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月考试题_第1页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_第2页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_第3页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_第4页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 古诗文(30 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12 分) 1.默写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 4 分 ) _,_。 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 分) 满座宾客,_,_,以为妙绝也。 (林嗣环口技 )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范仲淹岳阳楼记 ) 3、根据提示默写(4 分) 琵琶行中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不愿出场又不愿拒绝的复杂心态的两句诗 _,_。 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句子是 _,_。 古诗文鉴赏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2 分) _5、这首词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2-14 题(7 分) 我很不愿意把我是个工读生的底细告诉我的工友们,连对老板也保密。同事对我很不好, 有些人还忌刻我,在我要去上课的那天故意多找杂事给我做,还打骂我,因此我常打架。 有一同事是东北人,一见我学习,总是找出事来给我,说壁上有灰尘,要我去揩,等等。 但我对他很好,常常替他写信回家(东北) ,他终于感动了,对我另眼相看,给我衣服穿。 可是我还是没有告诉他我求学的事。 我失业过十几次,饿饭,找不到住处,一切的麻烦都来了。有几次又冷又饿,实在支持不 住,在街上就软瘫下来了。 我那时想大概要饿死了。幸而总侥幸碰到救助我的人,这些人是些外国的流浪者(有些是没 落贵族,有些是白俄)。大概他们知道我能演奏提琴,常请我到宴会上演奏,每次给一二百 法郎,有时多到一千法郎。有对白俄夫妇,已没落到做苦工,他们对打工者的苦楚深表同 情,竟用很微薄的工资帮助我请我吃饭。 我就这样的过朝挨夕。有过好几天,饿得快死,实在没法,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 馆中去拉奏讨钱,忍着羞辱拉一整天也得不到多少钱,回到寓所不觉痛苦起来,把钱扔到 地下,但又不得不拾起。门外房东在敲门要房租,不付钱给他,就有坐牢的危险(如果不是 为了学习,倒是个活路)。 有一次,一个有钱的中国留学生把我讨钱的碟子摔碎,打我耳光,说我丢了中国人的丑!我 当时不能反抗,含着泪,悲愤得说不出话来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很不喜欢我,他们都 很有钱,有些人领到大笔津贴,但不借给我一文。有时,我并不是为了借钱去找他们,但 他们把门闭上,门口摆着两双到四双擦亮的男女式皮鞋。 我忍受生活的折磨,对于学音乐虽不灰心,但有时也感到迷惘和郁闷。幸而教师肯帮助我, 鼓励我。音乐会演奏名曲,他们常送票给我。奥别多菲尔先生在一个名音乐会里演他的提 琴独奏时,不厌我穷拙,让我坐前排。这些意外的关怀,时时促使我重新鼓起勇气,同时 也扩大了我的艺术眼界。我的学习自己觉得逐渐有些进步,我写了好多东西,学习应用复 杂的技巧。 6作者叙说了一个有钱的中国留学生说作者丢了中国人丑,你赞成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2 分) 7文章写作者找同胞却吃闭门羹时有一个细节:“门口摆着两双到四双擦亮的男女式皮鞋 ” ,说说这个细节暗示了什么?(2 分) 8联系课文,说说作者的求学经历对我们的启发。 (3 分) (三)文言文阅读(16 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本文的作者是 时期的 。2 分 10解释加点的词语(4 分) (1 )或以二者之为 为: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 (3 )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 (4 )吾谁与归 归: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 12、文中与“进”与“退”相照应的句子是 和 (2) 13、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 (用原文回答)(2 分) 14、 作者议论“古仁人”的目的是什么?(2 分) 现代文阅读 薄暮下的刀锋 凸 凹 一如大雪覆盖旷野,遮其丑陋,使其美白,风霜侵袭颜面,去其鲜润,使其粗糙,放眼 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譬如眼前这个人 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 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 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 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 至楼口,我说:“你且等一等。 ”他笑笑:“好,不急。 ” 我住的是一楼,出门来时,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 一大一小,两把刀,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心想,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 你的生意而已。接过刀,他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刀,虽光亮唬人,却还没 有开刃呢。 ”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 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 ”一试,果然。 