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大学论文〕H江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设计说明书(含word文档) .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次设计的基本资料取于我国西南部地区的已建工程。首先进行坝型的选择, 我们主要考虑地形、地质、水文、人文和气候条件。经过对几种可建造坝型的多 方面比较,我们选择建造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它比实体重力坝所使用混凝土方 量少,总体造价低。 大坝安全也是大坝设计中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坝愈高安全愈重要。由于水库 蓄水量很大,更需要有谨慎的设计,以防止因失事而招致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小心处理诸多影响运行性能的因素,确保坝的安全、经济和效用。 溢洪道是河川水利枢纽中必备泄水建筑物,用以排泄水库不能容纳的多 余洪水量。碾压砼重力坝通常在坝顶设置溢洪道,入库设计洪水的选择和确定, 必须在充分研究流域水文因素的基础上进行, 然后才能确定溢洪道的尺寸。 对于 过坝水流的调泄,需要有合理慎重的设计,以避免生命财产的损失。我们是通过 调洪演算来确定起调流量和下泄流量从而来设计坝顶溢洪道。 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大坝基本剖面最小原则确定该碾压混凝土大 坝的剖面和轮廓尺寸,也包括坝身的一些细部构造以及对地基的处理等。在确定 完上下游坡度后,用稳定计算和材料力学法从正常蓄水,设计洪水水位,校核洪 水水位以及正常加地震四个工况下来验证和校核设计剖面的可行性。同样溢流坝 段的分析同非溢流坝段。 在完成坝体基本剖面的设计后,要通过材料力学的方法对坝体内的应力进行 计算与分析,在保证坝体四个截面上的应力在正常蓄水和设计工况下都不出现拉 应力,在地震和校核情况下的拉应力满足规范的要求。在设计第二主要建筑物时, 设置压力钢管为水轮机供水。采用坝内埋管形式,钢管用箍筋和加劲环加固,设 置伸缩节防止钢管因温度变化而拉长或收缩使应力增大。并且也对压力钢管进行 了细部构造和配筋计算。 碾压砼重力坝通常分期施工,而且对施工时时间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它的整 个坝体有四部分,各种建坝材料的凝结时间和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结合时间都要求 很高,所以分期导流是大坝建造的关键一步,要尽可能的减少受到水文、地形、 地质和施工计划的影响。 通过本次设计我们掌握了碾压砼重力坝的设计流程,对于碾压砼重力坝的一 些特点和设计时应该注意的方面进行了了解, 完成了知识从理论学习到实际运用 的过渡, 体会到了身为一个水利设计者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和担负的责任, 这对我 们以后的工作或是学习都是一次锻炼。 关键词关键词:材料力学法;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abstractabstractabstractabstract the dam site selection, mainly depends on the topography, geology, hydrology, cultur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the design of the basic information from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 has building works.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several dams to compare estimates of economy, we choos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rcc gravity dam. than by the use of concrete gravity dam entities to small, low overall cost.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 is usually set up the top of the dam spillway, the spillway for river water discharge structure essential hub for the excretion of excess reservoir can not accommodate the flood volume, must be designed to discharge the largest volum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o maintain the reservoir the water level below the expected level. design of flood storage options and determined to be in full hydrological study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factors, and then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spillway. for the transfer of water 过坝 china, there is a reasonable need careful design, in order to avoid the loss of lives and property. we are through the flood transfer from calculus to determine the discharge flow of traffic and thus to design the top of the dam spillway. then i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to meet the stability and stress conditions, the smallest profi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dam to determine the profile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of the size and contour, including the dam body structure as well as some detail the handling of the foundation. end in determining the upper and lower