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度 类比推理作为判断推理中的一种题型,是在 2006 年才引入国家公 务员考试的,因其考查形式新颖、对推理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逐渐 成为公务员考试的“新宠”。虽然类比推理整体难度不大,但是随着 考查形式和考查内容方面难度的加大,要想拿到全部分数也并非易事。 这不仅需要应试者有较宽的知识面,还需要应试者具有较为缜密的类 比推理能力。 要做到缜密的推理,必须紧紧抓住词项之间的关系,提高类比推 理的可靠度。联创世华公考辅导专家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 高类比推理的可靠度。 第一,尽量采取类比对象的本质属性或者接近本质属性的属性进 行类比。 类推的客观基础是事物间的相似性,而事物的相似性可以表现为 本质属性上的相似,也可以表现为非本质属性的相似。本质属性因其 为事物内部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它在客观上对其他属性的制约性最大。 换言之,事物内在属性对其外推属性的制约性最大。因此,据之进行 类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结论的可靠性,至少要采取按最近本质属性 的属性进行类比,尽量使事物在本质上趋于一致。 例 1:金刚石:石墨 A。氧气:氮气 B。生石灰:熟石灰 C。红磷:白磷 D。二氧化碳:干冰 【专家解析】 C。金刚石和石墨化学元素相同为碳(C),A 项氧 气 O2 和氮气 N2;B 项生石灰 CaO 和熟石灰 Ca(OH)2,则首先排除 A、B 项。C 项红磷和白磷化学元素都为 P,二氧化碳和干冰化学元素 都为 CO2。但是,金刚石和石墨均为单质,本质属性是同素异形体, 而二氧化碳和干冰是均为化合物,本质属性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所以排除 D。红磷和白磷也为同素异形体。 例 2:蒸汽机:内燃机 A。喷气机:战斗机 B。中药:西药 C。平板电视:液晶电视 D。脉冲电话:数字电话 【专家解析】 D。蒸汽机和内燃机都是动力机械,他们的本质区 别是制动原理不同,脉冲电话和数字电话都是电话装置,他们的本质 区别是传播原理不同。而 A、B、C 三项都不符合这个本质区别。 第二,增加据以类比的相同属性的数量,前提列举的类比属性越 多,其可靠性越大。 在思维实践中,由于客观事物的暴露程度不同,或由于人的知识 结构、认识水平不同,对某些事物的属性是否为本质属性,一时难以 确认,联创世华专家提醒大家,这时只要我们注意增加类比对象的相 同点或相似点,或然性就越小,可靠性就越高。因为同类对象的相同 属性总是比非同类对象多,而且两个类比对象的相同属性越多,就意 味着他们的类别越接近,这样,待推的属性就有极大可能为比对象所 共有。所以,增加类比对象相同属性的数量,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方 面。 例 1:酒:杯 A。饭:桶 B。水:井 C。菜:筐 D。汤:碗 【专家解析】 D。酒和杯的关系是物品和其所盛器具,其中 A、C、D 都符合这一关系。我们需要寻找两个词项更多的相同属性, 显然,题干中酒是液体,而选项中只有 D 选项中的汤是液体,这就找 到了相对于 A、C 两项更多的相同属性。所以选择 D 跟合适一些。 例 2:麦克风:话筒 A。巧克力:糖果 B。炒鱿鱼:解雇 C。引擎:发动机 D。买单:结账 【专家解析】 C。麦克风和话筒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属于同 一关系,而 B、C、D 三个选项都是同一关系。需要寻找两个词项更多 的相同属性,显然,麦克风是话筒的英译音,选项中只有 C,引擎是 发动机的英译音,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故 C 为最佳选项。 3 / 27 总之,要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就要尽可能地确认对象间的 相同点。相同点越多,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越大,因为对象间的相同 点越多,二者的关联度就会越大,结论就可能越可靠。反之,结论的 可靠性程度就会越小。此外,联创世华公考专家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 类比前提中所根据的相同情况与推出的情况要带有本质性。如果把某 个对象的特有情况或偶有情况硬类推到另一对象上,就会出现“类比 不当”或“机械类比”的错误。 逻辑判断常考题型与解题方法 历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部分都是考生学习中的一个 难点,特别是其中必考的十道逻辑判断,更谓难中之难,但却是拿分 的重头戏。要想突破这个难关,山东公务员网的行测专家们提醒各位 考生首先要掌握一些常考题型和最基本的解题方法。下面就此两点做 一点拨来帮助各位考生积极备考。 一、国家公务员逻辑判断常考题型 1. 削弱质疑型 反驳削弱型题型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者表达某 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反驳或者削弱题干的选项。解题 思路:看问题找论据驳论据从而驳倒论点或结论。 例:2008 年国考卷第 86 题 86. 历史上一度盛行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玛雅的语言文字已 成历史尘埃,世界上现存的 6000 多种语言文字,平均每两周就消失 一种。由此推算,到 2050 年,世界上将有 90%的语言文字灭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 ) A. 有许多语言学家正在研究这些语言文字 B. 古代语言文字往往是随着文明被征服而灭绝的 C. 许多濒危语言文字已经得到了重视和有效的保护 D. 现代的非文盲比例与古代相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 【解析】C。