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燃料及其利用_第1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燃料及其利用_第2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燃料及其利用_第3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燃料及其利用_第4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燃料及其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 1 燃烧与灭火 南京市长芦中学 赵小兵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 (1)调查火灾事故,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消防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及火灾逃生知识的讨论,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四种燃烧现象的比较,了解内因和外因间的辩证关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教学资源分析 燃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从几幅有关燃烧的图画人手,进一步研究燃烧的条 件和灭火的原理。教材采用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及灭 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掌握知识。关于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也是通过一 个有趣而直观的实验,来说明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并通过一些安全图标来加强对安全的认识; 说明随时注意防火防爆及采取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分析 对“燃烧与灭火”这一课题教学内容的目标如何定位?处理老教材时,一般将它简单地视为 识记级的基本知识,只要求学生能熟记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及相应的灭火原理。但克拉玛依友谊 宾馆的一场大火,给传统教学提出了疑问和挑战:熟知灭火原理的老师空有救学生逃离火海的 迫切愿望,却无半点消防意识和消防技能。据报道,火灾现场的消防栓和灭火器没有一位老师 和学生使用过。面对这样的惨剧,新教材中增加了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以及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因此,在确定教学知识目标时,就增加了“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这一条。另外,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四化”(住宅高层化、燃料煤气化、装璜高档化、设备电 器化)中存在不少的火灾隐患,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应从小培养他们的防火意 识和知识、技能,所以又加了一条能力目标。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故采用“调查决策” 模式,通过“问题一调查一讨论一决策”四个基本环节,来完成该堂课的教学任务,并期望达 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难点:1指导学生调查火灾情况; 2常用灭火方法和使用范围。 教学准备 1一周前布置学生进行火灾情况调查: (1)调查内容: 火灾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火灾发生后人们如何救火;火灾造成的损失。 (2)调查方法: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及向长辈或周围群众询问。 (3)完成时间:一星期。 (4)形成书面记录。 2教学所需的有关器材和药品。 3有关录像和多媒体课件。 课时建议 2 课时。 2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录像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播放录像) 教师播放燃烧与灭火录像中的有关镜- 头。 燃烧着的火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有 时 带来的却是灾害。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 一 下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知识。 仔细地看录像(窃窃私语)。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入新课。 (设问) 什么叫燃烧? 是不是所有物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燃烧呢? 燃烧又有什么条件呢? 学生讨论概括后再看、画、读 书上的定义。 (思考、摇头。) 由实际到理论,使学生容易 理解和接受。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促使他们仔细观察演示 实验。 实验探究 燃烧条件 (探究)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探究实验:燃烧的务件。 介绍白磷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只需40。 这个温度叫白磷的着火点。 教师演示教材P124图74、75,请学生 讨论小结燃烧发生的条件。 做探究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学生热烈地讨论、回答。 根据探究报告做实验,正确 引导学生的思维。 实物投影 请学生根据探究报告,和用教材P125实验 7一1提供的有关器材探究灭火的原理,并 进行小结。 积极动手验证。 提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实物投影 (投影) 教师小结(投影一)。火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但失控的火却能形成火灾,给我们带来灾 难,以沉痛心情介绍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 依友谊宾馆火灾。再请同学们从调查到的 火灾原因中找出公共场所的火灾隐患。总 结:公共场所防火措施(投影二)。 听讲、记录。 心情悲痛,情绪激动。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主 动地参与讨论,达到师生情 感交流、知识互补的效果。 实验探究 (设问) 最常用的灭火器材是灭火器,你们在学校 里 哪些地方看到了灭火器?了解它们的原理和 使用方法吗? 发言热烈。 及时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 路。 灭火原理 请学生阅读教材P127表72的有关内容。 演示简易灭火器的原理,带着问题观察。 学生阅读,仔细观察。 课堂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紧 密有助于知识技能的转化。 讨论小结 学以至用 下面再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调查到的家 庭居住地的火灾,并找出火灾隐患。 若你们在家时,家中着火了,你们怎么办? (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做法。) 总结:居民家庭防火措施(投影三)。 (讲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燃 烧 和灭火的有关化学知识,还通过调查讨论 提 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希 望 同学们能学以致用,为大家和小家作出贡 献。 获取课外知识的情绪高涨。 发言热烈。 部分学生举手发言。 辨认、识记。 在学生自感知识匮乏时,及 时补充有关知识。创设情境, 培养青少年的自护、自救意 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参与解 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 生的成功感和进取心。 