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45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A溃退(ku) 提防(t) 箱箧(qi) 高屋建瓴(lng) B瓦砾(l) 统率(shui) 杀戮(l) 转弯抹角(m) C寒噤(jn) 要塞(si) 歼灭(qin) 锐不可当(dng) D仄歪(z) 绥靖(su) 阻遏() 颤巍巍(ch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2 分) ( ) A偷袭 赞誉 丰功伟迹 回肠荡气 大相径庭 B憧憬 肃穆 张皇失措 眼花潦乱 永垂不朽 C制裁 执着 月明风清 贪赃枉法 不可名状 D健忘 遣责 名付其实 臭名昭著 腥风血雨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2 分) ( )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占有 牵制 封锁 B占领 控制 封锁 C占领 控制 封闭 D占有 牵制 封锁 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 ) A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 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 桑青与桃红 千山外,水流长 台湾轶事等小说集, 梦谷集 三十年后等散文集, 百花文集等翻译集。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5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他们临死前几分钟,在小纸片上,或身份证上,给亲人写下最后几个字。 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 他们头发班白,脸色肃穆,定定的望着笼罩山谷的 v 型石碑。 A 描写 记叙 议论 描写 B抒情 记叙 说明 记叙 C 描写 说明 议论 描写 D抒情 记叙 议论 描写 6、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2 分) ( )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俨然(房屋) C、缘溪行(行船) 复行数十步(步行)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7、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2 分) ( ) A、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做下记号。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黄色的头发垂在脑门前,并且非常快乐。 C、问所从来。具答之。 译文:问从哪里来,渔人具体回答了他们。 D、未果,寻病终。 译文:没有结果,最终寻找生了病。 学号 姓名 班 级 8、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 (1)新生录取工作由招生办公室 。 (2)这次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许多仰慕已久的老前辈, 他们的教诲,如坐春风。 (3)随着西湖杨公堤的恢复,这位明代杭州好知府杨孟瑛的美名也将 。 (4)多少年来,刘胡兰的故事一直在青少年中广为 。 A、管辖 倾听 流芳百世 留传 B、管辖 聆听 永垂不朽 留传 C、管理 聆听 流芳百世 流传 D、管理 倾听 永垂不朽 流传 9填空。 (26 分) (1)新闻的六要素是指_、_、_、_、_、_。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指 _、_、_、_、_。 (2) 蜡烛是一篇_(体裁),赞美了_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 军的深厚感情。 (3)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_国的作家_。他的代表作品有_、_等。 (4) 桃花源记的作者_又名_字_著名诗人,本文出自_。课文中作者虚构了一个 “_”理想社会。以_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文中表明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_表明桃花林中自然风光的一句是_,表明桃 花源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 10.理解下面例句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照样子也说一个句子,然后写在横线上。 (任选一题)(3 分) (1)例句:父爱如虹,闪耀美丽的光辉;父爱如歌,唱出心中的真情;父爱如雨,滋润干涸的心灵。 母爱_ (2)仿照例子,请你在数学、历史、音乐等其他课程中任选一种,用比喻句写出你对这门课的理解。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_是_,让人_。 二、阅读理解(35 分) (一) (20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 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补足原文。 (2 分) 12、补充省略的成分。 (4 分) ( )见渔人, ( )乃大惊,问( )所从来。 ( )具答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6 分) 渔人甚异之: 林尽水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4、桃花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 分) 15、桃花源中的人与“外人间隔”的突出表现是什么?(2 分) 16、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2 分) 17、 “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写呢?请用简短的文字回答。 (2 分) (二) (15 分)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一名木笛。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 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 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要求苛刻,竞争残酷,应聘者清一色中国乐坛高手,其中不乏或在海外深造,或在国际获奖的天才。其实,就是把 报名者组织起来,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实力强劲的艺术集团了,更何论选拔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 (a )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腊梅。 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 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官正襟危坐、不苛言笑,那个态势,与其说是艺术检测,倒不如说是法律 裁决。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威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着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着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他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 台下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的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第一项, 任选一首乐曲表现欢乐。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出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席深鞠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一时,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 朱丹说:“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 ”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 12 月 13 日。 ” 大师说:“12 月 13 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说:“你没有忘记今天是考试吗?” 朱丹说:“没有忘记。 ”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说:“没有忘记。 ”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当懂得珍惜。 ” 朱丹说:“请原谅。 ”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顽强果决而深自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城之别。 朱丹鬼使神差一般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渲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的 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 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一个孩子擎一枝红烛, 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 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 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没有出声,孩子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也一身白雪,手中也擎着一支燃烧的红烛。 