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_第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_第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_第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_第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 学 设 计 高庄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组 2013年9月3日 第一课:怎 样 进 行 观 察(共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 3、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观察的材料:饼干、矿泉水 3、制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 xx 同学先到门外去。 (转身问)你们有谁知 道这位同学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 。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观察了一下)你们怎么没有注意呢?(没有仔细观察) 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 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板:怎样进行观察) (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观察呢?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 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 3、现在,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你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同类事物?(有 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 4、导语: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因此只有通 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而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 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 让学生通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着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 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 师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如果 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固然,在观察中要注意 一些问题,那么,在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5、四人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小结:(课件出示) (1)观察要有序; 师点拨:观察的顺序有哪些? (2)观察要有目的; (3)观察要进行比较; (4)观察要启发想象。 (三)实践操作 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瓶矿泉水,要求通过观察把观察的过程记录下来,填写观察记 录。 附:( 观察记录表 ) 观察对象 观察人 观察时间 观察过程和结果 收获和体会 2、学生交流观察记录。 (四)课堂总结与延伸 1、师生总结。师: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观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2、课外延伸: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能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做个社会的有心 人。 (五)作业:课后观察蚂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 第二课: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共1课时) 教学设想: 当前我校正在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各类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正悄悄走进学生的 生活。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诗词歌赋也渐渐崭露头角。当他们摇头晃脑地背诵这些诗歌的 时候,传统文化也悄悄的熏陶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为了让儿童进步了解华夏民族的灿烂文 化。本堂课开展了以“绝句” 为突破点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的: 1 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 2 了解代表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 3 了解绝句诗中的赏析评论。 4 借助网络查阅整合信息,培养相互合作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 借助网络筛选整合信息,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 学习古诗绝句 ,激发学生对唐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诗歌声声,如溪水潺潺,汇入我们的心间,熏陶我们的灵魂。诗歌是我们中华民 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今天物品们 就来当一回唐诗历史的解说员,带领大家走进那段辉煌的历史。 二 活动激趣 师:今天我就是博物馆的馆长来这里招聘优秀的解说员。这里有唐诗历史优秀解说员 的资格证,第一块证书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二块就是介绍代表诗人杜甫生平事 迹的资格证,第三块就是介绍绝句赏析评论的资格证。最优秀的解说员可获得“唐诗小 博士”的称号。 三、上网查询,合作交流资料 为了当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请同学们按照馆长发给你解说员必填表按要求填写,关于 这些知识可以到网上查询,看哪一个小组配合的最有默契。 学生活动上网查询资料(学生分为几个活动小组,大家合作完成同一个课题) 四 全班交流讨论 颁发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书 师:现在我这位馆长来招聘人才了,请个位选手好好准备 第一轮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招聘。 (陆续完成介绍唐代代表诗人杜甫的解说员和绝句赏析解说员的招聘) 五 活动小结 今天各组的表现不错,下面我宣布优秀解说员的名单,那谁又是本次迎聘的“唐诗小博 士”呢? 那就是 。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和义务继 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我希望我们各位同学能在课余时间继续去汲取这份丰富的文 化乳汁。 六 活动拓展 师:我们班有很多小小作家,现在请你展开想像写一篇绝句新传。 