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读后感[1]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4/c431de2b-9ece-48ce-a6df-a2c0358580cc/c431de2b-9ece-48ce-a6df-a2c0358580cc1.gif)
![庄子心得读后感[1]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4/c431de2b-9ece-48ce-a6df-a2c0358580cc/c431de2b-9ece-48ce-a6df-a2c0358580cc2.gif)
![庄子心得读后感[1]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4/c431de2b-9ece-48ce-a6df-a2c0358580cc/c431de2b-9ece-48ce-a6df-a2c0358580cc3.gif)
![庄子心得读后感[1]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4/c431de2b-9ece-48ce-a6df-a2c0358580cc/c431de2b-9ece-48ce-a6df-a2c0358580cc4.gif)
![庄子心得读后感[1]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4/c431de2b-9ece-48ce-a6df-a2c0358580cc/c431de2b-9ece-48ce-a6df-a2c0358580cc5.gif)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心得读后感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 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 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 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 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 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 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 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 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 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 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 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 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 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 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 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那么 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 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 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 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 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 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 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 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 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 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 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宽容 的好朋友,是一种做人的情怀,是我们在失落时需要的关怀,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 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 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知道了三种好朋友, 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论语告诉我 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 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 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跟第 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 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 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 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 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 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甚的态度。选择 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 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只有明确自己的修身养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 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 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论语 读后感 1.论语 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 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 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于 丹老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 论语犹如高山上一颗劲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触及。而于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 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 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他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 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 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 心里。他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 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 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 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 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 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 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我们过去总是喜欢与他人相比, 为什么你我一起参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辉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 忽视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责任、承受的压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 付出,千刀万剐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比起来我的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 了。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 期以儒学立国。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 过失。 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 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 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 “不夺 其真香 ”, “不损其真味” ,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 呢!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 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 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一个人若能具备“心智” “感悟” “逍遥” “看得开”这些常人很难拥有的心态去活着,去做 人,那将是一件多么逍遥的境界,然而,现时代的人,也包括我自己,却常常“功名利益” 所牵绊,忘了自己要的是什么,活着为什么,甚至是为了一些生不带来,死不带的东西而 强迫自己去做着一些不快乐、不愿意的事情,其实,人,如果失去了快乐,那么,他活着 又有什么意义,既便他通过一些手段获取了他想要的东西,但是,又有什么能比快乐更为 珍贵呢?这些心得令人不禁想到了自己,是呀!