slope, the use of stable computing and mechanics of materials from the normal water storage, design flood level, check flood level, as well as the normal increase in the earthquake four conditions designed to verify and check the feasibility of profiles. spillway section of the same analysis with the non-overflow dam paragraph. end in the design of the basic profile of the dam, th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by the method of stress on the body to carry out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our sections in the dam to ensure that the stress in the normal storage conditions and design of tensile stress did not appear , in the case of earthquake and checking the tensile stress to meet the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the main buildings in the design of the second, the set pressure of the water supply pipe for the turbine. pipe used in the form of dam, steel ring with strong reinforcement stirrups processing, set up to prevent the pipe joints due to temperature change and lengthen or shrink so that the stress increases. and also the pressure of a steel reinforced structure and calculated in detail.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 is usually the construction phases,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time is very high, because it is the whole dam has four parts, all kinds of materials to build the setting time and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combined with the time between the request is high, so the phased diversion is a key step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am, to the extent possible, to reduce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hydrology, topography, geology and construction programs. design of dam safety is also a dam to control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e higher the dam the more important security. reservoir storage capacity due to a large, but also the need for careful design in order to prevent a major accident resulting in loss of lives and property. careful with a lot of factors that affect performance to ensure that the dams security, economy and effectiveness. we adopted the design of the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 mastered the design method, but also know the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 on a number of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ere the completion of the knowledge learned from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the transition, experienced designers who need a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ith qu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which we later learn is a job or training. keywordskeywordskeywordskeywords: the mechanical method;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 目录 摘摘要要1 1 1 1 第一章第一章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 - - 1 1 1 1 - - - - 第一节枢纽布置.- 1 - 一、发电.- 1 - 二、防洪.- 1 - 三、航运.- 1 - 第二节设计要求.- 1 - 第三节工程特性表.- 2 - 第二章第二章设计基本资料设计基本资料- - - - 4 4 4 4 - - - - 第一节自然地理.- 4 - 一、流域概况 - 4 - 二、气候特征- 4 - 三、径流、洪水、泥沙. - 5 - 第二节工程地质.- 8 - 1、地震烈度. - 8 - 2、地形地貌. - 8 - 3、地层岩性. - 9 - 4、地质构造. - 9 - 5、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9 - 第三节碾压混凝土层面和大坝建基面的抗剪强度指标.- 10 - 第四节各分区砼相应龄期的抗压强度指标.- 11 - 第五节筑坝材料.