若要反驳,则要说明到 2050 年,世界上不会有 90% 的语言文字会灭绝,C 项正是提供了这样的论据,若许多濒危语言文 字已经得到了重视和有效的保护,则以后按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的 推算就不成立,所以 C 项最能反驳题干的观点。 2. 加强支持型 加强支持型题型的特点是段落中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或由于 前提的条件不够充分,不足以推出其结论;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 全面,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因此需用某一选项去补充其前提或论据, 使推理或论证成立的可能性增大。但由于“答案不需要充分性”的原 则,所以只要某一选项放在段落推理的论据(前提)或结论之间,对段 落推理成立结论正确有支持作用,使段落推理成立、结论正确的可能 性增大,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支持的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看问题找论据补充不完整的论据提高结 论或观点成立的可能性。 例:2009 年国考 A 卷第 91 题 91. 有的人即便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下,也不会感到疲劳, 而有的人哪怕干一点活也会觉得累。这除了体质或者习惯不同之外, 还可能与基因不同有关。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对 50 名 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基因组的观察,发现这些患者的某些基因与同年 龄、同性别健康人的基因是有差别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症 的诊断和治疗? A. 基因鉴别已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应用 B. 科学家们鉴别出了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因 C. 目前尚无诊断和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因 D. 在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基因 5 / 27 【解析】 B 此题属于加强支持型。题干中的研究成果论证到慢 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基因组的某些基因确实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的 基因是有差别,但是这些基因差别是否是造成慢性疲劳综合症原因, 题干并没有说明,所以要把此研究成果用于诊断和治疗,必须要把题 干的论证补充完整,即不仅要发现那些基因不同,而且还要确定真正 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因是哪些,所以选 B 项。 3.解释说明型 解释说明型试题的特征是,给出一段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 描述,要求你对这些事实、现象、结果或矛盾做出合理的解释。其主 要表现形式是,在题干中给出某种 需要说明、解释的现象,再问什么样的理由、根据、原因能够最 好地解释该现象,或最不能解释该现象,即与该现象的发生不相干。 解释说明型题所考查的并不是逻辑推理的特点,而是一种常识性 的思维。即上面的结果为什么发生,上面差别的原因是什么,找出一 个常识性的选项来达到解释的效果。 例:2009 年国考第二卷 93 题 93. 某国家先后四次调高化肥产品出口关税以抑制化肥产品出口。 但是,该国化肥产品的出口仍在增加,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居有很强的 竞争力。以下不能解释这一情况的是: A. 国际市场上化肥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B. 该国化肥产品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口碑很好 C. 该国化肥产品的价格在关税提高后仍然比其他国家低 D. 该国化肥产品的产量仍在不断增加 【解析】D ABC 项的“供不应求”“口碑好”“关税低”都可以 作为“该国化肥产品的出口仍在增加,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居有很强的 竞争力”的理由,但 D 项不能,因为产量的增加与竞争力无关。 4.前提假设型 前提假设型试题是题干中给出结论和部分前提,然后提问假设是 什么,或者需要补充什么样的前提,才能使题干中的推理成为逻辑上 完整、有效的推理。 解题思路: 假设某选项不成立则发现题干推理完全不能成 立则此选项就是要必须假设的前提 例:2006 年国考第二卷 80 题 80.一般来说,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容易被与其目标一致 的其他科学家所接受, 作为他们的同事。而当某位科学家作为向大 众解释科学的人获得声誉时,大多数其 他科学家会认为他不能再被 视为一位真正的同事了。以上论断所基于的假设是( )。 A。严肃的科学研究不是一项个人的活动,而是要依赖一群同事 的积极协作 B。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们不把他们所嫉妒的有名的科学家们视为 同事 C。一位科学家可以在没有完成任何重要研究的情况下成为一位 知名人士 D。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们认为那些科学名人没有动力去从事重要 的新研究 【解析】D 从“一般来说,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容易被与 其目标一致的其他科学家所接受,作为他们的同事”可知 “真正的 同事”前的定语是“科学研究”“与其目标一致”, 如果那些科学 名人没有动力去从事重要的新研究,那就不是“真正的同事”。 5. 推断结论型 推断结论型试题是在题干中给出前提,要求推出结论的试题。