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交通行政执法制约因素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基层交通行政执法制约因素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基层交通行政执法制约因素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基层交通行政执法制约因素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基层交通行政执法制约因素的调查报告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论坛 ( W m4 y4 3 w g4 H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论坛 4 K0 |, # g7 d p7 _( 随着依法治国力度的加大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步伐加快,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 对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要求越来越规范,法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制约 规范公正执法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查找交通行政执法制约因素并研究对策,已成为摆在我们 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对交通部门进行了调查: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论坛 m8 o2 l Q# a B; M x9 r f- B0 S$ y$ y- j# P E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论坛 一是文化素质不适应。全市 358 名持证执法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只有 300 人,只占执法人员总数的 84%,离 100%达到大专以上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不 能适应交通行政执法的基本素质需求;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 中国交通执法论坛 + U R; C- W$ W) 6 S$ w# s# y, q/ H6 J6 D 二是年龄结构不适应。全市交通系统 358 名持证执法人员中,30 岁以下 82 人占 23%,30 岁至 40 岁 126 人占 35%,40 岁至 45 岁 111 人占 31%, 45 岁以上 39 人占 11%。从上述执 法人员结构中可以看出,30 岁以下人员占到整个执法队伍的近四分之一,这部分人虽然给 执法队伍带来了活力,但他们却处于情绪易冲动期,不稳定期,如果引导不当,就会出现 过激行为等不良执法后果; 45 岁以上人员占到整个执法队伍的十分之一,这部分人虽然 经验丰富,但思想保守,接受新事物慢,体质下降,不易继续战斗在交通行政执法第一线;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论坛 2 l! n/ L% o+ F7 w: l 三是人员组合不适应。由于就业渠道单一等原因,执法队伍“近亲”现象比较突出,存在父 子、母子、夫妻、兄弟、姐妹、亲戚同在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执法的现象, “亲情”成份对执 法公正或多或少带来一些影响; ! a% Q, f8 J8 U _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论坛 四是上岗方式不适应。师傅带徒弟仍然是行政执法人员上岗的主导方式。从现 有行政执法人员经历看,参加行政执法 1 至 5 年 82 人占 23%;5 至 10 年 104 人占 29%;10 至 15 年 64 人占 18%;15 至 20 年 97 人占 27%;20 年以上 11 人占 3%。这种师 傅带徒弟的模式,主要是凭经历管理、靠经验执法,容易形成师傅规范则徒弟规范、师傅 出错则徒弟出错的恶性循环,为不规范执法埋下祸根;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论坛 ( / D3 X* : g: v* h 五是执法理念不适应。在为谁执法怎样执法上存在误区,总是以管理者自居站在管理对象 的对立面发号施令,指手划脚,造成管理对象的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使矛盾激化;本文出 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论坛 j) v% ?4 L7 E 七是精神状态不适应。有的人宗旨观念不强,缺乏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有的人工 作目的不明,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有的人工作作风不实,粗心大意、工作马虎, 不按规定程序办事;有的人思想觉悟不高,由于工作安排不理想,老婆孩子安置不到位, 养老金不落实等问题,造成心理不平衡,办事精神不振、劲头不足;有的人私心严重,一 切向钱看,只要有利可图,明知违法违纪,也要甘冒风险违法行政。本文出自:中国交通 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论坛 . F“ t* # r: K 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着“六个不”的问题: ( C h0 J; H/ a3 y! A, H9 W. b, k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 通执法论坛 一是宣传氛围不浓厚。只注重了媒体宣传、会议宣传,忽视了各级 组织宣传和基层群众宣传,广大群众对取之于车、用之于路的规费征收政策了解不够,给 交通行政执法带来了阻力;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 法论坛 , D9 D9 j; V j$ b8 I8 E 二是部门配合不紧密。