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探究_第1页
基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探究_第2页
基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探究_第3页
基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探究_第4页
基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探究 资料来源:大学生教育资源 近年来,由于长期受应试 教育 的制约和影响,中小学生 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儿童不能很好地掌握所 学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 许多压力,造成学生产生厌学、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久而 久之会形成学业不良。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是学校中 不应被忽视的群体,为了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国 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领域针对学困生现象进行了研究。本文尝 试着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期望能对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指导,促进学困生的良好发展。 一、对学困生的理论界定 一些传统观点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低下、学习成绩落 后的学生。这样的界定只是概括出学困生的部分表现,并没有 揭示出学困生的实质问题。随着对学困生问题研究的深入,人 们逐渐认识到学困生问题的内涵。依据国内比较公认的标准, 将学困生界定为: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实际成就与其智力的期 望值存在显着差异的学生。学习困难(1earningdisabilities)一词最 早是由美国教育家 Kirk(1983)提出来的。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以 来,受认知心 理学 的影响,有关学习困难儿童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其认知过程方面。20 世纪 80 年代后,人们开始把研究视线 伸向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领域。对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因 素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个性品质、行为特征和社会技能方面。 二、对学困生心理特点的分析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困生自身特点 和社会性因素两大方面。其中学困生自身的特点包括认知方面 的因素和行为因素,而社会性因素则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 几方面的影响。 1学困生自身特点分析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 在差异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 是存在差异的。很多研究都证明了学困生在认知能力包括记忆 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也有研究表明学困生在 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个维度上均落后于一般学生而且其发展速 度较慢。他们在方法性、计划性与 总结 性三方面表现最差, 包罗了在元记忆方面的主要缺陷。同时学困生的解题策略应用 与一般学生相比存在本质差别,他们不能掌握准确灵活的迁移 策略,因此学困生在同样学内容的接受和巩固方面存在差异。 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了学生的自信心严重丧失,自卑感重,对周 围事物过分敏感,烦躁不安,经常陷入高度的焦虑状态中。 由于学困生的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甘居下游,得过且过,产 生厌学情绪,上课如坐针毡,注意力涣散,容易分心,做事缺 乏责任心、上进心,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他们的学习兴趣淡漠, 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意志力薄弱,并且产生了一定程 度的行为障碍。由于他们存在如此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在 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他们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反馈比较麻木, 习惯了父母和教师的消极评价,很少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2影响学困生的社会性因素分析人是社会系统中不可缺少 的因素之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影响学困生的社会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 其中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目前社会公认的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由于竞争的激烈性,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唯学历”的观点,在 这种想法的影响下,人们不自觉地给学生施加了无形的压力, 造成他们沉重的学习负担。在这种重压之下一些学生选择了逃 避,并且产生了厌学心理。家庭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子单位,它 是孩子进行社会化活动的基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 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和行为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整个 家健的教育氛围和环境都会对儿童造成深远的影响。许多研究 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的管教、帮助以及指导的程 度都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儿童的学习环境。 在关系紧张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长期处于无助、 孤独和迷茫的状态中,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进而导致 学业上的失败。父母对子女过高的期望也会造成儿童巨大的心 理压力,他们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少,倾向于拒绝或否认孩子的 一切进步,用简单的批评、指责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使孩子的 自信心丧失,由害怕、无助转变为逃避、厌恶学习。除了家庭 因素之外,另一个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学校。学 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学、学校的人际关系直接 影响着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其中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 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最为直接。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 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困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研 究发现,一般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较低,学困生对教师存在抵 触情绪,师生关系淡漠、疏远。他们很少获得教师的关注,教 师对学困生的期望值也低,不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这样使 得学生很少获得成功体验,加速了不良行为的出现形成了一 个恶性循环。同伴关系也是学校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它对学 生的学习成绩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同伴接纳 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学困生的同伴接纳水平 较低,往往被同伴排斥。他们常常因为处理不好同学关系而陷 入孤立的境地。长期的孤立与排斥使得学困生的心理受到很 大伤害,他们变得自卑、敏感、逆反进而对学校、老师和同学 产生厌恶心理敌对倾向严重。总之,家庭和学校是学生进行 社会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与家庭和学校的关系直接影响了 他们的学习成绩 。 三、对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随着学困生心理特征研究的逐渐完善人们开始把重点放 在对学困生的干预上。关于学困生的干预问题,已经有很多学 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且进行了简单的实践研究。针对他 们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一些有效的教育 对策。 1关注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学困生由于长期受到家长、教师 的冷落与消极评价,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极度的焦虑、不安 与无助。学困生通过与家长和老师做对的方式来表现对他们的 不满以此来吸引别人的关注。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是充满 矛盾与挣扎的。因此身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透过学生的不良表现 看到他们存在问题的实质。家长和教师应经常自问是否走进了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是否体会到他们 的失望与无助。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和教 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放弃旧有的、先入为主的思想, 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适时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心,提高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可以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从 而又进一步巩固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创设良好的 教育 环境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家 庭和学校。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 情感、平和的心境和开朗的性格。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活动的基 地,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但给孩子提供了心理支持,而且也给孩 子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这就给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 创造了必要条件。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 行为习惯,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正常 发展 。学校中 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影响学困生学习活动和质量的重要因 素之一。教师不应仅以学业表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而应该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对待学困生,争取和学困生建立良好 的情感关系。春风化雨,以情感人,以爱动人,这样才能形成 一个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学困生进步的心理情境。 3增强学困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功 的重要基石。针对学困生责任心差、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差 以及自卑感严重的特点,教育者应该从多方面塑造学困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一是从具体的教育事件中培养学困生的责任心, 让学生学会自理自立,给他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他们认 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懂得学习也是自己的 事其他人无法替代,让他们拥有责任意识,能够对自己负责。 二是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学困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创造一些让 学困生参与的学习活动和机会,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被人接 纳、关注的心理需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活动来磨练学困 生的意志力,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挑战自我的信心。三是从 个人经历出发教会学生面对挫折。学生遇到的挫折是来自于多 方面的,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愿望等面对挫折每个人的 反应方式是不同的,通过对挫折进行心理疏导来教会他们拥有 客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寻求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在挫折中成长,迎接时代的挑战。 纵观几年来我国关于学困生的研究情况,我们对学困生的 心理特征已经基本了解,并且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提出了相 尹小学寂与管知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 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例如:在教学平均数问题前,先让 学生了解所要学的知识,再动员他们去调查自己家里近几个月 的用电和用水情况,为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通过对生活素材 的处理,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了解平均数 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调查来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有几个月的用电和用水量比较大 这样, 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应该向水电部门 提出哪些建议等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进一步理解数学 学科的特点应用性这种渗透方法,有力地把课堂教学延伸 到课前,拓展了渠道,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行课中开放,促进自主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 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掌握学习的方 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开放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改变课堂提问 的单向性,即教师问,学生答。开创“教师一学生” 、 “学生一 教师”的双向提问式教学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问题,最终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实行课后开放提供自主空间。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 学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把某 一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相信学生的问题是永远存在的, 我们提倡把问题带到课外,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鼓 励学生自己制定课后计划、学习内容等;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知 识运用到生活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