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精气、阴阳、五行 1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精气与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 管子内业 2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通天下一气耳。 ” - 庄子 知北游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 论衡 言毒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 万物矣。 ” - 素问 天元纪大论 3 (二)精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气机 -气的运动,称为 “气机 ” 运动的形式 -升、降、出、入 气化 -通过气的运动,必然产生各种 变化,称为 “气化 ”。 气化 无形之气 有质之形 气化 4 万物皆由气构成,故万物之变化,亦属于气化 。 在人(动物) -生、长、壮、老、已 植物 -生、长、化、收、藏 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气机是气化的前提,没有气机,就没有 气化,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产生气化 。 5 (三)精气是宇宙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 气将天地和万物联系起来,使之成为 一个整体,人也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 人和天地万物的变化是相同的。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 ” - 灵枢 岁露 6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 素问 宝命全形论 天地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7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五脏六腑 形体、官窍 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 血、津液 完成其生理功能。 8 (二)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整体 性和联系性 9 (三)阐释人体生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10 第二节 阴阳学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 。 素问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传 11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l 阴阳是宇宙间相互关联的事物 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 13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的特性 普遍性 关联性 相对性 14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 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 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 素问 阴阳离合论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张介宾 类经 阴阳类 15 阴阳属性是 相对 的 可变 的 例如: 水温之比较: 10 -60 -100 阴 阳 阴 阳 昼为阳 上午 -阳中之阳 下午 -阳 中之阴 夜为阴 前半夜 -阴中之阴 后半夜 -阴中之 阳 16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三)事物、现象阴阳属性的划 分 17 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阳光的向背而言 朝向日光则光明、温暖 -故为阳 被向日光则黑暗、寒冷 -故为阴 阳 天 日 昼 热 明 生 雄 清 上 外 阴 地 月 夜 寒 暗 死 雌 浊 下 内 18 阴阳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中 阳 温 热 的 上 升 的 明 亮 的 兴 奋 的 轻 浮 的 运 动 的 功 能 的 亢 进 的 阴阴 寒寒 冷冷 的的 下下 降降 的的 晦晦 暗暗 的的 抑抑 制制 的的 沉沉 降降 的的 静静 止止 的的 物物 质质 的的 衰衰 退退 的的 19 (一)阴阳互藏交感 (二)阴阳对立制约 (三)阴阳互根互用 (四)阴阳消长平衡 (五)阴阳相互转化 二、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0 (一)阴阳互藏交感 概念: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 相互作用的过程。 阴阳交感是万物生化的根本条件。 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 感应的一种最佳状态 。 阴中藏阳 阳中藏阴。 21 (二)阴阳对立制约 概念: 阴阳相反,导致阴阳双方 相 互对立,相互制约。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 以阳。 ” - 类经附翼 22 (三)阴阳互根互用 概念: 阴阳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 的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 方而单独存在。 阴阳互为根本 23 (三)阴阳互根互用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 - 素问 金匮真言论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24 (三)阴阳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 ” - 医贯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25 (四)阴阳消长平衡 概念: 阴阳双方是处在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动态变化之中。 26 (四)阴阳消长平衡 v 此消彼长 -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v 此长彼亦长 -阴长阳长,阳长阴长 。 v 此长彼消 -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v 此消彼亦消 -阴消阳消,阳消阴消。 27 (四)阴阳消长平衡 三种情况: 1 小范围的正常波动。 28 (四)阴阳消长平衡 三种情况: 2 较大幅度的消长,不超过正常范围 。 春 夏; 秋 冬 阴消 -阳长 阳消 -阴长 29 (四)阴阳消长平衡 三种情况: 3 超出正常范围的消长 偏盛偏衰,并且没有发生转化。 属异常现象:如酷暑、严寒,高 热、虚寒。 30 (五) 阴阳相互转化 概念: 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 相反的方向转化。 转化不是必然的,必须有条件。 “极 ”是重要条件,但不是必备条件 。 不是 极点 也可以发生转化。 31 (五) 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 方向转化。 阳转化为阴,阴转化为阳。 以阳为主的 状态 转化为以阴为主的状态, 以阴为主的 状态 转化为以阳为主的状态。 