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晏殊词生命意识的意象表现 江门汉语言文学班 梁 【摘 要】晏殊现存的珠玉词中有词一百三十多首,抒写愁怨之情的占多 数,这位“太平宰相”通过对花卉和酒的描写表现了词人独特的生命 意识由时光流逝、生命短暂而引起的愁和怨,并在词中流露了词 人对生命的态度。 【关键词】晏殊 生命意识 花 酒 生命是单维流向而又不可重复的,人的生命只有短暂的一次,就展示在生 与死的途程之中。人生的短促、时光的飘忽使人不能不面对人类必然的归宿 死亡。人们通过对生与死的思考和探索,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在我 国古代文学史上,表现生命意识的诗歌可谓汗牛充栋而又源远流长,早在诗 经中就有“今不我乐,日月其除” (诗经唐风蟋蟀 )的悲叹,而在词方 面,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北宋倚声家初祖” (清人冯熙称)晏殊,以及他的 作品珠玉词了。 晏殊,字同叔,生于北宋初年,少年得志,7 岁即因文章出众而被推为乡 里的神童,十四岁又被推荐至朝廷,经真宗面试,赐“同进士出身” 。三十岁 官拜翰林学士。仁宗即位后,晏殊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 五十年的宦海风波,虽然曾因为李宸妃墓志事件被贬,晚年又遭人参劾罢相, 但总的来说他是富贵平稳地过了一生,如欧阳修晏元献公挽辞中说的“富 贵优游五十年” ,另又有南宋葛立方说他“身居富贵而又善言” 。然而在晏殊的 珠玉词中,我们看到这位位极人臣的“太平宰相”几乎没有关乎国家兴亡 的重大题材,也少有心系黎民疾苦的深长叹惋,而大部分是描写男欢女爱、轻 歌曼舞的生活;或写春愁秋恨,离情别思;或感叹人生短暂,时不再来。其中 一个原因,是因为词在当时被认为是“诗余” ,是酒宴中妓女们吟唱的,因此 没有赋予它太多言志的因素;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窥视到,晏殊的词中含 着各种愁怨,这种愁怨不来自于客观的社会事件、人生遭遇,而更多的是词人 在面对宴前的酒樽,微波的春水,花的凋落,水的流逝等静态景物中主观地感 悟到人生的短暂与时光的流逝而产生的莫名忧愁。这种对生命短促、时光流逝 的强烈感受正是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在晏殊的词作中,花与酒是其中比重相 当大的意象,本文将就花与酒这两个意象浅析晏殊的生命意识。 翻阅珠玉词 ,描写花卉的几乎能触目皆是,据粗略统计,在晏殊一百 三十多首词中,直接或接见描写到花卉的约有 90 首,占了全部词的 70。其 中泛写花的(包括“落红” 、 “繁红” 、 “落英” 、 “红芳”等)有 32 次;写荷花 的 17 次,菊花 11 次,梅花 9 次,朱槿 6 次,芙蓉、柳絮 5 次,兰花 4 次,杨 花、葵花各 3 次,樱桃、海棠、紫薇各 2 次,牡丹、梨花、蓼花、杏花也有描 写。 花开花落本是自然现象,然而四时有花,时时花不同,花与人一样,都是 大自然的生命体,与人同样受着永恒的时间与有限的生命这一背反定律的约束。 小小的季节变化中,花必须努力地发芽,挣扎地盛放,但花开放的时间是短暂 的,盛放之后,很快呈现凋谢之状,或者可能无端一场风雨即把它打落。花的 美好与短暂的对比,使人更强烈地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也使人对美好生命时光 的流逝唏嘘动情。也许正因如此,晏殊词才大量使用花为意象来表现漫漫无尽 的生命意识。 - 3 -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 七岁就被视为“神童”的晏殊,他思维的敏锐,感受的细腻可想而知,又随着 年岁与阅历的增长,对生命自然有了更深刻认识和思考。根据词人对花描写手 法的不同,下面把珠玉词中描写花卉的词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词人把花作为描写对象,借此观察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迁。 阳和二月芳菲遍,暖景溶溶,戏蝶游蜂,深入千花粉艳中。 何人解系天 边日,占取春风,免使繁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采桑子 ) 春天,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词人用了鲜艳的色彩和清丽的笔 调描绘了一幅初春之景:明媚的春天,消融了严冬的寒冷,花草芳香,千花竞 放,引得蝶戏蜂游。