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的真实故事_第1页
可口可乐的真实故事_第2页
可口可乐的真实故事_第3页
可口可乐的真实故事_第4页
可口可乐的真实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书由 提供。该书收集于网上,仅供读者预览,请于下载后 24 小时 内删除。如果喜欢该书,请购买正版。 可口可乐的真实故事 仅仅六年,这家公司的管理能力怎么会从世界一流退化到愚不可及?理发师汤米知道内情 作者:Betsy Morris 既然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近来的公开表演已经收场,既然它已经找到了新任首 席执行官 这是一个十分离奇的过程,同为财富世界 500 强的宝洁公司(P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巴里?迪勒(Barry Diller)和家庭用品公司(Home Depot)的鲍伯? 纳尔代利(Bob Nardelli) ,这帮人居然也会看走眼,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 议。 面对有关可口可乐董事会治理公司能力低于一般水准的指责,有的董事会成员火冒三丈。 当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代理领域的顾问公司)对巴菲特在 可口可乐公司审计委员会的任职提出质疑,称可口可乐与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有商业关系时,艾伦在华尔街日报的言论版上发表了一篇尖酸 刻薄的文章予以反击。艾伦拿这次质疑与塞勒姆(Salem)巫师大审判做比较,当时“那些 愚不可及的人说聪明绝顶的天才是巫师,指控他们对自己施了魔咒,随后烧死了他们 在机构股东服务公司的天才们指认沃伦是巫师之前,还没人知道他就是名巫师。谢天谢地, 那些家伙能光临此地,拯救我们这些真正在可口可乐公司持有股份的人。 ” 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的另外一些辩护者则搬出了公司的经营数字。最近一个季度的经营数 字著实喜人公司的净收入增长了 35%,营业额上涨了 13%,达 51 亿美元。可口可 乐在想方设法改善瓶装厂的经营,削减成本,提高利润率,并且增加现金流。董事会成员 吉米?威廉斯(Jimmy Williams)说:“如果你就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状况、利润、现金流 和市场渗透力写五页文章的话,我们现在的状况与过去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其他一些事情 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我们对公司的发展态势非常满意。我们只是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 一些沟沟坎坎,这些该死的小障碍过于显眼,让人们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公司身上来。 ” 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性的财富500 强公司,但它在很多方面仍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独 立特行的企业,有著独特的风格。这样的风格会造成猜疑,还会滋生阴谋诡计和流言蜚语。 可口可乐的高管人员一般都住在亚特兰大市 Buckhead 附近,在该区的 Northside Parkway 街与 West Paces Ferry 路相交的拐角处有一家托马斯理发店(Thomas Barber Shop) 。就是 在这家理发店中,居然有一位近乎先知的人物。多年来,沃尔特?托马斯(Walter Thomas,即汤米)一直为可口可乐公司的高层经理理发,价格是每位 15 美元。基奥(汤 米称他为“大狗” )也在这家理发店理发(他说,大狗“身体结实,思维敏捷,而且能言善 辩” ) 。可口可乐前任首席执行官艾华士(Doug Ivester)也在这里理发。当可口可乐总裁史 蒂夫?海尔(Steve Heyer)于三年前上任时,有人对他说,如果明智的话,就该去那里理发 (他随即照做) 。