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林森浩人格初探_第1页
临床林森浩人格初探_第2页
临床林森浩人格初探_第3页
临床林森浩人格初探_第4页
临床林森浩人格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 森 浩 人 格 初 探 10 心本 2010704156 王雨青 林森浩人格初探 10 心本 2010704156 王雨青 学习成绩优秀,尤爱英语,高考时以 780多分的高分考入中山大学,并在 2010年因成绩优异被中山大学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这 样的一个“天之骄子”却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杀人嫌犯。近日来备受关注的复旦 大学投毒案嫌疑人林森浩就是那个曾经的天之骄子,今日的杀人嫌犯。关于他 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这深渊,他的人格是如何影响他的所作所为,他的人格又 是怎样形成的,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形成与发展进行初步的假设与分析, 并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心理健康关注程度的提高进行展望。 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首先,对黄希庭等人的 562个人格形容词据进行缩 减,形成了一份有 150个人格形容词的检测表,该表采用七点评分法。然后, 请 10名在校大学生阅读与林森浩相关的材料后对每个人格形容词作与林森浩人 格符合程度的判断并打分。选取所有被试均打分在五分及其以上(即回答稍符 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共有 16个,分别是:踏实的、 认真的、残酷的、消极的、自尊的、易怒的、寡言的、固执的、有为的、好胜 的、出众的、上进的、竞争的、刻苦的、孤独的、疯狂的。对这 16个词语利用 SPSS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取特征值大于 2,结果剩下 7个人格形容词分别分 为两个因素如表 1。 表 1因素分析结果 变量 因素一 因素二 易怒的 .942 固执的 .905 消极的 .866 自尊的 .560 疯狂的 .915 出众的 .915 上进的 .682 特征值 3.237 2.076 贡献率 46.248 29.661 由表 1可以看出,这 7个形容词能解释 75.9%的变异量,因素一可以命名 为“自尊偏执”因素二可以命名为“出众上进”(因素中各变量负荷值保留大 于 0.5的)。另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因素一“自尊偏执”的特征值大于因素 二“出众上进”,且因素一的贡献率达 46.248%几乎占到全部的一半,由此可 见因素一的核心作用。因此,偏执、自尊是林森浩人格结构中的核心特质。 林森浩的这种主要人格特点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一 种研究结果?该结果对当代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启示?我想从以下几点来进行讨 论。 一、早期经验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他 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 系。其中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是出生顺序、早起记忆和潜意识梦境分析。 林家有五个孩子,林森浩排行第二,他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在读大一 的弟弟。阿德勒认为,即使是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出生的顺序不 同,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因此也会形成不同的生活风格。林森浩是家中的第 二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往往喜欢竞争,具有强烈的反抗性。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 么他会拒绝与导师合作论文,为什么他会对黄洋耿耿于怀,其实林森浩并不喜 欢自己的 B超专业,他更向往甚至更羡慕的是黄洋的临床专业 3年里,他不断 向身边人抱怨:超声科的医生再优秀也不是真正的临床医生,超声科室也只是 一个辅助科室。因此他性格中的竞争性和反抗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他造成了影响。 另一方面,从家庭地位上看,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若曾是其母毋庸置疑 的宠儿,那他会终身保持着胜利者的情感,这种成功的信心通常导致成功。” 林家是一个典型的潮汕家庭,一大一小两个儿子无疑是家里的宝贝。在母亲的 眼中,林森浩绝不可能做害人的事情。“他从小到大,从来没跟村里的孩子红过 脸、打过架。” 林母说,林森浩小的时候即便是受了委屈也只会回家跟父亲说。 在林妈妈看来,几个子女都很懂事听话。”且在邻居的眼里,林家的几个孩子 都很乖巧,两个儿子更都是读书的料。尤其是林森浩,从小到大的成绩都很拔 尖,考上中山大学是一件全村人都骄傲的事情。这样的家庭地位、成长环境容 易使林森浩形成自尊、上进、好胜的人格特点,而这种人格特点会使他认可自 己的优秀并认为自己应该比别人优秀。 二、自我同一性危机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它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发展到青年期,自我意识大大增强,并进一步把过去的经验 和对未来的预期进行一种新的混合。但常常没有来得及认识自我,就要面对生 活及社会的多重选择。他们会常常问自己,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的 理想与追求是什么?从对林森浩的相关资料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他面临了两次 自我同一性危机。首先是最开始选择医学的专业,其本人并非从一开始就热爱 医学,学医是父亲的希望,林森浩只是听从家长的意见而学医。因此,当他进 入医学院学习一年半后,还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听到“医学神圣”之类 的话时,也没有什么感觉,直到他在广东当地一家医院见习后,思想才发生了 转变。