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_第1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_第2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_第3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_第4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首页) 类 别: E 编 号: 题 目: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 内容提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效果的保障。它包 括正确的书写习惯、专注的听讲习惯、严密的语言习惯、独 立的思考习惯和大胆的质疑习惯。教师通过平时工作,有意 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得教有激情,学有热情,师 生有感情。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主 题 词: 数学教学 培养 良好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 昌平区(县)回龙观第二小学校 作者姓名: 王会红 通讯地址: 北京昌平回龙观文博路 2 号 邮 编: 100096 联系电话 单位: 62711396 2 手机:2014 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 (第一页) 类 别: E 编 号: 题 目: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 内容提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效果的保障。它包 括正确的书写习惯、专注的听讲习惯、严密的语言习惯、独 立的思考习惯和大胆的质疑习惯。教师通过平时工作,有意 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得教有激情,学有热情,师 生有感情。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主 题 词:数学教学 培养 良好学习习惯 4 题目: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文: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出版的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数学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第 一要激发学生兴趣。第二、引发数学思考。第三、培养学生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第四,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 法。 我刚刚送走的毕业班学生以踏实勤奋,遵守规则,思维 活跃,成绩出色为各科老师所喜爱。而这些都得益于在数学 教学中对他们学习习惯的关注和培养。作为班主任兼数学教 师,我也从中颇有收获。 一、 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学习一位数乘法时,学生在某些特殊题上经常出现计 算 错误。如:计算 4609 要用到口诀 69=54,49=36,下 一句口诀的首字与前一句的末字重复。5649 的计算过程中 要连续用到口诀 (49=36,6*9=54,59=45) ,相继出 现的 6、5、4 导致混乱。其实,计算错误大多与书写混乱有 很大关系。书写混乱,思路也是乱的,所以,要提高学习效 果,必须从书写开始。 我找到三本书写杂乱,甚至惨不忍睹的作业,并分析了 孩子个性特点:第一个学生计算错误多主要是因为不专心、 不耐心;第二个学生很聪明,但是手懒,作业不分行,字迹 有大有小;第三个学生,见多识广,阅读量大,但写作业时 控制不好笔。 粗心大意的学生,我推荐他参加了学校每周两次的书法 班。并约定,一年后看书写效果,如果有进步,可以自由转 换成最感兴趣的其他辅导班;大小不一的,我教给他“打格 子” ,通过打线格,约束自己;而对用笔不灵活的,根据兴趣, 建议他参加科学实验小组,通过动手做精细化动作,间接帮 助改变书写。 通过客观的分析给学生挑出毛病,学生觉得教师是非分 明,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自己,被尊重的感觉让他们 有了改正的信心。书写规范是正确计算的保障,也是学好数 学必备的能力。 二、 专注的听课习惯是数学学习的关键。 小学生注意保持时间很短,大约在 10-15 分钟之间。而 注 意时间越长,学习效果越大。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孩子们专 注的听讲习惯。 在我校,实行“七色阳光评价” ,有阳光成长银行,学生 们获得了“阳光币”是可以存入银行的,代表了他们的各种 成就和成长。在我的班级,我是通过积分兑换阳光币的方式, 激励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高年级没问题,可以小组积分、 自己积分。而在低年级,我想培养他们个人的专注能力,这 该怎么积分呢?孩子小,不能一笔一划自己记分;30 多人, 我来记也不现实。 看到一年级的学具棒,我有了主意。我让学生每人都带 来 学具棒。只要一上课,小棒摆上桌。会读应用题、计算正确、 书写整齐、口算满分都会获得几根小棒的积分;只要受到老 师口头表扬,就马上拿一根小棒放在左边。如果全班状态都 好,全班每个人都同时获得一个积分。下课前统计,前 15 名 的孩子都会获得阳光币。