在这家理发店里,你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可口可乐公司的事情。汤米知道, 斯基特尔?约翰斯顿(Skeeter Johnston)不可能得到可口可乐企业公司(Coca-Cola Enterprises,可口可乐最大的瓶装厂) ,无论他的父亲萨默菲尔德(Summerfield )如何努力 为他争取也无济于事。汤米还警告过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杰克?斯塔尔(Jack Stahl) ,说他在 位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后来事实果真如此 斯塔尔现任露华浓公司(Revlon)首席执行 官。本文涉及的每一个主角几乎都在汤米的店里镶有“可口可乐”标识的后墙上签下了名 字。汤米了解公司里的恩恩怨怨,知道每件事的来龙去脉。可口可乐的一位高管人员说: “我去汤米那里,并非因为他头发理得很好,而是因为我如果不去心里就不踏实。 ” 汤米曾经为可口可乐公司享誉盛名的元老罗伯特?伍德拉夫(Robert Woodruff)理过发,自 那时起,他一直都是公司的热心股东和旁观 者。而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应该追溯到曾经长 期担任首席执行官的伍德拉夫身上人们都称他为“老板”他凭借巧妙的战略管理 和宏大的气度把可口可乐塑造成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品牌。是伍德拉夫让二战期间的美国大 兵可以以五美分的价格买到可口可乐。在美国军人的促进下,可口可乐公司把瓶装厂部署 到了世界各地,公司这才真正占领国际市场。而且正是在 25 年前,年届 90 高龄、已然 退休的伍德拉夫从幕后现身,使可口可乐公司度过了第一次继任危机。 那时,公司就像最近一样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领导人身体虚弱 首席执行官保罗? 奥斯汀 (J. Paul Austin)患有阿耳茨海默氏病,这件事直到后来才披露 ,与瓶装厂之间麻烦重重, 有人开始担心人们对可口可乐已经产生厌倦。公司董事会按照伍德拉夫的吩咐举办了一场 由六位候选人参加的竞选,交际广泛的唐?基奥似乎胜券在握。但是,他最终未能如愿。首 席执行官的重任落在了郭思达身上,这位从公司技术部门提拔上来的执行副总裁没有任何 经营方面的经验,不过他与伍德拉夫交情甚厚,他经常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前去拜访伍德拉 夫。 基奥成为郭思达手下声名显赫的二号人物。从这个二人小组第一次在纽约讲演的时候起, 郭思达就表现得宽宏大量。 “一言堂的时代已经结束, ”他告诉分析人士。 “由我来代行唐? 基奥领导这家瓶装厂的方式绝对是犯罪。我会表现得像个外行我的工作是知人善任。 ” 在接下来的 12 年里,他们二人成了公司历史上工作效率最高的合作搭档。他们具有互补 性。郭思达是出生于古巴的化学工程师,他的家产被菲德尔?卡斯特罗没收充公;在衣阿华 做过推销员的基奥曾经在奥马哈(Omaha)担当谈话节目主持人,而且他当时与约翰尼 ?卡 森(Johnny Carson,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译注)合住一个公寓。郭思达好深思, 少言寡语,风度翩翩,是一位商业哲学家;基奥爱在社交活动中出风头,比谁都能侃。郭 思达喜欢坐在亚特兰大北大街公司总部顶楼的办公室里,在一尘不染的办公桌上伏案工作; 基奥却喜爱四处周游,与客户推杯换盏,同瓶装厂过不去,取悦他的追随者。基奥喜欢抢 镜头,谦逊的郭思达对此并无丝毫不快。他还按照大多数首席执行官的工资标准为基奥支 付薪酬,对基奥赞不绝口。 从表面看两人关系是和睦的,他们分掌著公司,但在幕后,这些傲慢自负的大人物之间的 关系却存在著微妙的平衡。基奥与郭思达的当然继承人艾华士水火不容,这一点现在已为 人所知。基奥总想从公司的大手笔中揽下更多的功劳,如创建规模最大的瓶装厂可口 可乐企业。而且郭思达绝不可能先于基奥得知某些消息,因为公司员工都在严格遵守一项 “棒棒糖规则” ,以确保(据公司的一名员工回忆) “如果你给了罗伯托一支棒棒糖,你最 好也同样为唐准备一支” ,而且要几乎同时这么做。可口可乐一位前高层领导喜欢这样描述 基奥:“基奥的麻烦在于,他希望自己在每一场婚礼上都扮演新娘,在每一场葬礼上都充 当逝者。 ” 郭思达 1997 年 10 月去世之后,公司内部的积怨很快便开始显现。