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资料诗句.docx_第1页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诗句.docx_第2页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诗句.docx_第3页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诗句.docx_第4页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诗句.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诗句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诗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苏轼念 奴娇中秋 5、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李峤中秋月二 首其二 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 寒。 苏轼阳关曲 7、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范成大水调歌 头细数十年事 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 中秋月 9、中秋谁与共孤光。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 大梦 10、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 中秋登楼望月 1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米芾 中秋登楼望月 12、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 尽无碍桂影婆娑。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苏辙水调歌 头徐州中秋 14、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 吴 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5、分明不受人间暑。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 中秋 16、何妨小驻听吾语。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 中秋 17、声直上,蟾蜍窟。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 夜潮 18、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文天祥回 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9、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 中秋月 20、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21、何处飞来大明镜。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2、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 吴文英尾 犯甲辰中秋 23、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4、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晁补之洞仙 歌泗州中秋作 2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 阳关曲 26、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 吴文英玉漏 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7、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 香,清辉了如雪。 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28、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辛弃 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9、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苏轼 念奴娇中秋 30、丹桂花开第二番。 吴文英思佳客闰中 秋 3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 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 歌头丙辰中秋 33、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阳关曲 34、一轮秋影转金波。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 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6、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张 养浩折桂令中秋 37、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8、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苏轼念奴 娇中秋 39、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文征 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0、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文征明 念奴娇中秋对月 41、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2、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辙水调歌 头徐州中秋 43、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刘过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4、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苏轼 念奴娇中秋 45、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文征 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6、满堂惟有烛花红。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 元月 47、忆对中秋丹桂丛。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 元月 48、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9、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辛弃 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50、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文征明念奴 娇中秋对月 51、月到中秋偏皎洁。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 月 52、今宵楼上一尊同。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 元月 53、浑欲乘风问化工。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 元月 54、永夜闲阶卧桂影。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 中秋作 55、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6、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苏辙水调 歌头徐州中秋 57、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 刘 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8、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 吴文 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9、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 吴文 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60、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 刘克 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 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 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 “仲秋” ,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 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 “月圆” 、 “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 ,客居他乡的游子, 更 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 故乡”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宋代王 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 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 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 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 人的名篇 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 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 、 “拜月亭” 、 “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 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 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 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 活动已被规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 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 嚼月,中有酥和饴” ,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 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 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 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 行始于宋朝, 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 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 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 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 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 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 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 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 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 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 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 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 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 报的遗俗。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那么,中秋节为何 要吃月饼呢?专家日前对此进行了解释。 专家介绍说,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 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 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 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 ,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 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 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 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 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 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 ,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 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 ,民 间俗称为“小饼” 、 “月团”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和怡。 ”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