七 教师推荐网址 唐诗概况:/ts.htm 杜甫生活环境: /zl/2004/7-24/23045.html 绝句赏析评论:/teachingplan/show.asp?id=213 第三课:和爸爸妈妈交朋友(共1课时) 一、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2、懂得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与父母做知心朋友。 3、通过活动,对自己的成果喜悦感、成就感,树立起自信心。 4、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认知目标: 1、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懂得如何为父母建立档 案卡。 2、懂的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 (学习、生活等方面) 能力目标: 1、培养采访、查找、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 (一)了解爸爸妈妈,为爸爸妈妈制作档案卡。 1、说说我的爸爸妈妈,测试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 2、对父母进行观察、采访,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 3、为父母制作个人档案卡。 (二)感受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1、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父母的关爱为内容的歌曲、歌谣和诗歌进行交流、展示。 2、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的点点滴滴。 3、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策划剧本,组织编排片段表演、小品。通过片断表演和小品 表演展示日常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几个片断。 4、 给父母写一封信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与爸爸妈妈合作交流,为他们分忧。 1、 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制定“爱心回报”计划书或建议书:在日常生活中,与爸爸 妈妈一同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遇到困难与爸爸妈妈商量解决。 2、 师生商议组织一次“大闯关”活动,让学生和爸爸妈妈在游戏中商议、协作、交 流,解决问题获取胜利。 (四)与爸爸、妈妈打交道。 1、 就与父母的交流沟通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并进行交流。 2、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与人交流、打交道(特别是父母、长辈)的资料、信息, 设计制作成小报进行交流。 3、 以“需不需要爸爸妈妈理解我”为主题组织一次辩论会。 4、 就“就怎样让爸爸、妈妈理解我”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几点建议,并在 日常生活中真诚与父母交流,并组织反馈交流,了解父母的反映。 5、 给父母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知心话;父母互动交流。 第四课:走近家乡的风俗习惯(共4课时) 一、主题的产生: 生活中许多民俗我们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人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进行 家乡民俗的研究,学习和了解家乡民俗风情,增长知识,丰富阅历。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对家乡民俗的研究,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味小吃、民间艺术,从而培养 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 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阶段汇报:话家乡风俗 活动准备:搜集家乡风俗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还记得王安石的元日诗吗?谁来背?(生背)请问这首诗描写一番 怎样的景象?(生:描写了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 2、 师小结:春节是我国人民重要的民族节日,有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如放鞭炮、 包饺子、互相拜年等,这些风俗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礼节习惯等。下面我们将一起来话 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 二、 话家乡风俗 1、 小组交流家乡风俗。 2、 集体交流。 (1) 家乡风俗有节日风俗,如元宵节、重阳、过大年、清明、端午节、七月半等。 生产风俗:学徒与帮工、开张剪彩等。婚丧喜庆:洗三朝、做生日、抓周、祝寿等。生活 风俗:张贴门神、建房与上梁等。 (2) 对某一风俗作介绍。 三、 展出家乡风俗图片,并说说经历。 四、谈谈看法和建议。 (如对家乡的哪些风俗你是不满意的?) 五、 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 1、 正确看待民风民俗。2、尊重当地的礼仪。3、对于迷信活动,迎当加以抵制。 第二课时 第二阶段汇报:小小点心师 活动过程: 1、课前调查了解家乡的点心有哪些,知道他们的名称,材料,做法,口味 2、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做一道点心。最好有自己的创意。 3、把自己制作点心的材料和过程,或者制作中的感受写下来。 4、把自己制作的点心带到学校里来,向同学介绍点心的做法,然后根据色香味评出最 佳点心师。最后和同学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5、整理好在这次活动中的资料:包含收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数据、表格 第三课时 第三阶段汇报:小小艺术家 活动准备: 1、课前调查了解家乡的艺术,工艺、曲艺两个方面。 2、虚心请教,学一工艺制作或曲艺。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露一手 每组学生完成一件手工艺品,然后介绍一下其做法、材料 评出优胜组。 3、曲艺表演。 评出班级“金嗓子” 4、整理好在这次活动中的资料:包含收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数据、表格;活动 中自己记的笔记(点心的制作材料、过程) ,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活动中的图片资料 第四课时 第四阶段成果汇报:家乡民俗风情展 活动过程: 一、男女主持人宣布:家乡民俗风情展活动现在开始 二 、引入家乡风俗。 女主持人“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有些风俗是大同小异的,如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风俗;也有些风俗具有各地的特点,如嫁娶风俗、居住风俗、市 集民风等,下面就请大家把收集到的有趣的家乡风俗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风俗故事会。 (学生把各自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 三、男主持人:下面请欣赏故事表演 1、 祝寿 2、 姐姐的婚礼 四、女主持人:看完了精彩的故事表演,再让我们听听趣说风昧小吃这档饮食节目吧。 (模拟饮食文化类节目) 小主持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家乡的小吃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 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五、男主持人:哦,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家乡的小吃这么有名啊! 