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形 象地比喻成“玫瑰战争”且把艾华士一方设想为约克家族,把基奥一方设想为兰开斯 特家族。继位的首席执行官艾华士将兰开斯特家族的一些显贵放逐,对另一些人则加以遏 制。他把公司中职位最高的黑人、高级副总裁卡尔?韦尔(Carl Ware)降了职。内维尔? 艾 斯戴尔(E. Neville Isdell)曾经是最有实力角逐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候选人之一,艾华士把他 流放到英国担任一家瓶装厂的负责人。 艾华士晋升的时机实在是再糟糕不过了。是年夏天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可口可乐公司 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整个瓶装企业的收入几乎陷于枯竭。可口可乐之所以享誉世界,是 因为它的利润额一直能达到预期,但艾华士从继任的第一天起就遇到了困难。 不过,艾华士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应对迟钝。他的智商非常高,但情商却格外低。他出生于 佐治亚州北部一个工厂工人的家庭,白手起家,性格固执,非常内向,凭借自己的智慧以 及勤奋工作坐上了这个位子。据熟悉艾华士的人介绍,他对基奥张扬的做法极其厌恶,而 且从未真正理解郭思达几乎天天与董事会成员闲聊的意义(艾华士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没 过多久,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艾华士得罪了欧洲当局、沃尔玛(Wal-Mart) 、迪斯尼 (Disney)等大客户的高管人员以及部分大型瓶装厂,其中包括可口可乐企业公司 沃伦? 巴菲特之子霍华德(Howard)是该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当他匆匆忙忙赶著去各处救火的 时候,他渐渐疏远了与公司董事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但有一个人却始终与董事会来往密切, 甚至在退休之后也不例外,那就是唐?基奥。 现在,你必须对基奥再有所了解。当基奥向你表示问候的时候,他会一面与你亲切握手, 一面用他的左手托住你的肘部并将身体微微向你贴近,从中你既可以感受到基奥真诚的热 情,同时也能察觉到从他身上散发出的威严。而且,基奥既能让你备感振奋,也可以让你 感到惊恐。他魅力十足,有著明亮的双眼 和用不完的精力,外表和行为举止与他的年龄不 相称。他 1993 年从可口可乐公司退休后,来到赫伯特 艾伦的艾伦公司担任董事长,开 始了新的职业生涯。艾伦公司的总部设在可口可乐公司位于纽约市第五大道 711 号的公司 大厦里,这幢办公楼是原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大楼。从艾伦的办公室沿走廊一直往前走, 就是基奥的办公室。 尽管当时在艾伦公司的工作看上去就像是给基奥的另一支棒棒糖一个退休前的落脚之 处,实际上基奥当时的年龄已经比可口可乐公司强制退休的年龄大了两岁。不过,基奥在 艾伦公司的角色远不止是装点门面的闲职。在基奥的名片夹里有一批重量级的人物,其中 包括他的密友、曾与他在奥马哈做过邻居的沃伦?巴菲特,巴菲特于 1989 年进入可口可乐 公司董事会,这与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职位相当,他凭借著手中持有的 超过 8% 的股份成了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股东。基奥以郭思达的顾问的身份继续出席董事 会议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郭思达去世。艾华士上任后拒绝与基奥续签顾问合同。 把基奥拒之门外是艾华士的失算之处,这次失误是致命的。当基奥为这位新晋升的首席执 行官进言献策的时候,艾华士只给简短的回复,意在对这位前任高层敬而远之。对于基奥 的盟友赫伯特 艾伦,艾华士多年来也未曾用心,反而与他作对,这就使事情变得更糟了。 赫伯特?艾伦身材消瘦,但很结实。他精力旺盛,性格很孤僻,但有魅力。他并不是艾伦公 司的创始人,而是从自己的叔叔和父亲手中接过公司。