当时,林森浩在急诊科实习,一次来了一名昏迷患者,其妻子在旁边焦 急万分,直到医生说了句“没事”,家属才放下心来。林森浩自此收获了学医 的动力,并在一次自愿献血活动中表示:“爱心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必不可少的。 ”这一次的同一性危机在见习的过程中很好的化解了也使得他在医学的道路上 迅速前行。 但是不久之后,他又面临了第二次也是他自己后来一直不能解决的同一性 危机。早在 3年前林森浩进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习时,超声科并非他的首 选专业,他选择的是介入科。前者只有诊断,后者分为治疗和诊断。因此三年 来他在学术上的进展并没有缓解他长期以来的纠结。这位超声学科中最拔尖的 学生并不想继续超声科专业的学习。“仅是送人一程,没法帮人到底,跟检验 科没有什么区别。”在他眼中,一个真正的医生要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是靠先进 的机器诊断出病症,更需要依靠精湛的医术去救助病人。而自己所学的影像超 声学是一门依靠机械来完成诊断环节的专业。另外对专业的厌恶让他更加敏感, 他不能忍受别人将他误解为产科 B超医生。而能“实现价値”的内科学博士是 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一般不招其它医学专业的学生,而影像科学的硕士生导 师,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帮他读内科学博士。因此他也拒绝了另一位硕士生导 师指派给他的繁重工作一篇 SCI论文,这位导师希望与他一起做完,而他 坚持自己只做实验,不写论文。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忤逆老师,显然他已经下 决心放弃考博,开始工作赚钱。可是继发性压力又来了,林森浩找工作的经历 也并不顺利,他在微博上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橙色羊毛衫”让自己显得极其 渺小,领导们正眼都不瞧自己。几经腾挪后,一直想逃离超声科专业的他最终 敲定的工作仍然是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至此他完全陷入了困 境与纠结中,他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面临了极大的危机。并且在情绪 上也会常常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能迎合别人心意。在这样的时候,面对同宿 舍成功成为耳鼻喉科博士又总是叫他“凤凰男”的黄洋,他内心的自尊、易怒 人格越来越不能容忍。 另一方面,弗洛伊德认为,健康的人是有爱情,有工作的人。工作上的失 利导致林森浩自我同一性产生了危机,而埃里克森认为只有具有自我同一性的 人才能勇于与异性建立稳定的爱情关系,因为与他人发生爱情关系,就要把自 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林森浩在大学期间没有恋情,直到确定 好工作,才有了想交女友的意愿。不过,林森浩有时候有点古怪,不太顾及别 人的感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也许正是因为没有确立自 我同一性,使得他避免同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产生了孤独感,直至 最后形成了自尊偏执的人格特点。 三、偏执型人格 对于林森浩的人格结构进行分析,得到其有两个主要的人格结构分别是 “自尊偏执”和“出众上进”,强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以及在现实中不能很好 实现自己而导致的困惑,似乎使林森浩出现了偏执型人格特点。偏执型人格的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敏感多疑;2 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常常耿耿 于怀;3、自我为中心;4、自尊心过强等。关于林森浩的资料中有提及“他记仇, 但绝不轻易外露:陈文记得,本科在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影像学班的时候,一个 同学跟他发生争执,他连续给那个同学发了十几条“ 恐吓短信” 。类似令人惊悚 的细节其他本科同学也早有察觉。2009 年的夏天,在一次长达两个月的医院实 习中,一位同学和住在一个寝室的林森浩起了口角。一年后,已经毕业离别的 林森浩,申请了一个新的 QQ 号,并用另一同学的名字作为 ID,在网上大骂这 位同学。 “尽是些难以启齿的脏话”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经常对自己开玩笑和调 侃的黄洋,林森浩的偏执型人格一定会对其怀恨在心,也许他并没有想要杀死 黄洋但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一定会想要好好教训下那个“口无遮拦”的小子。 也许正是早期在家中的地位,成长时的优越感,与后来自我同一性的危机 导致了其偏执型人格的形成,这种偏执在他身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极度自尊、 易怒、记仇、固执甚至疯狂的人格特征。 四、当代教育的启示 近来大学生命案频发,我们不禁要去思考,那些十年寒窗苦读考入名校的 天之骄子,为什么与罪犯仅仅只是一步之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高 等名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应试教育的存在导致在取得骄人成绩 的同时必然失去了成长中本该重要的一些东西,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会起 到不容小觑的影响。注重大学生人格发展特别是自我同一性发展,在做好家庭 教育的同时大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最近网上有条很火的微博 “千万不要惹学化学的,他们会给你投毒。也不要惹学医的,他们会给你投细 菌和病毒。也不要惹学生物的,你知道马加爵吧,他就是学生物的。也不要惹 学体育的,你根本打不过他们。心里实在憋屈难受,就去搞文科生,他们除了 会发条微博背地骂骂,根本不能拿你怎么样,发完一准还删掉,怕被你看见。 ” 这本是一条用来调侃的微博,可是从中我却看出来不一样的地方。林森浩的故 事中有提及,他所做的实验三年下来用极其残忍的手法杀死了近一千只大鼠, “下手要狠,要快”的原则也影响了他近一千次,学医的学物理的学化学的那 些大学生,他们所要面临的压力之大也许是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