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年环评师考试_第1页
我的五年环评师考试_第2页
我的五年环评师考试_第3页
我的五年环评师考试_第4页
我的五年环评师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五年环评工程师考试 献给多年未过的环评人 从 2011 年 8 月份揭晓成绩,10 月底在北京北安河培训基地参加了评估中心组织的 登记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接下来一直在等省人事考试中心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尚 未取得该证书,更别说登记证书了,可知不仅是备考需要耐力,考过了也同样需要, 谁让咱碰上这坑爹的年代) ,然后将上述 2 证及相关资料寄往评估中心办理登记手续, 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取得登记证书。 考试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多年来自己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考友们的鼓励与 支持。我 2007 年 3 月在环评爱好者和环评吧等论坛注册,但很少登录,一是工作比较 忙,二是总感觉自己没什么话说。成绩揭晓那天,我终于忍不住有话要说,一时兴奋 写了篇帖子到深夜,有些朋友已经看了,希望我写些经验之类的。由于考试过了,也 放松了许多,经常在网上转转,把凤珠姐的考试心得下载来看了,总结得很细腻,觉 得她确实付出太多太多,相比自己而言,很是惭愧。她写的主要是从一个外行考生的 角度来对这个考试的领悟,我主要从真正的环评人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由 于本人文笔有限,也借鉴了一些她的写法,请凤珠姐谅解。当然是有交集的,因为幸 福总是相似的,没过的才各有各的心酸,她写过的我尽量不重复,今天把我的一点考 试感想与还在奋斗的环评人们共同分享,只是作为她的补充。 因为我是个地地道道的环评人,对非环评人可能没多大参考价值,请谅解。我这 次要说的不是考试资料或考试秘笈,只是我个人参加这个破考试 5 年来的感想或经验, 但愿对部分人有用,哪怕只有一条,哪怕很少人。 (一)5 年考试经历 我 2005 年环境工程硕士毕业,一直从事环评工作,2007 年才具备报名资格。自 2007 年开始环评师考试,历经五年于 2011 年终于通过了环评工程师考试。2005 和 2006 考试相对简单,很多同事考过,且没过的都卡在案例。 2007 年案例意外通过。我也没打算一次性通过,准备放弃案例,结果案例却得了 84 分,方法倒因为差 3 分败北。现在想想,也许是因为一直是从事这个行业,接触到 的案例行业类别也还行,经验不太丰富,不敢写的太多,只是问啥答啥,没敢深入作 答和画蛇添足。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得到这么高的分数。 2008 年方法继续悲催。由于前一年度案例顺利过关,自己放松了警惕,麻痹大意 了。其实技术方法也是很难缠的主,看了很多通过的朋友,分数都不太高,100 多几分 2 的偏多,这就说明这门课程本身就很有难度。考前接了个号称十万火急的项目,要赶 在五一之前送审。结果没怎么看书,考前看了一周,由于工作原因只有这么多时间看 书,环评人都懂的。看书还在挂念这该项目,总之不能安心看书,虽然五一就不上班 了,结果成绩依然名落孙山。方法差 5 分,继续悲催,成绩全部清零。 2009 年案例败北。接了个特殊的项目,基本都是每周一出去,周五回来,持续了 近 2 个月。4 月底还在北京开该项目评审会。经过 2 年的考试洗礼。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当时真不想去考了,后来自己想想,自己是干这行的,早晚要考,能过几门算几门吧, 还是拼了狠劲看了一周书,啥都不做的那种,除了吃饭就是看书,看累了眯一下,睡 醒了继续看,没有白天和晚上。