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水文化简介_第1页
富春江水文化简介_第2页
富春江水文化简介_第3页
富春江水文化简介_第4页
富春江水文化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水文化概论 课程论文 文章题目: 富春江水文化简介 授课教师: 王集权 上课地点: 致高楼A208 学生姓名: 裘李豪 学 号: 1001010326 专 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联系电话:完成时间:2011 年 12 月 富春江水文化简介 摘要:富春江是中国浙江省中部河流,为钱塘江桐庐至萧山闻家堰段的别称,长 110 公里, 流贯浙江省桐庐、富阳两县,自梅城以下 5 公里至芦茨埠附近为峡谷段。 “天下佳山水、古 今推富春” 。富春江七里泷,其旖旎的风光如一首清新的诗,一幅淡雅的画;又象一条历史 的长河,包孕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故富春江七里泷以“山青、水清、史悠、境幽”为 主要特色,享有 “小三峡”之誉。 关键词:富春江 黄公望 水文化 一、简介 富春江是中国浙江省中部河流,为钱塘江桐庐至萧山闻家堰段的别称,长 110 公里,流贯浙江省桐庐、富阳两县,自梅城以下 5 公里至芦茨埠附近为峡 谷段。 富春江下切中生代火山岩,形成长达 24 公里的著名七里泷峡谷。两岸岩石 陡立,层峦叠嶂,山水相映,景色秀丽。1969 年在七里泷峡谷建成富春江大型 水库和发电站。富春江由北支新安江和南支兰江在建德县梅城汇合而成。新安 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境内。兰江由来自浙江省中部的金华江和来自浙赣、浙 皖边界山区的衢江汇合而成。富春江水系很早就是杭州、上海通向浙江内地、 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的重要水道。 二、富春景色与文化 (一) 、上游与中游 富春江最美在桐庐。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区就位于上起淳安,下至 富阳的一段区域内,是浙江省的一个重要风景区。 1982 年,富春江作为富春 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 胜区名单。 这一段风景区两岸山色青翠秀丽,江水清澈碧绿,在山水之间还分布着许 多名胜古迹。富春江风景区东线以富春江七里泷风光带和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 为主体,有“严陵问古” 、 “双塔凌云” 、 “子胥野渡” 、 “七里扬帆” 、 “葫芦飞瀑” 等景点,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之妙趣,是富春江回归自然旅游线; 南线以“地下艺术宫殿”-灵栖洞天、 “江南悬空寺”-大慈岩为主,其中“东 海龙宫” 、 “中国第一天然立佛”等景观世之罕见,是科普考察和佛教文化观瞻 旅游线; 西线以“华东明珠”-新安江水电站、千岛湖、好运岛等景点为 旅游点,其中千岛湖集太湖之浩瀚、西湖之娟秀于一身,堪称天下奇观,是千 岛湖山水风光旅游线;而新安江城又以“风凉、水清、雾奇”三绝闻名,是江 南地区著名的城镇避暑胜地。 黄公望曾作名画富春山居图 ,表现了富春江 一带的美丽风景。 更为吸引人的是严子陵钓台。钓台分为东、西两部分。现存的东、西钓台, 雄峙江畔,离江面七十多米,背倚青山,下傍绿水,掩映在葱茏的古木丛中。 东台为东汉严子陵隐居垂钓处,西台为南宋爱国志士谢翱恸哭民族英雄文天祥 之处,又名“双台垂钓” 。此为富春江上风光最幽美的处所。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富春江七里泷,其旖旎的风光如一首清新的 诗,一幅淡雅的画;又象一条历史的长河,包孕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故富 春江七里泷以“山青、水清、史悠、境幽”为主要特色,享有 “小三峡”之誉。 富春江七里泷全长 23 公里,分为“一关三峡”即“乌石关、乌龙峡、子胥 峡、葫芦峡” ,沿 途有梅城古镇、双塔凌云、胥江野渡、葫芦飞瀑、七里扬帆、 严子陵钓台等名胜古迹,是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船行其境,有“人行 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情画意,自有一番怡然之情“两岸画山相对出, 一脉秀水迤逦来” 。富春江小三峡就是以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魅力吸引 着古今中外的游人。历代文人墨客如谢灵运、李白、杜牧、孟浩然、范仲淹、 陆游等 1000 多名诗人不仅游历了富春江小三峡,而且还留下了 2000 多首传世 之作。所以,富春江小三峡又被称之为“浙西唐诗之路旅游线” 。 七里泷上游有一道溪流从北岸汇入,这就是著名的胥溪,相传春秋时楚国 伍子胥避楚平王谋害,逃奔吴国,后经此渡口吴国都城姑苏。渡口石壁危立, 上有摩崖石刻“子胥渡”三个大字。 此处江面开阔,悄悄寂寂,古道萦回,故 名“胥江野渡” 。 “葫芦飞瀑”在七里泷南岸坌柏湾内。沿坌柏溪行 500 米,迎 面山崖鞍部有一飞瀑,瀑高百米,从陡壁直泻而下。壁间有一形似葫芦的石窟, 瀑布先泻入葫芦口中,再从底部冲出,飞珠抛玉,直注深潭,腾起层层白雾雨 花,璀璨濯目。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富春江七里泷,秀丽的山水风貌与璀璨的古迹文 化相映,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优美极了。 (二) 、下游 富阳市境内的富春江中、下段,江宽流缓,丘低山远,村舍错落,阡陌纵 横,一派淡雅清丽的水乡风光。城东的鹳山,一峰独峙,傍江而立。与市区隔 江相望的新沙岛,沙白、滩平、水清,是一处优美的内江天然浴场。市域内还 有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故里王洲及其后裔聚居地龙门古镇。 1、 鹳山 鹳山,位于富阳城东富春江之畔。一峰独峙,临江处有石矶,似鹳,迎江 而立,故名。相传三国东吴时心顶建有道观,亦称观山。山高 40 余米,多樟树。 半山面江筑有“春江第一楼“,为清同治年间重建,凭栏放眼纵览,春江如 画。东侧为“松筠别墅“,系当地著名爱国之士郁华(曼陀)为供老母安度晚年 所营建,当落成之际,黎元洪题赠“节比松筠“额,因而为名。楼为砖木结构, 简洁古朴,现室内陈列名家字画及有关郁氏史料。曼陀为近代文学大家郁达夫 之兄,因严惩汉奸杀手,在 1939 年被汪伪暴徒刺杀;6 年之后,达夫在苏门答 腊为日寇所害,世称“双烈“。