但艾伦却通过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 形象(他在爱达荷州阳光谷举办的年度媒体大会,已经成为工商界重量级人物的峰会)并 在持股公司中积极活动,极大地抬高了公司的影响公司的规模不太,但却声望远播。 1977 年,当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因为伪造支票事件而陷于混乱的时候,艾伦公司大约持有该 公司 7% 的股份。作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董事,艾伦带领董事会驱逐了公司的首席执行 官,代之以证交会的律师费伊?文森特(Fay Vincent) ,文森特在威廉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上学时与艾伦是同窗 文森特是财富杂志出版人的母公司时代华纳公司 (Time Warner)的董事 。 20 世纪 80 年代初,当可口可乐的新任首席执行官提出收购的时候,对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来说一切条件都再好不过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正是郭思达借以推动利润增长所需的手段, 而且他也需要利用好莱坞制造声势,从而为解决可口可乐公司的问题赢得时间。郭思达为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并且让艾伦进入可口可乐公司的董事会。此外,艾 伦公司还成了可口可乐事实上的投资顾问,这就为该公司开辟了财源滚滚的新业务渠道。 从 1982 年到 1989 年,艾伦公司每年从可口可乐公司赚到的钱从到 100 万到 3,000 万 美元不等 当 1989 年可口可乐把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卖给索尼(Sony)时,艾伦公司从中 赚了 3,000 万美元。 但是,当艾华士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逐渐得势的时候,艾伦公司从可口可乐获得的收入 出现明显下滑,到 1993 年时彻底枯竭,就在这一年基奥退休。艾华士甚至向外界透露, 他正考虑出售位于第五大道 711 号的办公大厦。艾华士已没有机会这么做了。1999 年 12 月初,艾华士参加完为麦当劳叔叔之家(Ronald McDonald House)的慈善活动举行的董事 会会议后,在芝加哥的一个飞机场遇见了前来迎接他的沃伦?巴菲特和赫伯特?艾伦,他们 给了艾华士一记晴天霹雳。他们告诉艾华士,他们已经对他的领导才能失去了信心。 据熟知此次事件的人士介绍,艾华士当时以为他们二人代表了整个董事会的意见,因此同 意退休。但在周日晚召开的董事会特别会议上,艾华士离职的消息震惊了董事会成员,他 们纷纷询问艾华士是否身体不适,抑或是公司发生了什么灾难性的事件,而他们还被蒙在 鼓里。他们甚至为艾华士在这样的危难关头弃职离开公司感到气愤。第二天清晨,艾华士 离开了可口可乐公司,但压抑在董事会成员心头的不快却持续了数年。 接任首席执行官的是基奥这一派的人杜达富。他在英国、瑞士以及马萨诸塞州的威廉 斯镇都有房产,在威廉斯镇,他住的地方与赫伯特 艾伦的住宅不远,二人过从甚密。可 口可乐各公司之前几乎从未听说过杜达富。这位澳大利亚人当年 56 岁,1969 年开始担任 公司的规划经理。在公司的 30 年里,他有一大半时间都是在亚洲度过的,其中包括在可 口可乐日本公司担任总裁时的一段出色工作经历。日本是可口可乐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市场。 杜达富为人低调,谦恭谨慎。他不太善于交际,在面对媒体时表现得内向。不过,杜达富 喜欢品尝葡萄酒,四处旅行,鉴赏艺术品,在可口可乐公司的高层领导人中间,他是为数 不多肯为自己的业余爱好抽出时间的人。他当时一直打算退休,后来被人称为可口可乐的 “意外当选的首席执行官” 。 据一些直接向他汇报的人透露,杜达富在亚洲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部分原因在于其争 取全体同意的工作作风及善于搞外交。但是,杜达富忍受不了冲突。公司的一名员工说: “他对斗争惟恐避之不及。他是个好人,但选他当首席执行官太糟糕了” (公司的一位女发 言人说,杜达富不会接受采访,因为“你必须理解,我们正竭尽全力把损害降低到最低限 度。我们在努力保证这个地方免于崩溃” ) 。 