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 ” 朱丹说:“考场的事,务请大师原谅。 ” 大师说:“不,应该是我请求你的原谅。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录取了。 ” 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诚地说;“(b)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精神。 ” 说完,大师紧紧地握住朱丹的手。 18、结合语境,试着补充文中空白处。 (3 分) 19、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3 分) 20、文章(a )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3 分) 21、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3 分) 22、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 分) 三、作文(40 分) 23、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 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珍惜的 请以“珍惜所拥有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中横线上可以选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文体不限,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少于 500 字。 密 封 线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100 分钟 满分:120 分 Hi,同学,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 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你可一定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 功! 老师真诚提醒你: 1请你务必在指定的位置填写好班级、姓名、考号。 2.请你务必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3.请你务必书写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第卷 基础知识(每题 4 分,共 32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溃退(gu) 舀水(yo) 白洋淀(dng) B绥靖(su) 脂粉(zh) 蹿一蹿(cun) C寒噤(jn) 拂晓(f) 颤巍巍(chn) D提防(t) 惊骇(hi) 迫击炮(p)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箱惬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题号 第卷 第卷 第卷 总分 分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班级 _ 姓名_ 考号_ A占有 牵制 封锁 B占领 控制 封锁 C占领 控制 封闭 D占有 牵制 封锁 4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 “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B. 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 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 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 也流泪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 ,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 施。 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 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 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 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 71%,远远超过陆 地面积。科学家研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至今海洋中的生物物种仍远远 甲 陆地上的生物物种。 乙 因此,必 须以“为了地球上的生命”的高度来拯救我们的海洋。 . 根据上下文,甲处应填入的词是( ) A. 多于 B. 少于 C. 高于 D. 低于 . 将下面的内容填入乙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 ,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 2/3 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 B. C. D. 9、填空:(每空一分,共分) A、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 (长歌行汉乐府) B、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_, _.(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C、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_,_. (黄鹤楼崔颢) D、_,_.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送友人李白) 10、用“我到过欧美”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分) 北京是美丽的,我知道,因为我不但是北京人,而且到过欧美,看见过许多西方名城 重组:我到过欧美,_ _。 第卷 阅读理解分析(44 分) (一) (共计 26 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 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 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 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 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 小时内即已渡过 30 万人。21 日下午 5 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 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 35 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 2/3,余部 23 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 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 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 21 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 35 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 23 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然在 21 日下午至 22 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 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1.用“在下面序号间隔开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然后用“|“划出主体部分的层次。 (2 分) (1) (2) (3) (4)(5) (6) (7)(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2.第句“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不宜改为“东起江阴,西至九江(不含)“,原因是第句与主体部分介绍西、东两 路军渡江情况相_。 (3 分) 13.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先写西路军后写东路军的主要原因是( )(3 分) A.长江是自西向东流的。 B.西路军在东路军之前渡江。 C.为了详写东路军。 D.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14.文中第_句最能反映国民党广大官兵的厌战情绪。 (3 分) 15.第(12)句中加横线的“不料“一词在文中表现了我军的_(不超过 4 个字) ;对敌人来说,这个 词具有强烈的_意味。 (4 分) 16.这则消息的第_句是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这几句评论起到了_的 作用。 (4 分) 17.这则消息记录了中国人民百年斗争中一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这个标题不但概括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而且表现了人 民解放军_的力量和_的气势。 (4 分) 18.消 息 具 有 强 烈 的 倾 向 性 。 请 写 出 写 我 军 时 用 的 褒 义 词 2 个 _; 请 写 出 写 敌 军 时 用 的 贬 义 词 4 个 _。 ( 6 分 ) 二、 背影节选(8 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 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 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 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 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 1 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