这 种试题可以是严格的逻辑推论,也可以是一般的抽象和概括。 例:2009 年国考第二卷 94 题 94. 当受到害虫侵袭时,大豆和其他植物会产生一种叫茉莉酸盐 的荷尔蒙,从而启动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合成更多的蛋白酶抑制剂, 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害虫吃下这种化合物以后,其消化功能会受到抑 7 / 27 制。植物生物学家德鲁西亚发现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植物丧失分泌 茉莉酸盐的能力,整个“防御通道”由此将被关闭,于是大豆类作物 的抗害虫能力便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 由此可以推出: A. 大豆产量会受到空气状况的影响 B. 茉莉酸盐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害虫 C. 不能产生茉莉酸盐的植物将很难抵御害虫 D. 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大豆的抗害虫能力 【解析】 A 此题可采用排除法来分析,首先排除 B 项,茉莉酸 盐主要作用是启动 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合成更多的蛋白酶抑制剂,增强自身的抵抗 力。题干的最后一句可以看出题干主要是指大豆类作物,而不是所有 的植物,排除 C。题干中强调的是“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植物丧 失分泌茉莉酸盐的能力,所以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正常时应该是 不影响大豆类植物抗害虫能力的,无限制的减少是有利还是有害,根 据题干是无法推出的,排除 D。 二、基本解题方法 1.排除法 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在逻辑判断题中,排除法是 指通过排除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不一致的选项,或者排除不一 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进而求解答案的方法。实际上 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我们都可以试着运用排除法。 2.代入法 代入法是考试中最为常见的解题方法之一。代入法以其解题速度 快而备受广大考生欢迎。另外,代入法有效地避开了解题的常规思路, 绕掉了题目中隐含的各种关系,即使考生不会解题,也能用代入法得 出正确的答案。 代入法是指当错误选项不容易排除,而正确选项又难于选择时, 就应该运用代入法试一试。这种方法是说,先假设某一个备选项是成 立的,然后代入题干,看是否导致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假设该 选项成立不对,该选项是不成立的。代入法需要结合排除法来使用, 如果通过使用排除法,其他选项均导致矛盾,则剩余的不导致矛盾的 选项就是正确的。 3.列表法 当题干中所涉及或所列出的事物情况比较多,而且又具有一定的 表列特征,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迅速寻找到答案。做此类题 时,如果不列表而是单凭想像,往往容易混乱,难于理清头绪。 4.计算法 有些逻辑试题当题干或备选项中出现了数据或者与数据有关的文 字的时候,有时就需要考生进行必要的数字计算。做这些题时,考生 一定不要怕麻烦,要借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动手计算,可以很快得出答 案。逻辑判断中的很多题目都可以借用数学方法来快速解决,因此考 生应注意此类方法的妙用。 逻辑判断实战之论证推理解题三步曲 逻辑判断一直都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很多考生为此痛苦不已, 甚至直接选择放弃。山东公务员网为您总结了一些实战技法,帮你轻 松破解逻辑判断。 纵观近年的国考,论证推理为主体已是大势所趋,08 国考,考 9 / 27 查事件推理 1 题,论证推理 9 题;09 国考,考查事件推理 1 题,逻辑 推理 2 题,论证推理 7 题。因此,抓住了论证推理就等于抓住了逻辑 的核心。 论证推理分为前提假设型、支持型、削弱型、因果型、解释型等。 破解方法分为三步: 第一, 找到题面结论是什么。也就是题面通过那些论据得到了 一个什么样的结论。找到结论是核心,这样我们才能明确题面在探讨 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找到关键问题。即迅速的找到题面的要求是什么,要求我 们寻找的是前提、支持还是削弱。明确这个问题,我们的解题才是有 的放矢。 第三,从选项中寻找答案。得出答案不是盲目的去思考,而是带 着问题到选项中去寻找,通过排除不符合选项得到正确答案。 同时,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不同的题型,解题关键有所不同。 前提假设型的题目,题面论证肯定是不充分的,存在逻辑漏洞的, 需要我们从选项中去寻找答案。 支持型的题目,需要我们寻找的是能够证明题面结论正确的选项。 削弱型的题目,要求我们寻找的是能够证明题面结论错误或者与 之相反的选项。 因果型的题面,必须谨记正确答案只能从题面论述中直接推出来, 不能增加主观的想象和任何条件。 解释型的题目,所选择的答案必须能够解决到题面矛盾的。 我们来看一下 09 国考的一道真题: “东胡林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在遗址中 发现的人骨化石经鉴定为两个成年男性个体和一个少年女性个体。在 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 的骨镯。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判断? A。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 B。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 C。