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中培养文学素养策略 陕西咸阳中学 马素梅 内容摘要:重视文学素养的熏陶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在目前应试教育体质下, 也应重视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学生的 文学素养以激发其兴趣为主。具体方法有,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注意课堂教学语言设计的文学色彩,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以练带教。 只有持之以恒,加强实践,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素养 培养 前言 文学素养的培养在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行以后越来越得到中小学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而,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实践价值, 也有很高的理论意义。本文的探索成果是以中学生文学审美教育的完善为目标 的,并通过探索中学语文教育中养成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 育的有效途径来形成结论,因而它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当然,文 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希望本文的探索能够促进对文学素养培养的 进一步研究,为中学的文学教育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是指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 学经验或素质,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 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1 二、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培养文学素养的意义 首先,培养文学素养是语文课程性质的要求。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 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 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2 其次,培养文学素养是更好实现美育的要求。 美育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 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改变人的精神 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3 我国的语文教育,历来主张文道统一。 孔子“克己”,孟子“善养浩然之气”,屈原注重“内美”,司马迁讲“忍性” ,诸葛亮“简以养德,静以修身”,等等,莫不是通过读书学习,领悟到人生 德真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4 最后,培养文学素养还具有现实的意义。 (1)、能丰富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理论对“文学素养”培养的教育理论的探 索,使语文教学理论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 (2)、有利于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当前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普遍较低,具 体表现为: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漠视文学经典,阅读 功利性较强,文学欣赏水平有待提高;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不高。5 在中小 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中小学 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力。 教材中有很多文学类作品,散文、小说、诗歌,甚至戏剧。语文教师要 充分利用这些文本资源,以教带练,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喜爱。而教材中经 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更好的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世界。 教材中编入了一些鲁迅的作品。有人说学生是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 怕周树人。鲁迅的作品学起来有难度,但这些作品却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很 好的跳板。祝福阿 Q 正传等等小说人物,祥林嫂是备受压迫的旧中国 下层劳动妇女的典型,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则集中反映了国民劣根性,这些 都非常切合小说作品中关于典型人物的理论。这些蕴含丰富的人物形象显示了 文学的巨大魅力。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创作技巧,并理解这些 典型人物形象蕴含的意义,这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文学色彩。 语文的特殊性之一就是它的文学性特征非常明显。除了教材的文学性特 征外,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该注意这一特点。 比如导入语的设计。导入语是 40 分钟的开始,有时候它会直接决定整堂课 的气氛和情调。因此,设计好的导入语,就可以让你的课堂从开始就充满激情, 开始就把学生带入到你需要的情境中。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导语设计为例: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范 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 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 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如此富于感情的文学语言,除了营造课堂必须的情感情境之外,还可以给 学生以文学的熏染。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精而不繁。不能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更不能用 太多的训斥语。而文学性语言,不仅可以很好的过渡到下一环节,可以营造课 堂的情感氛围,带领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文学思维。 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 、作品推荐。学生由于年龄和生理的限制,往往不能选择合适的阅读对 象,而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 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导读”的作用。凭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讲解作品 的长处,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较清晰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解,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效果。 、开设阅读欣赏课。现在的学生被文化快餐、卡通漫画所诱惑,他们习 惯于走马观花,习惯于不求甚解,只满足于对情节的了解。所以,我们有必要 作一些简单的赏析指导。开设专门的阅读欣赏课,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 惯。 3 、写好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 方法。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古代学者认为“积渐成学”是读书 之规律,如孔子主张“博学于文”;荀子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细流,无以成江海”。近现代的学习理论研究揭示,心智技能的学习与形成有 赖于积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就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 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可以引导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模 仿场面描写、引用经典句子、缩写或扩写某个章节等。只有这种读写结合的阅 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才能滚动提高。 、互动交流。这是整个指导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让教师及时 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展示学生的成果,激励学生的兴趣。如展示学生的文章, 举行“阅读交流课”、“小型演讲会”、“班级辩论会”等活动,目的是形成 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的读、写、听、说、悟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只有让学生从内心喜欢读书,爱读书,会读书,才能开拓视野,提高文学 素养,健全学生人格,让优秀的文学作品永伴学生生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 文化食粮。 四、结语 文学素养的培养有赖于长期、持之以恒的实践和探索,在大量的丰富多彩 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语文教学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 累、重熏陶。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是有效培养文学素养的关键。为 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 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 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正宣.古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与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项目室内外装饰设计施工监理合同
- 2025年中小企业融资连带担保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图书馆图书采购与可持续发展合同
- 2025年风力发电场电线电缆配套供应协议
- 2025版历史遗迹拆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新技术项目融资服务合同范本二
- 2025年度塑料包装袋环保回收利用采购合同
- 2025版新型节能电器贴牌生产销售合同
- 2025年二层商铺楼房租赁合同及商业地产市场调研与分析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健身房室内涂料施工协议
- 高产小麦品种介绍
- HemiView森林冠层图像分析系统
- 创新方法教程题库题库(449道)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答案
-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方案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北邮社电机拖动与调速技术教学包课后题解
- 学校门卫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 JJG 1105-2015氨气检测仪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