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同安区2009—2010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语文试题_第1页
厦门市同安区2009—2010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语文试题_第2页
厦门市同安区2009—2010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语文试题_第3页
厦门市同安区2009—2010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语文试题_第4页
厦门市同安区2009—2010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市同安区 20092010 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考生注意:1.全卷分四个部分,计 19 小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满分:7 分) 一完成第 1题(7 分) 1.根据对话情境,完成以下三个小问题。 (7 分) 这天,语文课一下课,班上几个同学就聚在一起说开了: 甲同学说:前些天听我妈说她们幼儿园也要开闽南语课,刚才又听老师说闽南话简 直是“活化石” ,我看,闽南话要成宝了。我真冤啊,自小,连讲惯闽南话的爷爷奶奶也 操普通话和我讲话,现在,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厦门人,闽南话都讲不好。 乙同学说:你这有什么冤?这些年,各地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为了抢救和 保护各地的方言,2008 年 10 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不少地方都在“抢救方 言” ,闽南话也在抢救之列。人家幼儿园那是在抢救闽南话。 丙同学说:抢救方言,抢救闽南话,有必要吗?现在还是推广普通话重要,学校不 是在年年举办“推普周”活动。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有空闲多背些英语单词吧。 甲同学说:我觉得闽南话厦门话是世界上最好听的语言之一。在厦门,闽南语 真到了需要保护的时候了。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有效保护,让她永远年轻。 丙同学说:你算了吧,都什么时代了,还讲闽南话?太土气了!难道“双语教学” 要改成普通话加闽南语?当前,全国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大讲闽南话,会阻碍厦门与 外界的交流与融合,影响到厦门的发展。 丁同学:我认为 (1)学生甲、学生乙和学生丙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 (2 分) A闽南方言是否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 B是否推广普通话 C是否抢救和保护闽南方言 (2)你听得出跟甲同学观点不一致的是哪位? ( ) (2 分) A乙同学 B丙同学 (3)假设你就是学生丁,请接着把你的看法说完整。 (3 分)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满分:38 分) 二完成第 2-6题(38 分) 2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2 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 ”(十则 ) (2) “ , 。 ”表现了作者登高而小天下的心境。 (杜甫望岳 ) (3)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或借“斜晖”诉愁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 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或以“夕阳”衬游子:“ , ”(马致远天 净沙秋思 ) ;或描绘“落日”奇观:“ , ”(王维使至塞上 ) ;或 渲染“落霞”美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思念绵长:李白情之所至,与月同行:“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 商隐倚窗独立,夜雨离愁:“ ,却话巴山夜雨时” 。 (5)古往今来,成就大业的仁人志士往往经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 2 遇到挫折,感觉痛苦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名句“ , , 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6)苏轼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物了然于心者” 。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神 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两个句子是: , 。 3.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 ,请展开联想想象,把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3 分)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6 分) 进入绿林,便迷了眼睛,便绿了心智。那绿,仿佛成了 A 酿( ning)造 5000 年的甘醇 玉液,让你不得不酩酊大醉; , 。那绿,拔得高,密集着罩得严实。 碎细 B 柔嫩(ln )着的是山槐叶, 浑圆平展显露秀气的是黄 栌叶,在众树种中如 比喻一个人 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的杨树,在疾风中把肥厚的叶掌击出哗哗啦啦的 欢响,让人看着悦耳、舒心,顿生倾慕之情。那绿, c 促( ch)动我的心灵。面对绿海, 我读懂了伟岸,读懂了 D 搏 b 大。