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 D。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寻找题面的结论是什么。题面通过论证 得出结论: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 然后明确关键问题:最能削弱上述判断的。这里我们就知道我们 要找的是证明结论错误或与之相反的问题。也就是要说明在新石器时 代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没有萌动。 11 / 27 第三步,从选项里去寻找答案。 选项 A,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但无法排除可以用骨器 和螺壳,排除。 选项 B,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与是否说明了审美意识 无关,排除。 选项 C,另有他因,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而 不是表明审美的萌动。能够削弱,符合。 选项 D,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与是否产生审 美意识无关,排除。 故,最能削弱上述判断的是 C。 以上就是严格按照论证推理解题三步曲完成这个题目的破解,能 够较为轻松地准确的得出答案。论证推理解题三步曲是山东公务员网 公务员多年实战考试和对真题研究的总结。下次我们还将谈谈如何运 用常见的逻辑错误来轻松排除选项。 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 逻辑判断部分一直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测查重点,涉及的内容从自 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强调对逻辑关系的正确把握,综合考 查考生对逻辑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许多考生 对此感到头疼,因为逻辑判断这部分考试题目有很强的迷惑性,考生 稍微不注意,很可能就掉入命题人的陷阱中。 当然,逻辑判断部分也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的专家从公务 员考试历年真题总结出这部分最为常考的题型主要包括六大类,即逻 辑判断类、直接推论类、削弱质疑类、加强支持类、解释说明类、逻 辑规律运用类。只要广大备考考生对各种题型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集 中训练,就会在 2010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一、 逻辑判断类 1.性质判断推理 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命题或者直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 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性质判断通常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个要 素组成。性质判断根据量和性质共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这类 题目是逻辑判断中常见的考点。 【例题】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 为。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B. 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D. 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答案】D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是假判断,由传 统逻辑方阵 E 假则 I 真。还原成同一素材判断就是:有的个体商贩有 偷税。故答案选择 D 2.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也叫做三段论推理,就是通过一个共同的概念将两个性 质判断联结起来,由此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结论的推理方法。三 段论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 MP SM SP 13 / 27 【例题】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历害,所以,我 很聪明。 以下哪一项揭示了上述推理是明显错误的? 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很好。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 它是鸡。 【答案】D 【解析】题干是第二格的三段论,聪明人只是近视眼中的一部分, 我近视厉害,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可是有可能我聪明,也有可能不 聪明。用欧拉图可以表示成为 A 是聪明人 B 是近视眼人,我在 B 中,可能在 A 中,也可能不在 A 中,故我是否聪明不确定。以此,犯同样错误就是 D。故答案选择 D。 3.关系推理 事物或对象不仅具有各种性质,而且事物或对象之间还存在各种 各样的关系。逻辑把断定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关系的判 断叫做关系判断。 【例题】甘蓝比菠菜更有营养。但是,因为绿芥兰比莴苣更有营 养,所以甘蓝比莴苣更有营养。 以下各项,作为新的前提分别加入到题干的前提中,都能使题干 的推理成立,除了 ( ) A.甘蓝与绿芥兰同样有营养。 B.菠菜比莴苣更有营养。 C.绿芥兰比甘蓝更有营养。 D.菠菜与绿芥兰同样有营养。 【答案】C 【解析】这个题目是个关系推理,可以类比数学中的“大于”()来 解决。