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2-12-25 颁布
  • 2013-01-25 实施
©正版授权
GB29215-2012食品添加剂植物活性炭(木质活性炭)_第1页
GB29215-2012食品添加剂植物活性炭(木质活性炭)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中 华人 民共 和国 国家 标准  9215 2012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物活性炭(木质活性炭)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2012布  2013施  92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物 活性炭 (木质活性炭)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木屑、 竹子、 椰壳或果壳等 植物 材料经物理法或化学法制得的 食品添加剂 植物 活性炭(木质活性炭) 。  2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子式  C 对分子质量   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官要求: 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黑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 50 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状态  粉末或颗粒  化指标: 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理 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碘 吸附值 (以干基计) /( mg/g)    400  酸盐灰分 (以干基计) , w/%                                 录 A 中 化物   通过试验   级芳香烃   通过试验  附录 A 中 溶物 (以干基计) , w/%                                     录 A 中 ( (以干基计) /( mg/                                  3 附录 A 中 ( (以干基计) /( mg/                                  5 附录 A 中 B 29215 附录 A  检验方法  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  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  6682 2008 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 测定用 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 要求时,均按  601、 602、  603 之规定制备。 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别 试验   剂 和材料  酸溶液: 5%。  溶液 : 在 100 4.0 6.0 加 3滴盐酸,用水稀释至 1000 匀 。  别 方法  取 约 3.0 置于盛有 10 量瓶 中,煮沸 并保持 30 s,冷却到室温,加 100 上瓶塞, 剧 烈振摇 30 s。用中速定性滤纸过 滤,弃去初滤液 20 液 转移到 50 刻度 , 与参比 溶液比对,其颜色不 应 深于参比溶液。  参比溶液: 用移液管移取 10 于 50 用水稀释至 刻度 ,摇匀 。  酸盐灰分的测定  剂 和材料  酸铵。  酸。  酸溶液: 1 19。  器 和 设备    坩埚 : 30   温炉:能控制温度在 800 25 。   析步骤   称取约 0.5 g 试样,精确至  g,置于预先于 800 25 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瓷 坩埚 中, 加入足够量的硫酸溶液,浸润全部样品。置于电热板上缓慢加热,直到样品干燥并完全炭化,继续加热直到所有样品挥发或几乎所有的 炭都被氧化,冷却至室温。 加 0.1 酸润湿残渣,按上述方式继续加热直 到残余物和过量的硫酸被蒸发, 为促进硫酸的挥发可在 加入硫酸 的残渣中加几 粒 碳酸铵。 继续在 800 25 下 灼烧至质量恒定。  果计算   硫酸盐灰分 的 质量分数 按 式( 算:   %w%m 00100 4211 (   9215 式中:   灼烧后残渣和 坩埚 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g);    坩埚 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g);   m 试样 的 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g) ;    按 附录 B 测定的干燥减量的质量分数 , %。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 绝对差值不大于   级芳香烃试验  剂 和材料   己 烷 。  酸 奎宁 标准 使用溶液 : 1 ( g。  称取 ( 2置于 1000 解于硫酸溶液 ( 31000) 中,用硫酸溶液 ( 3 1000) 稀释至刻度,摇匀。 该溶液为 硫酸奎宁标准溶液 , 1 (   用移液管移取 1 ,置于 100 硫酸溶液( 3 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 该溶液为 硫酸奎宁标准溶液 , 1 (  用移液管移取 1  ,置于 100 硫酸溶液( 3 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 该溶液 为硫酸 奎宁标准 使用溶液 , 1 ( g,该溶液 现用现配。  器 和 设备  式提取器 装置图 ,见 图  色管 : 10  1 冷凝管;  2 索式提取器;  3 滤纸包;  4 烧瓶( 50   图 索式提取器装置图  9215 析步骤  称 取 已 通过 71 按 附录  试样 g g, 用干净的滤纸包裹严密, 置于 索式提取器 中, 在烧瓶中加入 12.0  烷 , 按图 烧瓶 置于 90 95 水浴 中 连续 提 取 2 h。将 提 取 液 冷却后 转移至 比色管中。  标准溶液是 将 10 宁 标准使用溶液置于比色管中。  在紫外 灯 ( 365 下观察,样品溶液显示的颜色或荧光不超过标准溶液 为通过试验 。  溶物 (以干基计) 的测定  器 和 设备  流冷凝器 。  热恒温干燥 箱 :能控制温度 100 2 。  析步骤  移取 已通过 71 按 附录  5 g,精确至 g。置于具有回流冷凝器和本生阀的250 入 100.0 加热 回流 1 h。稍微冷却,然后使用 中 速定性滤纸进行干 过滤,弃去最初 的 10 其后的滤液冷却到室温 。 用移液管移取 25  置于已于 100 2 下 干燥至质量恒定的蒸发皿中。将蒸发皿置于 水浴 上蒸发至滤液近干,在蒸发过程中不应使溶液沸腾。于 100 2 下 干燥 至质量恒定 。保留滤液   果计算  水 溶 物 的 质量分数  式( 算:   %)/(m 0010025 212 (   式中:   干燥后残渣和蒸发皿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g);    蒸发皿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g);   m 试样 的 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g) ;  25 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100 加入水的体 积,单位为毫升( 。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 绝对差值不大于    ( 的测定  移取 留 的滤液 A( ,置于定砷 仪 中, 作 为 试验溶液。以下按  行测定 。   ( 的测定  法提要  用 含硝酸的 水 萃取 试样 中的铅离子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以空气 用 工作曲线 法进行 测定。  剂 和材料  酸 。  酸溶液: 1 5。   ( 标准溶液: mg/ : 符合  6682 2008中 二级 水 的规定。  9215 器 和 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铅空心阴极灯。  定步骤  器的清洗  所用玻璃仪器均以硝酸溶液( 泡过夜,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最后用 水 冲洗干净。  作曲线的绘制    用移液管移取 0 标准溶液 ,分别置于四个 50 量瓶中, 加 1 用 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 选 用空气 于波长 283.3 ,用水 调零, 选择最佳仪器工作条件, 测 量上述溶液的吸 光度。  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中减去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以 铅 的 浓度 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定  称取约 5 g 试样,精 确 至  g,置于锥形瓶中,加 50  , 加入 1 酸 , 置于电炉上加热微沸腾 10 冷,用中速定性滤纸过滤 , 用 少量 水 洗涤 3 次 5 次 ,洗液与 滤液 合并 置于 50 量瓶中, 冷却至室温, 用 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 。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 选 用空气 于波长 283.3 ,用 水 调零,选择最佳仪器工作条件, 测量 试验 溶液的吸光度。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从工作 曲线查出试验溶液中 铅的 浓度( ) 。  果 计算  铅 ( 的质量分数 值以 毫克每千克( mg/表示,按 式( 计算 :   4100 1000050 w%m   (  式中:   由工作曲线 查 出的 铅 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 );  m 试样 的 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 g);   按 附录 B 测定的干燥减量的质量分数, %;   容量瓶的容积 ,单位为升( L);  1000 换算因子 。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 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 绝对差值不大于 2 mg/  9215 附录 B 干燥减量的测定  仪器 和 设备  称量瓶: 50 0  分析步骤  使用已于 120 2 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称取 1 g 2 确至  g,于 120 2 下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