3 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 (第二课时) 利用多媒体播放近几年国内外几起重大火 灾事故,以及由火灾引起爆炸的现场录像。 1让学生回忆燃烧的 条件。 2指出:为什么有些燃 烧不会爆炸,有 些燃 烧却会爆炸? 观看录像。 感受火灾、爆炸给人类 带来的灾难。 通过录像创设情境,让学生 产生共鸣,引出下文。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利用媒体 对比分析 (播放录像) 继续利用多媒体播放海湾战争期间因原油 泄漏而造成的海洋大火、开采天然气的矿 井 的井口终年燃烧着烈火以及某地一居民家 因液化石油气泄漏而引起燃烧并发生爆炸 的场景。 (讲解 海洋和矿井井口的大火都没有发生爆炸, 而 居民家一罐液化石油气的泄漏却引起了爆 炸事故的发生。说明爆炸是有条件的,到 底 需要哪些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进 行探究。 观看录像。 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讨 论、交流。 知道爆炸是有条件的。 让学生透过表面现象,发现 问题,形成理论。 实验探究 (演示) 和几个学生一道演示教材P128实验72。 (提问) 为什么单独一支蜡烛在金属罐外或罐内燃 烧都不发生爆炸,当鼓人大量空气,使面 粉充满罐时却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通过刚才的录像和实验我们不难看出: 1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的剧烈燃烧,短时 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 胀而引起的。 2不仅可燃性气体,一些可燃性粉尘也能 发生爆炸。 部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实 验,部分学生观察记录并分析 原因。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爆 炸对人的身心可能带来的伤 害。 (提问) 你们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发生火灾吗?为了防 止火灾以及爆炸事故的发生,这些地方常 标一些字样或图标,你知道的字样或图标 有哪些?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P129“资料”中的有关 内容。 讨论、回答问题(比一比)。 出示调查和自画的安全图标, 请其他同学辨认,看谁画得像, 认得多。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加强 安全防范意识。 总结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启发?你们 有哪些感想要与大家交流呢? 交流感想。 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 认识。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 2燃烧的条件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4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第二课时)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 2火灾安全防范措施。 课题 2 燃料和热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兖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上有关网站查询“可燃冰”的资料,学会网上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通过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懂得珍惜资源、合理开发源的重要性(增强节能意识)。 教学资源分析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教材采用活动与探贫编写方式,通过学生自己 思考、阅读和讨论,来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关于天然气,则是从 认识其主要成分出发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的燃烧和应用。在了解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创要作用 的同时,让学生对化石燃料使用的年限进行估算,认识到合理开芳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教材还 通过人类对燃料燃烧产生热量的利用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体会化学反应在人类活动中的 重要意义。 教学策略分析 1关于煤和石油,可按教材安排,进行讨论交流、科学探究,引导学生思考、阅读、讨论。也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有选择地指导学生自学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2关于天然气,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写出化学方程式。农村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调查并讨论沼气的开发和利用; 3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结合实验和讨论,了解化学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现象。对于燃料充分 燃烧的条件和意义,可联系实际(如篝火晚会等)进行教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2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难点: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 2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调查你们周围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2上网查找有关燃料方面的资料,了解哪些燃料与石油有关; 3准备有关实验仪器和多媒体课件; 4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5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 煤 的 燃 烧 碳元素 硫元素 氮元素 SO2 NO2 CO 有毒气体 CO2 温室效应 酸雨 引导学生看教材P140P141上的插图7- 28、729、730。 与教师一起归纳整理煤燃烧对空 气的危害。 观看图片; 产生感想。 培养学生阅读整理的能力。 情感教育。 9 可能有个别同学会对这些插图产生怀疑,下 面我们以酸雨的危害为例,一起通过实验探 究进行验证,好不好? (教师提前配制好酸雨溶液,设计好表格。) 指导学生按下表中的内容进行实验探究。 烧杯1 烧杯2 烧杯3 加入的 物质 新鲜的 树叶 锌粒 或铁片 大理石 现象 启发或 结论 分组实验; 观察现象; 讨论交流; 填写表格。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实验探究的能力,并能通 过实验发现问题。 (播放) 城市的化学污染情况,由画面上数目众多的 汽车排气管排出的尾气,引出: (板书) 2汽车燃料的燃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41页的相关内容,回答 下列问题(投影): (1)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有哪些?这些燃料主 要来自于哪里? (2)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3)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目前各 国都在燃料的使用和汽车的制造技术方面 采取了一些措施,你们知道的有哪些? 观看录像。 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积极思考。 讨论、交流、回答看关问题。 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 纳总结能力。 阅读教材 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三欣赏课本P141P142图7-31、7 32、733。 思考:加气站常加的气体有哪些?符号如何? 欣赏图片(图7-3l、732、7- 33)。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认识 生活中的一些图标。 