仅添加 C 项,显然不能推出“甘蓝比莴苣更有营养”。故答案 选择 C。 4.假言推理 【例 1】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肯定在现场。据此, 我们可以推出 ( )。 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 乙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乙不是杀人犯 D .丙不在案发现场,但丙是杀人犯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假言判断推理,假如是杀人犯,一定在现场, 那么不在现场的就肯定不是杀人犯,故答案选择 C。 5.联言推理 【例题】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那么以 下哪项也一定是事实 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 B.熊掌可得但鱼不可得。 C.如果鱼可得,那么熊掌不可得。 D.如果鱼不可得,那么熊掌可得。 【答案】C 【解析】考查不相容联言判断。鱼和熊掌是选择关系,选择其一, 则必然舍弃另一个。故答案选择 C。 二、 直接推论型 这一题型又称为结论型,是历年国家公务员逻辑判断测查中常见 题型。 【例 1】2008 年国考真题 15 / 27 从 2005 年 7 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采用了预约参观办法。 这一措施合理有效地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一方面加强了洞窟的保 护,另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实施预约参观办法以来, 来莫高窟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年游客接待量由 2004 年的 45 万人次 增加到 2006 年的 55 万人次。 由此可以推出( )。 A.莫高窟预约参观的办法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B.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C.预约参观办法实施前莫高窟的游客流量不均衡 D.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能创造更大价值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主要是关注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平衡,是失衡才 需要调节的;第二个是递增,说明以前可能是时高时低。“莫高窟的 预约参观办法合理有效地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实际上反映上述 失衡。故选 C。 三、削弱质疑型 削弱型试题题型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来说明某个 论题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反驳或削弱、质 疑题干论题的选项。此类试题经学一手教育专家分析,在整个逻辑判 断部分所占比例较大。提问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 能削弱上述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可能削弱上述论证 的结论?”等等。 【例 1】2009 年国考真题 “东胡林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在遗址中 发现的人骨化石经鉴定属两个成年男性个体和一个少年女性个体。在 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 的骨镯。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判断?( ) A.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 B.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 C.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 D.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 【答案】C 【解析】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是用来说明人类的 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要削弱这个论断,只要说明项链,腕部佩戴有 牛肋骨制成的骨镯有其它的用途,自然就削弱了审美的结论。故选 C。 四、 加强支持型 所谓加强就是加强论点的正确性,方法主要有加强论点、加强论 据、证明论证方式的有效性。加强的效果从程度上也是加强论点大于 加强论据大于证明论证方式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从论点角度加强是最 为有效的。这一题型是公考逻辑判断测查中常见题型。 【例 1】2009 年国考真题 有的人即便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下,也不会感到疲劳,而有 的人哪怕干一点活也会觉得累。这除了体质或者习惯不同之外,还可 能与基因不同有关,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对 50 名慢性 疲劳综合症患者基因组的观察,发现这些患者的某些基因与同年龄、 同性别健康人的基因是有差别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症 的诊断和治疗?( ) A.基因鉴别已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应用 B.科学家们鉴别出了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因 C.