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 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 转,火星一闪,刀刃立现,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有些 不耐烦:“干吗不用砂轮,不过是把切菜刀。 ”他说:“您这把是合金做的,一上砂轮,会 崩出豁口。 ”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 一把四块。 ”说完,他似乎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红了。脸红的应该是我,他却先红 了,让我心生一丝惭愧。 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 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不断反复。其间,他 点燃了长杆烟袋,衔在嘴上,因为温长,烟火竟断了数次。他那个样子,让我惊疑:他这 是出来做买卖的吗? 这把刀好了,竟用了近半个小时,看了一眼那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他也笑 着摇了摇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 ”我说:“这一把就不磨了,凑合着用吧。 。 ”他说: “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 ”他把刀固定,然后再点燃了烟袋,重复着既 有的程序和动作。我不耐烦地进了屋,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不知为何,我总不时到临街的阳台看一眼那人。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脸色很黄, 一如土地。到了后来,余晕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 知他快完成工作了,走出去,掏出十元纸币给他付工钱, “不用找了。 ”他坚决把两元毛 币塞进我兜里,说:“八块钱是我的手艺,十块钱就是贪心了。 ”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 望着匠人,突然想起一句台词,情不自禁喊了一句:“磨剪子来戗菜刀磨剪子来戗菜 刀” 真有数邻人拿刀出户,没想到他却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 么呢?”他说:“天黑,看不清物件了。 ”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眼神不济, 灯光下看东西模糊,会磨不好。 ”见来人近了,他说一声“再见您哪” ,便仓皇骑远,一如 逃。 最先来到的是教历史的张老师,他满疑惑,听我言说后,他唏嘘不已:“这就是小人物 的可爱了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 。 ” (摘自散文2013 年第 2 期,有删改) 15. 标题“薄暮中的刀锋”中“刀锋”的含义是什么?(3 分) 16. 第段中画线语句“余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写得 非常传神,请加以赏析。 (3 分) 17. “我”对匠人的称呼由第段的“你”到第段变为“您” ,根据文意,谈谈为何会有 这样的变化。 (2 分) 18. 下面哪段文字更适合作为文章的结尾?说说你的理由。 (4 分) A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厚暗,灯光越明亮, 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 B我站在昏黄的路灯下,端详着匠人磨好的菜刀,那刀锋闪过一丝光芒,夺人心魄,竟让 人不敢直视。 19匠人拒绝多收两元的行为似乎难以理解,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阅读文本获得的启示, 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二)组装生命 致 远 就像我们小的时候一遍又一遍拆散收音机,终于有一天,我们开始购买零部件,尝试自 己组装一台与众不同的收音机。科学家们也希望能够“组装”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预期 功能的生命系统。 合成生物学一词最早出现于 1911 年,而真正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则是在 2000 年。2002 年, 科学家制造出了历史上第一个“人造生命”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典范之作,则是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青蒿素。这种抗疟疾良药一般 通过植物来提取,但产量很低,成本也高。科学家将来源于青蒿的紫穗槐(青蒿酸)合成 酶基因和一些相关的酵母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成功改造了酵母甲戊酸途径,大量生产出 青蒿素的前体。 合成生物学真正引起关注,始于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文特尔的实验。文特尔和他的团队合 成了草状支原体的 DNA,然后将它移植到山羊支原体的细胞中。经过成千上万次尝试,新 注入的基因组织终于成功取代了原有的基因组,细胞产物都是草状支原体的产物,新细胞 开始生长、繁殖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人造生命。这一过程,体现了合成生物学的标准工作模 式。 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能够借助“群体感应”来识别同类菌株。绿脓杆菌素是 由绿脓杆菌产生的一种毒素,用于抑制同种细菌的大量生长。当经过改造的大肠杆菌“潜 伏”到大批绿脓杆菌群体中后,事先安置在大肠杆菌中的大量绿脓杆菌素被释放,杀死周 围的绿脓杆菌,实验验证,这种细菌能杀来 99%的绿脓杆菌。在新型抗菌药物严惩匮乏的 今天,科学家对顽固的耐药菌几乎已是无计可施,类似的研究似乎能带来新的启发。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想到了利用生物质为原料生产能源的办法。 自然杂志报道,美国能源部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使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了大肠杆 菌和一个酿酒酵母的菌株,使之可以生产没药烯没药烷的前体。