杜达富在可口可乐工作的 30 年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亚洲奔波,对于如何在亚特兰大主 持公司大局,他丝毫没有头绪。在杜达富升任首席执行官后不久,据当时在公司总部 25 楼办公的一名员工介绍,公司里来了一位风水先生,对办公室的装修做了些改动。这位和 尚重新摆放了电话,这样电话线的方向就不会搞错。此外,杜达富和其他两位高层人士的 办公室内还摆放了实物大小的陶瓷公鸡。总部大厦外有四根旗杆,过去这里分别悬挂美国 国旗、佐治亚州州旗、公司的旗帜以及当日到访佳宾(通常是公司的客户或瓶装厂商)的 旗帜,但现在这些旗帜却被杜达富摘下了。伍德拉夫和郭思达均可以算得上是技巧娴熟的 沟通者,这位新任首席执行官似乎根本未想到他这些姿态的影响。公司员工感到惊骇:这 位来自澳大利亚的首席执行官不喜欢挂旗子,带来了一场文化革命(如果去托马斯理发店 的话,汤米会说:“在杜达富的领导下,公司股价从 69 美元跌到了 36 美元。如果说这 也是好运气,那我宁可一点也不要” ) 。 汤米是“大狗”的忠实拥护者。他说,基奥深深涉足公司事务,没什么可奇怪的。事实上, 这完全有必要。杜达富需要的不只是好运气以及和睦的气氛,他还需要许多建议和指导, 因此他很自然地向基奥求教。2001 年 3 月,杜达富告诉财富 ,他们二人几乎天天都要 电话交谈。杜达富说:“能有人跟你说你愚蠢透顶,这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基奥再次受到 了董事会的热情欢迎(通常他会回避高级管理层的会议) 。艾伦公司也重新开始为可口可乐 出谋划策。2001 年,艾伦公司通过为可口可乐提供咨询所收取的费用达 350 万美元; 2002 年艾伦公司收取的各种好处总计达 275 万美元,而去年艾伦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艾 伦和基奥的儿子同为该公司的负责人)就收取了近 1,000 万美元。 为了快速解决问题,杜达富表现出了一位内部人士所说的“神奇的子弹思维” 。没过几周, 他便开始实施大规模的裁员计划,一下子削减了 5,200 个职位,旨在将成本降低到合理的 程度,并且解决被外界人士普遍认为属於机构臃肿的问题。如今,公司承认对这次裁员计 划的考虑有欠周详,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削减人头上,而不是帮助可口可乐公司明确战略。 过去,艾华士的管理秘籍是“全球化思维,本土化运作” 。而杜达富最先想到的却是“本土 化思维,本土化运作” ,从中也折射出他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正因为如此,他才认为可 口可乐的许多问题都应归咎于总部的官僚主义作风。一位曾经为他工作过的经理说:“他 打心眼里对亚特兰大方面不屑一顾。 ” 长期以来,可口可乐的运转一直有如一个复合的矩阵。尽管公司 70% 的营业额来自美国 以外的 200 多个国家,但照管这一生命之火的人却坐镇公司总部,负责为广告、质量控制、 公共关系、法律事务等制订标准,并积极予以维护。公司的一位前高层经理说:“除却体 制和商标外,隐藏在这家全球化公司背后的天才还包括控制网络:公司总部的律师与基层 的律师构成了矩阵这一策略同样运用于金融、技术、市场营销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在 公司发展的黄金时期,战略家郭思达在公司总部开创并培植了这套严格的控制体系;而推 销员基奥则忙于处理其他方面的事务。 与艾华士大量驱逐基奥的心腹干将一样,杜达富如今也铲除了艾华士的人。公司人员流动 非常厉害。在过去四年半时间里,公司先后任用了两位营销部门负责人,两位欧洲市场负 责人,还更换了负责北美、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市场的高级经理和人力资源部和法律事务 部的高级主管。据熟悉杜达富和基奥的人士透露,杜达富在所有重大人事决定方面都征询 基奥的意见。杜达富与基奥只产生过寥寥几次分歧,其中一次是杜达富提名杰克 斯塔尔 (他是艾华士的人)担任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基奥表示反对。在一次公开的不信任投 票中,斯塔尔没有被提拔进董事会。不久以后,公司的许多重要会议都不再让斯塔尔出席, 其中包括在怀俄明州举办的一次关键性战略会议,而所有向他直接汇报的经理均出席了这 次会议。斯塔尔随后投奔了露华浓。 在基奥的一手策划下,可口可乐业已退休的资深经理布莱恩?迪森(Brian Dyson)再度出山。 