目前尚无诊断和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方法 D.在慢性疲劳综合证患者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基因 【答案】B 17 / 27 【解析】疲劳可能与基因不同有关,通过对疲劳综合症观察确认 了基因的差别。如果能辨别出这些有差别的基因,自然就能够更好的 治疗了。故选 B。 五、 解释说明型 逻辑判断中解释型试题的题型特征一般是,题干给出关于某些事 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通常是给出一个似乎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的现 象,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能够解释的选项。提问的一般方式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好的解释上面的矛盾?”,“以下哪项如 果为真,最不能解释题干中的矛盾”,“以下最能解释上述现象的 是”等等。 【例 1】2009 年国考真题 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某地区饱受酸雨困扰,为改善 这一状况,该地区 16 月累计减排 11.8 万吨二氧化硫,同比下降 9.1%。根据监测,虽然本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降低,但是酸雨 的频率却上升了 7.1%。 以下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该地区空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硫是从周围地区飘移过来的 B.虽然二氧化硫的排放得到控制,但其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 显现 C.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而氮氧化物也是造 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D.尽管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减少了,但二氧化硫在污染物中所占 的比重没有变 【答案】C 【解析】酸雨增加显然不是二氧化硫引起的,因此要找其它的原 因。而 C 选项中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而氮氧化 物也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故选 C。 六、逻辑规律运用型 【例 1】2005 年中央真题 亚里士多德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懂逻辑者不 得入内”。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如果牌子上的 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 的。这一真的断定是( )。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 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答案】A 【解析】因为 “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对懂逻辑的没作规定。 所以懂逻辑的,可能会被允许进入,也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由不懂 逻辑者不得入内可以得出进入者是懂逻辑的,所以说懂逻辑是进入的 必要条件,但不一定是充分条件,所以可能可以进入,也可能不被允 许进入。故答案选择 A。 逻辑判断实战技法之轻松排除选项 我们之所以在考试中无法轻松的排除选项,因为选项设置时的逻辑 错误,正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犯的错误。山东公务员网专家指出明确 常见的逻辑错误是我们轻松排除选项的首先条件。那么常见的逻辑错 误有哪些呢? 第一,偷换概念。就是将一些看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 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例 1.有专家建议,为盘活土地资源、有效保护耕地,让农民像 城市人一样住进楼房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将农民现有的住房 “叠起来”,从而节省大量土地资源。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的观点?【08 国考】 A.由于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他们大表示不愿住楼房 B.建楼房消耗的资源与建现有的农民住房消耗的资源差不多 19 / 27 C.有农民表示,即使搬进楼房居住,他们也不会将现有的房子拆 掉 D.农民住进楼房后远离田地,影响农业生产,会从效益上降低土 地资源的利用 本题的结论是:让农民像城市人一样住进楼房可以将农民现有的 住房“叠起来”,从而节省大量土地资源。选项 B 中,将土地资源换 成了资源,就属于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可以直接排除。 第二,转移论题。即是用一个论题去代换原来所讨论的论题。 例 1 中,选项 D,“农民住进楼房后远离田地,影响农业生产, 会从效益上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探讨的是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 而题面探讨的是让农民住进楼房能否节省土地资源的问题。因此,选 项 D 就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可以直接排除。 