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_第1页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_第2页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_第3页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_第4页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考号: 姓名: 【内容提要】 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如何充分的利用电子政务的 特征来组建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目标。我国电子政务 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摆脱干扰,快速提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 总体水平。 【关键词】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的特征 措施 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 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 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 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一、电子政务的特征: ( 1) 充 分 利 用 现 代 信 息 和 网 络 技 术 , 并 将 其 整 合 到 政 府 行 政 管 理 中 去 , 实 现 信 息 化 管 理 , 构 建 电 子 政 府 , 做 到 政 府 信 息 上 网 、 政 府 内 部 办 公 自 动 化 、 网 上 交 互 式 的 政 府 服 务 体 系 、 多 部 门 网 上 联 合 办 公 等 , 这 是 电 子 政 府 的 根 本 特 征 。 ( 2) 构 建 跨 越 时 间 、 地 点 、 部 门 的 全 天 候 的 政 府 服 务 体 系 。 在 电 子 政 府 的 管 理 体 系 中 , 政 府 为 公 民 提 供 全 天 候 的 政 府 服 务 , 公 民 可 以 随 时 随 地 获 得 政 府 的 信 息 与 服 务 , 有 利 于 政 府 管 理 目 标 的 实 现 。 ( 3) 由 传 统 的 按 部 门 秩 序 办 公 转 化 为 多 部 门 联 合 办 公 , 提 高 办 公 效 率 。 电 子 政 府 管 理 强 调 利 用 信 息 技 术 , 改 变 传 统 的 政 府 组 织 形 式 , 使 行 政 程 序 简 单 化 、 统 一 化 , 同 时 由 原 来 按 部 门 串 行 办 公 转 变 为 多 部 门 并 行 办 公 , 加 强 政 府 业 务 电 脑 化 、 网 络 化 , 从 而 提 高 政 府 管 理 的 效 率 、 效 能 。 ( 4) 提 高 政 府 的 决 策 理 性 和 公 共 政 策 的 品 质 。 政 务 电 子 化 可 使 政 府 运 用 所 获 取 和 掌 握 的 国 家 政 治 、 经 济 、 社 会 发 展 诸 多 领 域 的 准 确 的 、 可 靠 的 信 息 , 以 制 定 正 确 的 决 策 , 作 出 理 性 的 判 断 及 采 取 必 要 的 政 策 措 施 , 进 而 提 升 政 府 决 策 和 公 共 政 策 的 水 准 和 质 量 。 ( 5) 提 高 政 府 的 反 应 能 力 和 社 会 回 应 力 , 并 最 终 建 立 政 府 与 社 会 公 众 之 间 的 良 性 互 动 回 应 机 制 。 政 府 信 息 化 可 以 使 政 府 机 关 借 助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和 通 信 网 络 基 础 , 建 立 政 府 各 部 门 之 间 、 政 府 与 社 会 、 政 府 与 企 业 、 政 府 与 公 民 之 间 广 泛 的 沟 通 网 络 , 从 而 打 破 时 间 、 空 间 及 行 政 管 理 部 门 与 层 级 之 间 的 限 制 , 提 高 政 府 部 门 内 外 的 沟 通 效 率 , 及 时 传 达 政 府 的 施 政 意 图 、 方 针 政 策 。 同 时 , 借 助 网 络 上 的 电 子 邮 件 、 电 子 布 告 栏 、 在 线 论 坛 等 , 与 民 众 建 立 迅 速 、 有 效 的 沟 通 途 径 和 意 见 反 馈 机 制 , 从 而 实 现 和 扩 大 公 民 对 政 府 公 务 管 理 的 参 与 , 提 高 民 主 管 理 、 民 主 决 策 程 度 。 2 ( 6) 促 进 政 府 重 组 , 节 约 行 政 成 本 , 提 高 政 府 效 率 。 电 子 政 务 的 实 现 , 必 将 对 实 体 政 府 的 组 织 机 构 和 运 作 方 式 发 生 变 革 和 冲 击 , 使 传 统 的 科 层 组 织 朝 网 络 组 织 方 向 发 展 , 打 破 了 地 域 、 层 级 、 部 门 的 限 制 , 促 使 政 府 组 织 和 职 能 的 整 合 , 促 使 政 府 的 程 序 和 办 事 流 程 更 加 简 明 、 畅 通 , 节 约 人 力 、 物 力 和 财 力 资 源 , 提 高 政 府 机 关 的 办 事 效 率 。 二 、 电 子 政 务 的 内 容 :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必然结果,但决不仅仅像政府 上互联网那么简单, 从资源建设方面看,包括: 政府的信息服务 各级政府在 Internet 网上建有自己的网站,公众可以查询其 机构构成、政策条文、国务院公告,相当于政府的互联网“窗口“。一方面为百姓提供信 息服务,一方面加强与百姓的沟通与联系。 政府的电子贸易 政府的电子贸易也就是政府的电子采购。既能够提高工作的透 明度,促进廉政建设。同时,可加大企业的竞争,降低成本,还能节省政府开支,提高 政府的工作效率。 电子化政府 推动政府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无纸化,不仅各部委内可以形成局 域网直接连通,而且各部委间也可以通过城域网或广域网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 息互通,这是许多政府已经做到的一部分。 政府部门重构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已很不协调了, 必须通过上网改革政府的工作流程,使之更合理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群众参与政府 从服务对象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 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一)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 (举例:政府间的无纸化办公,信息档案查询)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 就是政务内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 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 法必依。 2.电子公文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传送有关 的政府公文,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使政务信息十分快捷地在 政府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理速度。 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如公安机关的刑事犯罪 记录,审判机关的审判案例,检察机关检察案例等,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作效率和 提高司法人员综合能力。 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 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包括从明细到汇总的财政收入、开支、拨付款数 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便于有关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 3 5.电子办公系统。通过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务性的工作,节约时间 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如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申请出差、请假,文件复制、办公设施和 设备的共享、下载政府机关经常使用的各种表格等。 6.