作为燃料,没药烷不 具有与 D2 生物柴油几乎相同的属性,而且由于特别的分支和循环化学结构,它的冻结点 和浊点更低。修改细菌使之直接大规模制造高级生物燃料,已经成为更方便且性价比最高 的方法。 合成生物学的各种成就,可能在不远的未来,能够解决很多目前人类难以处理的问题。 当然,在人为改造生命的过程中,这些本不属于自然界的生命和相关技术,万一从实验室 泄露出来,人类或许会很难应付。但是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阻止科学的发展,应该对科学研 究予以规范,让科技真正给人类带来进步和发展。 (选自 科学世界 ,2013 年 1 期, 有删改) 20.阅读段,在下面的方框里的横线上补填合适的词语。 (每空不得超过 6 字) (3 分) 合成生物学的标准工作模式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 基因组将新基因组 使其顺利成为期望的产物 21.第 段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实验验证,这种细菌能杀来 99%的绿脓杆菌。 22. 第段的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作为燃料,没药烷不具有与 D2 生物柴油几乎相同的属性,而且由于特别的分支和循环化 学结构,它的冻结点和浊点更低。 文章首段的画线句有何作用?(3 分) 三、作文(50 分) 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在慢慢老去;只要细心观 察,你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你都会看到、感受到了哪些变 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题材不限,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一、1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2 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诗词鉴赏(3 分) 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意近即可 )。(2 分) 5、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 意近即可,答成亡国哀思得全分 )。(2 分) 6、 .示例,不赞成。作者为了救国不顾穷困赴巴黎学习音乐,是一种爱国表现,是中国人 地骄傲。讨钱是无奈之举,况且作者不是白要,是靠自己的手艺要钱。所以不丢中国人的 脸。 7、 .在巴黎的留学生过着不学无术,过着骄奢荒诞的生活。 8、 .言之有理即可 9 北宋 范仲淹 10( 1)表现 (2)朝廷 (3)这 (4)归往,归属 11(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2) 除了这样的人,我归心于谁呢?(或 “我与谁同道呢 ”) 12、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13、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14、为了与迁客骚人的悲喜做对比,引出接下来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同时勉励朋友。 15. 3 分 明指匠人在薄暮中为 “我”磨的刀刃;(1 分) 暗含解剖自我,探求人和事的本质的寓意。 (2 分) 。 16. 3 分 把匠人在夕照下的身姿比作剪纸(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 (1 分)形象 地表现了匠人磨刀时的专注,也映衬出匠人的纯朴,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思考(2 分) 。 评分说明:剪纸多把纸剪出物体的轮廓来展现事物的形象。文中作者把匠人工作的身 姿定格,是有意突出其专注;又略去周围的种种繁杂的景象,用干净明晰的画面映衬匠人 的纯朴;而这样纯净的画面也会进一步引发读者对匠人这个小人物形象的更多思考。比喻 1 分,专注、单纯朴实、引发思考,答对 1 点给 1 分,答对任意 2 点给 2 分。 17. 2 分 开始, “我”并不了解匠人,有所戒备、轻视,所以证据不够尊敬,用一般性 的称呼,称“你” 。 (1 分)后来, “我”对匠人有了较深的认识,对匠人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所以改称为“您” 。 (1 分) 。 评分说明:对用“你”的理解,答出“不了解” 、 “一般性称呼”即可给分。 18. 4 分 示例一:选 A 段。 (1 分)A 段与开头“放眼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 质”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完整。 (1 分)更有利于点明应该透过表面来体察人和事的本 质的主旨。 (1 分)B 段过于强调刀锋的锐利, “让人不敢直视 ”,显现出的敬而畏之,与作 者所要表达的从匠人身上得到的认识和作者要进行的自我解剖不一致。 (1 分) 示例二:选 B 段。 (1 分)B 段照应题目,与标题“ 薄暮中的刀锋”相呼应;(1 分) 很好地表达了“我”对匠人敬业、真诚等美好品质的敬意。 (1 分)文末已借张老师的话说 出了匠人的品质,文章到此结束,会让读者更有回味的余地。所以不用补写 A 段。 (1 分) 评分说明:只有选择,没有分析不给分;有选择,但分析不合理可酌情扣分;也可 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9. 3 分 这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他诚实纯朴的品性的体现。 (1 分) (正如作者说的, “放眼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 )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要分析支配他行为的思想、 性格。 (1 分)文中,匠人不用砂轮而手工挫刀、不接因天晚无法按质完成的工作,这些表 现都说明匠人具有敬业、诚实的品质。因此,匠人拒绝多收两元的行为是符合他诚实纯朴 的品性的。 (1 分) 评分说明:看法 1 分;结合启示,1 分;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1 分。如果只有看法, 没有分析,不给分,有看法,但分析不合理可酌情给分。 (二) 20. 3 分 第一空:合成( 1 分) ;第二空:植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