上片的描写处处洋溢着欢愉之情,但也正是春色如此美, 词人惜春留春的情意愈发深切,阳春的美景使人陶醉,但是好景难长, “繁红” 总不能逃离凋落的命运,花的凋落也是春的离去,一年一春一花时,花落了春 就去,一年也会在花开花落间默默地流去。时光没有形象,无法拉扯住,而词 人留春的愿望却随着红日的西斜而愈发强烈,于是他突发痴想,希望有人能用 长绳系住天边的红日,留住春天,免使时光流逝、春花凋零。一幅明媚的春景, 带给晏殊的不仅仅是美的感观认识,眼前的美牵动他敏感的心弦带来更多的是 联想,想到当下美好景色和美好事物随着红日的西斜也会坠落、消失,他所深 刻意识到的是时光悄然的流逝,而时光与生命的关系太密切了只有留住时 光,才免使“繁红”凋落,同样,所有有生命的东西也可以在停滞的时光中得 到永恒。 把眼前的景物花,作为描写的对象,联想到生命以后的趋向,感悟时 光的流逝,对青春、生命不可避免的消逝产生无可奈何的情绪,从而要求珍惜 时光,或强烈挽留时光,是词人借花观察到时光流逝的一种形式;此外,晏殊 还用今日之花景忆昨日之情景,从对比中观察到时光的消逝,人事的变迁。 忆得去年今日,黄花已满东篱。曾与玉人临小槛,共折香英泛酒卮。长条 插鬓垂。 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睹芳菲。重把一尊寻旧径,所惜光阴去似飞。 风飘露冷时。 (破阵子 ) 这是一首相思词,词人用了对比手法抒发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一开头就 道出一段缠绵的旧情:去年的今天,菊花烂漫,馨香四溢,与“玉人”赏玩之 际折下花枝,插上“玉人”云鬓,煞是好看。下片转到今年今日,花开依旧, 灿烂如霞,可一年光景“玉人”却早已不知去向。旧地重游,主人公却无法重 温昔日缱绻含蓄的旧梦深情,只换来“风飘露冷” 。上片的快乐与下片的凄凉, 借东篱上的黄花为参照物,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免叹息“光阴去似飞” 。词 人因此产生了失落感和愁绪。这种愁没有遭遇不幸时的悲痛,也没有灾难厄运 降临的恐惧,却让人心疼。 破阵子这首词看似相思,但最后的焦点已经不 是单纯的相思了,而是借情的转变,说明时光的飞逝。 “风飘露冷”中,词人 更多地对时间进行思考,当时间默默地向前平移而去,人事也在微妙中变化。 “人貌不应迁换”终究迁换了,那么人当下的趋向又如何呢?这大概就是晏殊 缅怀过去后所想的。美好的情离去了,眼前还是宜人的秋景,没有实际损失, 心里却若有所失,词人由此产生愁绪,他的敏感就可想而知了。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道“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 寒,斯四时之感诸诗者也。 ”晏殊对眼前的花尚且如此,花的更替所引起词人 心灵的激荡就更大了。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处风帘绣户开。 人生乐事知 多少,且酌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采桑子 ) 花本是静止之物,但这里晏殊却流动地写出了静景,两种花一谢一发,而 且还“相催” ,盛开的花纵然美好,但如春光稍纵即逝,难以久享。花的更替, 让词人感觉到自己的年岁也被时光相催着,一年年地老去;另一方面,晏殊生 - 5 - 长于北宋初期,享受了开国初年的繁华生活,又从小得志,早早地入朝为官, 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从词中“绣户” , “萧娘舞袖”等看出,晏殊这时仍处于 富贵的环境中,在朝廷上还占着重要的地位,这些都是应该成为晏殊人生中的 “乐事” 。这时燕子归来时,词人则坐于华丽的居室内,安稳地享受着生活, 然而随着各时的花相继开放,当燕子再次飞来时,无论何人都将难以预测人生 接下来是乐事还是有所遭遇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个道理,对于长期活动 于官场的晏殊而言是非常明白的,所以他强调用心地享受现有一刻酌上醇 酒,听歌赏舞,当下的生命兴许就是明日的乐事。词人正是从花的更替中就充 分地表现了他对时光飞逝,美景不驻的主观感触。 以上的花都是晏殊从静观的角度客观地描写,当词人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情、思、感都表现在花卉中的时候,花卉也在词人拟人手法下赋予了生命,于 是出现第二类词,即花不再是静观、或者叹息的对象,花也作为抒发情感的主 体展示在词中。 数枝金菊对芙蓉,摇落意重重。不知多少幽怨,和露泣西风。 人散后, 月明中,夜寒浓。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心事无穷。 (诉衷情 ) 霜华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入芙蓉。胭脂嫩脸,金黄轻蕊,犹自怨西风。 前欢往事,当歌对酒,无限到心中。更凭朱槛忆芳容,肠断一枝红。 (少年 游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 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 阔知何处。 (鹊踏枝 ) 菊花、芙蓉和兰花都是不堪凌辱的对象,在千林叶落、万花纷谢的衰飒秋 景中,这些花都是独领风骚的,而她们却同时怨起西风。她们或是在萧瑟的秋 风中,金菊和芙蓉相对而泣,互诉着幽怨,或是装扮一番后独怨西风,或是愁 云满脸,究其原因是离别,是相思。花未必懂感情,但人有感情,当词人把自 己的感情融入刻画的形象花中,那么花即人,人即花。朱光潜先生把这种 将花比人,写花之哀乐,寓人之悲喜的手法称为“移情” ,或谓之“宇宙的人 情化” , “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与物的情趣的往复回流。 ”晏殊正是成 功地移情于物,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了伤离怨别之意, 在这情感之中也渗透着晏殊的生命意识。就正常情感和心理来说,喜爱会合、 厌弃别离是人的天性。无论是与亲友欢聚,还是情侣间团圆,都会令人精神满 足,感到生命里充满了微波荡漾的欣悦。反之,别离与孤独是使人难堪、耗费 生命热情的方式。然而,天意难料,姻缘不定,人总难以依照生命的本愿生活。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 (玉楼春 ) ,充满了“人生多离别” (更漏子 )的怨尤。于是,在酒宴结束, “人散后,月明中” ,独自凭槛, 或独上高楼,追忆往事,愁怨自然从心底产生,而词人没有正面直接地宣泄内 心的情感,却把这种情感渲染到身边的花草身上,花因离别心伤,但心伤的根 本原因是花期有限,而等待无期,所以花怨恨西风,人也怨恨西风了。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词人之所以把对时间的敏感和生命意识寄托在相思 离别上而非欢愉的相聚中,还可能因为别离心伤的情感更能打动人,更容易与 读者产生共鸣,让人更感性地体会大自然微妙的生命变化。 晏殊写花的第三类词,不是眼前盛开的花了,而是落花。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 岁岁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阙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 迢迢去未停。 (破阵子 ) 青杏园林煮酒香,佳人初试薄罗裳。柳丝无力燕飞忙。 乍雨乍晴花自落, 闲愁闲闷日偏长。为谁消瘦减容光。 (浣溪沙 ) 岁月如流,光阴似水,声声催人老;花开花落,阴晴风雨,令人愁满衷肠。 - 7 - 落花是晏殊词中使用最多的意象之一, “余花落尽青苔院” (蝶恋花 ) , “晚花红片落亭莎” (浣溪沙 ) 、 “门外落花随水流” (鹊踏枝 )等等,这 些都成了晏殊生命意识的外化。 外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中曾写道这么一个镜头:一个身患重病的女 病人看着窗外枯藤上的叶子,对邻病床的老人家说,当枯藤上最后一片叶子掉 下来的时候也是她生命结束的时刻。老人家听了以后没有说话,但枯藤上的叶 子迟迟不掉,女病人凭着叶子给她的生命意识奇迹般地痊愈了,后来才知道那 是老人家画上去的。我们由此知道一花一叶都是生命的象征,给人以强烈的生 命感,在中国文学中,花之飘落凋零则意味着生命的逝去,死亡的降临。晏殊 用落花,正是由于落花特定的喻意时时勾起词人自己放置不下的死亡意识,或 者说是不可遏制的死亡意念,才使他如此在意于这人间的死亡景象,还经常不 由自主地将关注的目关停留在它身上。晏殊恐惧死亡,然而他自身没有过多病 患的摧残,现实功利的遭遇和得失的忧虑,他只是对生命自身极为细腻的体会, 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因此他没有非常强烈的哀叹,他从暮去朝来中感受到老之 将至、青春难永的悲凉。他词中的落花本身就是积淀这时间意义的自然物象, 借着落花导出流光易逝、人生苦短的生命哀愁。 “湖上西风斜日”之景, “青杏 园林煮酒”之时,都是非常美好、悠闲的,人在赏玩中,花悄然无声地落下, 荷花落尽时金菊已盛放,乍雨乍晴时花又独自飘落,没有用心是难以发现这些 变化的,而这些变化又是自然界不变的规律。 在自然与人生的对比中,人难免会感到自身的渺小、无助和哀伤。