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处是:(只需填序号) (2 分) ( ) (2)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文段中方框内的文字。 (1 分) (3)根据语境,在文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比喻句。 (2 分) (4)文段中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写出正确的句子) (1 分) 5名著阅读:(7 分) 为打造书香校园,学校拟举办一次名著知识竞赛,作为组织者之一的你,需提供以下资 料:(7 分) (1 ) 名 著 略 览 : 下 面 对 名 著 描 述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 ( 2 分 ) A格列佛游记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 第 四 卷 慧 马 国 游 记 里 ,格 列 佛 无 奈 离 开 该 国 打 道 回 府 后 ,怀 着 对 “慧 马 国 “的 向 往 , 一 辈 子 与 马 为 友 ,并 且 厌 弃 了 世 俗 ,决 心 不 与 他 人 同 流 合 污 。 B水 浒 传 成 功 地 塑 造 了 108 位 好 汉 ,分 36 天 罡 和 72 地 煞 。其 中 第 一 个 出 场 的 是 史 进 ,绰 号 九 纹 龙 。 C鲁 滨 孙 流 落 荒 岛 ,他 从 不 气 馁 ,靠 着 自 己 的 双 手 ,靠 着 智 慧 ,为 自 己 的 生 存 创 造 了 条 件 ,这 种 征 服 自 然 的 无 限 勇 气 和 坚 韧 不 拔 的 实 干 精 神 使 鲁 滨 孙 的 形 象 产 生 了 巨 大 的 艺 术 魅 力 。 D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的繁星和春水,在内容上,歌 颂的是母爱与童真,在艺术上,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 哲理小诗之长,形式短小而意 味深长。 (2)读后一得:某报在征集“影响中国青年的 100 句名言”,你想推荐以下这段文字, 请你写出其出处和推荐理由:(3 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 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 华而悔恨,也不会因 为碌碌无 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 3 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 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 放而斗争。” (3)精彩再现:请你简述孙悟空取经前的一个故事。( 2 分) 6探究性学习:(10 分)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瑰宝。为了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学校组 织了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参与 这个活 动。 (1)活动调查小组就“家乡传统节日知多少”对某些初中生随机调查,获得一些数据并 制成表格。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一个什么现象?结合社会实际或个人体验探究,你认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调查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冬至节、端午节、七夕节、 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4 分) 调查总人数 完全了解传统 节日的具体日 期和节日习俗 的学生 知道传统节日 的具体日期, 了解部分节日 习俗的学生 了解个别传统 节日具体时间 和习俗的学生 对传统节日具 体时间和习俗 基本不知的学 生 1055 33%。 51% 13%, 3% (2)活动组拟做宣传展板。请你仔细的斟酌,用备选的几组词,给以下几个中国传统节日 的核心意义(文化内涵)定位,为展板提供资料(只填序号,3 分) 示例:重阳 登高 、 孝心 元宵节 清明 春节 中秋 A“喜庆、祝福” B“团聚、红火” C“ 踏青 、缅怀” D“ 思亲 、 团圆” (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使我国的传统 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活动组拟举办的“传统节日诗歌朗诵会” ,林景同学准备 参加,以下是他收集来的诗词,要求你帮他选一首,请简要写下你推介的理由。 (3 分) 元 日 (宋 )王 安 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千 门 万 户 瞳 瞳 日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青 玉 案 元 夕 (宋 )辛 弃 疾 东 风 夜 放 花 千 树 ,更 吹 落 ,星 如 雨 。宝 马 雕 车 香 满 路 ,凤 萧 声 动 ,壶 光 转 ,一 夜 鱼 龙 舞 。 蛾 儿 雪 柳 黄 金 缕 ,笑 语 盈 盈 暗 香 去 。众 里 寻 他 千 百 度 ,蓦 然 回 首 ,那 人 却 在 ,灯 火 阑 珊 处 。 端 午 (唐 )文 秀 节 分 端 午 自 谁 言 ,万 古 传 闻 为 屈 原 。堪 笑 楚 江 空 渺 渺 ,不 能 洗 得 直 臣 冤 。 清 明 (唐 )杜 牧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 七 夕 (唐 )权 德 舆 今 日 云 骈 渡 鹊 桥 ,应 非 脉 脉 与 迢 迢 。家 人 竟 喜 开 妆 镜 ,月 下 穿 针 拜 九 宵 。 水 调 歌 头 ( 宋 )苏 东 坡 4 明 月 几 时 有 ? 把 酒 问 青 天 。不 知 天 上 宫 阙 ,今 夕 是 何 年 ? 我 欲 乘 风 归 去 ,又 恐 琼 楼 玉 宇 ,高 处 不 胜 寒 ! 起 舞 弄 清 影 ,何 似 在 人 间 ? 转 朱 阁 ,低 绮 户 ,照 无 眠 。不 应 有 恨 ,何 事 长 向 别 时 圆 ?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此 事 古 难 全 。