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工作简报4期宜宾市2011年价格形势分析及2012年价格走势预测_第1页
发展和改革工作简报4期宜宾市2011年价格形势分析及2012年价格走势预测_第2页
发展和改革工作简报4期宜宾市2011年价格形势分析及2012年价格走势预测_第3页
发展和改革工作简报4期宜宾市2011年价格形势分析及2012年价格走势预测_第4页
发展和改革工作简报4期宜宾市2011年价格形势分析及2012年价格走势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四 期 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二年一月十九日 宜宾市 2011 年价格形势分析及 2012 年价格走势预测 2011 年,我市价格运行总体呈“ ”型结构,居民消费指数持续 保持高位运行,食品类商品价格是 CPI 的主要推手。2012 年,政 府调空措施作用显现以及翘尾影响减弱,预计全年物价涨幅较 2011 年将有所回落,但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 务。 一、2011 年我市物价基本运行情况 (一)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先升后降。 2011 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延续 2010 年下半年以来的 上涨势头,各月累计涨幅均在 4%以上高位,全年累计涨幅为 5.2%。 从各月同比看,指数运行总体情况同全国基本一致,同比涨幅先 升后降,同比价格指数持续保持高位运行。从 3 月份同比涨幅首 次破 5 后,各月指数一路走高,虽然随着政府调控措施的加强,5 2 月份有所回落,但在食品类价格的有力推动下,7 月份指数同比仍 上升至 6.7%,创近 36 个月历史最高点,进入 8 月份后,随宏观经 济物价上涨压力缓解以及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抗通胀措施发挥作用, 价格指数同比涨幅逐月回落,直至 12 月份,同比涨幅已经回落至 3.5%,物价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通胀压力正在逐步缓解。 (二)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 八大类产品价格呈现五升三降的结构。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12.7%;烟酒 类价格上涨 4.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 5.0%;娱乐 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 2.1%;居住类价格上 涨 5.2%。此外,衣着类价格下降 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类价格下降 1.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 2.9%。食品类商品价格 仍是 CPI 的主要推手 ,推动价格总水平上 涨 4.2 个百分点。其中, 粮食价格上涨 10.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0.32 个百分点;肉 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 22.5%,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2.1 个百分 宜 宾 市 112月 CPI同 比 走 势 图 104.2104.4 105.5105.7105.6 106.5106.7106.5106.3 105.2104.9 103.5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月 份 同比 系 列 1 3 点,其中的猪肉价格上涨 33.9%。 (三)主要监测商品价格总体上涨。 1.粮油价格普遍上涨。在国家近年来连续提高小麦、稻谷最 低收购价政策的支持下,小麦、稻谷市场价格基础进一步加固,加 之种子、农资和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价格的稳步上涨,导致农 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从而推动粮食价格上涨。同时,受粮食涨价和 人工、化肥以及进口大豆价格上涨影响,拉升了油料价格。截止 12 月底,我市粮食主要品种大米、面粉、玉米零售均价每公斤分 别为 4.29 元、4.46 元、2.76 元,同比分别上涨 19.83%、15.25%、12.65%;食用油中菜籽油、食用 调和油市场零售 均价分别为 16.00 元/ 公斤、68.48 元/ 每桶( 5 升),同比分别上涨 10.27%、8.91%。 2.生猪(猪肉)价格淡季逆市上涨,呈现前低中高后平的走势。 夏季本是猪肉消费淡季,但我市生猪(猪肉)价格却随同全国、全 省一致出现逆市上涨态势,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 2010 年养殖 户饲养亏本,大批养殖散户退出市场,以及猪瘟等疫病的影响导 致了生猪存栏、出栏数的减少,致使生猪市场供不应求;二是由于 玉米、大豆等饲料涨价、人工费用增长,使得生猪价格水涨船高, 并将上涨成本传导到猪肉销售价格上。10 月 10 日,我市生猪、猪 肉零售价格已达到每公斤 19.67 元、31.28 元,均超过 2008 年历史 高点,与年初价格相比分别上涨 48.67%、38.65%,同比上涨 63.2%、50.38%。10 月下旬,我市生猪(猪肉)价格持续小幅下行, 4 但仍保持高位运行。截止 12 月底,我市生猪、猪肉每公斤零售均 价为 18.03 元、28.58 元,与全年高位相比已回落 8.34%、8.63% , 同比上涨 38.80%、28.50%,涨幅明显收窄,全市猪粮比价为 7.33:1,属正常猪粮比价水平。 3.能源、生产资料价格趋涨。一是煤炭价格总体呈上涨走势。 截止 12 月底,我市动力煤(4500 大卡)出厂价为 504.00 元/吨,同 比上涨 15.46%;民用煤(无烟块煤)市场零售均价为 724.00 元/吨, 同比上涨 15.38%。二是成品油价格政策性上调。受国际原油价格 波动影响,国家发改委先后 3 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我市成品油价 格也相应调整。截止 12 月底,我市 90#、0#柴油零售均价(含税)每 升分别为 6.85 元、7.16 元,同比分别上涨了 6.37%、5.60%。三是 我市钢材价格区间内波动。截至 12 月底,主要钢材品种线材和螺 纹钢价格每吨分别为 4750.00 元、4780.00 元,线材价格同比持平, 螺纹钢价格同比下降 1.04%。四是资源性价格政策性上调。3 月, 我市调整了城区自来水价格以及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截止 12 月 底,我市居民生活用水(含污水处理费)价格为 2.40 元/吨,同比上 2011年 宜 宾 市 生 猪 、 猪 肉 价 格 走 势 图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份 价格 ( 元/ 公斤 ) 生 猪 猪 肉 5 涨 20.00%。 4.化肥价格总体呈温和上涨态势。化肥原材料持续高位运行, 以及生产、运输等成本的增加导致化肥价格总体上涨。截止 12 月 底,全市尿素、碳酸、过磷酸钙零售均价分别为 2436.00 元/吨、 865.00 元/吨、766.67 元/ 吨,同比分别上 涨 19.41%、13.37%和 16.36%。 5.蔬菜价格总体随季节合理波动。2011 年,我市天气较为正 常,自然灾害较少,有利于蔬菜种植,加上我市蔬菜种植面积逐年 增加以及相邻省市调进蔬菜的及时补充,全年蔬菜价格随季节影 响,在一定区间内合理波动。 (四)2011 年价格整体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是输入性因素,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 大幅走高,直接推升了国内相关商品价格。二是 2010 年国内积累 的大量流动性在 2011 年才得以消化。三是由于燃油价格提高幅度 较大,运输环节成本大幅度提高。四是国内投机资金介入部分农 副产品炒作,推动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五是人工工资 上涨以及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等因素,也是造成物价上涨的因素。 