- 19 - 第六节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 19 - 1、lt 水库淹没影响实物指标- 19 - 2、移民安置规划 - 19 - 第七节施工组织.- 19 - 1、施工条件. - 19 - 2、对外交通. - 20 - 3、材料供应. - 20 - 第三章第三章枢纽整体布置和坝型选择枢纽整体布置和坝型选择- - - - 20202020 - - - - 第一节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 20 - 第二节枢纽布置.- 21 - 第三节坝型选择.- 21 - 1、拱坝. - 21 - 2、土石坝- 21 - 3、面板堆石坝.- 21 - 4、重力坝- 22 - 第四节洪水调洪演算.- 23 - 1、计算原理:.- 23 - 2、计算结果:.- 23 - 第五节坝顶高程的确定.- 24 - 第四章第四章非溢流坝段剖面设计非溢流坝段剖面设计- - - - 25252525 - - - - 第一节剖面尺寸拟定.- 25 - 第二节 坝体强度和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及应力计算.- 27 - 1、稳定的校核验算.- 27 - 2、坝体上游面的拉应力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28 - 3、坝趾抗压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8 - 4、确定计算截面 - 28 - 5、荷载计算. - 28 - 6、强度、校核验算和荷载成果表. - 33 - 第三节 应力结果.- 55 - 1、计算应力. - 55 - 2、应力成果表- 57 - 3、应力结果分析 - 70 - 4、应力分布图- 70 - 第五章第五章溢流坝段剖面设计溢流坝段剖面设计- - - - 70707070 - - - - 第一节孔口设计.- 70 - 1、泄水方式的选择.- 70 - 2、洪水标准的确定.- 70 - 3、单宽流量的选择.- 70 - 4、孔口净宽拟定 - 70 - 5、溢流坝段总长度的确定- 70 - 6、流量和堰顶高程的确定- 70 - 7、定型水头的确定.- 70 - 第二节消能防冲.- 70 - 1、消能方式. - 70 - 2、挑流鼻坎设计 - 70 - 3、反弧半径的确定.- 70 - 4、挑距和冲坑的估算.- 70 - 第三节剖面设计.- 70 - 第四节四个不同截面在不同工况下坝体的强度和稳定验算.- 70 - 1、计算荷载. - 70 - 2、荷载计算成果表.- 70 - 第五节应力结果.- 70 - 1、应力计算. - 70 - 2、应力计算成果表.- 70 - 3、应力结果分析 - 70 - 4、应力分布图- 70 - 第六章第六章第二建筑物(压力钢管)的设计第二建筑物(压力钢管)的设计- - - - 70707070 - - - - 第一节引水管道的布置.- 70 - 1、压力钢管的形式.- 70 - 2、管道轴线布置 - 70 - 3、进水口体形设计.- 70 - 4、拦污栅.- 70 - 5、闸门及启闭设备.- 70 - 6、细部构造. - 70 - 7、压力钢管结构计算.- 70 - 第七章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 - - 70707070 - - - - 第一节施工导流方案.- 70 - 一、导流标准- 70 - 二、导流方案- 70 - 三、导流建筑物- 70 - 四、导流时段- 70 - 第二节施工总进度安排.- 70 - 第三节导流工程参数.- 70 - 参参考考 文文 献献- - - - 70707070 - - - - 第一章 综合说明 第一节枢纽布置 本工程同时兼有了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效益。 一、发电 装机容量为 7600 mw,正常蓄水位为 374.6 m,死水位为 330.1 m, 台机组 满发时的流量为 7537 m 3/s,尾水位为 225.5m。 厂房类型为全地下式厂房,主厂房尺寸为 338.528.574.4(m m m),机 组间距为 32.5m,安装间(主/副)长度为 60/30m。主变室为地下式,尺寸为 405.519.532.334.2(m m m)。开关站为地面户内式,平面尺寸为 33517.5 (m m)。 二、防洪 lt 水库是 w 江防洪的战略性工程,承担 w 江中下游地区防洪任务,总防护人 口达 1200 万人,保护耕地近 700 万亩。工程的兴建可将 w 江和 w、n 江三角洲防 洪标准由约 20 年一遇提高到约 400 年一遇(400m 提高到约 50 年一遇) ,遇 dtx 水 库联合防洪,可使下游的防洪标准由 20 年一遇提高到 100 年一遇;无论式从防洪 效益还是替代防洪工程投资来说,其防洪作用均非常显著。 在遇 500 年和 10000 年一遇的洪水时,经水库调洪后,洪峰流量由原来 27600 m 3/s 和 35500 m3/s 分别削减为 23540 m3/s 和 26900 m3/s。要求校核洪水时最大下 泄流量限制为 28200 m 3/s,校核洪水位不超过正常蓄水位 4.5 m。 三、航运 h 河属于滩多、坡陡、流急的河流,全河大小滩险约有 300 处。天然情况下, 除 o 滩至 sl 镇(l 江河口) 170 km 河段为常年通航河段外,其余河段基本不能 通航。lt 水库建成后,会使库区干流以上 250 km 范围内形成深水航道,坝址下游 河道枯水流量得到了大幅度增加,为实现 h 河全面通航,并直达珠江三角洲出海 奠定了基础,为西南有关省区物资外运提供了一条廉价的水上运输线,从而可带 动沿河经济的发展,促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第二节设计要求 在明确设计任务及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要求: 1根据防洪要求,对水库进行洪水调节的计算,确定坝顶高程及溢洪道孔口尺寸; 2通过分析,对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枢纽组成建筑物的型式、轮廓尺寸及 水利枢纽的布置方案; 3详细做出大坝设计,通过比较,确定坝的基本剖面和轮廓尺寸,拟定地基处理 方案与坝身构造,进行水力,静力计算; 4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行设计,选择建筑物的型式与轮廓尺寸,确定布置方案, 拟定细部构造,进行水力和静力计算; 5决定枢纽的施工导流方案,安排工程施工控制进度。 第三节工程特性表 表 1-1工程特性表 名称数量单位备注 河 流 特 性 流域面积98500km2坝址控制面积 多年平均径流总 量 508108m3 设计洪水流量27600m3/s洪峰 校核洪水流量35500m3/s洪峰 多年平均径流量1610m3/s 水 库 特 性 正常蓄水位374.6m 正常尾水位225.5m 发电死水位329.9m 设计洪水位375.63m 校核洪水位375.89m 库容165108m3 设计下泄流量23750m3/s 设计下游水位256.1m 校核下泄流量24520m3/s 校核下游水位257.0m 发电装机容量7600mw 拦 河 大 坝 大坝等级一级 大坝类型碾压砼重力坝 坝顶高程378.47m放浪墙顶高程 379.67m 坝高190.5m 附表 1-1 坝 顶 宽 度 坝顶宽度16m 上游坡度0.2 下游坡度0.66 坝基面高程190m 上游折坡点高程290m 泄 水 建 筑 物 堰顶高程354.0m 溢流面前缘净宽105m 消能方式挑流消能 鼻坎高程260m 反弧半径50m 挑射角30 单宽流量23354m3/s校核 第二章设计基本资料 第一节自然地理 一、流域概况 h 河是 w 江水系中上游的河段。