第三,因果倒置。即是将食物的原因当成了结果,结果当成了原 因。 例如,19 世纪英国有一位改革家发现,每个勤劳的农夫,都至 少拥有两头牛;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些好吃懒做的人。因此,他的 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给每一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 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这位改革家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农夫因勤 劳才拥有两头牛,不是因拥有两头牛而变得勤劳。这种改革的结果自 然还是勤者自勤,懒者亦懒。 第四,以偏概全。即用片面的观点来看整体的问题。 例 2.政府对基本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是对出售的每一罐食用油征 税两分钱。税务纪录显示,尽管人口数量保持稳定且税法执行有力, 食用油的税收额在税法生效的头两年中还是显著下降了。 如果正确,最有助于解释食用油的税收额下降的一项是()。【05 国考 A】 A.很少家庭在加税后开始生产他们自己的食用油 B.商人在税法实施后开始用比以前更大的罐子售油 C.在食用油税实行后的两年,政府开始在许多其他基本商品上征 税 D.食用油罐传统上被用作结婚礼物,税法实施后,用食用油做礼 物增多了 在例 2 中,选项 A,“很少家庭在加税后开始生产他们自己的食 用油”,这里很少家庭无法说明整个状况,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可以直接排除。 第五,诉诸感情。即是不依靠有充分根据的论证,而仅利用激动 的感情、煽动性的言词,使人迷惑,从而掉进逻辑陷阱。 例 3.小王:从举办奥运会的巨额耗费来看,观看各场奥运比赛 的票价应该要高得多。是奥运会主办者的广告收入降低了票价。因此, 奥运会的现场观众从奥运会拉的广告中获得了经济利益。 小李:你的说法不能成立。谁来支付那些看来导致奥运会票价降 低的广告费用?到头来还不是消费者,包括作为奥运会现场观众的消 费者?因为厂家通过提高商品的价格把广告费用摊到了消费者的身上。 下列能够有力地削弱小李对小王反驳的一项是:【05 国考 A】 A.奥运会的票价一般要远高于普通体育比赛的票价 B.奥运会的举办带有越来越浓的商业色彩,引起了普遍的不满 C.利用世界性体育比赛做广告的厂家越来越多,广告费用也越来 越高 D.各厂家的广告支出总体上是一个常量,只是在广告形式上有所 选择 本题选项 B 就用了“诉诸感情“的迷惑方式,即:实际情况下的奥 运会举办确实有浓厚商业色彩,B 的说法是没错的,而且是符合考生 心理的,如果不认真看题,不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就可能被选项 B 迷 惑。 第六,诉诸权威。在逻辑判断的迷惑选项中也常常可以看到诸如 此类的“某权威专家证明”、“某权威机构证明”等等说法, 21 / 27 这些迷惑选项的障眼法就是“诉诸权威”,在考试的时候千万不可以 认为“权威的就是正确的”。 以上排除选项的方法均是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其中出现频率最 高的当属偷换概念和转移论题。熟练掌握这一技巧,定能帮助你快速 破解论证推理。 判断推理中常见的五种削弱方法 判断推理是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测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判断 推理模块中,削弱型题目又是考察重点,一方面此类题型的考题数量 较多,另一方面其难度略大。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都对削弱题型感 到十分头疼。山东公务员网专家总结多年教学实践,对削弱题型进行 系统梳理,向大家介绍五种最为常见的、可以快速掌握、清晰界定的 削弱方法,希望能对大家备战公考有所帮助。 解削弱题型的关键是首先应明确原文的推理主线是什么,即什么 是前提(因)、什么是结论(果),明确“推理主线:前提 结论”之 后,寻找削弱的基本方向可以是针对前提、结论和论证本身。但是, 在实际解题过程当中,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笼统,并不能很好的把削弱 方法界定清楚,所以,根据我们的长期教学经验和实践总结,把削弱 方法划分为五类:他因削弱、否因削弱、反例削弱、因果倒置、以偏 概全。这五类方法虽然没有涵盖所有削弱方法,但是它们是最为常见 的、可以快速掌握、可以清晰界定清楚的削弱方法,因此,是我们解 决削弱题型的重要基础。 下面我们针对这五种削弱方法,分别对其削弱的本质进行分析, 并辅以真题实例, 一、他因削弱 推理主线 AB,他因反驳:CB 【例】在疟疾流行地区,许多人多次感染疟疾后,对此病产生免 疫力。很明显,感染一次疟疾后人的免疫系统仅受到轻微的激活;而 多次感染疟疾,与疟原虫接触,可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使人免于患 疟疾。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疟疾病人由于体质的严重消耗,极易同时感染其他疾病。 B.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疟疾,身体对某一种疟原虫的免疫反应并不 能保护其免于其他类型的疟疾感染。 C.疟疾只通过蚊子传播,现在的蚊子对杀蚊剂已产生抵抗力。 D.将疟疾患者隔离不能阻止此病的流行。 【解析】推理主线:每次感染轻微激活免疫系统 多次感染后 有免疫 B 项,是因为每次感染的是不同类型,所以感染多次有免疫,而 不是题干给出的原因,他因削弱。 二、否因削弱 推理主线:AB,指出 A 不成立或者起不到作用。 【例】有些外科手术需要一种特殊类型的线带,使外科伤口缝合 达到十天,这是外科伤口需要线带的最长时间。D 型带是这种线带的 一个新品种。D 型带的销售人员声称 D 型带将会提高治疗功效,因为 D 型带的粘附时间是目前使用的线带的两倍长。 以下哪项如是成立,最能说明 D 型带销售人员所做声明中的漏洞: A.大多数外科伤口愈合大约需要十天。 B.大多数外科线带是从医院而不是从药店得到的。 C.