多少年来,我常常就是觉得累,觉得有些 时候好烦,可是觉得自己不得不这样下去,心情就这样一轮一轮的转下去,越转越累,越 转越烦,活过三十二个春秋,渡过三十二个年华,我却终没明白“感悟”这两个字的含意, 而今天在庄心得中,一语道破了我多年的疑虑,那就是我从未曾看清和认识过我自己,于 丹教授借庄子心得问世人:“有多少人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呢?”那一刻,我才反思,我认 识我自己吗?其实人的眼睛只能看清楚别人,而却看不清楚自己,当你啮牙裂嘴的指责别 人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自己又是不幅什么嘴脸呢?当你不屑一顾的嘲笑别人的时候,你是 否自己的表情有多么的无耻呢?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 作者:关涛 转贴自:本站原创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 ,称庄子为“神人” 。记 得在我的大学时代,博学多才的古汉语文学老师最喜欢讲的就是庄子的作品,恰好在前不 久读书活动中,我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一书,有了诸多新的认识在此与大家分享。 庄子(约前 369 年前 286 年) ,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 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 子 (又被称为南华经 )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 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 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 庄子共三 十三篇,分“内篇” 、 “外篇” 、 “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 子所写的, “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 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 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 、 说剑等。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 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 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 界, “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 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 人生之道。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 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 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于丹用内心、自然 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 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 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 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 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 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于己于人,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需要你坚持 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 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你充当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对, 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 对论语重新认识的体会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把握自我,不为外界表象所迷惑。忠孝礼仪是论语对“士人”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以前的人一听到“忠孝” ,立刻肃然起敬,乃至于“流涕” 。但文革后我们根据学到的理论 对这些看法有了变化,对“忠” ,认为是愚忠,封建礼教的产物, “孝”是封建社会家长专 制的工具, “礼”是伪善。于是,我们没有了文化行为标准,没有判断是非的镜子,除了法 律因素外,我们的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 马克思主义上没有,法律上除了基本准则外也没有。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在我 们身边。有些掌握了机密的国家工作人员通敌,出卖国家机密,背叛了党和人民;有的不 孝敬父母,欺诈老人的钱财;生意场上,有的不讲诚信,要么货到不拿款,要么款到不发 货;官场上,买官买官,拉帮结派,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情,乃至贪污受贿。搞得来使人 们对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都不能作出正 确的判断了。其实, 论语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处理好 各项关系,就是要讲求“忠孝” 。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要“忠” ;对朋友,对 工作,要“诚” ,对父母,对老人要“孝” ,对子女,对孩子要“悌” ,对他人,乃至敌人, 要有“礼” 。把忠深深植入到心中,不是说说了事,有时候要用生命来解读,有时候要用几 十年的苦难解读。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单于爱其才,要其归顺,苏武拒绝。单于为了瓦 解苏武意志,将苏武发到北海牧羊,一去就是十九年。苏武“渴饮雪,饥吞毡” ,没有忘记 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始终将汉武帝赐的使节拿在手上。十九年后,单于儿子即位,突发善 心将苏武放归汉朝。汉武帝开始听说的是苏武已经投降匈奴,大为震怒。后来得知真相后, 非常感动,动员了全京城军民出城迎接苏武。苏武仍拿着当年汉武帝赐的使节,衣着褴褛, 仪态从容,他的赤胆忠心感动了所有的人。 二是安贫乐道,淡薄名利思想。我们工资收入不高是多年的事实,我们都已经“习惯了” 。 但有的人却很不适应,有的甚至口出狂言。所谓“靠山吃山,靠树吃树” , “撑死胆大的, 饿死胆小的” 、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等等,言论既已如此,行为上必然出现偏 差。所以看见一些“勾兑”现象,也就不奇怪了。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越了度,事物 本质就发生了变化。 “法律允许范围内” 、 “违纪” 、 “违法”悬殊往往在一线间,有的人偏就 喜欢在这钢丝上走,思想根源上还是不能正确看待“安贫乐道”思想。每个人的一生中都 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 态度。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我认为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孔子的学生颜回家境贫寒,住 漏雨破屋,三天两头缺粮, “瓦灶绳床” ,都还朝不保夕,还得经常依靠子贡的周济。孔子 称赞颜回能在贫困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清朝有个清官任满回家时候,因为没 有收受贿赂,觉得不好意思,在行李里装了很多石头,以示“宦囊丰富” ,居然还被人举报, 上面居然还派员“调查” ,结果查出了一个清官。笑话之余,这个清官清政不留名,体现了 安贫乐道思想。我们不排斥富裕,我们不崇尚贫穷,但如果在富贵中,要学子贡一样,要 同情、周济贫困的人,并且不要名利。如果在贫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贫乐道精神。 三是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敬己。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当做官的人,穿丧服 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 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现代人一般都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蓄电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育婴师中级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产后抑郁症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曹禺中学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
- 藏族近代文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什么依然的初三作文15篇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微课版) 课件 项目八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 2025关于有偿合同的违约处理
- 物流服务师题库及答案
-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 血液透析学习汇报
- 离职交接事项协议书范本
- 2025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0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高考真题】海南省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含答案)
- 体育教师自我介绍课件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银行员工职业操守课件
- 初中开学第一课心理健康课
- 培训钉钉课件
- 新建洞室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及成本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