而如果被点名提醒,就会减掉一个 6 积分,小棒就会撤掉一个。如果说积分只是个概念,对学生 冲击不大,那么实物小棒摆在面前,拿的动作会对学生的心 理造成冲击,也让学生从主观上努力去克制自己,努力延长 保持注意力的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低年级孩子的注意保持时间显著 延 长,任课教师反映,在这个班上课有劲头,孩子会听讲。 三、 严密的语言习惯是数学思维的保障。 在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们班有一个小男生,无论老 师怎么教,对下面这道题就是不会表述。如下图: 这道题可以这样说:一盒有 3 块香皂,有这样的 4 盒, 一共多少块香皂?可以用乘法 3 乘 4 或 4 乘 3 表示。这样的 话,经过小组训练,对桌互说,全班基本上都会了,他还是 不会说。孩子主动举起小手,可站起来后这几句话就是不知 道怎么安排。是紧张吗?那咱们坐下说,可坐下说也是语无 伦次。是什么原因呢? 我特别关注了他,给家长发了飞信,想了解一下原因。 很快,就接到了家长的电话,他说:“我的孩子数学基础不 好,一年级表现就不怎么样,尤其应用题特别不好。 ”我觉得 挺有意思,笑道:“刚上完一年级,智力没问题,怎么就基 础差呢?差的到底是什么?”经过了解,原来孩子全部由爸 爸教育,而妈妈去忙工作,和孩子很少交流。爸爸也只是查 查作业,看看对错。孩子缺少亲密爱抚;缺少母子、父子语 言上的交流。 一个小学二年级孩子,基础差并不是笑话,只不过这个 基础是身心发展的基础,是从 0 岁甚至 0 岁之前开始的。我 推测,这个孩子到三岁时语言表达肯定也比别的孩子差点。 跟家长一了解,果然如此。所以,我建议家长,在家给孩子 讲故事,让孩子读故事,听孩子复述故事,这些都是好方法。 通过语言训练,提升表达能力,为数学学习提供基本的保障。 四、 独立的思考习惯是数学能力的提升。 我所带的班级,以自觉、自律著称。每天早晨到班后, 学 生主动自习,没有说话现象;考试,是免监考班级。无论大 考小测,教师不用关注孩子是否有抄袭现象。这与他们平时 形成的独立思考习惯是分不开的。 比如,三年级下册的面积教学时,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摸一摸,算一算,看一看,估一估, 测一测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识一平方厘米、 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一公顷、一平方公里的大小。他们 通过自己探究形成了面积的概念和对面积大小的体会,颇以 自己的探究结果为骄傲。 六年级时,能因提出不同解题思路而无比自豪。六年级 后半学期,主要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我经 常让孩子们翻看自己的卷子和作业,找出自己知识的薄弱点。 可是孩子们却看不出自己到底哪儿薄弱。我于是换了一个说 法,我让孩子们帮我看看别的同学作业,每人看一本,找出 别人的薄弱点。这下孩子们可有了“思考”的热情。正好我 校正在进行“PAD 进课堂-及时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改革。 PAD 的最大优势就是及时互动反馈。它可以把孩子们自己探 8 究的结果拍下来,直接上传,探究结果全班都能够分享。我 就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看法整理出来,拍照上传,大家再通过 分享,看看自己的作业被谁改的?他理解我吗?独立思考带 给他们个人成就感,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五、 大胆的质疑习惯使数学的魅力无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 内 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 美的。怎样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大胆质疑是必经的途径。 这里有五年级上册的一道小数除法应用题,如下: 刘大伯参加长跑比赛,全程 1.5 千米,用了 9.7 分钟跑 完。李大伯比他多用了 2 分钟,李大伯跑一千米平均需要几 分钟? 有的学生说,求几分钟就是求时间,即(9.7+2) /1.5=7.8(分钟) ;有的学生把 11.7 分钟平均分成了 3 份, 取其中的两份,因为 1 千米就是 1.5 千米的三分之二。有的 学生遵循“路程/时间=速度” 。学生发现方法不同,各执一词, 都认为自己有理。发生争议后,教师积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 的见解,在互相辩论的过程中,发现真理。在“辨”中提出 问题,通过辩论坚持自己独立思考。没有“辨”就没有思索, 也没有勇气;没有勇气,就体会不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学 习快乐。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思辨中得到提高。数学的魅力, 在质疑中得到升华。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需长期培养。数学是一门科学,需 要缜密的思维,良好的习惯,而这些简单的习惯,决定了小 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和孩子们朝夕相处,通过对他们学习细节的关注,对学 习行为的建议和培养,我觉得自己上起数学课来更加有激情, 学生对数学非常有热情,师生也因数学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教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