交通行政执法与土地、城建、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是各自为阵, 在工作中形成相互制约,有的甚至产生矛盾和磨擦; + * N“ r # l E* V* W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论坛 三是群众参与不广泛。群众对交通法规不了解、不理解,认为缴纳交通规 费是增加群众负担,在缴费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有的是能拖则拖、软顶硬抗,有的甚 至拒缴抗缴;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论坛 4 J r A0 H7 k. % t 交通局领导班子针对交通行政执法制约因素,积极研究对策,着重采取了五个应对措 施。 - x9 d! 4 F4 a$ ?7 u% q, T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论坛 (一)强化学习教育,狠抓铸魂工程。思想支配行动,只有树立了正 确的世界观,才会有规范的执法行为。局党组一班人从端正执法人员思想、铸造执法队伍 灵魂入手,狠抓了铸魂工程。着重抓了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两个大的方面。在学习教 育方面着重抓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效果三落实。一是学习内容落实。组织全市交 通行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 中华人民共和 国道路运输条例等交通法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政处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赔偿法等常用法规,学习与交通行政执法有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学习时间落实。 采取白天工作晚上学、晴天工作雨天学、交流体会集中学、案例分析讨论学、带着问题分 散学等办法,确保学习时间,确保学完内容,确保融会贯通。三是学习效果到位。用笔试、 面试、考评等办法检验学习效果。凡是考试不合格人员坚决依照法定程序取消其执法资格。 用通报、评比、考核的办法触及思想灵魂,把学习效果作为对单位和个人考核的重要条件 之一。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着重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执法人 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等实际问题。千方百计为执法人员解决了住房困难、医疗保险等一 批实际困难,消除了执法人员的畏难情绪、消极情绪和抵触情绪,从而稳定了执法队伍, 调动了积极因素。二是坚持换位轮岗。将执法人员和管理人员分期分批安排到基层体验生 活,同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劳动锻炼中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从思想上缩 短同人民群众的距离。三是坚持激动机制。在执法队伍中开展大总结、大表彰,评选“十佳 交管员”,树立标杆,树立良好的交通形象。通过学习教育,解决了为谁执法、为谁服务问 题,真正树立了执法为民的思想理念。 r# q3 L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 交通执法论坛 (五)强化组织领导、狠抓环境工程。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就能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因此,交通局领导班子在营造良好执法环境上突出抓了四个机 制:第一,抓好管理机制。局成立了以局长亲自挂帅的案件审理委员会,由党组书记亲自 抓行政执法,分工一名党组成员、副局长具体负责行政执法,从上到下形成党政一把手亲 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专班专门抓的行政执法格局。层层建立了法制工作机构,配 齐了专兼职法制工作人员,各单位法制工作达到了管理有机构,工作有人抓的要求。在此 基础上筹备成立综合执法机构。市运管所、市运政稽查大队抽人成立违处中心,具体负责 重大复杂审件的审查把关和执行。第二,抓好舆论机制。首先,固定专门机构抓普法宣传, 使普法教育深入人心,使普法内容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其次,组织力量开展重要时段的 宣传。在每年的岁尾年首和重要节假日进行全方位大规模法规政策宣传,主要采取报纸电 视等新闻媒体宣传,在车站、货场等人群集中场所张贴标语宣传,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走村 串户、送法上门宣传,造成强大宣传声势,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大气候。第三, 抓好监督机制。首先,畅通投诉机制。建立以局纪检组、法制科牵头的投诉中心,具体负 责群众对违法违纪案件的举报和投诉,按规定时间和程序给予处时答复。其次,聘请法律 顾问。各单位都聘请了法律顾问,对重大案件从事实、证据、文书、程序等环节进行审理 把关,使上报案件都经得起审查和考验。再次,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 问题,进行及时纠正,情节严重者按规定严肃处理。第四,抓好协调机制。凡是开展重大 执法活动和部门之间协调关系都由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参加,增加了协调的力度 和效果。 2 P0 X2 l) H; N& f9 o# S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本文出自:中国交通执法 论坛 交通局从分析交通行政执法现状入手,找准了制约交通行政执法的主 客观因素,采取了强化学习教育、狠抓铸魂工程,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