这次的策略重点放在技术方法,特秫它,案例只能靠 老本了,教材太厚,实在没有时间看案例了。成绩出来后,居然过了 3 门,案例意料 中差 5 分败北。 2010 年案例依旧。当时听说可每年报名考 4 门,2 年内全部通过,本想也那样报 考,毕竟清零了挺可惜的,考试已磨灭了对考试的自信。考试依然是那么变态,一切 照旧,不同的是这一年,在单位收获零蛋的大环境下我也未能幸免,仍以 5 分告别“十 一五”。成绩再度清零。 2011 年幸运之神终于眷顾。经过上述 2 个轮回,信心基本是跌至谷底。今年从一 开年就运气较好,具体就不表了,反正得到了很多。当时就想,是不是幸运女神找我 来了。今年再努力一把,看能不能把环评师给冲过去。工作依然很忙,平时看书是很 难的,而且也不系统。从我个人经历来说,我不赞成环评人太早看书,因为如果中间 间隔几个项目环评后,基本又忘得差不多了,也许还真得靠突击(这个也许不适合别 人哈,反正我每年都是这样复习的) 。5 月份完成一个部审项目,刚好有个空档,考试 即将来临,跟领导请假了 2 周。这 2 周时间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每天以接送老婆的 名义去她上班的大学成为借读生,吃喝拉撒都在学校,早出晚归,手机只当闹钟用。8 月份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成绩揭晓,听完最后一门 75 分,一块悬着的石头总算落地 了。这时候才感慨万有引力原来真的存在。 年底了,单位该总结了,个人也该总结了。面对今年这么好的运气,实在找不到 合理理由,莫非是去年老家盖祠庙尽了点绵薄之力积了点阴德。 (大家如果有机会去寺 庙游玩,还是拜拜吧,o(_)o) 。然后就是感谢党感谢祖国感谢人民感谢大家,谢谢! (二)考试感想 3 1.考试动力不能挂靠 2.重拾信心考试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3.善于总结注重总结和复习方法 4.答题技巧-区分考试与实际工作的差异 1.考试动力 环评人考环评工程师,不像外行人考证那么纯粹为了考证挂证,因为大多数环评 单位是没有挂证费那么高,目前大部分已有环评单位自己的资质能保住,有些单位有 象征性的补贴,甚至有些单位一分钱都没有。但这不应该成为环评人不愿考试,或消 极怠工的理由,因为在环评单位很多工作,或多或少会与环评工程师挂钩的,如提拔、 评职称或其它,总会设置些门槛,对于环评人来说,真的伤不起。再说,看着自己辛 辛苦苦的劳动果实,不能署自己的名,或多或少有些遗憾!不是项目负责人不用担责 只是个无奈的托词而已。看到周边的同事一个个考过环评工程师,特别是后辈的同事 通过了,这种无形的鸭梨环评人自己清楚。鸭梨变动力,动力变能力,证明能力之一 的就是证书。 2.重拾信心 关于考试难度,虽然越到后面考试难度越大,但也不是没人考过,尤其是非环评 人员都能考过,环评人还有什么理由考不过呢!尤其工作多年的环评人相对来说更有 优势,相对从没做过环评的考友来说,环评人更应有信心。 虽然考试这条独木桥很窄,但还是能过人,即使桥不能修宽,练就了本领一样能 考过。再说环评工程师今年案例据称是放水了,但我想你必须坚持才能把水放到你的 地里,否则全流进了别人的庄稼地,你也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了。 3.善于总结 环评考试与工作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以前一直没有体会这么深刻。一直以为工作 影响了复习备考。的确,从某种程度来说,写环评确实与复习有些冲突。但如果你写 环评的时候能够认真对照教材或者是导则和标准原文,能弄清楚自己写的报告中各类 小结论如何得出的,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速度,仅靠套用模版,那对你的考试绝对有 促进作用。 写环评时专家评审和审批时关注的问题有哪些?是否进行过记录和整理总结。对 哪一行业的项目主要关注些什么,是否清楚。至少要对自己做过的报告,印象深刻。 