电子培训系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网络教育课程,特别 是适应信息时代对政府的要求,要加强员工信息技术的专业培训,员工可以通过网络随 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 7.业绩评价系统。按照一定时期内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对政府各 部门业绩进行科学地测量和评估。 (二)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举例:企业纳税的简便实现)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政府 对企业的管理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 1.电子采购与招标。通过网络公布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 与政府采购提供必要的帮助,向他们提供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和程序,使政府采购成为 阳光作业,减少循私舞弊和暗箱操作,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节约政府采购支出。 2.电子税务。使企业通过政府税务网络系统,在家里或企业办公室就能完成税务登 记、税务申报、税款划拨、查询税收公报、了解税收政策等业务,既方便了企业,也减 少了政府的开支。 3.电子证照办理。让企业通过因特网申请办理各种证件和执照,缩短办证周期,减 轻企业负担,如企业营业执照的申请、受理、审核、发放、年检、登记项目变更、土地 和房产证、建筑许可证、环境评估报告等证件、执照和审批事项的办理。 4.信息咨询服务。政府将拥有的各种数据库信息对企业开放,方便企业查询并利用。 如法律法规政策数据库,政府经济白皮书,国际贸易统计资料等信息。 5.中小企业电子服务。政府利用宏观管理优势和集合优势,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 争力和知名度提供各种帮助。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统一政府网站入口,帮助中小企业同 电子商务供应商争取有利的能够负担的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等。 (三)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C) (举例:沈阳医大一院可以使用网上预约挂号, 约定时间、指定医生)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 括: 1.教育培训服务。建立全国性的教育平台,并资助所有的学校和图书馆接入互联网 和政府教育平台;政府出资购买教育资源然后对学校和学生提供;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 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 (举例:全国信息共享工程) 2.就业服务。通过电话、互联网或其他媒体向公民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 就业。如开设网上人才市场或劳动市场,提供与就业有关的工作职位缺口数据库和求职 数据库信息;在就业管理和劳动部门所在地或其他公共场所建立网站入口,为没有计算 机的公民提供接入互联网寻找工作职位的机会;为求职者提供网上就业培训,就业形势 分析,指导就业方向。 3.电子医疗服务。通过政府网站提供医疗保险政策信息、医药信息、执业医生信息, 为公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公民可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和当地 公共医疗账户的情况;查询国家新审批的 4 药品的成分、功效、试验数据、使用方法及其他详细数据,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查询 当地医院的级别和执业医生的资格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院。 4.社会保险网络服务。通过电子网络建立覆盖地区甚至国家的社会保险网络,使公 民通过网络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账户的明细情况, 有利于加深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普及;通过网络公布最低收入家庭补助,增加透明度; 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理赔手续。 5.交通管理服务。通过建立电子交通网站提供对交通工具和司机的管理与服务。 6.公民电子税务。允许公民个人通过电子报税系统申报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个人 税务。 7.电子证件服务,允许居民通过网络办理结婚证、离婚证、出生证、死亡证明等有 关证书。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 对电子政务缺乏理性认识。 国内的一些电子政务方案非常宏观,功能、 效益设计得非常大,非常全面,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电子政 务投资和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电子政务应用之间的矛盾。这些总体性的框 架建设,项目涉及面铺得很大,却事事做不深透。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求真务实地推进。 二是,形成信息孤岛。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 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 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 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 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 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电子政务统一标准,是产生这些“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 三是,产生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一个普遍性的世界现象,由于经济水平的差 距和区域特色的不同,我国城乡差距明显,沿海和内地的地区差距显著,某些落后地区 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数字鸿沟出现不可避免。对此,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整体信息化建 设,解决因为年龄、地域、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尽力满足弱势群 体对信息技术的需要。加快电子社区建设,为广大公众提供廉价、便捷的上网平台。 四是,电子政务不能搞无米之炊。 在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开发,轻应用; 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重网络建设、轻政务信息 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些政府网站上,只介绍政策法规、联络方式等 静态信息,政府新闻发布占据主要地位。而表格下载,网上申请等为公众带来更多价值 的在线服务寥寥无几,这会形成“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电子无政务”的尴 尬局面。需要利用电子化手段,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与整合,建立健全基础 性、战略性的政务数据库。从一定意义上讲,充实实在的政务信息是电子政务成败的关 键。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强宣传,突破误区。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 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 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 5 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 与传统的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 等加强宣传工作,各种错误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