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诊断与治疗_第1页
畸形诊断与治疗_第2页
畸形诊断与治疗_第3页
畸形诊断与治疗_第4页
畸形诊断与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iari畸形诊断与治疗进展 1 一、发病机制学说 v目前形成 CM( Chiari malformation)较公认 的观点是胚胎中胚层体节枕骨部发育不良, 导致枕骨发育滞后,使得后颅窝容积过小, 小脑扁桃体疝出到椎管内。诸多究显示,后 颅窝容积过小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脊髓空 洞 (syringomyelia, SM)为其常见并发症。 2 v 1、流体动力学说 Gardner等认为后颅窝解剖异常,导致第四脑 室正中孔阻塞,脑脊液流出受阻,由于脑室脉络丛 搏动形成的冲击力向下传递,使得脊髓中央管扩大 ,形成脊髓空洞。枕大孔区的蛛网膜下腔梗阻,导 致枕大池压力升高,使得第四脑室脑脊液冲开中央 管上口进入中央管,反复的冲击中央管并向外膨胀 ,破坏室管膜进入脊髓实质,从而形成与中央管相 通的多房空洞 Chiari畸形伴发脊髓空洞的发病机制 3 v2、颅内与椎管压力分离学说。 Williams认为由于枕大孔区蛛网膜下腔 梗阻,造成颅内、椎管内压力失衡(表现 枕 大池压 力空洞压力 SSAS压力 ),引起 脑脊液循环的垂直运动(抽吸样效应),促 使脑脊液向中央管分流而导致脊髓空洞形成 4 v3、脑脊液脊髓实质渗透学说。 Oldfield等通过动力学磁共振及术中超声技术 ,认为下疝的小脑扁桃体造成枕大孔区蛛网膜 下腔的不全梗阻,脑脊液流出枕大孔区梗阻 时,高位颈髓蛛网膜下腔产生的压力波作用 于颈髓表面,脑脊液通过脊髓血管间隙渗入 脊髓实质内产生空洞,挤压颈髓中央管内的 脑脊液向下运动引起空洞向下发展 5 v4、 Nagasawa等认为脊髓动脉嵌入脊髓的前 正中裂,陷入脊髓中央,液体漏出聚集形成 脊髓空洞。 v5、 Image提出的微管学说,认为脊髓发育中 ,有残留微管没有完全发育,成年时逐渐形 成空洞 6 v6、国内栗世方等提出延颈髓交界处下行血管 受压,致颈髓局部血运进行性下降,致脊髓 实质局部变性、坏死形成空洞 7 对神经外科医生最具指导意义的理论当推 Gardner的流体动力学理论和 Williams的颅内与椎管 内压力分离理论。前者强调枕大孔区的梗阻,造成 脑脊液循环障碍,使脑脊液自 脑室沿中央管上口 分流入中央管并通过水锤效应扩大之。后者则强调 颅内与椎管内压力失衡导致脑脊液自 脑室向中央 管分流。二者的共同点在于: (1)解剖基础相同,都 承认枕大孔区 蛛网膜 下腔的梗阻。 (2)脑脊液分流的 途径相同。 8 不同是脑脊液分流的动力不同, Gardner 认为脉络丛动脉搏动波的传递推动脑脊液进 入中央管;而 Willims则认为在咳嗽,打喷嚏 及用力前后,胸腹腔压力变化所导致的颅内 与椎管内压力失衡是引起脑脊液异常分流的 动力。两种观点对本病的治疗都产生过重大 影响。 9 v目前关于小脑扁桃体下疝形成机制的较公认 观点是由于胚胎时期,中胚层体节枕骨部发 育不良,导致枕骨发育迟缓滞后,使得出生 后正常发育的后脑结构因后颅窝过度挤压而 疝入到椎管内 Chiari畸形伴发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发病机制 10 二、临床分型 v 在对先天性脑积水、菱脑发育畸形病例的描述中, Chiari畸形被分为四型: 型:小脑扁桃体不同程度地疝入上颈椎管,没有 延髓移位。 型:小脑下蚓部不同程度地疝入上颈椎管,脑桥 和延髓向下移位,第四脑室延长。 型:延髓向下移位,高颈部脊膜膨出,小脑疝入 。 