距楼不远处,建有攒尖顶“双烈亭“,亭额“双松挺 秀“,由沈雁冰书。亭壁嵌有石碑两块,分别镌有郁氏兄弟线描半身像,叶浅予 所绘,下附有小传,黄苗子书;立有诗碑,系郭沫若书作;柱联是俞平伯、赵 朴初集郁氏兄弟诗作而成:“劫后湖山谁作主,俊豪子弟满江东“;“莫忘祖巡中 流揖,同领山亭一钵茶“。由亭前行至“郁曼陀先生血衣冢“,于右任题额,建于 1947 年,“血衣家志铭“由郭沫若撰文,马叙伦手书, (郁达夫故居在市区达夫 弄内、低矮围墙,一方庭院,楼房的客堂里陈列着郁氏故交互赠的字画,其中 有鲁迅先生自嘲七律诗轴。 ) 顺山路而下至三面临水的石矶,矶头立有“严子陵垂钓处“石碑。东侧有块 巨石,镌有“登云钓月“,系宋苏东坡游历此地所留墨迹。史称在秋月之夜,泛 舟于江中,常见老龟浮于水面,吞吸江月之影,称之“龟川秋月“,为古时“春江 八景“之首。鹳山侧门处为清雍正朝重臣、里人董邦达祠堂。董为雍正时进士, 工书善画,曾修石渠宝籍等书,官达工部尚书。祠堂为二进,现修复一进, 辟为“二董纪念堂“,陈列着董邦达及子锆(乾隆时进士,亦善书画)有关资料。 鹳山东去 25 公里处有鹤岭,为元代画坛巨匠黄公望隐之地,景色极佳,其杰 作宫春大岭图即取景于此。 2、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是个距杭州仅五十余公里的小镇,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 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 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有龙门山,海拔 1067 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 群山之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 胜似吕梁龙门” ,古镇也因此得名。龙门 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 族的后裔,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 成今日的古镇。 到龙门古镇旅游,可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民俗风情,领略孙权家族千年来所 形成的浓厚的孙氏文化,饱览秀美的龙门山自然风光,重温严子陵游览时的诗 情画意。这里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且极为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走进古镇, 看不到皖南徽商豪宅的金碧辉煌,也体会不到在拱桥下泛舟的水乡幽情。到处 是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以卵石作墙垣的民宅民居,暴露原木本色的宽阔的厅 堂,处处散发着山村的粗犷与清新。这里的古建筑类型是非常齐全的,不仅有 民宅,还有明代的砖砌牌楼,有塔、寺,有祠堂和数十座厅堂这些功能各 异的建筑物在历经沧桑和战乱之后,至今保存完好,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 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龙门古镇门山崛起于东南,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 “此处山清水秀,胜 似吕梁龙门” ,东汉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赞叹不已,古镇也因此得名。一路沿龙 门溪而上,只见山道逶迤,山岩森列,两侧奇峰异石凸出,形似钟鼓。谷中溪 水萦绕,林木苍翠,漫步期间,身心随之轻盈起来。走着,走着,渐有忽轻忽 重的水声入耳,寻声而去,但见断壁陡峭,飞瀑直泻,落差百米,宛如白练当 空,跌入龙潭,珠雾迷蒙,如入绝佳仙境。郁达夫在龙门山题壁诗中赞曰: 天外银河一道斜,四山飞瀑尽鸣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许砚边泛钓搓。 “龙门”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概念。龙门 90% 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孙权到民 国 28 年(1939 年),孙氏已繁衍到 65 世。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 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 共建有孙氏厅堂 40 多座,砖砌牌楼 3 座和 1 座古塔 1 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 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之后,至今保存完好, 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三、关键名词 黄公望 黄公望(1269 年1354 年)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全真派 道士。本姓陆(有待考证) ,名坚,汉族,平江常熟人氏;后过继永嘉黄氏为义 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后入 “全真教 ”,又叫大痴道人等。 道藏 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纸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 抱一函三秘诀一卷, 阐述全真派内丹原理和功法。同时,他著有山水诀 ,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 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图 、 九峰雪霁图 、 丹崖玉树图 、 天池石壁图 、 溪山雨意图等传世。 黄公望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 合称 富春山居图 4元四家。著山水诀 ,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 居图 、 九峰雪霁图 、 丹崖玉树图 、 天池石壁图 、 溪山雨意图 、 剡溪 访戴图 、 富春大岭图等传世。黄公望的山水画,很多创作于 70 岁以后,在 富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