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失常类药物_第1页
抗精神失常类药物_第2页
抗精神失常类药物_第3页
抗精神失常类药物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精神失常类药物 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疾病的总称。 包括: 精神病,亦称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抑郁症-(抗抑郁症药) 躁狂症 -(抗躁狂症药) 焦虑症-(抗焦虑症药、苯二氮卓类药治疗) 第一部分 抗精神病药 1、吩噻嗪类 1.氯丙嗪(服药后 13 周出现抗精神病作用;个体差异大,所以给药剂量应个体化; 老年患者对氯丙嗪的代谢与消除速率减慢,应适当减量。 ) 【药理作用】氯丙嗪为 D2受体阻断剂。对仅受体、H 1受体、5-HT 2受体和 M 受体也有阻断 作用,因此药理作用广泛。 1.中枢神经系统 (1)抗精神病作用 正常人服用治疗量后,可出现安静、活动减少、感情淡漠、对周围事 物不感兴趣、注意力降低,但理智正常。在安静环境下易入睡,但易被唤醒,醒后神志清 楚。与巴比妥类催眠药不同,加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 (2)镇吐作用 氯丙嗪有较强的镇吐作用。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氯丙嗪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机体体温可随环 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低温环境下体温下降至正常以下;在炎热天气,氯丙嗪使体温升高, 这是其干扰了机体正常散热的结果。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氯丙嗪可加强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镇痛药、麻醉药及乙 醇的作用。与上述药物联合应用时,应适当降低剂量。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氯丙嗪阻断仅受体,可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翻转肾上腺素的 升压效应,故肾上腺素不适合用于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氯丙嗪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 D2受体,减少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 的释放,使催乳素分泌增加,引起乳房肿大及泌乳;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的释放,减 少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释放,引起排卵延迟;抑制 ACTH 的释放,使糖皮质激素下降; 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使垂体生长激素减少。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临床主要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对精神运动兴奋和幻觉、妄想疗效尤为突 出,对抑郁症及木僵症状的疗效较差。对急性患者疗效显著,但须长期用药维持治疗,减 少复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差。氯丙嗪还用于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对躁狂 症及其他精神病伴有的兴奋、紧张及妄想等也有治疗作用。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临床主要用于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药物和尿毒症、恶性肿瘤、 放射病等疾病所致的呕吐。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显著疗效;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 (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氯丙嗪配合物理降温可用于低温麻醉,减少组织耗氧量,有利于 某些手术。氯丙嗪与哌替啶、异丙嗪合用,可使患者深睡,降低体温、基础代谢率及组织 耗氧量,增强患者耐缺氧的能力,并使自主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此 种状态称为“人工冬眠” ,有利于机体度过危险期,为进行其他有效的对因治疗争取时间, 可用于严重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等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 ;M 受体阻断症状 (视力模糊、口干、便秘、无汗和眼内压升高等) ; 受体阻断症状(鼻塞、血压下降、 直立性低血压及心悸等) 。青光眼患者禁用。本药局部刺激性较强,宜深部肌内注射。静脉 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应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静注。为防止直立性低血 压,注射氯丙嗪后应卧床休息 12h,然后缓慢起立。 (2)锥体外系反应 长期大量服用氯丙嗪可出现 3 种锥体外系反应:药源性帕金森综合 征,多见予中老年人,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和流涎等。一 般用药数周至数月发生。静坐不能,青中年人多见,表现为坐立不安、反复徘徊。急 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青少年,出现在用药后 15 日,由于舌、面、颈及背部肌肉痉挛, 引起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上述反应是阻断黑质-纹状体通 路的 D2受体,使纹状体中的 DA 功能减弱、胆碱功能占优势的结果。减少药量或停药后, 症状可减轻或自行消除,也可用中枢性胆碱受体阻断药(苯海索)或促 DA 释放药(金刚烷 胺)等缓解锥体外系反应。 (3)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 锥体外系反应敏感者易发生,多见于服用高效价药物或多种 药物合,用者,是抗精神病药的致命不良反应,表现为肌肉僵直、高热、妄想、意识不清 和循环衰竭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应停药,同时使用 DA 受体激动剂和中枢性肌松药。 (4)惊厥与癫痫 少数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局部或全身抽搐,故有癫痫或惊厥史者禁用。 (5)变态反应 常见的有皮疹、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少数患者出现肝损害、黄疸, 也可出现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 (6)内分泌系统紊乱 部分患者可见乳腺增大、泌乳、月经停止、阳痿、抑制儿童生长等。 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患者禁用。 (7)急性中毒一次吞服大量(12g)氯丙嗪可出现昏睡、血压下降、心肌损害、心动过 速、心电图异常(PR 间期或 QT 间期延长,T 波低平或倒置) ,应立即对症处理,但禁 用肾上腺素,以防血压进一步降低。 二、硫杂蒽类 氯普噻吨(泰尔登) 作用特点 :其调整情绪,控制焦虑抑郁的作用较氯丙嗪强,但抗幻觉妄想作用不如氯丙嗪, 抗肾上腺素与抗胆碱作用较弱,故不良反应较轻,锥体外系症状也较少。 临床适用于带有强迫状态或焦虑抑郁情绪的精分症患者。 三、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 作用特点:选择性阻断 D2 样受体,有很强的抗精神病作用,但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高,程 度严重,能明显控制各种精神运动兴奋作用,同时对慢性症状有较好疗效。 氟哌利多 作用特点 :作用与氟哌啶醇基本相似。临床主要用于增强镇痛药的作用。与芬太尼配合使 用,使病人处于一种特殊的麻醉状态:痛觉消失、精神恍惚,对环境淡漠,被称为神经阻 滞镇痛术,作为一种外科麻醉,可以进行小的手术,如烧伤清创、窥镜检查、造影等,其 特点是集镇痛、安定、镇吐、抗休克作用于一体。也可用于麻醉前给药、镇吐、控制精神 病人的攻击行为。 四、其他类 舒必利 作用特点:对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疗效高,奏效快,有药物电休克之称。减轻幻觉和妄想作 用,改善病人与周围接触,活跃情绪,对忧郁症也有治疗作用,对其他药物无效的难治性 病例也有一定疗效。选择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 D2 受体,对纹状体 D2 受体亲和力低,因 此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 氯氮平 作用特点:本品属苯二氮艹卓类,为一广谱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作用机制为阻断 5-HT2A 受体和 D2 受体,协调 5-HT 和 DA 系统的相互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被称为 5-HT-DA 受体拮 抗药。作用较强,其他药物无效者常能奏效。有镇静催眠作用,能较快控制各种类型精神 分裂症的兴奋躁动、幻觉、妄想、焦虑不安、木僵等症状,而对情感淡漠、逻辑思维障碍 等作用差。亦用于治疗躁狂症病人,对长期应用经典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而引起的迟 发性运动障碍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几无锥体外系反应,亦无内分泌方面不良反应,严重的是产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此不良 反应机制复杂,有遗传因素,免疫异常,也有直接毒性。多发生在用药开始阶段。及时发 现,立即停药,并积极抢救(如使用抗生素,输白细胞或输 血,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 , 常可渡过危险而恢复。 利培酮(维思通) 作用特点: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适用于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对阳性症状(幻 觉、妄想、思维障碍、敌视、怀疑)和阴性症状(反应迟钝、情绪淡漠、社交退缩、少语) 均有效,对认知功能及情感障碍亦有改善作用。但对兴奋症状疗效欠佳。由于本药剂量小, 用药方便,锥体外系反应及抗胆碱反应均轻,病人乐于接受,目前已成为一线药物,唯本 品 90 年代才开始应用,正在积累经验。 第二部分 抗躁狂抑郁症药 1、三环类(TCAs)抗抑郁症药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1.非选择性 5-HT 和 NA 再摄取抑制剂 多塞平(doxepen,多虑平) 丙米嗪(,米帕明) 药理作用与机制 :对抑郁症患者,能明显提高情绪,精神振奋,消除自责,减轻运动 抑制,连续用药 23 周后疗效才显著,故不作应急治疗用药。对正常人,不仅不表现兴奋 或提高情绪 ,反而出现思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降低等现象。 作用机制:属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阻断 NA、5-HT 在神经末梢(前膜)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而发挥抗抑郁 作用。 不良反应及注意 1、外周抗胆碱反应:本品可阻断 M 受体,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常见,可在用药 过程中逐渐消失,但可致眼压升高、肠麻痹、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必须停药处理,必要 时注射新斯的明。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禁用。 2、心血管反应:可见心率加快,体位性低血压,剂量过大对心脏有直接抑制作用,可致心 律失常,诱发心衰、心梗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用。 3、精神异常反应:老年人或用药过量可出现躁狂兴奋、恐惧症发作。双相型抑郁症可转 为躁狂发作。故本品只适用于单相型抑郁症治疗。 二、其他抗抑郁症药 马普替林和米安色林:为近年合成的四环类抗抑郁症药,能选择性抑制 NA 的再摄取, 对 5-HT 再摄取无影响,特点为广谱抗抑郁药,具有奏效快,副作用小,临床适用于各型抑 郁症,老年抑郁症患者尤为适用。 氟西汀和文拉法辛:是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药,其作用与三环类药物相似,镇静作 用、不良反应较少,对强迫症有效,也可用于神经性贪食症。 四、抗躁狂药 碳酸锂 药理作用及机制:本品主要以锂离子形式发挥作用。是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治疗量时 对正常人精神活动几无影响,但对躁狂病人则疗效显著,控制躁狂发作,使患者言谈和行 为恢复正常。对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症状亦有较好疗效。 1、抑制神经末梢 Ca+依赖性 NA 和 DA 释放;促进神经细胞对突触间隙中 NA 的再摄取,增 加其转化和灭活,从而使突触间隙中 NA 浓度降低。2、增加色氨酸摄取,促进 5-HT 的生成 和释放,使突触间隙中 5-HT 浓度增加,锂能使 5-HT 受体敏感化。3、抑制磷脂酶 C 及肌醇 磷脂系统中磷酸酶的作用,阻抑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DAG)的信使作用(躁狂 症时此系统作用明显增加) 。 不良反应 1、常见胃肠道刺激症状,乏力,手震颤,口渴多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