以 下棋完成自己精神世界的艰苦跋涉,从而承担着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悲哀。王一生的最后境界是辉 煌的,但这种辉煌自身却包含在历史的悲剧中。在这里,作者实际上是意在以一个人的精神道路 来象征民族精神的道路,以一个人的命运来暗示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这一点,也正是阿城创作 意识的基点。 (10 分) 阿城笔下的人物总是力图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随遇而安,既有道家的旷达和超脱,又有 儒家的执著和坚定。这种情绪在棋王中尤为突出。阿城常使自己小说的背景处于静寂之中, 这与人物的精神气质与作者的悠游不定、不急不徐的节奏,构成了和谐的统一。因此,他的小说 在基本结构上暗含于中国的文化精神。 (10 分) 2结合子夜具体论述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子夜通过吴荪甫振兴民族工业的理想的破灭和最终走向买办化的悲剧,形象地概括了半 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必然的历史命运,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出路不是破产就是走 向买办化,从而有力地驳斥了托派和资产阶级学者鼓吹的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谬论。 3试分析,为什么说在酒楼上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 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忧愤深广” ,在这篇小说里得到了艺术的诠释。这篇小说无论是对知 识分子道路和命运探讨的独特构思,还是对人物灵魂解释的深刻,对写景状物的精当与细腻,均 17 极富鲁迅的才思与风骨。所谓“鲁迅气氛” ,主要是指鲁迅的精神气质在小说里的投射。著名学者 钱理群认为,鲁迅的精神气质与其故乡的浙东文化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魏晋风骨、魏晋风度等,都 存在着精神联系。王瑶指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的塑造,跟鲁迅对 魏晋时代的某些人物的看法有类似之处。他强调吕纬甫性格中的那种颓唐、消沉,他的嗜酒和随 遇而安,都类似于刘伶;而魏连殳则具有一种嵇康、阮籍似的孤愤的情感。 在酒楼上开头关于 深冬雪后的微雪、废园、酒和文人的描写,以及那懒散、索然、凄清的气氛和漂泊感,正是魏晋 时代的气氛,也是鲁迅对现实的感受。从吕纬甫为亡弟迁坟和给邻居阿顺姑娘送花这两件小事中, 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和魏晋文人的相通:表面上放荡不羁,实际上却掩饰不住对逝去的生命和已在 的生命的深情眷恋。 4结合作品论析赵树理小说在继承中国传统小说精华,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