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篇_第1页
乡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篇_第2页
乡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篇_第3页
乡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篇_第4页
乡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篇【一】 年 7 月份以来,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我被选派到 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我紧紧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省委 “1236”扶贫攻坚和 “六个精准 ”的要求,结合工作队工作职责任务,集中利用将近两个月时间,对全村 脱贫户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有效地厘清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精准扶贫的工作重点。 一、村情现状 瓦窑咀村位于熊家庙办事处东南方向 4 公里处,是全县 51 个贫困村之一,共辖 6 个自然村,共有 418 户 1870 人,其中建档立卡 贫困户 55 户 248 人,贫困面 预脱贫 40 户 182 人,贫困面下降至 全村总土地面积 方公里,其中耕地 (塬地 3250 亩、山地 ),人均 ,产业以小麦、玉米、洋芋、油菜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目前没有形成规模性的主导产业。全村人均纯收入为 4662 元,其中贫困人口为 2900 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达到 6590 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 3260 元,同比增长 15%以上,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000 元。 二、致贫原因 瓦窑咀村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基数大,贫 困程度深。现有贫困户 83 户 384 人,占全村人口 其中实现小康农户的只占 15%,实现致富的只有 8%,解决温饱的多达 77%。总的来说,全村扶贫攻坚难度大。一是自然条件差,土壤贫瘠,近十年年均降雨量不足 300。耕地面积 5870 亩,其中平地 4450 亩,人均仅占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全村共有道路 里,除 里通村水泥路路基较好外,其余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给当地农产品的输出带来了不便。三是传统发展思想严重,种植业仍然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在粮食作物中,大部分以种植小麦 (口粮 )为主 。养殖业:仍然以传统的散养圈养为主,且数量较少。四是缺乏技术型务工人员。全村有1883 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 365 人,大部分都以出卖劳动力为主,收入微薄。五是农民扶贫攻坚的意识淡薄,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农民还没有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等、靠、要等思想仍比较严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食其力的自强精神有待形成。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把工作谋划作为推进帮扶任务落实的重要前提。坚持规划先行,高定位要求、要高规格编制瓦咀村 “两规划一计划 ”,围绕基础建设、产业培育、政策宣传、 技能培训、解放思想等重点,准确把握贫困群众的所思所盼,因地制宜,研究论证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精准谋划一批带动发展的富民项目,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分年度实施,尽早启动实施,以长远的目光、务实的作风推动瓦咀村经济社会快速增长。 二是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着力重点。围绕脱贫55 户 248 人的目标及产业现状,积极引导群众改变传统观念,调整产业结构。以白马乡、赤城乡苹果基地为依托,高标准谋划定位产业培育目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实行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社会化营销。同时,协调静宁等县与瓦咀村建立 友好共建合作关系,定期邀请技术人员开展苹果技术培训,切实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三是把土地流转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坚持大力宣传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引导大户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不断壮大种植、养殖规模,有序引导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土地流转,推进瓦咀村农业路径向现代农业、融合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同时,鼓励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城市转移,使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增加收入,不断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从而能使土地最大限能地发挥助农增收的效益。 四是把农民教育培训 作为更新发展观念的强大引擎。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备,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了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方法。同时,采取 “请进来、走出去 ”的办法,邀请畜牧专家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劳务输转等培训,组织村干部、养殖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养殖技术,不断扩大群众种养规模,引导群众增收致富。 