这种认 识自古就有,但人们的理解却不一样。叶嘉莹就曾多次把晏殊与李煜作比较, 说李煜是纯情的诗人,晏殊是理性的代表。李煜的感情往往如流水一泻千里, 对一切事物,都以“纯情”去感受,无反省,无节制,无考虑,无计较。 “林 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 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同是写落花,李后主看到的是单纯的花落, 凋谢了就没有了,像水一去不回。但是,晏殊却有“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 媚欲回春” , “绿波依旧东流”的描写,自然界虽有时序、节候的更替,但春去 还来,花谢还开,大自然是永远不会老去的,它只是变化地展示着自己的永恒 而已,可人的生命律动却不一样,人的生命伴随着流逝的时光一去不返,无可 挽回。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 ) 既然韶光是短暂的,人的生命是有限,那么生离死别都会让人销魂,人生 会有很多烦恼,但是我们不能沉湎于“销魂”当中,而应该把握现在,珍惜相 聚的机会,毕竟太多的时候人的追求与所得都是相背的,当我们认识到人生如 一季之花,在无情岁月的催逼下步入衰老,走向死亡,任何念远、伤春都是 “空”的,正如人不把握眼前,一切也为空一样。敏感细腻的晏殊在感受到自 然的永恒与人生有限的矛盾后,引发出伤感,但也融入了他对自然现象的规律 性认识,并且得出要“怜取眼前人”的看法。足见晏殊对一切事物都有着思考 和明辨,有着反省和节制,他的理性也成为他的词生命意识与众不同之处。 与前面三类相比,第四类写花就比较单纯了,是以花为咏唱主体的咏花词。 越娥红泪泣朝云,越梅从此学妖嚬。腊月初头、庾岭繁开后,特染妍华赠 世人。 前溪昨夜深深雪,朱颜不掩天真。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客,一枝 新。报道江南别样春。 (瑞鹧鸪咏红梅 ) 江南残腊欲归时,有梅红亚雪中枝。一夜前村、间破瑶英拆,端的千花冷 未知。 丹青改样匀朱粉,雕梁欲画犹疑。何妨与向冬深,密种秦人路,夹仙 溪,不待夭桃客自迷。 (瑞鹧鸪 ) - 9 - 这类词在珠玉词中数量很少,但抽离出其它写花类型中伤感的情调, 风格上清新明快,刚峻健美。尽管艺术手法和意义上与其它名篇相去一段距离, 可对雪中红梅的描绘用了非常鲜明的色彩,内容健康向上,正面表现了生命的 美好和旺盛,实在不容忽视。 除了花,晏殊词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意象,就是酒。 珠玉词的花香背后 总夹杂着一股淳淳的酒气,词集中直接写到酒(包括明显地以酒杯代酒的)或 言醉酒的作品接近 80 首, “有酒且醉瑶觥,更何妨,檀板新声” (相思儿慢 ) , “劝君莫惜金缕衣,把酒看花须强饮” (酒泉子 ) , “今朝有酒今朝醉,遮 莫更无长睡” (秋蕊香 ) ,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木兰词 ) “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 (更漏子 ) , “新酒熟,绮筵开,不辞红玉 杯” (更漏子 ) ,举不胜举,从上面对花的意象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晏殊对 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敏感,而在“酒”的角度看来,这些词句似乎都流露着 词人“及时行乐”的思想,但“及时行乐”是否与“恣酒纵乐”等同呢? 从客观原因看,及时行乐是当时的时代风尚。北宋前,国家实现了大一统, 社会相对安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尤其繁荣,宋太祖曾“杯酒释兵权” ,宋 真宗、仁宗等统治者也无不鼓励臣下享乐,于是一种享乐意识便在文人士大夫 中间滋长蔓延起来,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宴 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乐之地。 ” 身处其中的晏殊自然也不例外,况且他是当时有名“太平宰相” ,过着贵族般 的生活,他的享乐思想也当然与当时生活背景、社会环境这些外部因素有关。 下面以酒出发,尝试解读珠玉词中的“酒”词,探讨他的生命意识。 首先是晏殊祝寿词中的“酒”词。 原来晏殊现存珠玉词中有 30 首是寿词,其中除了 3 首是祝圣寿和颂 升平外,其余都是晏殊的自寿之词。 玉露金风月正圆,台榭早凉天。