但 愿 人 长 久 ,千 里 共 婵 娟 。 第三部分 阅读(满分:45 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710题(15 分) 甲 余 忆 童 稚 时 ,能 张 目 对 日 ,明 察 秋 毫 。见 藐 小 之 物 ,必 细 察 其 纹 理 。故 时 有 物 外 之 趣 。 夏 蚊 成 雷 ,私 拟 作 群 鹤 舞 于 空 中 。心 之 所 向 ,则 或 千 或 百 ,果 然 鹤 也 。昂 首 观 之 ,项 为 之 强 。又 留 蚊 于 素 帐 中 ,徐 喷 以 烟 ,使 之 冲 烟 而 飞 鸣 ,作 青 云 白 鹤 观 ,果 如 鹤 唳 云 端 ,为 之 怡 然 称 快 。 余 常 于 土 墙 凹 凸 处 ,花 台 小 草 丛 杂 处 ,蹲 其 身 ,使 与 台 齐 ;定 神 细 视 ,以 丛 草 为 林 ,以 虫 蚁 为 兽 ,以 土 砾 凸 者 为 丘 ,凹 者 为 壑 ,神 游 其 中 ,怡 然 自 得 。 一 日 ,见 二 虫 斗 草 间 ,观 之 ,兴 正 浓 ,忽 有 庞 然 大 物 ,拔 山 倒 树 而 来 ,盖 一 癞 虾 蟆 ,舌 一 吐 而 二 虫 尽 为 所 吞 。余 年 幼 ,方 出 神 ,不 觉 呀 然 一 惊 。神 定 ,捉 虾 蟆 ,鞭 数 十 ,驱 之 别 院 。 乙 管 仲 、隰 朋 从 于 桓 公 而 伐 孤 竹 ,春 往 冬 反 ,迷 惑 失 道 。管 仲 曰 :“老 马 之 智 可 用 也 。”乃 放 老 马 而 随 之 ,遂 得 道 。行 山 中 无 水 ,隰 朋 曰 :“蚁 冬 居 山 之 阳 ,夏 居 山 之 阴 ,蚁 壤 一 寸 而 仞 有 水 。”乃 掘 之 ,遂 得 水 。以 管 仲 之 圣 而 隰 朋 之 智 ,至 其 所 不 知 ,不 难 师 于 老 马 、老 蚁 ,今 人 不 知 以 其 愚 心 而 师 圣 人 之 智 ,不 亦 过 乎 ? 注释:管仲、隰(x )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 家。不难:不惜,不耻。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 分) A故 时 有 物 外 之 趣 B蹲其身,使与台齐 C鞭数十,驱之别院 D春 往 冬 反 8下列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乃放老马而随之 乃掘之 B徐 喷 以 烟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驱之别院 心之所向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10.简答题:(5 分) (1)请写出出自两文的成语。 (2 分) (2) (甲)文 ,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变得趣味盎然, (乙)文,迷路的管仲 在老马的引导下成功解困,涉及的都是“学习与生活”话题。读完两文,你有怎样的 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四.阅读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 一文, (完成 1113 题,13 分) 5 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 在日本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 110 米栏决赛中, “飞人”刘翔以 12 秒 95 夺冠。这 是他夺得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也是中国代表 团田径世锦赛历 史上的第一枚男子金牌。比 赛记录表明:刘翔的起跑反应时间是 0161 秒,列 8 名选手中第五位。其实,在以往的许多 国际赛事中,刘翔的起跑反应 都慢于别人,可以 说,有好几次,刘翔都是“输在起跑线上,却 赢在终点”的世界冠军。 现实 生活中, “输在起跑线上 ”的情况要比体育比赛复杂得多。对个人来说,有的 输在 家庭贫困上,有的输在身体残疾上,有的输在“少壮不努力 ”上;对企业来说,有的 输在资金 短缺上,有的输在技术老化上,有的输在人才匮乏上;对地方来 说,有的输在自然资源稀缺 上,有的输在生态环境恶劣上,有的输在经济基础薄弱上。尽管原因各有不同,但都可以算 是“输在起跑线 上” 。 起跑慢,刘翔依然赢了冠军。可 见,输在起跑线上并不可怕,决定一个人、一家企 业、一个地方最终成败的,往往不是起跑线上的谁先谁后。重要的是, 输,不能 输掉希望、 输掉信念、输掉干劲,不能因 输一时而输一生、 输过去而输将来、 输局部而输全局。对起跑 线上的输,只要不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不自 惭形秽、怨天尤人,而奋起直追,一样能够变 “起跑线上的输 ”为“ 终点上的赢”。 江苏 女孩吴晶从小双目失明。站在这样的“人生起跑线”上,她乐观开朗、不言放弃, 不仅成了杰出的残疾运动员, 还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耶 鲁大学、 哈佛大学都同意接收她入学。像吴晶这样“ 人生起跑线”很差,但一样“跑”出精彩人生的,古 今中外大有人在。现实中,还有一些人,像青岛的许振超、上海的徐虎,他们学历低, “起跑 线”落后别人一大截,但他 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一个由吊车司机成长为桥吊专家,一个 由水电修理工变成了企业物业总监。另外,像江苏的华西村、浙江的滕头村,创业发展之初, 在“起跑线上”也大不如人,如今却都成了闻名中外、富甲一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能赢 在“起跑线上”,当然好,但 输在“起跑线上”,不一定就输了比赛、输了人生。同理, 赢在了“起跑线 上” ,却输了比赛、输了人生的也不少。王安石曾在伤仲永中讲了一个叫方 仲永的孩子,天资聪慧,很小就会作诗,便有人花钱请他作诗,他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就 天天带着他作诗赚钱,不让他好好 读书, 结果长大后“泯然众人矣 ”!如果把当官也算是一种 人生“起跑线”,许多贪官当初大权在握,何等威 风神气,但后来“ 权为己用,利 为己谋”,终 因贪欲毁掉了前程,甚至断送了生命,在事业、人生的“终点”上输得一塌糊涂。 现如今,为了“ 不让孩子输 在起跑线上” ,许多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非得 让孩子学 这学那,甚至“ 赶着鸭子上架”,或者因 为孩子“ 起跑”不好,就沮丧地认为输掉了一切。