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导论团结版_第1页
医药学导论团结版_第2页
医药学导论团结版_第3页
医药学导论团结版_第4页
医药学导论团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药学导论资料 并注 注:临一十题括号中内容作答时不必书写。十一九题括号中内容视情况应进行书写。西南交通大学邱 忠平老师、马超英副院长2012任教。范述捷、郑顺金、李义龙总结。 临一题 如何描述人体方位?人体有多少块骨头?骨骼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近头顶者为上,或称颅侧;近足底者为下,或称尾侧;距身体腹侧面近者为前,或称腹侧;距背近者为后 ,或称背侧;内和外,是表示与空腔相互位置关系的名词(应注意与内侧和外侧的区别)。浅和深,是指与皮 肤表面的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即离皮肤近者为浅,远者为深。另外,如左和右,四肢的近侧指距肢体根部近 ,四肢的远侧指距肢体根部远;上肢的尺侧与桡侧和下肢的胫侧与腓侧,则相当于躯干的内侧和外侧。 轴和面 1轴:按照解剖学方位,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这在描述某些结构的形态,特别是关节运动时,是非常重要的。三种轴即: (1)矢状轴:即由前向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水平线。 (2)冠状轴:即由左向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水平线,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即与身体长轴平行与水平面垂直的轴。 2面:按照上述三种轴,人体可以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面,这对某些结构的描述也是重要的。 (1)矢状面:即按矢状轴方向与水平面和冠状面相垂直,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其中正中的,称为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二等分。 (2)冠(额)状面:即按冠(额)状轴方向与水平面和矢状面相垂直,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或称横切面:即与上述二面垂直与水平面平行,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人共有206块骨。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的,骨的硬度和弹性则由这两种物质的比例关系所决定。成 人干骨(脱水骨)中的有机物约占总重量的30%40%,有机物主要为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无机物约占干 骨总重量的60%70% ,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等。无机物使骨具有很高的硬度,有机物则使骨具有很 强的韧性和一定的弹性。两者结合则使骨十分坚韧,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据实验证实,每平方厘米的股骨能承 受170220公斤的压力(轴向),超过花岗岩的载荷能力。随着年龄的变化,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关系也 随之改变。成年人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这个比例的骨最坚韧,并有较好的弹性;儿童少年有机物 多,可达1/2,骨的弹性强,但硬度较低,可塑性大;老年人则无机物多,故骨质脆性大,易骨折。 临二题 面部的静脉有何特点?何谓危险三角区?关节脱位的概念? 面静脉通过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面部危险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联线 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为何称其为危险区域呢?这和口腔颌面部特有的解剖生理有关。颜面部的浅静脉包括面 前静脉及颞浅静脉,面前静脉的瓣膜发育不良,少而薄弱,同时封闭不全,通常在肌肉收缩下,可使血液转而 逆行。当面部发生炎症,尤其在这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易在面前静脉内形成血栓,影响正常静脉血回流,并 呆逆流至眼上静脉,经眶上而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绵窦,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产生海绵窦化脓性,血栓 性静脉炎的严重并发症。 关节脱位是指因外力或其它原因造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 临三题 解剖学的分科? 分巨视解剖学和微视解剖学,其中巨视解剖学又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微视解剖学分细胞学,组织 学,胚胎学。 临四题 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直接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细胞外液,处于动态平衡。 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得相对稳定的状态。 临六题 健康的定义及标准?如何防止亚健康? 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 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 应变能力 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5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 调;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 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9 头发光洁, 无头屑;10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合理膳食,经常锻炼身体,有足够的睡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的处理来自个方面的压 力,与他人和谐相处 临七题 何谓免疫器官?免疫的功能及表现?何谓计划免疫?疫苗的概念与分类?减毒活疫苗和灭活 疫苗的优缺点比较?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成熟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器官。主要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的功能和表现包括:1.免疫预防指机体抵抗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它异物的功能。免疫预防功能发生 异常可引起疾病,如反应过高可出现超敏反应;反应过低可导致免疫缺陷病。2免疫稳定:指机体清除损伤 或衰老的细胞,维持其生理平衡的功能。免疫稳定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病。3免疫监视:指机体识别和 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防止发生肿瘤的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易患恶性肿瘤。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 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生物制品 ,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预防接种用的 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细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 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疫苗按生物种类分,有细菌疫苗、病毒疫苗;按性质分,有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 程疫苗等。 减毒活疫苗是通过对“野”病毒或细菌进行复杂的实验室减毒过程制备而成,它保留了病毒(或细菌)复 制(或生长)能力和免疫原性,但不致病。灭活疫苗是先对病毒或细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通常是福 尔马林)将其灭活。灭活疫苗既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断组成为裂解疫苗。减毒活疫 苗和灭活疫苗的比较见下表: 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比较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优点: 1、 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 2、 不受循环抗体影响; 3、 安全性好,能杀灭任何可能污染的生 物因子。 1、类似自然感染过程,在机体内可复制增殖,免疫作 用时间长,1 次免疫可产生持久的免疫; 2、免疫效果牢固,可形成局部和全省免疫; 3、除注射接种(通常为皮下注射)外,可采取自然感 染的途径(如口服、喷雾等)进行免疫。 