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钛白产业:忧喜交加 谋求发展共赢 是一种战略性资源,被称为21世纪“第三金属”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化工等领域。受益于发展和 安全战略的需要,钛的需求近年呈快速增长趋势。而作为我国钛业的主产区之一的云南,当下及未来的发 展趋向又如何呢? 忧低端重复建设资源流失严重 “早在上世纪80 年代末,云南就已开始钛矿的开采,但云南钛产业发展起步较晚。 2003年,全省仅有 40家钛矿生产企业,年产钛精矿30万吨。进入十一五 后,云南钛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 全省从事钛矿采选的企业超过了200家,年产钛精矿约80 万吨,并催生了新立公司、大互通司、云铜钛业 等钛业企业。 ”云南工信委原材料工业处处长王宜国将云南钛产业的发展历史娓娓道来。 有数据显示, 截至2010年底,云南省从事高钛渣生产企业31家,具有1万吨及以上生产能力的企业9家,约占全省产能 的58%。钛白粉生产企业7家,形成年产19万吨钛白粉的生产能力。其中,硫酸法钛白粉13 万吨,氯化法 钛白粉6万吨。从事海绵钛生产的企业2 家,曲靖市钛业厂于2005 年成为全省第一个海绵钛生产企业,云 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也正在建设1万吨海绵钛生产项目。此外,昆钢集团目前在高端钛材方面,也已 形成了完整的钛材及钛合金生产系统。 “经过长达 20多年的发展,云南钛业现已形成 钛矿高钛渣钛白粉和钛矿高钛渣海绵钛钛 锭钛加工材两条产业链。 ”王宜国说, “不过,云南钛行业是十一五 时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原材料产业,尚 没有系统的规划作引导。规划的缺失,造成有钛矿资源优势的区域盲目招商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 间产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十分突出。 ” 王宜国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据他介绍,短短几年间,云南省钛精矿生产企业(或个体) 由30 家发展 到200 多家,乱采滥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具体来看,一是终极产品以中低档硫酸法钛白粉 为主,而高附加值的海绵钛、钛铸锭、钛合金、钛材、钛制品等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高钛渣生产企 业多达30余个,产能由0.22万吨到8万吨不等。已建、在建和拟建的 7条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装置中,2万吨 及以下规模的有4条,2 万吨以上5万吨以下的有3条,只有1 条5万吨生产装置。二是环境问题突出。高钛 渣多数是用铁合金等其他行业要求淘汰的落后矿热电炉生产高钛渣;硫酸法生产中低档次的钛白粉在建拟 建项目接连不断,并且缺乏废硫酸处理等环保治理的有效措施。三是钛精矿生产企业与下游加工企业之间 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一方面造成加工企业因钛精矿原料不足而频频告急,另一方面却是大量钛精矿 流到省外市场。 别据了解,尽管“十一五” 后期云南省地方各级政府对钛矿资源实施了整顿,初步实现 了部分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目标,但尚有大部分钛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科学开采和合理利用, 致使全省钛矿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足50%,同时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洋货国货两重天钛矿饥荒惹烦忧 2012年11 月,钛白粉进口量较上年同比增长了83.08%。出口量同比减少了17.47%。 2012年12 月,钛白粉进口量同比增长68.15%。出口量同比减少41.92%。 2013年1月,钛白粉进口量同比增长44.53%,出口量同比减少36.64% 。 海关提供的一组数据,清晰地反映出钛白粉市场进口量飙升的客观现实。面对市场上洋货的大举进攻, 国内钛白粉企业纷纷陷入窘境,云南钛白粉企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多家钛白粉厂停产,云南省唯一一家生 产高端钛白粉产品的云南泽昌钛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硫酸法金红石级钛白粉项目也暂时停产。 进口量大增是什么原因?业内人士分析称,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杜邦公司等国外巨头对钛白粉价格 进行了大幅度下调,价格直逼国产钛白粉,这些公司发挥品牌效应和质量优势并以较低的价格来吸引客户, 从利润角度考虑,下游企业理所当然的抛弃了国产钛白粉。具体看来,下游企业对进口产品的需求相对增 加,对国产钛白粉的需求则不断减少。 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国“钛矿饥荒”使钛白粉市场供求不平衡是导致钛 白粉进口量大幅增加的根本原因。 “钛矿是钛白粉的重要原材料,我国钛白粉行业对进口钛矿的依赖程度高达50%,而40%进口钛矿来 自越南。然而,越南颁布了禁钛令 对国内钛白粉行业是致命一击。随着后期大量钛白粉项目上马,国内 企业却出现了断粮的尴尬。因此,只能大量进口。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在接受 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我国钛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四川等地,而这些地区的总产量只 能满足国内50%的市场需求,而4成进口钛矿来自越南。 民企步履维艰呼吁政府扶持 采访中,云南钛行业协会会长潘阳一直表现出对云南钛行业中民企发展的担忧。他说的最多的是希望 政府相关部门能重视钛行业的发展,能在融资方面给予行业内民营企业大力支持。 据了解,目前国内钛产业的发展的趋势是规模大,不少新建的国有企业成为了资金和人才的首选。据 知情人士透露,云南楚雄州禄丰县的国有某化工公司刚刚建成,由于资金足给出待遇高,吸引了周边多家 化工企业的人才,周边化工企业出现了人才集体跳槽现象,让化工企业的老板们头疼不已。