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复习提纲_第1页
大学化学复习提纲_第2页
大学化学复习提纲_第3页
大学化学复习提纲_第4页
大学化学复习提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 理想气体状体公式 注意气体常量的单位 第二章 溶液 2.1 溶液及其浓度表示法 2.2 溶解度及分配定律 2.3 萃取分离 2.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总结:稀溶液的依数性 拉乌尔定律 沸点升高 凝固点降低 范特霍夫渗透压定律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1.概念:状态函数,热和功(注意规定符号)途径函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标准态。 2.两种反应热的定义, , 3.的定义, 4.熵( S)混乱度的量度,热力学第三定律即 ,标准摩尔熵, 注 意 : 单 质 不为零,而,及(H +,aq)的人为规定值为零 5.,是 T 的函数 不在 298.15K 时 , ,计算时注意 S 的单位。 根据的正负、温度的影响可分四种情况。 6.能熟练应用范特霍夫等温式: A 判断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B 计算非标准状态下的吉不斯自由能变。 7. 掌握标准平衡常数 K 的有关计算 8.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加总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9. 掌握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定量计算。 温度变化 T1T2 时: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 1 反应速率 2 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率方程式) aA+dDgG+hH 如果反应为基元反应 如果反应为非基元反应 (m,n 与 a,d 没有任何关系) 3 阿累尼乌斯关系式(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or or ()()lnrmrmGTRTQ()=l()r 2 (1) 已知 T2 k2和 T1 k1,求 Ea? (2) 由 Ea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第五章 离子平衡 1.了解电解质溶液理论 2.掌握质子酸碱理论: 得失质子 3.掌握共轭酸碱对和之间的关系 (HAc) . (Ac-) = 4.掌握酸碱离解平衡的计算 5.掌握稀释效应、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6.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和有关计算 稀释效应弱酸的浓度越小,其离解度越大。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关离子的强电解质时,会使弱电解质的离 解度降低。 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无关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离解度会增大。 同离子效应大于盐效应:在有同离子效应发生时,一般可忽略盐效应。 只有当盐的浓度足够大时,盐效应的影响才不能忽略。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 由共轭酸碱对所组成的缓冲溶液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同离子效应的溶液,由于 c(a) c(b)都 比较大,因此,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公式可以采用最简式。 第六章 电化学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电池的基本知识 电池符号 (-) Zn(s) Zn2+(aq) Cu2+(aq) Cu(s) (+) 电极反应 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298K 时, 3. 掌握标准电极电势的定义和应用 区别() 4.掌握能斯特方程 非标准状态下的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可以用能斯特方程 来计算。 298K 时,能斯特方程可以写成 电动势形式: 电极电势形式: 电池减,电极加 5.计算电对标准电极电势的通式: 满足 第七章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初步 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波粒二象性,量子化,统计性 2. 了解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电 子云径向分布曲线上有 n-l 个峰值。 3. 掌握四个量子数的取值范围及其物理意义 312(A/D)CnB55 上海海事大学 学生联合会 激情活力 精彩学联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3 电子层 n L(0 至 n-1) m (0 至 L) 原子轨道符号 亚层中原子轨道数 电子层中 原子轨道 数 K 1 0 0 1s 1 1 0 0 2s 1 L 2 1 0 1 2pz 2px ,2py 3 4 0 0 3s 1 1 01 3pz3px , 3py 3 M 3 2 0 1 2 3dz2 3dyz, 3dxz 3dx2-y2, 3dxy 5 9 电子层数=n 电子层中原子轨道数目=n 2 物理意义: 原子轨道的形状 l 决定 s 轨道球形;p 轨道哑铃形; d 轨道双哑铃形。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由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共同决定 Ps: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仅由 n 决定 电子层可划分为不同的电子亚层 K 层 包括 1s 亚层 L 层 包括 2s、2p 亚层 M 层 包括 3s、3p、3d 亚层 m 决定了电子亚层中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 s 亚层: l 0,m0,只有 1 个 s 轨道 p 亚层: l 1, m0,1,1,有 3 个 p 轨道 d 亚层: l 2, m0,1,1,2,2,有 5 个 d 轨道 4. 能理解屏蔽作用、穿透作用和能级交错现象。 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在多电子原子中,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同时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 使得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为: l 相同,n 越大,电子的能量越高, 屏蔽作用 如 E1s P,电子进入d (t2g),成单电子数 减少,低自旋;当弱场分布时, o P,电子进入d r(eg),成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