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房母乳喂养的环节质控点_第1页
产科病房母乳喂养的环节质控点_第2页
产科病房母乳喂养的环节质控点_第3页
产科病房母乳喂养的环节质控点_第4页
产科病房母乳喂养的环节质控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持及促进母乳喂养 产房环节质控点 1 一、母乳喂养产前准备 2 (一)入院宣教(护士) p 询问入院前接受喂养知识 p 介绍母乳喂养好处(简单、不刻意) p 讨论母亲的问题(如果母亲需要) p 告诉母亲有问题找何人、何处获取帮助 3 (二)产前母乳喂养宣教 1、时间控制: p择期 :第一次入院当天或第二天、并贯穿 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按需服务) p急诊 :病情允许:简单告之 p 病情危重:产后或术后病人生命体征 平稳后) 4 2、宣教重点(医护责任制管理 ) p 母乳喂养的好处(帮助其树立信心) * p 良好的营养 p 婴儿健康受益 p 增加婴儿免疫力 p 有利于增加母子感情 p 母亲健康受益 p 给于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 * p 生后给予皮肤接触、早吸吮, 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p 如母亲乳汁充足, 0 6个月行纯母乳喂养,在 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 食。 p 如婴儿生长过缓或总是饥饿, 4个月后可添加辅食 p 继续母乳喂养至 2岁或两岁以上 p 24小时母婴同室、分离不超过 1小时 5 (二)入院咨询(医生) p 询问以前母乳喂养的知识或经验 p 询问她是否有任何问题或担心 p 若担心乳房有问题,需仔细检查她的乳房 p 帮她树立信心并说明你将会帮助她 p 了解有无母乳喂养的禁忌怔 (如有做好人工喂养准 备) 6 二、母乳喂养技术指导(产前、产后) p 正确的母亲抱奶体位 p 正确的婴儿含接姿势 p 正确的挤奶方法 7 (一)正确的母亲抱奶体位 8 1、坐位母亲的抱奶体位 1、问候母亲及了解母亲母乳喂养的情况 2、评估母乳喂养 3、解释怎么做可能有帮助,并询问她是否想让你 示范一下 4、确保她坐的舒适及放松、婴儿醒着 你本人也以舒适姿势的体位坐下 5、解释如何抱着孩子,若必要给她示范 p 四个要点是: p 孩子头及身体呈一直线; p 孩子面向母亲乳房,鼻子对着她的乳头; p 孩子身体紧贴母亲身体; p 如是新生儿,托着她的臀部(头颈得以支 撑 )。 6、示范给她看如何托着她的乳房( C字形托起乳 房): p 手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p 食指托着乳房; p 拇指在乳房的上方; p 母亲手指不要太靠近乳头; 7、解释或示范如何帮助孩子含接: p 用乳头触碰孩子的嘴唇; p 直到孩子嘴张大; p 很快把孩子移向乳房,让其下唇在乳头的 下方。 p 注意母亲反应并向她孩子吸吮时的感受。 p 寻找含接好的征象。 p 若含接不好,则再试一次。 8、树立信心及给与支持的技巧 p 接受母亲的想法和感受 p 发现和表扬母亲和孩子作对之处 p 给与实际的帮助 p 给与一些有关的知识 p 使用简单的语言 p 给一、二个建议而不是命令 9 2、卧位母亲的抱奶姿势 1、 帮助母亲以舒适放松的体位躺着 2、母亲侧卧位,头枕在枕头的边沿,婴儿头不枕在母亲的手臂上(因为若支撑着会使孩 子含接乳房有困难),手臂放在上方枕头旁。 3、孩子也侧卧位,与母亲坐位时一样,完成上述 4个要点是很重要的 四个要点是: 孩子头及身体呈一直线; 孩子面向母亲乳房,鼻子对着她的乳头; 孩子身体紧贴母亲身体; 如是新生儿,托着她的臀部(头颈得以支撑)。 5、她可用靠床铺的手臂托着孩子,若必要可用上面那只手臂托着她的乳房 p 若她不托乳房,则可用上面那只手臂托着孩子。 