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清歌妙舞, 急管繁弦,榴花满酌觥船。人尽寿、富贵又长年莫教红日西晚,留着醉神仙。 (长生乐 ) 今朝祝寿,祝寿数,比松椿。斟美酒,至心如对月中人。 (拂霓裳 ) 玉壶清漏起微凉,好秋光。金杯重叠满琼浆。会仙乡。 (望仙门 ) 古人以酒为寿,酒出现在词中是自然而然之事,但是晏殊如此频繁地为自 己祝寿,究其实质,仍是出于词人内心深处的生命忧患意识。虽然由于欢乐祥 和气氛的笼罩,我们难以直接从寿词中感受到词人对死亡的恐惧,但我们能感 受到“寿者与被寿者对于现实生命的重视和期望延续肉体生命的心理需求,而 这一重视和需求正是由于死亡的日趋逼近所致的,它是词人畏死乐生心理的折 射和外现,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生命意识是晏殊的寿词得以产生的最重要、 也是最深层的原因” 。由此,生命意识在晏殊的寿词中没有消失,而只是“隐 化” ,词人借酒为寿,实际上,是他把酒当成道具,让他以醉的朦胧姿态抒发 对生的眷恋深情,掩饰他对死的恐惧,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认识。 除了祝寿“组绣列芳筵”外,晏殊受当时的社会环境、氛围影响,加上他 早富贵又“惟喜宾客” ,所以“未尝一日不燕饮” 。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真情锐 感的诗心” ,敏感的心让他发现美,但也让他认识人生的短暂,自然界无可奈 何的永恒变化,基于对生命的留恋,晏殊选择及时行乐。 第二类“酒”词是写词人以酒消愁释恨。 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 人貌老于前岁, 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 (谒金门 )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 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清平乐 ) - 11 -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讌。林叶殷红尤未遍,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 卮,殷勤更唱新词。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 (清平乐 ) 酒筵之中,与众宾客好友相聚,谈论往事,欣赏时花,观赏歌舞表演,应 该是一种欢乐、融洽的气氛,但在晏殊眼中不可忽视的是花红凋落,春花也好, 秋草也罢,本是赏心悦目的自然静观,也都是催人衰老之物;暮去朝来,晏殊 从这些细小的晨昏变化中,感受到老之将至、青春难永的悲凉。时间是客观存 在的,而生命是个体的,个体的生命所体现的是在宇宙中一段特定有限的时间。 四时的更替,正是生命在这种更替中的消亡,这种消亡没有声息,当人发现它 流逝时,那已经是昨天的生命,过去的时光了。人无法让时光倒流,也无法重 回昨日,人唯一能把握的今天的,现在的,当下的时光,面对生命年光,汉魏 的曹操会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短歌行 ) 身居高位的晏殊,一方面感悟到韶光有限,人生苦短,对生命产生眷恋之情; 另一方面,他在宦海中尽管没有经历太大的风浪,但难免会遇上许多暗涌或者 暗礁,相聚欢腾之时,心里还是会隐藏着人生复杂的感触或者政治情怀。这些 情怀往往不能尽言发泄,而且以晏殊这么一个在政治上明哲保身的人,在酒筵 上,也不适合慨叹太多,论说许多。他要排遣这种忧愁就选择了用酒来消愁释 恨。 清平乐估计是晏殊被罢相外任期间所作的,在醉酒的朦胧当中,他感 叹到:像他那么显达的人,虽然登过台阁,可又能有几度呢?还不如趁着美好 的时光,充分地享受人生。既然时光流逝不可复,那么在与宾客相聚的时候, 就应该“莫辞终夕醉” ,及时行乐! 然而酒可以如人所愿一杯消愁吗?“诗仙”李白就此曾留下精辟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复” (宣州榭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人可以 醉,但终会酒醒,晏殊就写了不少醉后酒醒时候的词。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 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浣溪沙 )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 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采桑子 ) 晏殊的醉不是烂醉,醉得不省人事或者神智不清,他的醉似醉非醉,有意 无意。