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大一下艺术概论精简知识点._第1页
国美大一下艺术概论精简知识点._第2页
国美大一下艺术概论精简知识点._第3页
国美大一下艺术概论精简知识点._第4页
国美大一下艺术概论精简知识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家的修养 艺术修养:艺术家在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作品时所应具备的思想、文化、生活等方 面的丰富内涵和审美感受力,以及把生活转换为充满艺术意蕴的艺术形象时所应具备的审 美创造力。 (一)艺术家的修养 1、进步的世界观与深刻的见解(内容略懂)p208 2、广博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分三类:1.一般文化2.姊妹艺术3.专业文化p209 三者关系:一般文化是所有艺术文化的基础;各姊妹艺术文化是整个文化大树上与与专 业文化相互影响、交互生长的分支。一般文化与姊妹艺术文化的素养都直接、间接或潜 在地影响到专业审美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三者综合地对艺术工作者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 学识修养能帮助艺术家从整体上提高创作的境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艺术的感受力与 表现力。P210 艺术作品的品味综合体现在作品的艺术境界上,艺术才华充分发挥的后劲需要文化素 养的支撑。 3、丰厚的生活积累 丰富曲折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材料和前提条件。 社会生活造就了艺术家,蚌病成珠。 生活给予了艺术家苦难的同时,也使他们对世事有了更深的感悟。 艺术心理定势: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 作 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 自然的艺术心理定势。 作用:他对任何一种艺术心理活动都起着导向、调控、升华、强化速度和质量以及其他各 种神奇和特异的功能作用。 一般来说,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重要阶段。即清代著 名画家郑板桥所精辟论述过的画竹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从“眼中之竹”艺术体验;到 “胸中之竹”艺术构思;再到“手中之竹”艺术表现。 一、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艺术家在长期积淀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深切的感受和审美发 现,激起创作的欲望萌动和动机生成。它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 前提。 艺术创作的准备: 创作的材料准备:素材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 创作的精神准备:由生活体验引发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欲望。 素材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的途径主要分为两类: 直接体验 间接体验 直接体验分为:亲身经历所留下的创作素材亲身观察体验所留下的创作素材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直接经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间接经验的基础,有了一定的直 接经验做基础,更容易深刻而又独到的理解和把握前人的间接经验。两者是相辅相成、相 得益彰地丰富着艺术家头脑中的生活和知识积累,提高着作者的艺术理解力和艺术想象力。 2 二、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 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的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 美认识活动。 艺术构思的两大阶段:艺术胚胎的萌芽和孕育阶段艺术胎儿即完整的艺术意象成熟阶 段 主要特征:在既定的艺术心理定势及其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后而萌发出来的创作欲望和 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所掌握的创作素材的激发下,作者情不自禁的产生出要创作出 一个以此素材为主要内容的艺术作品的初衷。 主要特征:艺术胚胎艺术意象越发成熟, ,最后作者仿佛“胸有成竹“了。 何谓艺术意象的典型化:它是艺术家把不够典型的生活材料,经过艺术的创造,构思出具 有典型性的艺术意象的过程。 典型,或称典型形象,即个性鲜明独特又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 典型化的主要途径: 选取生活中某一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物作为骨干材料,从而在此基础上加以虚构、概 括和理想化。 是撷取各种人于一身,或撷取各种事于一物。 是在构思中运用幻想、虚构、夸张的方法创造生活中没有的幻想、虚构的艺术意象。 三、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指艺术家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运用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将艺术构思活动 中形成的艺术意象物态化,使之成为具体可感染的艺术形象,可供鉴赏的艺术作品,其实 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 形象思维与艺术思维(形象、抽象、灵感) P233 略懂 艺术思维:艺术思维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内容和目标,以抽象思维为 引导和协助,两者互相配合, 、互相转化地共同完成艺术构思任务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自始 至终都在以构思出一个完整艺术意象为其目的和任务。 “艺术掌握世界方式”或艺术创作过程包含四大要素: 体验生活后进行的艺术思维 创作活动 创作手段和方法 创作成果艺术作品 科学思维 P234 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特点 P234 形象 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运用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加以利用, 在头脑中构成完整的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所采用的思维形式。 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形象性 想象性 情感性 艺术个性 审美性 抽象 3 抽象思维是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并最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 维形式。 