六是我市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流通不畅,导致农产品价格 上涨,成为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2012 年我市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2012 年,世界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国内经济发 展和社会管理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 6 织,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外部挑战与国内困难相 互叠加,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同时存在,价格运行环境仍 然复杂,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预计全年 物价涨幅较 2011 年将有所回落。 (一)推动物价快速上涨的因素有:一是全球央行开始联手释放 流动性,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国际市场大宗 商品价格仍处高位;二是虽然世界经济不景气总体上降低了对大 宗商品的需求,美元走强也有利于压低大宗商品价格,但伊朗等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因素,使得石油价格仍然存在猛涨的可能性, 中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充满不确定性;三是国内生产成本上 涨压力依然存在,劳动、资源要素价格上涨拉动成本刚性上涨;四 是由于 2011 年的政府严格控制调价政策,今年将疏导积压的各类 价格矛盾,下游产品价格可能上涨;五是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完 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将加大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 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度和污染损失成 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形成新的涨价因素。 (二)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因素有:一是全国经济增速适度回调 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压力;二是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 动性过剩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三是今年物价水平相对较高,2012 年的翘尾因素将比 2011 年减小,对控制明年物价总水平上涨十分 有利;四是各级政府继续把稳定市场物价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一系 列稳定市场物价调控措施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五是国际金融形 7 势动荡,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美经济增长乏力,有利于缓解 输入性通胀压力;六是粮食连续丰收,库存充裕,提供了稳定物价 的基础;七是生猪价格近来走势整体明显改观,从生猪存栏量及能 繁母猪数量来看,上半年的生猪供应量还会增加,从而带动肉价 走低,猪肉价格不会成为今年拉动 CPI 上涨的重要因素。 三、2012 年主要价格调控建议 今年的中央、省、市召开的经济、发改工作会议一致强调,当 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要继续处理好保持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要继续把 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省上将 2012 年物价上 涨调控目标设定为 4%左右,要实现这一调控目标,建议做好以下 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价格调控,维护价格正常秩序。抓好价格调节基金 的改进完善工作,扩大征收范围,加大征收力度,增强政府应对市 场价格异常波动、抵御市场风险、稳定全市价格总水平能力;抓好 市级价格信息会商制度的落实,加强沟通,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 反映价格形势,并将会商成果报市政府;抓好价格监测分析、预警, 密切关注主要农产品、农资、重要商品市场价格变化和市场供求 等情况,及时了解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信息,并发布预警监测信 息,积极发挥价格监测信息合理引导市场的作用,提高价格调控 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抓好民生价格监管,清理教育、医疗、 银行、房地产、电信、有线电视等领域不合理收费,规范价格行为, 8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抓好市场价格监 管,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大力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 序,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捏造散布涨价谣言、 价格欺诈、搭车收费以及不执行收费减免政策等扰乱市场秩序的 价格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价格合法权益;抓好价格改革工作,准 确把握政策出台时机,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 改革,完善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促 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抓好完善应急预案工作,要做好突发 价格异常波动的预案准备、机制准备,未雨绸缪,努力提高应对市 场异常波动的快速应对能力。 (二)促进生产,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贯彻国家提高粮食最 低收购价政策,统筹蔬菜生猪基地建设,落实好 “菜篮子” 市长负 责制;继续全面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稳定农民种植 积极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优化品种结构,理顺农产品 产销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强化流通体系建设,合理规 划农贸市场网点布局,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和市场销售 渠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建立、完善粮、油、肉、菜等居民生活 必需品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储备、调运工作, 切实保障市场供应;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电子交易平台,转变零售、 配送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研究制定农副产品市场 户示范合同,严禁农贸市场投资主体随意变更收费标准或收取其 他任何费用;构建风险抵御机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民抵 9 御风险能力。 (三)分工协作,稳定煤电油气运供应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经 信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加强协调、 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和产运销衔 接,稳定煤电油气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