古人爱饮酒赋诗填词,其所作多为豪放之作,且不说酷爱饮酒的李白, 只看看与晏殊同朝代的词人欧阳修,他以酒助兴的词,如“便使豪饮敌青春, 莫对新花羞白发” (玉楼春两翁相逢佳节 ) ,表现的是豪情高涨的气势。 与之相比,晏殊的醉还是闲雅地醉。共饮后众宾离散,剩下的是一片清静,燕 子在小阁边飞去,花依然悄悄地落满地,词人凭栏而立,一阵风夹杂着雨后的 清凉扑面吹来,人便马上清醒许多。然而清醒以后,才发现一霎那的宁静是转 眼即逝的,人还得面对现实生活,醉梦中的幻境与生活中的无奈形成了巨大的 落差,撞击着词人的心灵,让他重新思考人生。但在晏殊的词中,这种思考还 是非常含蓄,他似乎不愿意告诉读者他在想什么,他想到了什么,更不愿意直 白地流露出他对死亡的恐惧,他只是写下他所见到的燕过,花落,曲阑凉波, 圆荷这看似写景,但最后一个“愁”字,才又带动着读者思考,愁从何而 来,愁何以多,继而自然进入人生的思考中。 晏殊的词看似平淡,没有感情,实际上是他把强烈的生命意识融入到意象 中,他的名篇浣溪沙就是最好的代表。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 生命是什么?每个人都拥有着生命,但是生命对人类而言还是很虚无飘渺 的,我们无法触摸生命本身,但是我们又拥有着生命,能看到生命以各种形式 在发展和消亡, “人生白驹过隙耳” ,如果说我们能感受到生命,那就是感受到 - 13 - 时光的流逝,观察到万物在微妙地变化,但这种思绪似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又该怎样传达给读者呢?晏殊就采用了花和酒等意象。 “一曲新词酒一杯” ,听歌最能使人平静舒缓的,饮酒最能引起人的感动, 一曲词一杯酒,很容易就使人处于感动的境界。看着与去年同样的节候,同样 的亭台,猜想夕阳西下后时光是否还能倒流。 “无可奈何”是“花落去”了, 花谢了还会开,可再开的已经不是眼前这一朵;燕子秋去春来,不违时节地飞 回来,但由于他们体态上的相似,已经难以辨别是不是旧巢之燕了,只能是 “似曾相识” ,然而生命就在这种看似规律的交替中默默向前延伸,逐渐走向 衰老直至死亡。人,无论富贵贫穷都无法挽回流逝的时光,敏感的词人痛切地 感受到生命的这种消耗,面对这一现实,词人禁不住要在铺满落花的小径上独 自徘徊沉思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独自徘徊于花园小径,会让人感到孤独、 寂寞、惆怅、哀伤,但是也会让人若有所思,或追忆往事,或是对生命意识的 思考“花落去”是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可以惋惜,但 也要看到大自然生命往复循环的永恒变化。这是晏殊对于生命的理性思考,同 时他还用一种理性和旷达的怀抱来面对。正如这首词,我们可以沿着小径继续 沉思,也可以把握当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诉确认协商方案(3篇)
- 企业合同管理操作流程详细解读
- 社区住宿避雷措施方案(3篇)
- 民警解决欠钱纠纷方案(3篇)
- 即食牛肉干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福利饲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产品新品发布与预售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防专员体系设置方案(3篇)
- 智能健康秤体脂分析仪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银行支付测试审计方案(3篇)
- 2025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卷
- 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合同(格式文本)
- 公司聘用总经理合同书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
- 药剂教学资源库建设《医药商品基础》课程标准
- SIEMENS西门子蒸箱使用说明书用户手册
- 《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课件
- DGTJ 08-60-2017 机械式停车库(场)设计规程
- 腰部疾病的健康宣教
- 水文地质风险评价方法-洞察分析
- 小学英语与美术结合的实践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