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6525-2015 半导体集成电路 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封装引线框架规范》相比于《GB/T 16525-1996 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封装引线框架规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
技术内容的更新:新版标准根据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最新发展,对引线框架的材料、设计、尺寸精度、电镀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修订,以适应更高性能、更小尺寸集成电路封装的需求。
-
测试方法的改进:详细规定了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尺寸测量、表面粗糙度评估、镀层厚度及均匀性测试等,以确保引线框架质量的准确评价。
-
环保要求的增加: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标准可能加入了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及废弃处理等方面的环保要求,如限制有害物质使用(如RoHS指令),鼓励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和工艺。
-
术语和定义的完善: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清晰界定专业术语,新标准对相关定义进行了补充和修订,使得标准的适用性和可理解性得到提升。
-
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考虑: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新标准可能强调了引线框架设计的兼容性与不同封装形式间的互操作性,以便于集成电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交流。
-
标准结构与表述的优化:为便于使用者查阅和执行,新标准在结构编排、条款逻辑、语言表述上做了优化,使其更加系统化、条理化。
这些变化反映了从1996年到2015年间,半导体行业技术进步、市场变化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的趋势。通过这些修订,新标准旨在提高我国半导体封装材料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5-05-15 颁布
- 2016-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CS31200 L56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165252015 代替 GB/T165251996 半导体集成电路 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封装引线框架规范 Semiconductorintegratedcircuits Specificationofleadframesforplasticleadedchipcarrierpackage2015-05-15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16525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2 1 术语和定义3 1 技术要求4 1 引线框架尺寸 4.1 1 引线框架形状和位置公差 4.2 1 引线框架外观 4.3 3 引线框架镀层 4.4 3 引线框架外引线强度 4.5 3 铜剥离试验 4.6 4 银剥离试验 4.7 4 检验规则5 4 检验批的构成 5.1 4 鉴定批准程序 5.2 4 质量一致性检验 5.3 4 订货资料6 7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7 、 、 、 7 标志 包装 7.1 、 7 运输 贮存 7.2 、 7 附录 规范性附录 引线框架机械测量 A ( ) 8 GB/T16525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代替 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封装引线框架规范 GB/T165251996 。本标准与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GB/T165251996 : 按照标准的使用范围 将原标准的标准名称修改为 半导体集成电路 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封 , “ 装引线框架规范 ”;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引导语 抽样标准由 代替 增 : ; GB/T2828.12012 SJ/Z900787; 加引用文件 GB/T2423.602008、SJ20129; 标准中的 由 设计 改为 引线框架尺寸 并将 精压深度 绝缘间隙 和 水平引线间距和 4.1 “ ” “ ”, “ ”“ ” “ 位置 引线端部 的有关内容调整到 ( )” 4.2; 对标准的 引线框架形状和位置公差 中相应条款顺序进行了调整 并增加了 芯片粘接 “4.2 ” , “ 区下陷 的有关要求 ” ; 修改了标准中对 侧弯 的要求 见 原标准仅规定了 标称条长上 侧 “ ” ( 4.2.1): (203.250.8)mm , 弯应不大于 本标准在整个标称长度上进行规定 0.051mm, ; 修改了标准中对 卷曲 的要求 见 原标准中仅规定了卷曲变形小于 本标准 “ ” ( 4.2.2): 0.51 mm, 根据材料的厚度分别进行了规定 ; 修改了标准中对 条带扭曲 的要求 见 原标准中仅规定了框架扭曲不超过 “ ” ( 4.2.4): 0.51 mm, 本标准将框架扭曲修改为条带扭曲 并根据材料的厚度分别进行了规定 , ; 修改了标准中对 引线扭曲 的要求 见 原标准中规定了引线扭曲的角度及引线宽度上 “ ” ( 4.2.5): 的最大偏移量 本标准删除了引线宽度上最大偏移量的规定 , ; 修改了标准中对 精压深度 的要求 见 原标准未考虑精压深度对精压宽度的影响 简 “ ” ( 4.2.6): , 单的规定了精压深度的尺寸范围 本标准修改为 在保证精压宽度不小于引线宽度 的条 。 : 90% 件下 精压深度不大于材料厚度的 其参考值为 , 30%, 0.015mm0.06mm; 将 金属间隙 修改为 绝缘间隙 见 并修改了标准中对 绝缘间隙 的要求 原标准规 “ ” “ ”( 4.2.7), “ ” : 定 每边最大精压凸出不超过 应受金属间隙要求的限制 本标准修改为 相邻两精 “ 0.051mm, ”, “ 压区端点间的间隔及精压区端点与芯片粘接区间的间隔大于 0.076mm”; 修改了标准中对 芯片粘接区斜度 的要求 见 原标准中分别规定了在打凹和未打凹条 “ ” ( 4.2.9): 件下的最大斜度 本标准统一规定为在长或宽每 尺寸最大倾斜 , 2.54mm 0.05mm; 修改了标准中对 芯片粘接区平面度 的要求 见 原标准 芯片粘接区平面度与 “ ” ( 4.2.11): 4.2.8.2 原标准 重复 本标准予以删除 本标准取消了原标准 中每 芯片粘接 4.2.2.2 , 。 4.2.2.2 2.54mm 区长度的限制 ; 修改了标准中对 毛刺 的要求 见 取消了原标准中连筋内外不同区域垂直毛刺的不同 “ ” ( 4.3.1): 要求 本标准统一规定为 , 0.025mm; 修改了标准中对 凹坑 压痕和划痕 的要求 见 在 原 标 准 的 基 础 上 增 加 划 痕 的 有 关 “ 、 ” ( 4.3.2): 要求 ; 修改了标准中对 局部镀银层厚度 的要求 见 原标准仅规定了局部镀银层的厚度 本 “ ” ( 4.4.1): , 标准对局部镀银层厚度及任意点分别进行了规定 ; 修改了标准中对 镀层外观 的要求 见 在原标准的基础上 增加了对镀层外观的相关 “ ” ( 4.4.2): , 要求 ; GB/T165252015 增加了 铜剥离试验 的有关要求 见 “ ” ( 4.6); 增加了 银剥离试验 的有关要求 见 “ ” ( 4.7); 对标准 检验规则 中相应条款进行修改 并增加了鉴定批准程序和质量一致性检验的有关 “5 ” , 内容 ; 修改了标准中对 贮存 的有关要求 原标准有镀层的保存期为三个月 本标准规定为 个月 “ ” : , 6 见 ( 7.2);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 引线框架机械测量 A“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78)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厦门永红科技有限公司 :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林桂贤 许金围 洪玉云 : 、 、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165251996。 GB/T165252015 半导体集成电路 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封装引线框架规范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 封装引线框架 以下简称引线框架 的 (PLCC) ( ) 技术要求及检验规则 。 本标准适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 封装引线框架的研制 生产和采购 (PLCC)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引出端及整体安 GB/T2423.602008 2 : U: 装件强度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GB/T2828.12012 1 : (AQL) 计划 半导体集成电路外形尺寸 GB/T7092 半导体集成电路 塑料双列封装冲制型引线框架规范 GB/T141122015 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术语 GB/T14113 金属镀覆层厚度测量方法 SJ20129 3 术语和定义 和 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141122015 GB/T14113 。4 技术要求 41 引线框架尺寸 . 引线框架的外形尺寸应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