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企业人力资源经验_第1页
华为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企业人力资源经验_第2页
华为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企业人力资源经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为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企业人力资源经验 华为有一些值得学习的企业人力资源,他们的体系最成功的是三点,一点是企业人力 资源储备,一是人员长期激励,一是强势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建立和贯彻。 1、在 1999 年,华为开出的本科薪水是 4000,还包括 800 的饭补,应该是优于绝大多 数的企业的,对当时上学一个月消费 300 块的我们来说,是有巨大诱惑的。公司在 2001 年 左右更是开始了所谓海量招聘,优秀大学的相关专业甚至出现一锅端的现象,人才的争夺 本质上是企业竞争第一,也是根本的环节。 2、人员长期激励,现在华为中层年收入百万以上的,我认为肯定是以千记的,收入的 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长期的股权激励。华为有一套非常“刺激的”期权激励计划,曾经一度 每股分红 3 块多。这些长期的激励为华为留住了大量的人才。 3、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上两点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当一个企业一年新招几千名本科生的 时候,必须要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来影响,规范,培训这些职场新人的行为。吃得多不是本 事,消化的好才是:)其实华为政策里没有海量招聘海量淘汰的东西存在,过去十年华为 的人员增长了 10 倍,每个培养过的人都很有价值。 大致是上世纪 97 年左右,华为当时开出了应届生 3K 左右的高薪,直接导致了中兴等 竞争对手 3 年内的人才断层,同时也为自己的雇主品牌打好了基础。这一招可以看作是我 们值得学习的企业人力资源的必杀技。 (之后 00 年左右上升到 4K,不知道是否有华为的老 员工能考证这个数字) 首先 3K 在当时绝对属于高薪,能开出这个薪水是因为华为本身的高利润。 从人上直接狙击对手,确定行业地位。 雇主品牌的建立,也可以理解为海潮效应。 高薪海量招聘应届毕业生,并且海量淘汰,只留下最优秀的人才,看排名,重潜力, 在人才选择上比竞争对手优先占据资源,进行人才掠夺。 用华为的文化为员工洗脑,大量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人才的马太效应。 高层重德、中层重能、基层重干:从中层到高层品德是第一位的,从基层到中层才能 是第一位的,选拔人的标准是变化的,在选拔人才中重视长远战略性建设。 产品线跨部门整合资源,具有很强的团队作战能力,共同为业务赢取订单服务。 全员低重心培训,有完整的培训体系。新员工培训、岗前培训、上岗培训、专业技能 培训、管理培训逐级提升。新员工有导师制,内部有讲师制度。 KPI 考核体系,提供管理和专家双重职位晋升通道。 奖金比工资高,重绩效,越艰苦风险越大的地方待遇越高。 真正的专家走向一线,在产品实现及工艺部门的员工学历更高更优秀。 全球化战略,在海外设有印度软件开发基地和美国的研究中心。 附:华为员工经验总结: 本人在华为呆了十年,对于华为一些值得学习的企业人力资源,本人在这里现拙,希 望能共享一下我对华为人力政策的理解: 1、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体系架构比个别的人更重要,所以每年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 IT 和流程建设,但由于体系太大,尾大不掉,一统天下的流程最后的结果是平庸的产出 (跟自己比) ,当然财务上的管控得到了强化。老板说话中提到的小业务没必要绑大流程在 中层已经职业经理人化非常严重的态势下,基本被闲置;常行博士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硕士、美国管理学博士 现为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首席人力资源专家! 华为公司 10 年企业大学、企业管理部、工程部、研发部及营销部的管理生涯,曾多次获 华为集团优秀管理者和金牌 JOBER 称号,具备跨国(德国、荷兰、奥地利、非洲等大项 目操作和跨国团队管理经验。 原华为大学高级管理讲师,获优秀管理讲师称号 原任北京某文化科技集团总裁兼 CEO(核心创始人) 曾任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曾任深圳某教育训练集团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 曾任深圳某教育训练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 曾任盛世科特勒营销学院总经理和营销在线 CEO 曾任某教育训练集团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负责中国 30 多家分公司 3000 多团队的 市场营销工作 曾任某教育资讯集团客服中心总监,负责中国 50 多家分公司客户服务工作 曾任某民营企业(房地产、酒店、投资等)集团执行 CEO 曾任多家民营企业集团执行总裁、总经理和资深顾问 2008 年曾获深圳市高科技企业 10 大创业之星 深圳市风险投资俱乐部高级核心会员 中美上市公司总裁协会资深顾问 2、任职资格、职级拉通、管理者 Z 字型发展等机制带来了人才标准化的结果,同等 任职同等职级可以胜任相应岗位,包括主管,当然也造成了专家断层,目前已经开始重视 这个问题; 3、企业人力资源作为公司的三大委员会(记得好像是财务、人力、采购) ,已经分角 色运作,HRD 按照委员会、专家团和业务伙伴三个角色进行分别负责制定政策、设计方案 和对接业务部门将方案落地。HRM 部分通过共享中心运作。 4、人员激励上还是论功行赏,鼓励奋斗,强结果导向。快速成长的人才一方面心态浮 躁,另外一方面历练不足,容易偏科;而公司发展的速度已经逐步平稳,大量嗷嗷待哺的 年轻将领需要位置,所以跟我国 GDP 不能太低一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