重播画面 归纳总结 将前面的画面连续重放遍,与学生一起总 结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对人类造成的危 害: (小结) 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氮等燃烧时,产生 的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会形成酸雨:燃料燃 烧 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 未燃烧的碳氢化台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 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观看画面; 尝试总结: 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系 统。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发讨论 创设情境 (第二课时) (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化 石 燃料的大量使用已严重威胁着地球,大自然 已 经给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我们每个人都应 该 做地球的清洁卫士,请你们想想怎样控制这 种 局势的蔓延呢? 陷入深思,接着引起激烈的讨论。 让学生明白:爱护地球, 人人有责,引导学生思考。 捕捉信息 引出内容 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捕捉讨论过程中 闪现的思维火花。 (讲解) 食物要煮熟、车辆要行使、飞机火箭要上天, 在新能源还没有大量开发的今天,化石燃料 还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我们现在就完全不使 可能出现的错误: 杜绝化石燃料的燃烧。 可能闪现的火花: 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2开发新能源。 边听边领会。 及时纠正错误,肯定成绩,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 学生在形成正确世界观的 道路上扫清障碍。 10 用化石燃料,我们的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技 术还能飞速发展吗?当然不行。因此只能尽量 减少使用而不可杜绝。 (提问) 刚才,有同学提出开发新能源,那么,你们 知 道目前世界各地正在开发和有待开发的新 能源有哪些吗?请你们将搜集到的资料和 素材与大家一起分享。 交流“我说新能源”的调查成果 和心得。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主 动奉献的精神,以及语 言表达能力: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目前各国正在开发和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 乙醇(酒精)、氢气、太阳能、核能、风能、 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听总结; 思考。 通过调查、交流和教师的 总结,让全体学生都体会 到:原来可开发的能源如 此之多!我们怎样去开发呢?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P144图734、7-35、7 36,及时与图728、731等的背景相比较。 欣赏图片; 比较图片; 产生感想。 通过图片欣赏和比较,增 强对绿色能源的热爱和渴 望。 引导学生根据下表阅读教材P142P143有 关 内容,并完成表格。 乙醇(酒精) 氢气 化学式 原料 燃烧的 方程式 优点 有待解 决的问题 阅读分析 欣赏画面 阅读课本; 讨论交流; 完成表格。 培养学生阅读整理的能力。 使学生能将零散的知识系 统化、条理化,增强对比 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43车用乙醇汽油, 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气东输”的伟大工程。 阅读教材; 欣赏图片。 让学生感受人类的聪明才 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欣赏画面 总结交流 利用媒体播放一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的 优美风景(如:桂林山水、海南风光等),以 此 来结束本节课。 欣赏优美的风景,同时回忆本节 内容。 激起学生对美好生存环境 的向往,从内心深处感悟 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已 经刻不容缓。 板书设计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一课时)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煤的燃烧: 煤 的 燃 烧 碳元素 硫元素 氮元素 SO2 NO2 CO 有毒气体 CO2 温室效应 酸雨 2汽车所用燃料的燃烧: (第二课时)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可开发的新燃料和能源: 乙醇(酒精)、氢气、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2乙醇(酒精)和氢气的比较: (1) C2H50H+302 点 燃 C02+3H20 11 (2)CH4+2O2 点 燃 CO2+2H2O 拓展性课题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石油和煤的主要成分和性质; (2)了解石油和煤不仅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和文字介绍石油和煤综合利用的产品,知道煤和石油的重要性; (2)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自己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煤和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激发学生为将来研究和开发新 的能源而努力学习; (2)对煤是“工业的粮食”和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有较为具体的了解。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虽然属于拓展性课题,但由于石油和煤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教学中不容 忽视。教材首先讲了煤是“工业的粮食”和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接着又讲了石油和煤是重要的 工业原料,并用图和文字指出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得到的焦炭,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煤焦 油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以制取染料、塑料、医药、化肥、农药等重要产品。 教学策略分析 1从学生对三大化石燃料已有的知识引入课题,其中,石油和煤是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 分别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工业的血液”,引起学生对本课题的重视而认真学习;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石油和煤综合利用的文字和图,自己总结石油和煤的主要成分、分 类、用途。并设法填写表格,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学到有关知识; 3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查阅有关能源发展前景的资料,写成小论文在班内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 了解石油和煤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石油和煤综合利用方面的资料; 2准备有关挂图和多媒体课件。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媒体 引人新课 播放) 有关石油和煤部分产品的图片。如此多的 产品都是从煤和石油中提炼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