五是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加快脱贫步伐的有力保障。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队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及贫困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积极协助乡村两级加强基层党建,及时解决基层党建 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等工作,认真落实 “三会一课 ”、组织生活会和党员管理,协助选出能真正引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村 “两委 ”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 乡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篇【二】 组织开展扶贫攻坚、解决边远山区贫困农村突出问题,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县作为全市基础条件最差、贫困区域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扶贫开发一直是县委、县政府的头等大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深山沟、凉气候、边沿 煤、末梢电、断头路、出境水等多种不可逆转因素的制约,我县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仍没有彻底改变。到底,全县 378 个行政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 3000 元的村就有 245 个,贫困人口就有 ,分别占到全市贫困村总数的 48%,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6%,农村人口总数的近一半,尽快摆脱贫困,已成为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去年,市委、市政府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拉开序幕,我县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殷切的关怀和厚爱,我们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 “破穷障、改穷业、挪穷窝、挖穷根 ”的总体要求,在全县广泛开展了 “贫困农村发展大调研 ”活动,通过深入调研,我们深切感受到,导致陵川长期贫困的主要根源除了自然禀赋的先天不足外,更重要的是干部群众思想保守,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主导产业发育迟缓,农民增收缺乏支撑。具体到一个村和农户,主要表现为项目难选择,创业难起步,技术难掌握,市场难开拓,条件难改善等问题。要使扶贫攻坚取得实效,核心在增收,难点在产业,根本是环境,关键是组织。为此,县委、县政府邀请专家,深入论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提出了 “五大特色产业促进增收 (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道地中药材、绿色林产品、生态旅游业 )、三大基础 设施改善环境 (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公路、生态绿化和村庄环境整治 )、五项社会事业保障民生 (教育事业、卫生事业、文体事业、广播电视事业、社会保障事业 )、三项工程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村级组织建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民素质提升 )”的扶贫攻坚总体思路,并紧紧扭住这条主线,培育了一批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项目,改善了贫困农村发展的环境,有效激发了山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提升了贫困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寻求比较优势,打造产业集群,拓宽农民创业增收的新空间。陵川之短在于大山,陵川之长在于生态。 山大沟深阻碍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但也赋予了我们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县有耕地 45 万亩,牧坡 58 万亩,宜林地 139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发展以绿色、生态、健康为特色的种养业、林果业、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和可持续的后发优势,只要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曾经被看作是 “包袱 ”的大山,就会变成潜力无限的财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了 “陵川要脱贫,希望在大山,潜力在生态,出路在苦干 ”的理念,并确立了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三条基本原则:一是针对山区 “十里不同天、地无一丈宽 ”的特殊气候和立地条件 ,在产业布局上坚持 “家庭小规模,区域大群体 ”;二是针对农民只顾眼前利益的小农意识,在产业选项时注重 “当前能增收,长远能致富 ”;三是针对全县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现状,在产业实施中力求 “户户都参与,人人可就业 ”。去年以来,通过政府积极引导,政策大力扶持,乡村精心组织,农民广泛参与,以 “小规模,大群体,低投入,快见效,广覆盖,可持续 ”为基本形态的特色产业集群遍布全县农村,为农民脱贫增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利用我县山大坡广的资源优势,借助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推动,我们制定了建设 20 万亩连翘基地, 2 万亩优质核桃的产业规划,并由县级财政免费提供种苗,产业覆盖个村、个农户。目前已万亩 ;规模健荒山种植连翘 8 万多亩,发展核桃经济林康养殖作为农民增收的 “短平快 ”项目,一年多时间就在贫困村建成山地放养土鸡、围栏种草养畜等生态养殖项目 210 个,参与农民 2100 余户、 8000 余人 ;依托山区丰富的次生林木资源,开发食用菌产业,正在成为我县资源深度开发的 “亮点 ”。