毫无 疑问,要达到同样的目标, “起跑”慢的,肯定要比 “起跑”快的付出更大的代价,但只要方法 得当,锲而不舍,一样能够“赢在终点”。世界冠 军刘翔就是最好的例证! 1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2 分) 12.深入字里行间,细致探究: (1)文章多处提及“输在起跑线上” 。请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话概括 什么是“输在起跑线上”?(3 分) (2)细读文章,具体说说作者第段写刘翔夺冠,第段引用“方仲永的故事”各 有何作用?(4 分) 6 13.现实生活中,为确保“赢在终点” ,人们渴望“赢在起跑线上” ,而本文作者认为“赢 在起跑线上,却输了比赛、输了人生的也不少” , “输在起跑线上 ,不一定就输了比 赛、输了人生” 。你是怎样看待“赢在起跑线上” “输在起跑线上” 与“赢在终点” 的关系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感悟具体谈谈。(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 1418题(17 分) A 圣诞节 的下午,大雪纷飞, 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一对年 轻的夫妇谈笑风生,抱着 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一 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 ,他 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一位 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然而,他的思维定 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如果这 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 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 领,抵御寒风。 到了汽 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她在等候去市中心 的公交车。 (a)一位 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 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毕 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 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 但什么也没有说。 公交车 来了,老妇人慢吞吞地、 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绅士和 女孩都冲到了车尾。与老妇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 抚 弄着大拇指。 一个小男孩指着那个老妇人说:“快看呀, 妈妈,那个老奶奶光着脚!” 尴尬的母亲把 他的手拽了下来说:“不要指着别人,蕾德鲁! 那样不礼貌。 ”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 “她肯 定有成年的子女, ”(b)一位穿着皮大衣的女士说, “她的孩子们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她 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她把自己的母 亲照顾得很好。 (c)一位老 师坐在汽车的中部,扶着 她膝上的礼物袋,对坐在她旁 边的朋友说:“ 难道我们交的税还不够处理这种情况吗?”“人 们应该学会存钱。如果她在年 轻的时候存了钱, 现在就不会受苦了,这是她自己的错。 ”一个 衣着得体的年轻大学生补充说。 所有人都露出了 满意的微笑,因为他们都发表了如此精辟的分析。 这些同胞 对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 d)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从钱包里取出 一张崭新的 20 美元钞票,走过过 道,上前塞 进老妇人颤巍巍、满是皱纹的手中。 “拿着,夫人。 给您买双鞋。 ”老 妇人点点头作为答谢。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住,对自己十分满意 因为他不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到了下一站,一个年轻人上了车。 B 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 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 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 朵里,与一个随身听 连着,他的 身体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摇摆。付 过车费后,他一屁股坐在一个靠过道的座位上,正 好与老妇人斜对角。 但当年 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他的 目光从老妇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穿着一双崭新的、昂贵的名牌运动鞋。年轻人弯下腰, 开始解他的鞋带。C 他脱掉了他 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 妇人面前蹲了下来。 “夫人, ”他说, “我看 见您没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给您吧。 ”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 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 给老妇人穿上。 老妇人使劲 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7 (11)汽车到了下一站。