6、树立信心及给与支持的技巧 p 接受母亲的想法和感受 p 发现和表扬母亲和孩子作对之处 p 给与实际的帮助 p 给与一些有关的知识 p 使用简单的语言 p 给一、二个建议而不是命令 10 (二)正确的婴儿含接姿势 p 母亲 C字形托起乳房 p 用乳头触碰孩子的嘴唇,直到孩子嘴张大; p 很快把孩子移向乳房,让其下唇在乳头的下方( 新生儿的下颌贴在乳房上) p 当婴儿嘴张得足够大时,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 在新生儿口中 11 (三)如何帮助母亲早期的哺乳 p 轻声说话、避免匆忙及嘈杂 p 了解母亲的感受及母乳喂养进行情况(接受你建 议以前,让她告诉你她的感受) p 观察母乳喂养(安静的注视、若孩子位置及含接 好,给予表扬 p 若有必要帮助,纠正体位(母亲困难、孩子含接 不好) p 给她有关知识(按需哺乳、识别孩子饿了) p 回答母亲问题 12 (四)正确的挤奶方法 要教会母亲自己做, 不应让他人代劳,只在教学示范时方可 轻轻触摸其乳房。动作要轻柔,教学内容如下: 1、建立射乳反射 p 从心理学角度协助母亲:建立信心。帮助母亲对孩子有美 好的想法和感情。 p 单独一人或有一支持她的好友陪伴她,安静地坐好。 p 有些母亲在与给孩子挤奶的母亲相伴时,就容易挤奶成功 。 p 抱着孩子,尽可能进行皮肤于皮肤的接触。 p 挤奶时可把孩子放在腿上,或者,挤奶时可看着孩子,如 还做不到,至少看着孩子的照片也有帮助。 p 喝一些热的有安神作用的饮料。不可饮咖啡。 13 p 热敷乳房。例如,可使用热水袋热敷或用热水淋浴。 p 刺激乳头。自己用手指轻轻拉动或揉搓乳头。轻柔按摩或 拍打乳房。 一些母亲觉得用指尖从乳房上方向乳头处扣打或用梳子 梳,也有人认为下述方法有效,即用拳沿乳房外沿向乳头 方向清清滚动。 p 请助手按摩后背 母亲取坐位,向前弯曲,双臂交叉放在桌上,并将头枕 于手臂上。脱去上衣,使乳房松弛、下垂,助手在脊柱两 侧拖行向下按摩,其双手握拳,伸出拇指,用双拇指用力 点压、按摩、移动,并兼做小圆周运动。在脊柱下移的同 时再自颈部移到肩胛骨,持续按摩 23分钟。 14 2、人工挤奶方法(你能示范挤奶吗? ) 1、让母亲把手彻底洗净,准备用品。 2、坐或站均可,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准,将容器靠近乳房。 3 刺激泌乳反射 4、将拇指食指放在距乳头根部 2厘米处放在乳晕上方,两指 相对,其他手指托住乳房。 5、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不可压的太深,否 则将引起乳导管阻塞。 、 压力应作用在拇指及食指间乳晕下方的乳房组织上,也就 是说,必须压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对于处在哺乳期的乳 房,有时可以摸到乳窦,它们像是豆荚或花生,如果母亲 摸到了乳窦,就能准确挤压。 6、反复一压一放。 15 7本操作不应引起疼痛,否则方法不正确。 p 第一次挤压可以没有奶滴出,但压过几次后,就 会有奶滴出,如果射乳反射活跃,奶水还会流出 。 8、依各个方向按照同样方法压乳晕,要做到使乳 房内每一个乳窦的乳汁都被挤出。 9、 压乳晕的手指不应有滑动或摩擦式动作,应类 似于滚动式的动作。 10不要挤压乳头,因为压或拉乳头不会出奶。同样 道理,婴儿只吸吮乳头也不会有奶。 16 3、挤奶时间(产后第二天必教会) p 出生后 6小时开始挤奶 p 每 3小时挤一次,夜间也要挤奶 p 一侧乳房挤 3 5分钟,换另一侧,反复进行 p 每次挤奶持续时间 20 23分钟 17 挤奶对坚持母乳喂养是有益的 p 缓解奶胀:去除乳管堵塞及乳汁淤积 p 婴儿吸吮不良,挤奶喂他(学习吸吮凹陷乳头、 吸吮不协调、拒绝吸吮、低体重儿不能吸吮) p 保持泌乳(母婴生病时、母亲工作或外出时、母 婴分离时) p 协助婴儿含接较胀的乳房 18 三、母乳喂养的评估 1、 你从母亲那观察到什么? 2、母亲是如何抱着婴儿的? 3、你从婴儿那观察到什么? 4、婴儿的反应如何? 5、母亲如何把婴儿放到她的 乳房上? 6、在哺乳时母亲如何托着她 的乳房 ? 7、婴儿是否很好的含接乳晕? 8、婴儿是不是有效吸吮? 9、哺乳是如何让结束的? 10、婴儿是否已满足? 11、母亲乳房的条件如何? 12、母亲对母乳喂养的感觉如 何 19 p 体位 p 反应 p 情感联系 p 乳房外观 p 吸吮 p 吸吮时间 20 四、产妇出院时母乳喂养支持 p 了解她在家有什么支持( 家庭成员的态度 )。 