型:以小脑发育不全为特点 11 v 图 1 T1WI小脑扁桃体下移进入 C2椎管平面 ,扁桃体前池变小 ,脊髓空洞呈 “腊肠状 ” 伴寰枕融合畸形 ,寰椎前弓可辨 ,后弓缺如 v 图 2 T2WI同图 1为同一病例 ,横断位上脊髓空洞呈椭圆形 v 图 3 T1WI小脑扁桃体、延髓下移 ,四脑室拉长下移 ,脑干变细 ,上颈段脊髓脊膜膨出 v 图 4 同图 3同一病例示脑积水 12 v 临床亦可按 MRI所示的客观解剖异常对成年人 Chiari 畸形进行分型 A型: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有脊髓空洞 B型:小脑扁桃体下疝无脊髓空洞 A型主要表现为脊髓症状,手术疗效较差; B型主要 表现为脑干和小脑症状,手术效果较好 13 v国内有学者将 Chiari畸形分三型。 型:小脑扁桃体、小脑下部向下移位,进入 椎管内,但延髓及第四脑室位置正常, 此型 多伴发脊髓空洞 。 型:在 型基础上,伴有延髓、第四脑室下 移和拉长, 此型常伴有脑积水 。 型:延髓、小脑、第四脑室下移疝入枕部或 颈段脑脊膜膨出之中, 此型多见于婴幼儿 。 14 v小脑扁桃体下疝分型: 根据两侧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程度分为单侧 型与双侧型两种。 根据压迫部位分为后方型、侧方型及侧前 方型三型。 15 三、临床表现 v Chiari畸形的临床表现依据症状及体征大致分为四 型。 枕颈区受压型:由于扁桃体、四脑室下疝或伴有 颅底凹陷,相应的 后组颅神经及上颈神经根 被牵拉 成角,出现枕颈部疼痛、颈肩部疼痛、面部麻木、 视物模糊、角膜反射迟钝、声嘶、咽反射迟钝或消 失、耸肩乏力 (单侧 )、伸舌偏斜等表现。 脊髓中央受损型:因延髓上颈段受压,以肩胛区 痛觉分离型感觉障碍、偏瘫、四肢瘫及肌萎缩为主 要表现。 16 小脑损害型:小脑受累可以出现步态不稳 、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及皮质脊髓束征为主 。 颅内压增高型(可为发作性):脑组织受 压引起脑水肿,可以有头痛,伴呕吐、眩晕 、眼底水肿、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运动、咳嗽时加重)。 17 四、临床诊断 v 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 1.颅颈交界处 X片 :摄颅颈部过伸、过屈时的侧位 X线 断层片,正确评估 手术对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 。( 尤其对合并枕颈交界区畸形者,可指导术中是否行 融合内固定) 2.头颈部 MRI: 是诊断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和指 导治疗 Chiari畸形最佳手段 。 目前建议 MRI矢状位 一 侧或两侧 小脑扁桃体疝出枕骨大孔平面 5 mm以上就 可确诊;国外有学者认为 临床 需 表现出相应神经障 碍体征时诊断方可成立 。 18 v常将小脑扁桃体下疝 空洞内压 脊髓蛛网膜下腔 (spinal subarachnoid space, SSAS)压没有逆转, 虽然在早期会出现空洞缩小,但长期观察仍存在空 洞 34 7、重型患者的扁桃体没有切除、蛛网膜粘连没 有松解 8、术中硬膜窦出血 由于 CM经常伴发横窦下移、枕窦粗大、副 枕窦出现,在行 “Y”字切开硬膜时,如果正中 直行切口上缘偏上,会切开变异的硬膜窦, 导致较多出血,并易导致血液渗入蛛网膜下 腔引起粘连 35 9、术后粘连 显微镜下仔细分离蛛网膜粘连,止血应该彻底,并 尽量避免血性液渗入蛛网膜下腔,切除小脑扁桃体 时,尽量采用软膜下切除的方式,一边电凝一边用 斜头吸引器吸出皮层下组织,无创缝合线缝合创口 ,以减少新鲜创面的外露 10、术后急性上呼吸道梗阻 术前后组颅神经麻痹患者有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梗阻 的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