32 (五) 阴阳相互转化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 33 (五) 阴阳相互转化 正常情况下的转化: 如:四季 昼夜 属于 阳 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于阴的 冬天 属于阴的冬天可以转化为属于 阳 的 夏天 34 (五) 阴阳相互转化 异常情况下的转化: 病情变化 高热 体温下降(阴) 表寒 里热 35 (五) 阴阳相互转化 异常情况下的转化: 病情变化 寒痰 热痰 用药过凉 肺虚寒 肾病 用激素 阴虚火旺 阴阳两 虚 36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37 (一)说明 人体的组织结构 1 部位的阴阳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 - 素问 宝命全形论 阳 上 部 体 表 背 部 外 侧 阴 下 部 内 脏 腹 部 内 侧 38 (一)说明 人体的组织结构 2 脏腑的阴阳 六 腑 心 肺 心 阳 五 脏 肝 肾 脾 心 阴 39 (一)说明 人体的组织结构 3 气血津液精的阴阳 气 卫 气 精 津 液 血 营 气 40 (一)说明 人体的组织结构 4 经络的阴阳 阳 经 背 部 外 侧 阴 经 腹 部 内 侧 41 (二)说明人体 的生理功能 正常人体: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 卫气 卫阳 营气 营阴 42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整体阴阳 两种势力的平衡 各个局部之阴阳 “生之本,本于阴阳 ” - 素问 43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饮食劳倦 平 衡 阴 阳 疾病 44 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之一。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之一。 正气正气 -阳气、阴气阳气、阴气 邪气邪气 -阴邪、阳邪阴邪、阳邪 说明病理变化说明病理变化 45 阳邪 侵犯人体 阳偏亢 热证 阳 盛则热 阴邪侵犯人体 阴偏亢 寒证 阴盛则寒 阳 虚不能制阴 阳虚阴盛 虚寒证 阳 虚则外寒 阴虚不能制阳 阴虚阳盛 虚热证 阴虚则内热 说明病理变化说明病理变化 46 阴 阳 平 衡 47 阳 盛 Excess of Yang 阳邪 侵犯人体 阳偏亢 热证 阳 盛则热 48 阴 盛 Excess of Yin 阴邪侵犯人体 阴偏亢 寒证 阴盛则寒 49 阳 虚 Deficiency of Yang 阳 虚阴盛 虚寒证 阳 虚则外寒 50 阴 虚 Deficiency of Yin 阴虚,不能制阳 虚热证 阴虚则内热 51 阴虚阳亢 阴虚火旺 Deficiency of Yin and excess of Yang 52 阴 盛 阳 虚 53 阴 阳 两 虚 Deficiency of Yin and Yang 虚极 54 (四)指导(四)指导 疾病的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 -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统领八纲 : 表、实、热 -阳 里、虚、寒 -阴 55 (五) 指导疾病的防治治则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 - 素问 至真要大论 阴阳偏胜: -实者泻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阴阳偏衰: -虚者补之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56 (五) 指导疾病的防治治则 阴盛实寒 寒者热之 散除寒邪 阳虚虚寒 均用热药 温补阳气 57 (五) 指导疾病的防治治则 阳盛实热 热者寒之 清热泻火 阴虚虚热 用寒凉药 滋阴降火 阴阳偏衰: -虚者补之 58 四气: 温、热 -属阳 寒、凉 -属阴 五味: 辛、甘、(淡) -属阳 酸、苦、咸 -属阴 升降沉浮: 升、浮 -属阳 沉、降 -属阴 (五) 指导疾病的防治 药性 59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以 木、火、土、金、水 五种物质的特性, 及其 “相生 ”、 “相克 ”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探求 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60 五行 Five elements 木 Wood 火 Fire 土 Earth 金 Metal 水 Water 西方 四元素说 Four elements Earth Water Fire Air 61 一、五行的 概念 “五 ”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 ” :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62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含义 起源于 “五材说 ”: 左传 :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 。 尚书 :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 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 ,是为人用 ”。 63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1 木曰曲直 -生长、生发、条达。 2 火曰炎上 -温热、向上。 3 土爰稼穑 -化生、承载、受纳。 4 金曰从革 -沉降、肃杀、收敛。 5 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64 一、五行的概念 (三)事物、现象的五行归类 65 (三)事物、现象的五行归类 自 然 界 五 行 人 体 五 味 五 色 五 化 五 气 五 方 五 季 五 脏 五 腑 五 官 五 体 五 志 五 液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泪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 肠 舌 脉 喜 汗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肌 思 涎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涕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唾 66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一) 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概念 : 相生资生、促进 。 生我 -生我者为母 我生 -我生者为子 67 (一)(一) 五行相生、相克 相克概念 : 相克制约、克制 。 我克 -我 所胜 克我 -我 所不胜 68 相生相生 相克相克 木 火 土金 水 相生相克的顺序 69 (二)(二) 五行制化胜复 1 制化调节 2 胜复调节 70 太过或不及 生克制化 平衡 失衡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 ,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 - 类经图翼 71 相乘,相侮。 按 相克顺序 1 相乘以强凌弱,过度克制。 2 相侮 相侮反克,反向欺侮。 (三)(三) 五行的相五行的相 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72 相乘,相侮。 