p 若可能与家庭成员谈她的需要。 p 母乳喂养评估 p 安排产后第一周检查( 出院时作,记入围产期保 健手册), 包括母乳喂养观察(此外,第 6周还需 要一次常规检查)。 p 应明确,如母亲需要时她知道如何与帮助她的保 健人员联系,我院的母乳喂养热线电话( ) 。 p 若在邻里有母乳喂养支持组织,把她转给该组织 ,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1 五、几个需要强调的问题 22 问题 1 医护人员是否随时向产妇提供母乳喂养指导 p 掌握几个环节 入院、产前、产后、出院 p 要求: 把母乳喂养工作落实在日常的医疗、保健、护理之中 p 工作痕迹管理 1、护理:入院评估、入院须知、健康教育、母乳喂养评估 、新生儿记录表、临床路径、导乐分娩记录、一级护理记 录、出院指导 2、 医疗:现病史、病程录、医嘱、新生儿查房记录、临 床路径、出院记录、围产期保健手册 23 问题 2 关于皮肤接触、早吸吮 p 必须掌握指征 p 必须按规定实施 p 必须实时告诉产妇 p 必须做好记录 1、自然分娩:于 时 分将新生儿裸体抱放在产妇胸 前进行完全皮肤接触和早吸吮,全程 分钟。 2、剖宫产:于 时 分将新生儿与产妇部分皮肤接触 ,产妇于于 时 分回病房,于 时 分作母 婴皮肤接触、早吸吮,全程 分钟。 24 问题 3 为孕产妇提供 “母亲友爱服务 ” p 导乐陪伴分娩 p 鼓励自由体位(鼓励产妇在待产期间走动) p 适量饮水进食 25 问题 4、对有医学指征的人工喂养的 母亲提供指导帮助 p 有医学原因(人工喂养指征) 1、暂停母乳喂养:乳腺炎、乳腺脓肿 2、不宜母乳喂养:精神病、肾脏病、心脏病、糖尿 病、其他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者; 3、不能母乳喂养:艾滋病、乙肝、活动性结核等, p 病历一定要有指征记录 p 熟悉本院人工喂养程序 p 挤奶及回奶的问题 26 问题 5、鼓励按需哺乳 一、 产妇要掌握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及识别新生儿饥饿要点 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 p 母亲下奶快 p 婴儿体重增长快 p 很少有困难如乳房肿胀 p 易建立母乳喂养 识别新生儿饥饿要点 p 婴儿张嘴寻找乳房 p 发出吸吮的动作或声响、咂嘴唇、伸舌头 p 吃手 p 转头 p 烦躁、哭闹 27 问题 6、乳汁不足的原因 p 应用了奶瓶或过早添加配方奶 p 未实施按需哺乳 p 婴儿生长发育过快,暂时性母乳不足 p 母婴分离 28 问题 7、乳头疼痛的原因 p 不正确的含接姿势,婴儿未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含入口中 29 问题 8、母婴皮肤接触、婴儿早吸吮的重要性 p 刺激泌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 p 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p 强化婴儿吸吮能力 p 增强母子感情 30 问题 9 如何帮助母亲预防乳房肿胀 p 早吸吮、早开奶 p 正确的含接姿势 p 按需哺乳 31 问题 10 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p 保证按需哺乳 p 促进乳汁分泌 p 增加母子感情 p 增强母亲母乳喂养信心,有利于母乳喂养持续的 更长 32 问题 11 教会非母乳喂养的母亲如何 配置婴儿食品 p 使用清洁奶具 p 建议使用安全的配方奶 p 一月内的婴儿的按公斤体重配置奶量 p 大于 2.5公斤 每公斤体重 150毫升,每天喂 6 8 次 p 小于 2.5公斤 每公斤体重 60毫升,每天喂 8 12 次 p 每天按每公斤体重增加 20毫升,直到每天每公斤 体重 200毫升 33 问题 12 如何清洁消毒奶具 p 先把双手用肥皂洗干净。 p 将使用过的奶具集中在一起,用奶瓶刷刷洗干净 。 p 将奶瓶放入消毒锅中,放冷水没过奶瓶。 p 将消毒锅置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