缺点: 1、 在灭活过程中可能损害或改变有效的抗原决定簇 ,需多次注射,并要进行加强免疫; 2、 产生免疫效果维持时间短,不产生局部抗体; 3、 只能通过注射方式(通常为肌内注射)接种。 1、不稳定,不易于保存和运输;易受光和热影响; 2、疫苗中可能污染不利的因子; 3、受循环抗体、病毒等因素影响,所由干扰病原微生 物在体内繁殖的因素,都可引起疫苗免疫失败。 4、在体内由毒力返祖的潜在危险 5、免疫缺陷患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病人可引起 严重或致命的反应 临八题 发热及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 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 原因:致热源可引起人体发热。致热源可分为外源性致热源和内生性致热源。发热激活物种类:微生物、 致炎物和炎症灶激活物、抗原- 抗体复合物、淋巴因子、类固醇。外源性致热源种类: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 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多糖体 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等。内生性致热源种类:白细胞致热源、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 白-1。 临九题 何谓意识障碍及昏迷?晕厥常见病因?休克的概念与分类? 意识障碍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脑功能紊乱,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意识障碍系指人们对自身和环 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昏迷是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以及躯 体运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极严重的意识障碍,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觉醒。 晕厥的病因有:血管舒缩障碍、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血液成分异常。 休克是指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 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按病因可分为失血性休克、失液性休克、烧伤性休克、创 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等;按发生的始动环节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 克、血管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按血流动力学可分为低排高阻型休克、高排低阻型休克、低排低阻型休克。 临十题 疾病的概念,引起疾病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 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 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疾病的原因简称为病因,病因包括致病因子和条件。 十一题 血液常规检查的项目包括哪些?各自有何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是指对外周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化验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 测定(Hb)、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五类)等项目。 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红细胞增多(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 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 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 娠、新生儿。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少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 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 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 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 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 陷病等。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十二题 肝功、肾功能的检查项目有哪些?ALT和AST升高的临床意义如何?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白/球蛋白比值,血清蛋白电泳,血清总胆红素、结合 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血清氨基转移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测定, - 谷氨酰转移酶测定等项目。 肾功能检查项目有血清肌酐测定、血清尿素氮测定、血清尿酸测定等项目。 肝细胞受损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造成肝细胞内ALT 、AST释放则血清中ALT、AST活性升高,中等及以上 肝细胞损伤时,ALTAST(ALT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灵敏度高于AST);严重肝细胞损伤时,线粒体AST 释放,A ST/ALT升高。 其中:ALT和 AST均显著增多且ALT/AST1 ,为急性病毒性肝炎;轻度上升或正常且ALT/AST 1为慢性病毒性肝炎。 十三题 糖尿病的概念及诊断依据是什么?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糖尿 病分为哪四个类型? 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症。病理性高血糖包括糖尿病,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分 泌增加(如垂体前叶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甲亢、嗜铬细胞瘤等),脑外伤、脑出血、脑膜炎等, 脱水(:如呕吐、腹泻、发高烧等),麻醉、窒息、肺炎等急性传染病、癫痫、紫痫等(于加速肝糖原分解, 使血糖增高)疾病。空腹血糖 7.0mmol/L、或随机血糖 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 但6.1mmol/L,可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需进行OGTT(糖耐量试验),OGTT2 小时血糖 11.1mmol/L可诊断 为糖尿病。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建议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及妊 娠糖尿病四类。 十四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发病、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有哪些,各自病 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有哪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 由病毒引起。细 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 球菌等。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 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流行病学:本病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 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 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 有多次发病。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 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 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 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 、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 7d痊愈。 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 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 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支持及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包括全身治疗(护理、饮食,物理降温,解热镇痛药,中药,抗病毒,抗 细菌)和局部治疗(咽喉片、滴鼻液)。 