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9204-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硅胶》这一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级硅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技术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经过特殊处理达到食品接触安全要求的硅胶产品。这些硅胶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防粘剂、脱模剂或作为其他食品加工辅助材料。

  2. 术语和定义:对食品添加剂硅胶的基本概念给予了明确界定,确保了标准应用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技术要求: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硅胶应满足的各项质量指标,包括外观、硅 dioxide含量、重金属(如铅、砷、镉)残留量、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均需符合特定限量标准,确保其在食品接触使用中的安全性。

  4.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如何检测硅胶的各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包括样品的制备、检测仪器、检测步骤等。

  5. 检验规则:制定了产品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的规则,要求生产商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频率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确保每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6.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规范了硅胶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标注的信息,如产品名称、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信息及使用说明等。同时,对产品的包装材料、运输和储存条件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防止产品在流通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或变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2-12-25 颁布
  • 2013-01-25 实施
©正版授权
GB29204-2012食品添加剂硅胶_第1页
GB29204-2012食品添加剂硅胶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29204-2012食品添加剂硅胶-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9204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2012布  2013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硅胶  9204 2012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硅胶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硅酸钠溶液与酸反应生产的食品添加剂硅胶。  2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子式  对分子质量   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官要求: 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 50 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 状态  状态  粉末 或 颗粒  化 指标 : 应符合 表 2 的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 方法  二氧化硅 (量 (灼烧后 ),w/%  录 A 中 烧 减 量 ,w/%  录 A 中 金属 (以  )/(mg/  30   (mg/  B/T  溶 物 ,w/%  录 A 中   9204 2012 2 A  B  附录 A 检验方法  示  本方法中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腐蚀性, 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 剂和  6682 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杂质 测定用 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602、  603之规 定制备。 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别试验  试剂和材料  无水碳酸钾 。  氨水 。  氨水 溶液: 1 1。  硝酸 溶液: 4 5。  磷酸 氢二 钠溶液 : 称取 12 g 磷酸氢二钠( 7 溶于 100 中 。  钼酸铵溶液 : 称取 6.5 g 钼酸 铵,溶 于 30  水 溶 液中,冷却,搅拌下缓慢加入到 70 酸溶 液中,放置 48 h。抽滤,滤液保存于暗处。该溶液久置会变质失效, 向 5 溶液中 加入 2 酸 氢二 钠 溶液后, 不立刻产生大量黄色沉淀时, 即表明 该溶液失效。  邻 联 甲苯胺 的 冰乙酸饱和溶液。  鉴别方法  称取约 5 g 试样于铂坩埚中,加入 200 水碳酸钾混合, 在红热 的电炉上 灼烧约 10 却,加 2 溶解 ,必要时加热 ,然后缓慢加入 2 酸铵溶液,有深黄色产生。  在滤纸上滴加 1 滴 产生的黄色硅钼酸盐溶液 , 水浴蒸干溶剂 , 然后 加 1 滴邻联 甲 苯胺的冰乙酸饱和溶液,将试纸放在氨水上,应有蓝绿色斑出现。  氧化硅 (量 的测定  法提要  试样经 950 50 灼烧 1 用过量氢氟酸加热分解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的氟硅酸逸出。灼烧后称量,损失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硅含量。  试剂和材料  氢氟酸。  硫酸。  乙醇。  仪器和设备  铂坩埚: 30  高温炉:可控温 950 50 。  9204 2012 3 分析步骤  称取约 1 g 灼烧后的 试样 A( , 置于已于 950 50 灼烧至质量恒定的铂坩埚中, 用 2 入 56 滴硫酸,加入 10 氟酸淹没 试样 。置于电炉上蒸发至 刚出现大量白色烟雾 后, 冷却 ,再加入 5 氟酸,小心 转动 坩埚以冲洗内壁,再蒸发至干。于 950 50 灼烧至质量恒定。  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 ( 含量的质量分数 公式( 算:  %10001 211 mm (  式中:   试样 A 和铂坩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g);   残渣和铂坩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g);   铂坩埚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 g)。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烧 减 量 的测定  器 和 设备  电热恒温干燥箱:可控温度 105 2 。  高温炉:可控温度 950 50 。  铂 坩埚: 30  析步骤  称取 3 g5 g 预先于 105 2 下干燥 2 h 的 试样 , 精确至  g,置于 已 于 950 50 下灼烧至质量恒定的 铂 坩埚中,于 950 50 灼烧 30 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量。保留此灼烧过的 试样 为 试样 A,供 定二氧化硅含量时使用。  果计算  灼烧减量的质量 分数 公式( 算:  %10001 212 mm (  式中:   试样 和 铂 坩埚灼烧前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g);   试样 和 铂 坩埚灼烧后的质量 的数值,单位为克( g);   铂 坩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g)。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溶物 的测定  器 和 设备  导率仪 。  璃砂 芯 漏斗 : 滤板 孔径 5 m 15 m ,容积 100  析步骤  称取 g g 于 105 2 干燥 2 h 的试样,置于 250 杯中,加 100 ,搅拌 15 B 29204 2012 4 静置,待不溶物沉淀下来后,用玻璃砂 芯 漏斗进行抽滤,将滤液转入 250 量瓶中。用热水洗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