此外,可口可乐在讨论是否应该招募 Turner Broadcasting 公司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史蒂夫?海 尔(Steve Heyer)出任杜达富的继承人时,基奥投了关键性的一票。 赫斯特杂志 (Hearst Magazines)总裁凯瑟琳?布莱克(Cathleen Black)和可口可乐的一名董事共同提 名海尔后,海尔立即被派去会见基奥,而基奥一见到海尔便喜欢上了他。 海尔 2001 年抵达可口可乐公司时,人们最初以为他又是一颗神奇的子弹。但没过多久, 这位性格莽撞的经理便与公司的文化发生冲突,还惹恼了基奥。海尔性格强悍,待人苛刻。 更糟糕的是,他有一种权力欲。可口可乐的高 层领导都深知,公司要靠瓶装厂商才得以把 他们的糖浆变成饮料成品,因此在他们中间流传著这样一句话:“等你的瓶装厂商开上了 卡迪拉克,你就能开别克。瓶装厂商开了别克,你可以开福特。如果瓶装厂商开福特的话, 那你就得步行了。 ”海尔坐的是一辆奔驰,并且在罗伯特?伍德拉夫居住过的 Tuxedo 路上 买了一幢房子。就连郭思达也没这样做过。 而且,海尔引起了外界很大的关注,这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因为公司过去一直教导那些追 随在领导人周围的高层经理不要抢风头。近一年来,海尔已经在瓶装厂商和分析师中间培 养起了一大批追随者,这些人对海尔赞赏有加,认为 是他使公司得以稳定,控制住了公司 预算,实施了合理的裁员,并制订出了明晰的商业战略。去年 2 月,海尔在贝弗利山 (Beverly Hills)举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在观众中间受到极大欢迎,可口可乐 公司接到了无数索取这次演讲内容复印件的请求。从那以后,公司向海尔发出警告,要求 他保持低调,不允许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不允许接受采访,同事调侃地称海尔被判了 “缓刑” 。有人说,他的心里根本没有装著可口可乐公司;他既不能像基奥那样激励员工, 也不能像郭思达那样充当品牌的代言人。理发店透露出的消息是:海尔不会接任公司的最 高职务。他的确没有(海尔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 耳语运动损害了人们的士气。甚至有时候公司的高层官员尚未正式接到即将“退休”的通 知,有关的新闻稿就已经写好了。离开公司的人如果想保住自己的遣散费和退休福利的话, 就必须对外界三缄其口。有时似乎是高层走漏了消息,公司的高级经理经常因此受到似褒 实贬的评价,甚至遭到严厉批评。一位曾在可口可乐工作过的员工说:“这简直就是暗杀。 ”可口可乐公司的士气依赖于一种信仰,即可口可乐不仅仅代表深褐色的汽水,它还代表 伍德拉夫遗留下的神奇魅力爱国情怀、全球主义和谦逊的态度。对这样一家公司而言, 流言蜚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一位公司内部人士说:“他们已经把魔鬼从瓶子中放了出来, 而且人们难以知道如何能把它收回瓶内。 ” 杜达富在位的年头里,基奥很少在总部露面,但人们总能感到他的存在。作为公司的军师、 权力掮客以及大人物,基奥继续合情合理地为可口可乐公司的顾客、瓶装厂商和供应商充 当幕后的接触点。公司的一位前任经理回忆说:“我曾与他有过多次交谈。谈话内容很普 通。我并未从他的话语中感到他在有意干涉,也没感到他超越了自己的职权范围。 ”但基奥 的确拥有很强的影 响力,而且人人都知道这点。 “没人愿意和他作对, ”这位经理说。 很早以前,杜达富试图带领可口可乐进入快速增长的非碳酸类饮料行业。2000 年 11 月, 基奥便尝试著帮助他收购桂格公司(Quaker Oats) ,佳得乐( Gatorade)就是桂格拥有的品 牌。但是,这次努力却以失败收场,尴尬的结局破坏了杜达富在董事会中的威信。后来, 桂格的一位代理人讲述了这段离奇的故事。 当时有三家公司竞标桂格,以艾伦公司为代表的可口可乐提出的条件最优厚以每股超 过 115 美元的价格进行股票收购交易,合同中还附有缩水保值条款,以防可口可乐的股价 下跌。作为出价的一部分,可口可乐坚持要求桂格终止与百事公司(Pepsi)和达能公司 (Danone)的谈判。11 月 18 日,桂格公司董事会同意了这项要求,但条件是可口可乐 董事会必须支持这次收购交易。于是,桂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鲍伯?莫里森(Bob Morrison)很自然地做了一件事:向唐 ?