夺火、马圪当、古郊等乡镇的 20 个村,新发展香菇 耳 200 万根,项目户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 ;依托王莽岭、黄围山、凤凰欢乐谷等主要旅游景 区,农家乐接待、农产品展销、农事展示为主的旅游服务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新发展农家乐旅游客栈 200余户,形成了接待床位 2500 余支、就餐人数 3000 人的规模。五大主导产业开发,使全县所有贫困村都有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覆盖80%以上的贫困农户,为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扭转了多年低位徘徊的局面,危机之年达到 3618元,同比增长 创下近年来农民收入增幅的最高记录。 二、整合优势资源,破解发展难题,构建保障农民增收的新机制。推进扶贫攻坚,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把政府的组织 引导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让农民的创业热情得到正确引导和有效保护,是提高扶贫攻坚速度和效果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积极探索 实践 了 “部门推介,农民创业,金融支持,跟踪服务 ”的组织模式,建立了内外互应,上下互动,左右同步,整体联动的产业扶贫新机制。一是部门推介。由涉农部门通过实地考察、技术论证、市场调研,筛选出适宜陵川不同区域、不同条件,适合广大农户创业需要的项目,通过会议、电视、网 络、报纸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推荐介绍,告诉他们项目建设内容、适宜范围、发展条件、相关政策、投资概算、效益及风险,让农民知道了干什么、怎么干。去年,全县共推介项目 8 大类 24 项,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二是农民创业。在部门推介的基础上,由家户依据当地实际和自身条件,自主选择创业项目,通过乡村组织,向涉农单位和金融部门进行申报,审核通过后,建档立卡,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和服务 ;三是金融扶持。围绕部门推介的产业扶贫项目,各金融企业同步推出面向农户的 3 至 30 万元不等的金融支农产品 4 大类 16种,采用 “项目审核,信用评定,一次 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 ”的管理办法,对项目户给予信贷支持。,共评定信用户 4000户,授信 元,发放贷款 3000 万元 ;四是跟踪服务。由县乡两级涉农部门,对项目户实行责任到人,全程跟踪的 “一站式 ”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困难,保证项目建得成,干得好,能受益。去年以来,全县以家庭或专业合作社为单元,共申报实施各类项目 1103 个,投资总额 8922 万元。扭转了山区农民创业无力,脱贫无路,增收无望的困境。 三、破除瓶颈制约,改善生存条件,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新 环境。生存环境恶劣是制约贫困农村发展的最大 “瓶颈 ”。在推进扶贫攻坚过程中,我们借势而进,乘势而上,集中力量改善贫困农村的基础设施,竭力破除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硬件制约。多方筹措资金 9726 万元,实施了磨河供水扩建改造工程,辐射了 8 乡镇 279 个行政村 人。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全覆盖工程,新解决了 142 个村、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投资 4050 万元,攻坚 “村村通扫尾工程 ”,新增水泥路 及 47 个贫困村,全县水泥路村通率达到 98%以上 ;对于一些居住特别分散,基础条件恶劣的山庄窝铺,持续推进移民搬迁 工作,仅去年一年就搬迁百人以下自然村 20 个,解决了近千名贫困农民的生存困难。 四、用好用足政策,激发内在活力,营造全面参与扶贫的新氛围。我县贫困面大,可用财力有限,为了增加扶贫投入,加快脱贫步伐,我们在资金筹措上,通过积极主动争取上级,精打细算用足本级,政策引导激活民间,动员社会多元参与等途径,有效缓解了资金投入不足的困难。去年,全县争取市级以上各类扶贫资金贴息资金万元 ;县财政筹措产业扶持、贷款万元 ;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的政策引导,万元,农民筹资万元。在资金拉动金融部门投入贷款使用上,我们坚持 “扶持依 据干劲定,投入随着规模定,资金跟着项目走 ”的原则,力求通过政府扶持和社会帮持,激活广大农民的内在动力,确保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激励作用,最优的拉动效应。去年,列入市级首批扶持的 80 个贫困村,个产业扶贫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在增强扶贫力量上,我们全力推动各级领导带头,机关定点帮扶,干部结对到户,社会广泛参与责任的落实和氛围的形成,在 71 个市级单位对口帮扶80 个贫困村的基础上, 154 个县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帮扶贫困村165 个, 621 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共结对贫困户 623 户。有 21 家民营企业参与了贫困农村开发工作 ;一年来社会各界累计投入贫困村资金达余万元,捐赠物资价值 300 万元,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大格局。 五、着眼长远发展,着力强基固本,增强农村自我发展的新能力。多年来实践证明,扶贫攻坚成果要得到长期和巩固和发展,不能只靠一时一事的给钱、给物,重要的是提振信心,提升素质,创新机制,创造活力。我们着眼于贫困农村长远发展,在强基固本上狠下功夫。一是抓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能干事、会干事的本领和勇气。全县共开展畜禽养殖、大棚蔬菜、干果经济林、中药材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350 余场,培训农民 人次,开展计算机、焊工、汽车驾驶等各种创业培训 20 场 1000 余人。潞城镇通过晋煤集团牵线搭桥,选派 30 名农民赴山东寿光,经过 15 天的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全部建起了设施蔬菜种植项目,成为全镇千亩大棚蔬菜种植的骨干 ;二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针对部分贫困农村人才缺乏的实际,我们采取 “四带一派 ”的办法,从富村选派干部到穷村任职,从强村选派干部到弱村任职,从大村选派干部到小村任职,从先进村选派干部到后进村任职,从县乡机关选派优秀干部整顿乱村,共选派了 81 名优秀人才跨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