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型 H1N1流感 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 1 甲型 H1N1流感 n 新的甲型 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较强,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 播。 n 目前,甲型 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 内传播( 30余国家、 6000余例), WHO已 将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提至 5级。 n 我国已将甲型 H1N1流感纳入 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 预防、控制措施。 2 甲型 H1N1流感发病趋势 3 主要国家确诊人数趋势 4 一、基本要求 n 应加强医务人员对 甲型 H1NI流感 防治知识 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 隔离、早治疗。 n 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 观室;定点医院应设立专门病区。 n 应根据 其 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 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采取相应 得控制措施。 n 做好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 保证工作效果 。 5 引起感染传播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甲型 H1N1流感病人 隔离 传播途径 飞沫、接触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加 强 营 养 增 强 体 质 中 药 预 防 标 准 预 防 飞 沫 传 播 预 防 接 触 传 播 预 防 6 二、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原则: 1对甲型 H1N1流感患者进行隔离,疑似 和确诊患者分开并单间安置;确诊患者 可以置于多人房间,不设陪护;限制患 者的活动在隔离病房内;与患者相关的 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7 2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标准预防 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包括: n 病房通风良好(至少每 5分钟空气交换 1次);有条件 的医院可安置在负压病房内进行隔离。 n 若条件不允许时,可以将确诊患者置于同一房间,床 间距 1米。 n 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 n 尽量减少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数量。 n 隔离病房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 n 医疗设备、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等)实行专人专 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8 2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标准预防 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包括: n 隔离病房门口放置速干手消毒剂。 n 隔离病房门外设专用工作车或工作台,放置 个人防护用品;并配置有盖容器,收集需要 消毒的物品。 n 隔离病房内设置电话或其他通讯设施,减少 人员出入隔离病房;并放置免触式医疗废物 容器及利器盒。 n 减少患者携带个人物品。 n 隔离病房应当设立明确的标识。 9 3加强患者的培训和指导: n 病情允许时,患者应戴外科口罩。 n 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 ,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桶。 n 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进行手卫生。 n 与他人的距离保持 1米以上。 10 4根据工作条件采取区域隔离 : n 整个病区分为三区即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 污染区。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 n 三区之间分别设立缓冲带或者缓冲间,并有 实际的隔离屏障(如隔离门)。 n 个人防护用品置于不同区域,医务人员在不 同区域穿戴和脱摘相应的防护用品。 n 整个病区应通风良好,空气流向:清洁区 潜在污染区 污染区,不得逆流。 11 区域隔离示意图 蓝色 :清洁区; 黄色 :潜在污染区; 红色 :污染区 患者 处置 室 医务人员通道 患者入 口 走 廊 12 (二)不同部门的隔离措施 1发热门(急)诊 n 医疗机构应按规定设立,建立预检分诊制度 ,及时引导相关患者到发热门(急)诊就诊 。采取的措施: v 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 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 v 有备用诊室。 v 设隔离卫生间。 v 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能全部在 该区域内完成。 13 (二)不同部门的隔离措施 1发热门(急)诊 v 设立较独立的医护人员工作区域。 v 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戴外科口 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 口鼻,然后将其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v 近距离接触(距离 1米)急性发热性 呼吸道症状患者,医务人员应采用 “ 标准预防 +飞沫传播预防 ” 的措施。 14 2隔离留观室 n 独立设区,标识明显。 n 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分区明确, 无交叉。办公室与留观室尽量保持一定距 离。 n 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n 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限制 在留观室内活动。 15 3、疑似患者病区 的隔离措施 n 通风良好,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 n 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三区无交叉 。 n 医务人员办公室与病房有一定距离,无交叉。 n 疑似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n 患者戴外科口罩,不能离开病房,严禁患者间 相互接触。 n 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若 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 人防护。 16 4、确诊患者病区 的隔离措施 n 在疑似患者隔离措施的基础上,还应做到: 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专用通道。 收治重症患者的 ICU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应 当设在隔离区。 尽量减少转运患者。必须转运时,患者戴外科口罩, 转运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并事先告知接受区关于患者 的诊断及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除急救外,运送 途中避免实施机械通气等易引发气溶胶的危险操作。 患者死亡后,应尽早将尸体送往太平间,告知太平间 工作人员死者为甲型 H1N1感染患者。 17 5、负压病房的 隔离措施 n 整个病区空气的流向为从办公区 走廊 缓冲间 隔离病房,保证病区通风良好。 n 隔离病房为污染区,病房外走廊与患者房间 之间设立缓冲间,防护用品置于缓冲间内。 n 进入隔离病房前,在缓冲间内穿戴防护用品 ,离开隔离病房时,在缓冲间脱摘防护用品 。 n 患者的一切诊疗护理工作和生活活动均在病 室内完成。 18 负压病房 A B A C A 独立卫生间 隔离病房 缓冲间 走廊 隔离病房设置原则 D D 气流方向 A: 消毒区; B: 病房被服及新的个人防护裝备存放区; C: 放置使用过的个人防护装备医疗废物桶; D: 壁挂式速干手消毒剂; E:窗户。 E E 19 三、防护技术 (一)医务人员防护原则: n 标准预防。 n 根据甲型 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 隔离和接触隔离措施。 n 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可能发生感染的 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 n 防护措施应适宜。 20 标准预防的概念 n 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被 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上述物 质,或者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 防护措施。 n 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 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n 强调双向防护。即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 员,又预防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21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n 进行手卫生,并符合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的要求。 n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 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n 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污 染时,应选择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外科口 罩、防护镜或面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n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防止被刺伤。 n 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正确消毒灭菌。 22 飞沫预防接触预防 n 除标准预防措施外,还应执行: 适宜通风的单间,可能时使用负压, 关门,房间每小时至少换气 6次、通 过排气管排到外面; 工作人员在房间内戴医用防护口罩; 限制患者的活动,患者的房间内。 接触隔离的措施: 。 23 正确进行手卫生 24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 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可见污 染时,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 手。 