目前使用的线带的粘性足够使伤口缝合十天。 D.现在还不清楚究竟是 D 型带还是目前使用的线带更有利于皮肤 的愈合。 23 / 27 【解析】推理主线:D 型带是普通带粘附时间的两倍 提高治 疗效果 C 项,目前使用的线带已经足够使伤口缝合 10 天,那么销售人 员强调的“两倍时间”就起不到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否因削弱。 三、反例削弱 找出一个反例情况来削弱论证,既满足你的因,却得不到你的果 【例】美国的一个动物保护组织试图改变蝙蝠在人们心目中一直 存在的恐怖形象。这个组织认为,蝙蝠之所以让人觉得可怕和遭到捕 杀,仅仅是因为这些羞怯的动物在夜间表现出特别的活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对上述动物保护组织的观点构成最严重的 质疑? A.蝙蝠之所以能在夜间特别活跃,是由于它们具有在夜间感知各 种射线和声波的特殊能力。 B.蝙蝠是夜间飞行昆虫的主要捕食者。在这样的夜间飞行昆虫中, 有很多是危害人类健康的。 C.蝙蝠在中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同样被认为是一种恐怖的飞禽。 D.美国人熟知的浣熊和中国人熟知的食蚊雀,都是些在夜间特别 活跃的羞怯动物,但在大众的印象中一般并没有恐怖的印象。 【解析】推理主线:夜间活跃 导致恐怖形象 D 项,举出两个反例,浣熊和食蚊雀都夜间活跃,却没有恐怖的 印象,证明夜间活跃和恐怖形象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题干中夜 间飞行不能成为导致恐怖形象原因。 四、因果倒置 当两个现象 A 和 B 同时出现,就断定 A 是 B 的原因,但实际上可 能恰恰相反,B 是 A 的原因,这种削弱方式称为因果倒置。 【例】一项调查统计显示,肥胖者参加体育锻炼的月平均量,只 占正常体重者的不到一半,而肥胖者的食物摄入的月平均量,基本和 正常体重者持平。专家由此得出结论,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锻 炼,而不是摄入过多的热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严重削弱上述论证? A.肥胖者的食物摄入平均量总体上和正常体重者基本持平,但肥 胖者中有人是在节食。 B.肥胖者由于体重的负担,比正常体重者较为不乐意参加体育锻 炼。 C.某些肥胖者体育锻炼的平均量,要大于正常体重者。 D.体育锻炼通常会刺激食欲,从而增加食物摄入量。 【解析】推理主线:肥胖者锻炼少,同时和正常体重者吃的一样 多 缺乏锻炼导致肥胖 推理过程,肥胖和缺乏锻炼同时出现,而吃的却一样多(排除吃 的因素干扰),就认为:缺乏锻炼导致肥胖。但实际上的因果关系为: 肥胖导致没法锻炼。 B 项,指出由于体重负担,他们不乐意参加体育锻炼。 五、以偏概全 调查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由此得出的结论缺乏可信性。 【例】为了估计当前人们对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管理者 杂志为读者开展了一次管理知识有奖答卷活动。答卷评分后发现,60%的 参加者对于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很高,30%左右的参加者也表现 出了一定的水平。管理者杂志因此得出结论,目前社会群众对于 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削弱以上结论? A.管理基本知识的范围很广,仅凭一次答卷得出结论未免过于草 率。 B.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与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还有相当的差距。 25 / 27 C.并非所有的管理者的读者都参加了此次答卷活动。 D.从定价、发行渠道等方面看,管理者的读者主要集中在高 等学历知识阶层。 【解析】推理主线:管理者杂志读者中调查发现管理知识水 平很高 社会群众对管理知识掌握好 D 项,指出管理者杂志的读者比较特殊,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处理流程
- 语言礼仪核心要点与实操规范
- 美国教育与英国教育比较分析
- 2025届商丘市永城市三上数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贝壳文字排版设计
- 2025-202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三上数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 响应式Web开发项目教程(HTML5 CSS3 Bootstrap)(第3版) 课件 第3章 表格和表单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复习指南及试题及答案
-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练习题库
- 轻型门式钢架设计
- 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诊断课件
-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满分必刷)
- JT∕T 794-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 资产处置报废方案
- QBT 2198-1996手电筒行业标准
- SYT 0452-2021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PDF解密
- MOOC 船舶检修技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外文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解读民政政策知识课件
-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试卷B及答案
- 2024年 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