十五题 常见病毒性肝炎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常见病毒性肝炎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等五种。特点分别是 甲肝传染源有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潜伏期末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强,发病后3 4周,基本无传染性 ;HAV传染性高于HEV,发病有家庭聚集现象,传播途径为粪- 口途径,能造成散发流行或暴发流行;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免疫力持久,HAV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 以宿主免疫反应为主;潜伏期约为26 周,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临床上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预后良好, 无慢性化倾向。 乙肝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分水平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密切接触 ),垂直传播(围产期和产后密切接触),医源性传播。易感人群发病者男多于女,年龄越小越易形成慢性肝 炎或肝硬化。潜伏期26 个月,预后转阴或痊愈。 丙肝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慢性HCV携带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人群普遍易感,HCV 感 染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率高,发病机理以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潜伏期为226 周(平均8周),HCV感染极 易转为慢性。 丁肝病毒为缺陷病毒,往往依赖于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为急、慢性丁肝病人及慢性HBV/HDV携带者。传 播途径与HBV相同,以密切接触为主。 戊肝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与甲肝类似,不转为慢性。病毒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HAV低,发 病无家庭集聚现象;急性黄疸型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甲肝,且黄疸较深临床症状及肝损害程度较甲肝重;老年人 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十六题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粪便培养。治疗包括一般治 疗(隔离、休息、饮食、补液),病原治疗(喹诺酮类、SMZ- TMP)。预防措施包括:管理传染源(病人隔离、及时发现带菌者);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F2a型 “依链株”活菌苗)。 十七题 结核病的病原微生物是什么?常见症状,诊断及治疗措施? 结核病的病原微生物是结核分歧杆菌。 症状: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 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 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 ,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咳嗽咳痰,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诊断措施:结核菌检查,影像学 检查(胸部X射线或胸部CT)、结核菌素试验。治疗措施:以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为治疗原则 ,疗程1218个月,常见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利福喷丁。 十八题 性传播疾病概念,人群分布的特点,流行过程,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性传播疾病是指与各种性行为密切相关的传染病。人群分布: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人群广泛。性活 跃人群为感染性病的危险人群,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但近些年女性病例逐年升高,男女比例差距逐渐减小。流 行过程:传染源为性病病人以及病原携带者,尤其是其中的高危人群(如卖淫嫖娼者、吸毒人员);传播途径 有性行为传播,非性的直接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和血源感染,垂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人群易感性没 有年龄、性别的差异,无先天性免疫力,无稳固的后天获得性免疫力。 十九题 淋病及尖锐湿疣的病原,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淋病的病原为奈瑟淋球菌。临床表现:男性主要为尿道炎症状,表现为尿道口红肿、溢脓、尿频、尿痛及 排尿困难。女性患者表现为白带增多、下腹坠痛及轻度尿道炎等症状。儿童淋病可表现为外阴炎、阴道及尿道 炎等。本病的辨病要点是男性尿道口出现脓性分泌物,女性白带量多色黄。诊断要点:本病须根据病史、临床 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尖锐湿疣的病原为人类乳突瘤病毒。临床表现:潜伏期18个月(平均3个月),好发于性活跃的中青年 ,发病部位为性行为接触部位,典型皮损为生殖器或肛周等潮湿部位出现丘疹,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肉质 赘生物,表面粗糙角化。诊断要点:病史(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临床表现(典型皮损),实验结果(5 %醋酸试验、组织病理检查、PCR 检测)。 中一题 中药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体 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是对立统一的整体。 中二题 阴阳变化的规律(阴阳关系)有哪些?试论述之? 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现论述如下: 阴阳对立: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 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互根:阴阳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没有阳。如果单独地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 阴,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 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变化着的,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 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涌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阴阳的转化:指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 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中三题 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乘、五行相侮。 中四题 经络系统的组成是什么?经络系统其生理功能如何?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 沟通内外,联系腑脏器官;运行气血,营养自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作用。 中五题 舌诊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 、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中六题 脉诊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 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中七题 中药的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哪些? 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理论的重要理论内容,又是概括药物作用的纲领。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 种不同的的药性。五味是指甘、辛、酸、苦、甜五种滋味,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 中八题 1)整体观念 :强调在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时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