年轻 人下了车,光着脚走在雪地里。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看他光脚 艰难地在雪地里走远。 (12)“他是谁?” 一个人问道。 (13)“他一定是一位先知。 ”一个人说。 “他一定是个圣人, ”另一个人 说。 “他一定是位天使。 ”又 有一人说。 (14)但那个指过老妇人的小男孩说:“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 14.阅读选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补全故事情节。 (4 分) 【 老妇人赤脚走在雪中,无人注意 】【 】【 年轻人脱下鞋袜, 给老妇人穿上 】【 】 15.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 评语。请你从划线的 A、B、C 三处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批注。 (3 分) 16.请结合选文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 分) 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 17.选文人物众多,请在文中加点的(a)绅士、 (b)穿着皮大衣的女士、 (c)老师、 (d)善良商人中任选一个,谈谈你对他(她)的看法。 (3 分) 18.细读全文,请你为本文选择或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并陈述理由。 (4 分) 他一定是位天使 只是一个普通人 真好! 那个年轻人 我选择标题: (填序号) 。因为我认为: 。 如果你对以上标题均不满意,你可以自拟一个标题,也请说明理由。 我拟定的标题是: 我认为: 。 第四部分 写作(满分:60 分) 六完成 19题( 60 分) 19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一句,既不回避自己的缺点,又不缺乏自信,显示了一种 人格的尊严和魅力。请仿照这个句子,以“我很_,但我很_”为题,写 一篇文章。 (2)题目:那是一首动人的歌 写作要求:上面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字数不少于 500 字。 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厦门市同安区 20092010 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满分:20 分) 一完成第 1题 1根据语境,完成三个小问题。 (7 分) (1) (2 分)C (2) (2 分) B (3) (3 分)略,要求有明确的观点,要能自圆其说。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满分:38 分) 2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2 分)答案略。除第(3)题前两空为 1 分外,每 8 空 1 分。 33 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诗句的主要意象(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 , 描绘出画面;语言优美流畅。 4.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6 分) (1)(2 分) A(2)(1 分)鹤立鸡群 (3)(2 分)仿写题,能根据上面两句的特点如修 辞手法、结构特点等,写出内容相适合的句子即可酌情给分。答案略。 (4)(1 分) (4)在 疾风中把肥厚的叶掌击出哗哗啦啦的欢响,让人听着悦耳、看着舒心,顿生倾慕之情。 5名著阅读:(7 分) (1 ) (2 分)D (2) (3 分) 要点与评分:文学常识 1 分,紧扣名言的主要内容,有 明确的见解,2 分。如:选自保尔 柯察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生命诚可贵,需珍惜, 散发光彩的生命更无悔。 (3)(2 分)答题要求:内容方面能简述符合题意的故事情节,语言清楚流畅。主要情节 有缺失,或语言表达不清者,只给 1 分。若只选定称呼,未能简述主要情节者,不给分。 6探究性学习:(10 分) (1)(4 分)各 2 分。酌情给分。 示例:当今社会,不少青少年(初中生)对传统节日不感兴趣,甚至一概不知, (2 分) 示例:传统节日没什么意思,比如端午节、中秋节,许多人却觉得无非就是全家 人聚在一起吃粽子、吃月饼等。而一些国外的节日目前却在慢慢融入中国社会,圣诞节、 愚人节、万圣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更好玩(2 分) (2)(3 分)选对一个给 1 分。B C A D (3) (3 分)答题要求:可结合民俗习惯诗歌内容简要说理由。内容 2 分 语言 1 分。酌 情给分。 第三部分 阅读(满分:45 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710题(15 分) 7 (4 分)各 1 分。 A 因此 B 自己 C 鞭,名词活用作动词 ,鞭打 D 反通返 返回 8 (2 分)A 9. 4 分)各 2 分,酌情给分。 (1)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 (2)隰朋说: 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冬天在山的南面筑窝, 夏天在山的北面筑窝) 10.简答题:(4 分) (1)2 分(写出一个给 1 分)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老马识途 (2) (3 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学习与生活”的话题,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 达清楚流畅。内容 2 分,语言 1 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 2 分。 四阅读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 一文,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