比如出现频次比较高的有:1)涉及第一类污染物的(主要为涉及电镀的机械加工) , 4 在车间排口是否达标排放;2)水电站项目生态基流问题、过鱼设施、鱼类“三场” 、 库区是否涉及饮用水、是否淹没基本农田及受保护的野生植物、生态补偿增殖放流等; 3)公路项目跨越饮用水源地的采取桥面雨水收集系统及事故废水收集池、通过选线避 让敏感区域(如自然保护区) 、是否占用基本农田等;4)涉及危险固废的,是否将危 险固废和一般固废混合收集贮存;5)涉及烟囱的,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浓度和排放 速率均达标,如烟囱高度未否超出周围建筑物高度 5m,则浓度严格 50%执行等;6) 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城市交通干线大气评价等级均不低于二级;7)改扩建项目是否有 现有环境问题及“以新带老”措施、是否进行了回顾性评价、 “三本帐”是否清楚,等 等。8)采掘类的主要是尾矿库问题,溃坝风险、设置截洪沟及排洪设施、渗滤液处理 等。如果你闭上眼睛,能根据行业不同说出哪类行业主要关注什么问题,那么恭喜你, 案例你差不多就成功了一半,当然这个熟悉的行业类别至少得有 6 个以上。考试如果 碰巧遇到你熟悉的类型,那就再好没有了,至少对你 8 选 6 肯定能节省不少时间。当 然答题技巧也很重要,这是后话。 说到记忆,每个人有自己的方法。我也没有记忆方面的理论,只是把我自己的方 法归纳了一下,名字也是自己取的,如有不对请多包涵: (1)图片法 对于一些比较难记的表格、框图等大型一点的知识或内容,我比较喜欢用这个, 就跟被眼睛拍下来一样,当我需要的时候跟电影画面一样调用,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容 易忘记,适合于考前冲刺是强记; (2)小抄法 这个使用范围比较广,作为环评人,特别是多年的环评人,通过了环评上岗证考 试,很多基础知识基本都懂,但有些内容可能没记住或者老忘记,我用的是用一个专 门的小抄本,把各门课程相关内容摘抄下来,当然也不是全文摘抄,你自己看得懂即 可,简单几个字或者画个图表等等。这个办法的好处就是可以把书读薄,后期的复习 直接看小抄本即可。因为经常用到的东西很多都记得了,没必要看书的时候再翻,浪 费时间。 此外,写的多了对案例答题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参加过考试的都清楚,案例答题 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我经常回头看的时候能看到自己的错别字,经常词不达意。平时 多写写,到时候就顺手写出来了,笔有时也有点灵性。 (3)习题法 5 这个顾名思义,就是做题了。但不提倡题海战术,因为题目是做不完的,只是用 来检验一下自己的记忆效果。这里推荐的还是大家都认可的徐颂老师编写的过关 XX 题系列。对于经常做错的习题要重点标注,分析做错原因,查找相应教材,最好用红 笔划出,以利于后面快速复习。关注一些新的考法或者是陌生的题目的注解,有些注 解很好,自己没见过的,用红笔标出。 (4)对照法 这个主要针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如锅炉烟囱高度和排气筒烟囱高度必须高出 周围建筑物多少米,一个是 3m,一个是 5m。 )放在一起对照对照,把其中的区别看仔 细,列表格的形式均可。 (5)背诵法 选择一些经典的案例,如公路、水利水电、采矿等等。找些好的报告也好,或者 是导则规范也好,多背一些,也可以进行些默写,多用些专业或行业术语,答题时减 少一些外行话,给阅卷老师印象也好些。 4.答题技巧 对于环评工作来说,案例行业类别大部分是可遇不可求的;法律法规一般也很少 有对照去读;导则和标准及技术方法是经常翻的,但也只是查阅而已,很少会去记住, 这个是与考试要求不同的。这就是要分清楚考试与工作的区别,工作时需要用到什么 内容,可以翻阅工具书或者查阅导则和标准,预测和计算可以使用软件;考试则主要 注重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有些常用的东西必须记住,但不要求预测。 环评师考试有三门都是客观题,大家都是历经考试的高手,对于填涂啥的,这里 我就不谈了,只说说案例。 (1)切中得分点 正因为考试和写环评不一样,不需要面面俱到,最好问啥答啥,尤其是熟悉的项 目一定不能失手,否则你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片,结果跟题目问的答非所问,如果碰巧 你写结论的时候由于写的太快了写成反义了,结果是林黛玉(零待遇) 。只要切中得分 点就好,最好分条答。 (2)避开陷阱 猜出题人的意图,案例里面有很多陷阱,如果你发现了,知道出题人要考你啥, 这个就比较简单。有道验收的案例题,问总量是否能达标,题目中给出了 2 个数据, 一个是污水处理设施处的处理效率,一个是与河流连通的自然状态的生物塘处理效率, 6 这个出题人就考验收到底是考核哪里达标的问题。是污水处理设施排口处的排放量, 还是过了生物塘之后的排放量。 (3)举一反三 案例复习难度确实很大,一本那么厚重的案例教材,作为环评人的你不可能把它 看完的,倒是可以作为工作时的参考书。对于工作多年的环评人来说,基本的那几个 经典案例都接触过或者通过这么多年的考试也基本熟悉了,关键就看你如何应对答题 了。当然也不可能你各行业都接触过,每个行业类别里面又涉及到不同的项目类别, 如交通运输类项目包括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码头等等。不同的项目还是有不同 的区别的,有时就需要举一反三了,如输油管线、输变电线路对生态影响的分析就比 较类似,相应的影响就可以套上去。 (4)答题心细 案例考试需要细心,不仅仅是口号,看题目得看清楚答题,跟上述也有点重叠, 如题目问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因子,如果你答案中有个 COD,基本也是林黛玉了。案例 答题还有不一样的要求,要在答题纸上先在题号上涂黑,然后在相应位置答题,可别 答错了。 (5)案例选题 我比较喜欢选生态类题目,也许因为我接触的多些,污染型项目接触不多,怕有 些特征因子分析不清楚,但有些朋友说喜欢做污染型的,因为计算题比较多,而计算 题答案比较唯一,得分相对来说,比生态类稍好些,生态类的容易答不全。所以,选 题还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吧,但尽量选自己接触过的行业。 (三)考试感悟 近年来推出了很多新导则、新标准、新验收规范,对于环评人来说,大部分都要 在写环评时需要领会,新东西的学习也是一个备考的过程,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回顾五年的漫漫征途,其曲折跌宕起伏有心之人可引以为戒: 1.平常心 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的成败,即使考试失败了,对于环评人来说,也是加强和巩固 自身环评知识的一次很好机会,对写环评也有一种促进作用。的确,对于考试多年的 环评人来说,要保持平常心态确实不容易,考的时间越长,心态越容易浮躁,越容易 失去信心。再者,环评人由于工作忙的客观原因,很多考友都觉得心态太放松,反正 以后还有时间的态度,许多人甚至考试都没坚持到最后,有时说真的,其实自己对前 7 面考试的感觉不一定是对的,我今年感觉方法做的很差,但为了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必须得坚持考完最后一门。否则也许就像凤珠姐说的“倒在离幸福终点最近的地方” 。 2.懂得取舍 参加这个考试,意味着你就要付出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当然我不赞成环评人过早 投入复习。但当你进入复习之后,最好能清除一切杂念,不要让你的复习时间有任何 打扰。或者说最大限度的利用你的复习时间。 对于考试来说,你不可能对于所有的知识点都记住,熟练运用,考试也没说必须 跟驾照一样 90%卷面分才合格。环评人复习备考时间本来就有限,对于有些内容如规 划哪些做书哪些做表,我现在都还没搞清楚,工作的时候查一下即可。但考试得花大 把的时间去记去背,最多就一个题 2 分,得不偿失,宁愿舍弃类似这样的题。 其次,对于环评人来说,为了考试,你就得在考前一段时间舍弃项目,留出空档 给考试复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