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隆德县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的探讨_第1页
对隆德县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的探讨_第2页
对隆德县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的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隆德县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的探讨 隆德县好水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马义林 内容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必须首先实 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农业机械作为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主要指标和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在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现代农业机械根据农村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 支持和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了农村经济。 主题词:农业机械 发展 探讨 一、隆德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隆德县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以农村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户数量多且 生产规模小,正处于传统农业的转型、调整时期。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 来,隆德的农机化工作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到2012年底,农机总动力达到22.13万千 瓦。全年完成机耕面积30万亩,机耕率96%;机排灌20万亩,机收15万亩。收割 机发展到55台,各类拖拉机达到6777台,农机化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农机社 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机服务效益稳步增长。 显著提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不断增强提供了动力。 目前,隆德县脱粒、农产品初加工、运输等方面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收割、 耕整方面已基本实现机械化。随着农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农业生产条件的不 断改善,隆德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力地巩固了隆德农机示范县的地位,也 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机械化极大地节省了劳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机化新机具 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产量增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 人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而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农村二、三产业或进城 务工或从事多种经营,促进了农业的节本增效。 二、农业机械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机械陈旧老化、制约农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民都是以小规模的 家庭经营,农民购买力不足,农业机械使用具有季节性,新型农机具缺乏,现 有的农业机械陈旧老化、技术状况差、效率低、作业质量难以保证,既制约了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也阻碍了农机化发展的进程。 (二)农机管理和服务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农机队伍的技术水平和 服务手段跟不上农业发展的要求,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薄弱,专业化和 社会化的服务程度相对较低。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延伸,许多智 能化和技术含量高的农业机械应运而生,掌握相关技术的农机从业人员很少,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有待加强。 三、农业机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途径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能有效 解决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的发展推进了农业 结构调整,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配套的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调整和优 化农机化的发展结构和布局,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转化。 让传统农业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全方位的市场农业。农业机械是先进农业技术 的物化成果和实施载体,离开了农业机械这一先进的生产手段,先进的农业生 产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就很难大范围实施。 (二)农业机械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 人口大国,必须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要使粮食增产离不开农业机 械,农业机械是抢农时、夺丰收的重要保证,同时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 能力。我乡耕地面积 7.5 万亩,拖拉机拥有量 621 台,播种机 200 多台,旋耕 机 40 台,化肥深施机 700 多台,秸秆粉碎还田机 1 台,农业生产的耕、耙、播、 收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小麦、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提高了 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机化水平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 力的重要举措。 (三)农机化的发展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农业机械化能大 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能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体力劳动中释放出来, 加快农村劳动转移的步伐。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促进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 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同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化,既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又能延长产业链, 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小城镇建设。 四、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一)建立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创建农 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引进并推广先进、高效适用的新技术、新机具,借其 来装备示范基地,逐步形成合理、高效、低耗的机具结构与配置,实现全程机 械化,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加快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配套的农业机械。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拓 宽服务领域,应及时调整和优化农机化发展的结构和布局,加快推进结构调整 配套机械化,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中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 业机械与农村其它各业所需机械的比例。切实解决农机具结构不合理、作业效 率低下的问题,在农机发展布局上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地方特点,突 出优势产业,以机械化促进产业化的发展,逐步形成区域优势。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