女主持人:我们家乡有名的可不止这个。 1、演唱过年歌曲、相声表演 拜年趣话 2、两名学生表演舞狮;小品表演 红包 七、男主持人:节目真精采,然而家乡浓厚的民俗风情又岂是三言两语或几个节目能 表达的。我们为此收集了不少材料,并完成了这几幅展板,下面请看。 八、 教师总结 九、宣布活动结束。 第五课:吃的学问 饮食与保健(共4课时)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学生通过生活实践,通过父母的影饷,通过学校里的健康课程,已经懂得了一些饮食、 生活保健等常识,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生活保健能力,基于此基础,根据四 年级学生的年龄 特点,我们设计了“食物与保健”这个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期望通过此项研 究活动,使每一位学生亲自实践研究身边的迷信,探索身边迷信的奥秘,掌握有关保健的 迷信知识、技能。同时启发和培养少年儿童在实践活动中爱迷信、懂迷信、用迷信,培养 学生迷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新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未来接班人。 同时也是为研究“家乡的食品”做好铺垫。 二、活动具体目标: 1引导学生对食物的关注,认识食物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的功用, 让食物更好地为我们健康成长服务。 2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试拟定健康食 谱。 3培养学生观察研究、想象创新及与人协作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与人交流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 个性健康发展。 三、活动的实施: 整个主题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1、食物的来源;2、食物本领大;3、我是小小营养师; 4、未来的食物。 第一课时 第一阶段:食物的来源 活动目的:向家长、售货员等请教食物的来源,与同学交流自己熟悉的食物及其来源, 激发学生研究这一主题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食物从哪里来 鼓励学生向家长、菜贩、菜农等调查了解食物的来源,了解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二)开个小小交流会 在班上开个交流会,让学生交流知道的食物及它的来源。食物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 触频繁的东西,孩子们对食物非常了解,可以一口气说出许多种,如:各类蔬菜、肉类、 奶制品、小零食等等,孩子们热情高长、非常感兴趣。这为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奠定了情 感基础。 第二课时 第二阶段:食物本领大 活动目的:自由组成调查小组,设计调查表,通过网络、图书室及向别人请教等多种 方式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各色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其它价值。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过程: (一)学生自由分组、确定调查的地点和内容,设计调查表。 调查表包括: 小组成员、组长、调查内容、食物名称、调查情况、调查方式、上网查找,查阅书籍, 向老师请教等。 (二)学生分组、分地点进行资料的收集。 活动时间为两课时,这主要是在校内,地点是电脑室和图书室。在这次资料的收集过 程中,我与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和图书管理员取得联系,并共同协助孩子们完成资料的收集 工作。各个组的孩子们分工合作,在电脑室和图书室里紧张而愉快地工作着。两节课的时 间对小孩子来说确实挺长的,但铃饷后,许多孩子舍不得下网,他们说“网上有太多有趣的 资料来,还想再看看。 ”看着孩子们热情高长,我鼓励孩子们将调查延伸到课外,让孩子们 回家后继续调查,可向家长等请教,把调查表完善。 (三)组织学生交流调查情况、整理资料,完成调查报告。 调 查 报 告: 学校,姓名,班级,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 调查方式: 调查结果: 下一步计划: 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了食物,他们更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于是许多孩子都说,知道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其他价值,我还真想当个厨师。我趁势引导 他们“当个厨师不算什么,主要是你们愿做、会做。下节课,我们不如来做个小小营养师。 第三课时 第三阶段:我是小小营养师 目的: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试拟定健 康食谱。 过程: (一)你每天的饮食迷信吗 根据前一阶段我们了解到的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对照自己平时的饮食习 惯,自我诊断一下自己平时的饮食是否合理、是否健康。把想法写在笔记本上。 (二)我是小小营养师 1调查身边的小伙伴们,给他们提提建议 调查表 姓名年龄喜欢的食物身高体重建议箱为了让孩子们正确地评价同学的饮食是否合理, 我为“小小营养 师” 们提供了一个 营养分析网站 /eat/diet/per_info.htm 给他们 作为参考。 我们班上有不少小胖子, “小小营养师”们就把目标索定在他们身上,进行重点调查。认 真、细致地了解他们平时喜欢吃的食物,还要给他们提合理化意见,弄得小胖子们一个个 不好意思地长红了脸。孩子们在学校调查了同学的饮食习惯,我还鼓励他们回调查一下爸 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营养习惯,帮他们也分析一下他们的饮食是否健康。 2出份营养套餐小小报 这一活动是在孩子们将他们收获与体会进行展示。 第六课:身边浪费现象的研究(共1课时) 一、活动由来: 在我们周围浪费的现象是很多的:水龙头人走水空流;晚上空教室里灯火彻夜通明, 食堂里吃了一口的饭就倒掉了严重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很多人把节约挂在嘴边,但 内心深处的节约意识却非常单薄。于是明明可以避免的浪费现象就产生了。其实减少浪费 并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随手关灯、节约用纸等等,都是关键在于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程度。 二 、活动目的: (1)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节约意识,养 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了解浪费现象对生活的影响和危害,培养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探究的体验。 三、 准备活动: 1.提出主题、确定对象: 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很多浪费现象, 造成浪费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解决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今天让我们走进生活,走进社 会,看看生活中的浪费现象。那么,你准备选择哪个方面来开展自己的活动呢?让我们来 开展一下讨论:提出自己想研究、调查的问题,与老师、同学协调好,组成自己的研究、 调查活动小组。 2.制定活动方案: 开展活动可要有明确的活动计划、方案,与小组同学一起围绕感兴趣的主题,制定活 动方案吧。 表 1:“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调查、研究活动计划 寻找 本子只用一面,水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