而云南省内民 营钛业企业由于在资金、技术、人才上无法与国企抗衡,目前相当大一部分企业已感到步履艰难。 潘阳说,虽然一些担保公司和银行利用企业自有采矿证评估矿产储量后可以放贷,然而这对民营企业 来说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多数银行看的是抵押物,而许多企业没有矿山,他们要贷款就很难。 “温州 曾经有民营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被迫去借高利贷,结果无法偿还而倾家荡产,我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在云南 民营企业的身上。 ”潘阳说。 据了解,虽然目前云南省有关部门也制定了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文件,然而其中一些具体的内容 并不完善,缺乏具体的操作性,真正需要扶持的民营企业很难得到需要的贷款,部分民营企业为生存不得 不踏上高利贷的借贷之路。 “民营企业在钛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把民营企 业的地位以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看清楚,采取相关措施真正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喜规划提振发展合作谋求共赢 针对云南钛产业发展现状,云南省在去年制定出台了云南省钛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提高云南 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据了解,这样的钛行业规划尚属国内首例。 “云南省将集中力量建设楚雄钛产业基地,全面推进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促进钛园区基地建设。 ”王 宜国说,至2015 年,云南省钛行业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逐步把云南打造成国内集生产、 贸易、人才为一体的中国钛产业基地。 据王宜国介绍,至“十二五” 期末,云南钛矿采选能力以满足云南省钛白粉和高钛渣生产需求为目标, 高钛渣以满足钛白粉和海绵钛生产为目标,规模控制在年产50万吨以内,钛白粉产能控制在年产50 万吨 以内,其中硫酸法钛白粉产能控制在30万吨以内;鼓励海绵钛、钛铸锭、钛材、钛合金、钛制品生产,力 争年产能分别达到5万吨、4 万吨, 3万吨、2万吨和1 万吨以上。 按规划,未来云南省将鼓励发展高效环保型钛矿采选技术,环保、清洁、高效、低能耗的富钛料生产 技术,6300kVA 及以上密闭、半密闭电炉冶炼高钛渣,氯化法金红石型钛白粉,酸溶性钛渣生产钛白粉, 高品质各类专用型钛白粉,钛精细化工及粉体功能材料,钛白粉废弃物综合利用,钛中间合金,全流程海 绵钛生产工艺,冷床炉熔炼技术,钛金属板带卷,宽幅钛薄板,钛焊管,钛制品,钛功能合金,钛基合金 及其制品,其他先进高效熔炼及加工技术。 此外,在产业布局上将培育建设两大钛业基地。集中力量培育建设楚雄钛产业基地。以冶金集团、云 铜集团和昆钢集团为主体,以周边钛矿资源为依托,分别建设武定-禄劝、五华厂口钛精矿、高钛渣、海 绵钛原料生产区、禄丰羊街氯化法钛白粉及海绵钛生产区、禄丰土官-安宁禄裱钛铸锭、钛板卷、钛制品、 钛合金生产区。适时建设五华厂口钛制品产业集聚区。 另外,区域合作也成为了云南钛产业发展的推 动力,潘阳特别提出了与昆明地缘接近的攀枝花合作共赢。 据了解,攀枝花钛资源储量为8.7亿吨,占全国钛资源储量的90.5%,占世界钛储量的35.2%。2012 年,攀枝花钛产业实现产值58亿元,今年有望超过100 亿元,并已形成我国产能最集中的钛白粉产业集群。 潘阳说,攀枝花市与云南省钛业核心区武定、禄劝、富民等地区紧密相连,堪称一条完美的钛业经济 走廊。从产业业态看,两地的产业交集其实早已有之,如富民的大互通公司在攀枝花已设立运营机构,而 且两地钛协的交往更是频繁。因此,他认为,攀枝花产业以重工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而 昆明产业“稍轻” ,产业结构互补性很强,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为两地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钛产业可以作为攀昆两地区域经济合作的先锋,并建议两地利用资源优势,做强 钛业经济板块,甚至可以探讨发展钛业飞地经济园区,合理配置两地资源,全面加强区域合作。 走出去寻求补给及时雨润泽企业 面对国内优质原料的缺口,云南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潘阳表示,为解决国内钛白粉企业的原料问题, 该协会一直积极与国外公司接洽,日前终于有所收获。 近日在昆明举行云南钛行业协会2013高峰论坛上,潘阳对外宣布达成了引进澳大利亚优质矿入云南 的协议,即与澳大利亚第四大矿产公司 AIR 合作,在该国罗泊河地区建成年产钛矿30 万吨的生产基地, 并签署了10年的钛矿销售的世界贸易代理权;同时,美崇达公司还与国内最大的钛矿进口商海南文盛集团 签署合作协议,该公司每年的钛矿进口达到100万吨以上,把世界上优质的钛矿料运到云南,增强云南钛 产业的竞争力。 此举对目前国内西部“断粮” 的钛白粉企业来说可谓“及时雨” ,许多企业纷纷前来洽谈, 希望能解决企业困扰多日的原料问题。潘阳说,春节刚过,就有多家川企负责人与他进行了数轮谈判,目 的只为这首批10万吨澳大利亚钛矿。 对与云南钛行业的海外合作,云南钛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云南省裕之源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左晓晴 认为,此次合作是云南钛矿企业走出国门的第一步,该矿与云南的钛精矿配合后,将生产出更多的高端产 品。 “这样就可以将国外的优质资源提供给云南以及国内企业使用,解决一直困扰云南企业的钛矿品位太 低无法进行产业链升级的头疼问题。 ”潘阳说,下一步云南钛行业协会还将积极协调,引进南非、印度、马 来西亚等国外的优质矿源引进国内,为国内企业生产高端钛产品提供优质原料。 潘阳还表示,目前,云南钛行业协会与昊华融资担保公司强强联合,给云南所有生产钛系列产品的企 业提供融资平台,钛生产企业有了做大做强的坚实资本基础。 云南钛行业协会成员单位云南美崇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与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