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问答_第1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问答_第2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问答_第3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问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问答 1.为什么要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近 60 年的退休制度逐步暴 露出一些矛盾:一是现行机关事业单位的 退休费用由 财政或单位承担, 单位之间负担畸 轻畸重,一些地区和单位,特别是一些基层事业单位退休费不堪重负,无法保 证及时足 额 支付。二是由于制度模式不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 续困难,制约了人力资源在机关事业 单位与企业之间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三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退休费(养老金) 待遇确定和调整难以统筹协调,待遇差距拉大,引 发 “双轨制” 、“待遇差”矛盾,社会上要求 实现养老制度公平的呼声渐高。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社会 保险法和“十二五 ”规划也作了相 应规定, 社会各方面共识增加,机关事 业单位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一)有利于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 度的全面建立,广大农村和城 镇居民普遍 参保,加上城镇企业职工和其他就业群体,养老 保险制度已经覆盖了全国 8.3 亿多人;只有 5000 万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 游离 在养老保险制度之外,成为 制度全覆盖的“短板”和“孤岛”。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目标期只有 5 年时间,改革机关事 业单位养老保险 制度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重大举措。 (二)有利于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近年来,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开始实行公 务员辞职辞退制度,部分地区 还开展了公 务员聘任制 试点,事 业单位也正在加快分类改 革,推行全员聘用制。为形成能进能出、合理流 动的用人机制,分散单位的退休费用负 担, 确保事业单位养老金发放,必 须建立统筹互济、社会化管理的养老保险制度。 (三)有利于逐步化解“ 待遇差 ”的矛盾。机关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不缴费而享受较高 水平的退休费,权利与义务 不对应,成 为矛盾的焦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和政策,体现了制度公平和规则公 平,可 以逐步化解待遇差距较大的矛盾。 (四)有利于全面体现工作人员的劳动贡献。将现行退休 费计发办法改为按缴费水平、 缴费年限确定基本养老金待遇,多缴多得、 长缴多得,能够更加全面地体现机关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进一步增强激励性。 3.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什么时间开始? 答: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等相关规定,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国 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 2 号,以下 简称决定),于 2014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4.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有哪些? 答:概括起来是“ 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等城镇从业 人员统一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 实行 单位和个人缴费,按照多 缴多得原则 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五个同步”:一是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避免单独改革事 业单 位引发攀比。二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形成多层次保障体系,在 优化 养老待遇结构的同时保持待遇水平不降 低。三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 推进,在增加工资的同时实 行个人缴费。四是待遇确定机制与调整机制同步完善,机 关事 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计发办法突出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今后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 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综合考 虑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工资增长等因素,与企 业 退休人员统筹安排,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五是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改 革,不 再搞局部试点,防止地区之 间出现先改与后改的矛盾。 5.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范围是什么? 答: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 内的工作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不涉及离休人员和编制外的人员。 6.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缴费比例是多少? 答:单位按工资总额的 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 的 8%缴费,本人缴费工资高于 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3 倍的部分不纳入缴 费工资 ,低于平均工资 60%以 60%为基数缴 费,即“300%封顶、60%拖底 ”。个人 缴费全部计入个人 账户,统一计息,不 实行实账积累。 个人缴费部分由单位代扣。 7.改革后,新老退休人员的待遇怎么衔接? 答:实行“老人老 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 过渡”,即对改革前已退休的“ 老人”, 维 持原待遇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 “新人” ,将来退休 时的基本 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 休的 “中人”,在 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 给过渡性养老金。 8.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 答:计算“中人 ”建立个人帐户 之前的养老金叫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统一制 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 组成部分。 对新制度(或 “统帐结合” 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 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帐户,则退休时的个人 帐户储 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 养老金加个人帐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 加上没有个人 帐户年限的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就解决了这一没有个人帐户年限的养老金问题。 9.改革后基本养老金如何计发? 答: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 15 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 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 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 时的基础养老金月 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 缴费每满 1 年发给 1%。个人 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 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 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 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同时,本决定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 15 年的人员,其基本 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 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 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 13 号)执行。 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40 233 56 164 41 230 57 158 42 226 58 152 43 223 59 145 44 220 60 139 45 216 61 132 46 212 62 125 47 207 63 117 48 204 64 109 49 199 65 101 50 195 66 93 51 190 67 84 52 185 68 75 53 180 69 65 54 175 70 56 55 170 10.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待遇会不会降低? 答:为更好地保持中人待遇的衔接,这次改革设定了 10 年的过渡期,在 过渡期内 实行新老办法对比,新办法 计发的养老金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补齐;新办法计发的 养老金高于老办法的,对高出部分有所限制。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 低。 11.改革后,会不会挤占和挪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 答: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 使用。这 是考虑到,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大多由财政 资金支付, 单独建账管理基金,有 利于明确各级财政责任;而且机关事业单位的抚养比高,不与企业混用基金,有利于防 止机关事业单位“ 吃” 企业养老保 险结存基金的问题。 12.养老保险关系如何转接? 答: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参保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内同一统筹范围转 移,只转 接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另一种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内跨统 筹范围转移,或者在机关事 业单位与企业之间转移,由于涉及不同地区的财政平衡或者 不同制度的基金平衡,所以在转接养老保险关系时,既转移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还要 转移部分基金。宣传中要强调说明,无 论哪种转移,工作人员转移前后的缴费年限(含 视同缴费年限)都连续计算,不能使之利益受损。 13.什么是职业年金? 答: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 一项单位福利制度,是用人 单位在参加国家基 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为进步提高职工 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在国家政策指导和监督下实施的一种具有一定程度互济性和强制 性的社 会保险项目,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和辅助。 14.职业年金如何构成? 答:单位按工资总额的 8%缴费,个人按本人 缴费工资 的 4%缴费,两部分资金构成 的职业年金基金都实行个人账户管理。工作人员退休时,依据其职业年金积累情况和相 关约定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15.养老金佘额能不能继承? 答: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是 139 个月,也就是个人账户中的钱分 139 个月发完,按照 60 岁退休 计算, 职工领自己的钱要 71.5 岁才能领完,在此之前死亡的, 个人账户里的余额都可继承。 16.此次改革后,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如何调整? 答:经国务院批准,从 2014 年 7 月 1 日起, 统一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 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 70 元,即在原每人每月 55 元的基础上增加 15 元,提 高幅度为 27.3%。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