灵感 所为灵感,是指在创作性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突然触机而建立起新的神经 联系,豁然开朗,取得创造性突破的顿悟式心理状态。 灵感的主要特征:突破性、突发性、亢奋型、易逝性。 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一、艺术流派:所谓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 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流派必备的两个条件: 有一些具有一定影响或大或小的艺术家群。 这些艺术家由于生活在同一个历史空间,他们彼此有着相近的思想倾向、审美主张, 以至在艺术创作的诸方面有相似之处。 艺术流派的形成有自觉和不自觉两种情况。 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 P268 不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 P269 艺术流派的命名依据: 以艺术倾向、艺术风格、创作方法等命名。 以艺术大师的名字命名。 以艺术流派产生的地区命名。 二、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影响广泛 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潮流。 艺术思潮产生的两个条件: 艺术思潮产生的特定时代变革和社会文化背景。 艺术自身的发展对艺术思想提出新的要求。 艺术思潮的两个特征: 新的艺术思想 群体性潮流 三、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与创作方法的关系 艺术流派、艺术思潮、创作方法等术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就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区别来说: A、艺术流派是艺术主张、创作倾向、艺术风格等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而风 格成于个人。但同一流派的艺术家却往往具有相近的艺术主张和艺术风格,这是流派的一 个特点。 B、一个大的艺术思潮包含多个艺术流派,或同一艺术思潮可分化出多个艺术流派。 C、艺术思潮偏重从社会历史方面把握某种艺术思想和审美主张,而艺术流派则偏重从艺 术史的角度由艺术主张和风格特色的基本认同而产生。 D、艺术流派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是指某一门类中的艺术派别,而艺术思潮则往往包容多个 艺术门类中的艺术派别。 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也是互为前提条件而具统一的。 艺术创作方法与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关系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艺术流派、艺术思潮、创作方法之间没有严格限制,关系复杂,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 三位一体。 研究艺术流派、思潮与创作方法的现实意义。 4 有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 有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义。 进一步证明再现与表现相统一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 P274 略懂 艺术作品的风格 风格: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 表性的面貌。 P304 略知 刘勰的话: 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性情所烁,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 文苑波诡有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 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由是观之,文如其人,理应不错。 作者的内心情理外化为语言文章,作者的才学、气质、性情、习惯所陶染而成的个性,必 然盈溢为文章风格。因此,要熔铸自己独特文风,必须注重修养才学,涵性怡情完善个性 品质。无怪刘勰在神思中提倡“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积学以 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也只有如是,才有助于文章风格的形成。 文章有风格,更有风骨,才煽情动人,辞采焕然。什么是风骨呢?“诗总六义, 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ch o 悲愤)怅述情,必始乎风,沉 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 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简言之,风就是充盈于作品中的情志和才气,是感化 的根本力量。骨则是切中肯綮、言简意赅、恰如其分、流畅和谐的语言。风骨指向了感人 才情和生动语言的修辞美学。要使文章含风树骨,则须“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 述情必显。”刘勰还进一步指出有无风骨对文章的不同效果:“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 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徵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 无风之验也。相如赋仙,(作大人赋)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如是 观之,白居易“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之论,与刘勰风骨之议,均为至言也! 感人的才情和生动的语言固然重要,但一定要为情而造文,而不要为文而造情。要写真情 实话,不要假意虚言。“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 情性。”刘勰之论,对匡正无病呻吟、言不由衷、矫揉造作、空假俗媚之流,不啻当头棒 喝警钟长鸣。 P306 略知 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艺术世界 一、 “艺术世界“的构造。 三个部分 “艺术世界”中为接受做出贡献的各种意义上的主体。 各种艺术机构。 支配艺术世界运转的规则和制度。 艺术世界的两个特点: 艺术世界是一个专业化的世界。 由于艺术世界的存在,艺术作品在传播、接受过程中的中介就逐渐增多,接受过程也越 来越复杂。 二、 “艺术世界”的性质与功能 5 中介行 接受性 主动性 制度与惯例性 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艺术展览馆 新闻媒介 艺术出版社 艺术博物馆 艺术市场 艺术院校 艺术接受与艺术批评 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