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_第1页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_第2页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_第3页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_第4页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摘要: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不可或缺地包括师德、 专业素质和工作方法等多方面,作为一名教师,这几方面自然是 缺一不可的。 作者从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技能和技巧, 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四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师;素质;职业道德 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不可或缺地包括师德、专业 素质和工作方法等多方面,作为一名教师,这几方面自然是缺一 不可的。作者从专业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技能和技巧,敬业精 神和职业道德素质做了论述。 作为所谓“副科”教师,一般一周只与学生接触两节课,如何 在短暂的时间内培养师生情感,并进而培养起其学科兴趣,比起 语、数、外等学科教师来,我们的难度相对要大些,这就要求我 们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做文章。以我的认识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体 会, “师才”可在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一 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最直接、最经常进行交流的场所,同时课堂教 学恰恰是最具有明显学科性和专业性的。一些被学生不认同的教 师,大多数是专业不过关,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对于教材的 理解分析以及前因后果、年代的连续、本质等分析不够透彻,一旦 被学生提出的问题所“问倒”,就以其它的方式进行掩饰,导致学 生对其没有信心。只有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作为一名 历史教师,只有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和广博的知识,也只有对 教材内容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善于进行教材分析,才能居高临 下,正确处理教材,更加准确地讲解教材,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二 历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这就要求 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表 述,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历 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程 度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正如前苏联教育 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 心交流的艺术。 ”“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 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日常教学中,有的历史教师,学识 渊博,满腹经论,但拙于言辞,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 “壶里有倒 不出” ,使课堂无生气,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就很难适应素质教 育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规范专业语 言,做到:叙事说理要条理清楚,全面周密具有逻辑性;描人状 物要有声有色,情景逼真具有形象性;谈话范读要情真意切,平 易流畅,具有感染性;借助手势,穿插事例,比喻新颖,生动有 趣具有趣味性;举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余地富有启发性。切 忌拖泥带水,拉里拉杂与题无关的废话;颠三倒四疙里疙瘩、滥 用词藻、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巧话;不懂装懂, “或许” “大概” 模棱两可的混话;干巴枯燥、平淡乏味,催人欲睡的淡话;挖苦 讥笑、低级趣味、不干不净的粗话;粗词滥调、生搬口号,八股 味很浓的套话。只要我们努力实践锤炼,就一定会提高自己的语 言艺术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 掌握全面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 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有组织教学、课堂提问和解答,批评 和表扬等方面的技能与技巧,必须具备有语言表达、身体语言和 心理暗示等技巧,同时还必须具备有板书、板绘和使用电化教具 的技能与技巧。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最大限度地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下来, 关键在于能否真正的听懂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并加以成功 地吸收。相反,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作为教师应该 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听懂自己所教的内容。 在几年的教学摸索中,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学科能力 的不同要求,形成一套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如在初一年级展开竞赛式教学法,由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比较争 强好胜,喜欢听老师和同学的夸奖, 于是每节课都设计十几个问 题,然后按小组回答或抢答,将其得分记在黑板上。为了多得几 分,学生们自觉不自觉地掀起学习历史的热潮。 实践证明,此教学方法对于初一学生十分有效。而在初二年级 则进行乐学教育法,经过一年的竞赛式授课,效果虽说比较理想, 但长期使用此方法,已经长大一岁的学生逐渐由兴趣到枯燥。为 了继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我经过反复实践、推敲,在 初二年级开展乐学教育法。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则相应采取参与 式教法。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身心较为成熟,而且时逢初三学的是 世界历史 ,许多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时代节奏感强,他们 努力去了解世界,但又不全明白事件的历史背景、发展方向和前 景等,所以我尽量将初三的每一节课上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多问 多答。 四 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 1.应有敬业和奉献精神,自觉地认识到历史教学在教学中的地 位以及与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而产生自豪感、荣誉感,无论何 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会主动、自主地,凭借隐藏在内的意识活 动而尽职尽责。 2.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价 值、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要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尊重学生的人 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师之间,要提倡热爱集体、团结 同志、真诚协作、互相帮助。 3.历史教师要有宽容精神。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本身就需要宽容,历史教师习惯用 统一的模式要求学生,尽管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总会在客观上 压抑那些不合统一“规格”学生的创造个性,总会不容商量地去 压抑那些不合统一“口径”的独到见解,从而束缚和埋没了创造 性的人才。 一个教师一旦具备了上述几项素质,相信会成为深受学生欢迎 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