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宜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5 什么情况下应洗手? n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 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n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 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 敷料等之后。 n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n 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n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n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6 什么情况下应 洗手卫生手消毒? n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 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n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 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27 洗手方法 n 湿 手 n 取清洁剂 n 揉搓及其方法: n 冲洗 n 干燥 n 护肤 6步揉搓法 28 正确干燥双手 29 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n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取适量的速干手消 毒剂于掌心,按照洗手的步骤,双手相 互揉搓,揉搓时注意覆盖整个手部的皮 肤,直至手部干燥,使整个双手达到消 毒的目的。 30 (二)常用防护用品 n 基本要求: 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常用防护用品:口罩 (包括外科口罩和医用 防护口罩 )、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隔离 衣或防护服、鞋套等。 按照 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 要求,正 确使用防护用品。 31 戴口罩 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根据需要选择,并正确佩戴口罩 32 戴口罩注意事项: v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v 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v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 ,应及时更换。 v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 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 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 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33 不正确戴口罩种种 34 护目镜、防护面罩 n 应用指征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 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近距离接触患者时。 为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 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 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5 戴护目镜、防护面罩应注意: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 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36 护目 镜 护目 (面 )屏 37 戴手套 根据需要,正确选用和戴手套 38 戴手套注意事项 n 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n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 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 行手消毒。 n 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n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n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39 戴手套不能 代替洗手 ! 40 (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n 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分级防护的 原则: n 一般防护 n 一级防护 n 二级防护 n 三级防护 41 1、一般防护 n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 人员。 v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v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v 认真执行手卫生。 42 2、一级防护 n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v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v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v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 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v 严格执行手卫生。 v 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 与黏膜的防护。 43 3、二级防护 n 适用于进入甲型 H1N1流感留观室、隔离病房 或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标本、处理其分泌物 、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 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v 遵守标准预防。 v 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v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v 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正确穿戴医用防护用 品。离开隔离病房时应按要求脱摘防护用品, 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 与保护。 44 注意事项: n 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 6h 8h,遇污染或 潮湿,应及时更换。 n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n 接触多个确诊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可连续 应用;接触疑似患者,隔离衣或防护服应在接 触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遇污染时,应及时 更换。 n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 部密合性试验。 n 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 2次, 体温超过 37.5 及时就诊。 45 4、三级防护: n 适用于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n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 、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 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 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 BiPAP和 CPAP)、 高 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n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 护器。 46 5、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 n 在接诊、救治和护理甲型 H1N1流感病例时, 应做好个人防护。 n 应优先考虑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 H1N1 流感疫苗。 n 应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 n 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并接受 排查,被诊断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 员,应立即接受隔离治疗。 n 医疗机构应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 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 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 47 (四)患者的防护 n 疑似患者或者确诊患者按指定路线进入病区。 n 进入病区前应当更换患者服,个人物品及换下的衣服集 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指定地点由医疗机构统一保管。 n 患者住院期间不能外出,其活动应限制在病室内,一切 诊疗活动也尽量在此病区内完成。 n 严格探视制度。 n 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管理。 n 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n 患者出院、转院时必须进行沐浴,更换干净的衣服后方 可离开病房。 48 四、消毒技术 49 1 亲脂病毒 (有脂质膜病毒 ):如乙肝 ,丙肝 ,流感病毒等。 2 细菌繁殖体。 3 真菌。 4 亲水病毒 (无脂质膜病毒):如甲肝 ,戊肝 ,脊灰。 5 分枝杆菌 (结核杆菌、龟分枝杆菌)。 6 细菌芽孢: 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样板房样板间租赁与展示协议
- 2025年金融机构安全防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物联网创业借款合同范本模板
- 2025版体育设施委托代建管理协议
- 贵州省大方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室外地面铺砖施工进度跟踪合同
- 2025年度房产买卖及社区配套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建筑测绘简单合同范本
- 2025版税务局税收筹划与税务筹划支持合同
- 2025贷款反担保协议范本:跨境电商贷款反担保示范
-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商场租户撤场协议书范本
- 九年级上册英语书译林版单词表
- 车库业主与租赁者安装充电桩协议书
- 园林工程竣工验收与养护期
-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 《养老护理员》-课件:协助老年人如厕
- 丙酸丙酯的分离工艺
- 二维层状材料的堆叠效应
- 审计资料交接清单
- 从业人员晨检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