按 相克顺序 素问 五运行大论 : “气有余,则制己所 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 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 太过 不及 (三)五行的相(三)五行的相 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73 (三)(三) 五行的相五行的相 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木 火 土金 水 相乘 相侮 74 五行相乘、相侮 克 克 木 土 水 乘 侮 木 土 水 不及 侮 乘 太过 木 土 水 75 五行相乘、相侮 克 克 肝 脾 肾 乘 侮 肝 脾 肾 不及 侮 乘 太过 肝 脾 肾 76 3 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母病影响到其子,子病影响到其母。 例如:肝(木) 心(火)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母子同病 77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三)判断疾病的预后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78 1 天人合一 (一)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79 2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木 -生长、生发、条达。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属木 (一)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80 2 火 -温热、向上。 心阳温煦作用 -属火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81 3 土 -化生、承载、受纳。 脾运化水谷,生化气血 -属土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82 4 金 -沉降、肃杀、收敛。 肺具有清肃之性,以肃降为顺 -属金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83 5 水 -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肾有藏精,主水 -属水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84 五脏相生: 肾(水)之精以养肝(木) 肝(木)藏血上济于心(火) 心(火)之热以温脾(土) 脾(土)生化水谷以充肺(金) 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 木 火 土 金 水 木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85 五脏相克 : 肺(金)气清肃下降,以抑制肝阳上亢 肝(木)条达,疏泄脾土的壅郁 脾(土)的运化,制止肾水的泛滥 肾(水)的滋润,以防止心火的亢烈 心(火)的阳热,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 木 土 水 火 金 木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86 1 阐释脏腑的发病 太过 不及 (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87 2 说明脏腑病的传变 子母相及的传变 : 肝病传心 -母病及子 肝病传肾 -子病及母 (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88 2 说明脏腑病的传变 相乘相侮的传变 : 肝病传脾 -木乘土 肝病传肺 -木侮金 脾病可以传肝 -土侮木 (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89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心 脾 乘 侮 肝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肺 肾 90 (三)判断疾病的预后 用于推断病情: 病色与病脉 病色在面部 脉象与季节 91 用于指导四诊: 内经 :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 “视其外应,以知其五脏,则知所病矣。 ”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92 1 预防疾病传变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其太过和 不及,以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 肝木过旺 -乘脾土 -健脾 难经 :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 ,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 治未病焉。 ”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93 2 确定治则和治法: ( 1)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和治则 治则:补母泻子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 例如: 补肾益精 -治疗肝血不足 - 虚则补其母 肝实证,肝火炽盛 -泻心火 -实则泻其子 虚 可同时 补其母、实 可同时 泻其子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94 2 确定治则和治法: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 滋水涵木 -肾阴亏损,肝阳上亢 -滋养肝肾 益火补土 -肾阳虚弱,脾阳不振 -温肾健脾 (命门之火) (心) 培土生金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酒店管理中级面试模拟题与应对策略详解
- 2025年猪肉储备库岗位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
- 2025年炼钢工中级考试趋势分析与预测
- 2025年托福考试阅读部分实战模拟题
- 2025年物流行业人才选拔招聘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建筑工程管理实操手册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电力事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传媒行业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经验
- 2025年炼油工艺高级操作工实操经验与模拟题
- 电仪模块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教导处工作计划-深耕细作教研路笃行不怠启新程
- 2025年保山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中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体系与职业发展白皮书
- 安全生产事故分级标准
- 2025年广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详解讲评课件
- 2023年武汉新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含13个附录)
- 民法典合同编之合同的变更和转让重点条文案例详细解读PPT
-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车险核保人员技术认证定级考试大纲
- 高频振荡(HFOV)通气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