基奥进行咨询,因为唐 ?基奥似乎了解内幕,而且 他是杜达富的军师,是可口可乐的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同时在可口可乐公司最具影响力的 董事中,有一位还是基奥的商业合作伙伴。在一次电话会议中,杜达富和基奥都向莫里森 承诺,他们已经向董事会告知了这项交易,公司的管理层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并督促 董事会在感恩节及时批准这次交易。桂格公司随即终止了与其他各方的谈判。 但是,三天后可口可乐董事会居然否决了这项交易,大家当时的惊愕程度可想而知。杜达 富和莫里森对交易的批准信心十足,因此他们此前已经一起拍摄了宣传照片,连香槟也准 备好了。桂格公司的董事会在五个小时之前批准了这次交易,所有成员都在静候佳音。可 口可乐公司的公关部门也早早给各家报纸提了醒。 据一位了解会议过程的人士说,当董事会开会时,董事巴菲特和彼得?尤伯罗思(Peter Ueberroth)对交易投了反对票。巴菲特经过计算之后认为,以可口可乐 10% 的股份收购 桂格的资产是个过于冒险的举动。杜达富没有完全理解审慎调查的内容,也没有为交易奋 力抗争。尤伯罗思发问:“银行家将会得到多少好处?”有人估算,艾伦公司大约可以从 中得到 2,800 万美元。董事长杜达富最终没能赢得董事会的支持。许多人把这次交易的失 败归咎于杜达富没有抗争到底。但艾华士一方的人却别有收获,他们认为这是报应。据两 位熟悉当时公司局势的人士介绍,艾华士被逐这一意外事件令尤伯罗思非常不快(尤伯罗 思本人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因此,他不想再次草率从事。海尔被任命为总裁后,杜达富就 很少露面了。董事会成员说,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四处巡视和改善与瓶装厂商的关系上。 但他也在可口可乐公司纽约办事处待了不少时间,这个办事处与第五大街办公大厦里的艾 伦公司只相差了几个楼层。一位在亚特兰大直接向杜达富汇报的公司员工跟随杜达富长达 一年多,但只与杜达富见过一面。 杜达富大概既优柔寡断,又反复无常。去年秋季,帕特里克曾经在华盛顿的一次颁奖晚宴 上宣布,他将深入调查可口可乐公司哥伦比亚瓶装厂发生的劳工暴力事件,他已获得杜达 富的首肯,即将展开调查。今年 3 月,杜达富突然推翻了四个月前做出的决定,不允许公 司总顾问帕特里克调查可口可乐公司在哥伦比亚的问题。帕特里克告诉杜达富说他想辞职, 但杜达富想等到 4 月的董事会上再宣布他的辞呈。不过消息不胫而走,新闻报导暗示董事 会对帕特里克的工作表示不满。据与帕特里克关系密切的人透露,帕特里克听到这些新闻 后勃然大怒(帕特里克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 。 对这项辞职决定宣布的处理惹火上身,把杰西?杰克逊(Jesse Jackson,美国著名黑人民权 运动领袖译注)吸引到了公司的年度大会上,此事成了可口可乐公司诸多麻烦的象征。 在威尔明顿,一批叫喊著“可口可乐,杀人的可乐,有毒的可乐,种族歧视的可乐”的示 威者向杜邦酒店(Hotel du Pont)里的可口可乐公司股东塞了许多传单。在酒店的大会议 厅里,当主持人介绍可口可乐董事会成员时,没有一位董事向台下的观众起身示意。杜达 富开会时心不在焉,会场逐渐失控。杜达富劝说一位提问的儿童“萨姆,喝可乐吧” ,但随 后他又停顿了片刻。 “我是说,如果你父母允许的话,那就喝吧。 ”一位股东激进分子开始 做出出格的举动,八名穿著制服的保安人员把这名股东按翻在地,杜达富站在主席台上大 喊:“退下,保安都给我退下!” 其余的高层官员中只有基奥发了言,他早在 2 月就已 经重返董事会,并且担任公司新首席执行官招募委员会的负责人。他向观众承诺,董事会 将为可口可乐找到最好的人选。 事实上,这个委员会所从事的公开招募活动非常奇怪。接任可口可乐公司最高领导职位的 人选逐渐落在了鲍伯 纳尔代利身上,但他表示没有兴趣,随后公司把目标转移到了康卡 斯特公司(Comcast )执行副总裁史蒂夫?伯克(Steve Burke)身上,但他也拒绝了。董事 会在吉列公司(Gillette)首席执行官吉姆 ?基尔茨(Jim Kilts)身上倾注了巨大希望(巴菲 特曾经担任过吉列公司的董事) ,但基尔茨退出了竞选,理由是他和妻子都不愿搬到亚特兰 大。在 4 月 24 日杰克? 韦尔奇( Jack Welch)与苏茜?韦特劳弗( Suzy Wet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