h 河全长为 1573 km,流域面积为 138340 km2。流域属副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多雨,410 月份为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 量的 89.5 %,雨日占全年的 71.2 %,流域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760 1860 mm 之间,总的趋势山东向西递减。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径流年内分配为:5 10 月份占年总量的 82.9 %,11 月 次年 4 月占年总量的 17.1 %。 lt 水电站位于 h 江的上游。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 98500 km2, 占 h 河流流域 面积的 71 %。坝址以上流域,大支流多,地形复杂,汛期暴雨量级虽不大但却频 繁发生,造成洪水连续、洪水总量较大。 二、气候特征 1、气温: 坝址多年平均气温为 20.1 ,月平均最低(1 月份)气温为 11.0 ,月平均 最高气温(7 月份)为 27.1 ,实测最低值(1 月份)为-2.9 ,实测的最高值 (7 月份)为 38.9 。 2、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0 %, 其中最高的是 6、 7、 8 月, 历年平均值均为 85 %; 最低为 2 月,历年平均值为 74 %。 3、降雨量: 坝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1343.5mm, 雨季 (410 月份) 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89.2%, 其中 5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 76.0%,多年平均降雨日数为 156d,雨季雨日占全 年的 69.7%。多年平均日雨量10mm(中雨及以上)日数为 38.5d,日雨量25mm (大雨及以上) 日数为 15.0d, 日雨量50mm (暴雨) 日数为 3.9d, 日雨量100mm (大暴雨)日数为 0.6d。 表 2-1 坝区历年(1972 1992 年)各时段的最大降水量 时段 (min ) 10203060901201802403605407201440 雨量 (mm ) 25. 2 40. 2 58. 8 99. 9 117. 3 125. 8 139. 5 144. 6 155. 6 158. 6 159. 4 160. 9 4、蒸发量: 历年水面蒸发量的平均值为 1023.3 mm,历年的最大值为 1218.7 mm,历年 最小值为 842.7 mm。 5、风向风力: 历年最大风速为 14m/s,相应风向为 ne 向。极大风速为 24m/s,相应风向为 e、ne,吹程为 2km。 三、径流、洪水、泥沙 1、 径流: 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多年平均径流量 1610 m3/s,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 508 亿 m3,年际变化较为平稳,年变差系数是 0.24,实测的最大年平均径流量 和最小的平均径流量分别为多年平均流量的 1.42 倍和 0.54 倍。实测的最大流量 为 16900 m3/s,实测最小流量为 174 m3/s,各频率年径流成果见表 2 - 2。 表 2-2 年径流频率成果表 2、 洪水: h 河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lt 以上流域面积大,主流源远流长,大支流多, 汛期暴雨量级虽不大,但是发生频繁,往往造成连续性洪水,单峰洪水甚少,复 峰居多。设计洪水成果见表 2-3。 表设计洪水成果表 项目 p(%) 洪峰流量 7d 洪量亿(m 3/s) 表坝址处设计洪水过程线(0.2%p=) 月日时流量月日时流量 27300 附表 2-4 附表 2-4 15000 p=0.01% 40000 30000 35000 25000 20000 10000 时间 6 1612131514101198 141414141414141414 龙滩坝址 校核洪水过程线(1966年7月典型) 图 2-1校核洪水过程线 3、 泥沙: h 河泥沙以悬移质为主,悬沙颗粒较细。由实测资料统计,坝址处多年平均 输沙率为 1660kg/s,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1.05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 5240 万 t 。 第二节工程地质 1、地震烈度 坝址位于相对稳定的地块内,属弱震环境,无区域性活动断层穿过,不存在 发生地震的地质背景,区域地震危险性主要受外围地震影响,经过审定:坝址地 震基本烈度和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影响烈度均为 7 度。 2、地形地貌 坝址河谷为较平坦“v”形谷,宽高比为 3.5。河流流向为 s 30 0 e,至坝址 处转为 s 80 0e。枯水期河水面高程为 219 m,水面宽 90 100 m,水深 13 19.5 m 。河床沙卵石厚 0 6m ,局部达 17 m。河床两侧均有基岩礁滩裸露, 左岸宽 10 m,右岸宽 40 70 m 。 左岸的地形整齐,山体宽厚。右岸受冲沟切割,地形的完整程度稍逊于左岸。 两岸的山顶高程 600 m,岸坡的坡度 32 42,残坡积物厚 0.5 2 m,局 部厚 8 25 m。 3、地层岩性 坝址的上游地层为三叠系下统罗楼组,以薄层、中厚层硅质泥板岩、硅质泥 质灰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互层岩组。坝址及其下游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板纳 组,由厚层钙质砂岩、粉砂岩、泥板岩互层组成,属坚硬和中坚硬岩石。 地下洞室布置区是坝区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之一,90 % 95 %以上的 洞体位于质量较好和中等、类围岩内,围岩地层为板纳组;岩性以砂岩为主, 或为砂岩和泥板岩互层岩组, 岩石强度较高。进水口的边坡蠕变岩体自然现状稳 定,只要开挖后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边坡整体稳定。 4、地质构造 坝址岩层为单斜构造,走向 n50 200w,与河流向夹角约为 70,倾向 ne(下游偏左岸) ,倾角 550 63。坝址的下游岩层倾角逐步变缓至约 40左 右。断层依其走向,主要可分为四组。 第一组:产状 n50200w,ne 600,以层间错动为主,多达 200 余条, 80 % 以上的破碎带宽度小于 10 cm。 第二组: 产状 n 30 0 60 0w,ne 600 850, 平均间距 30 50m/条。 第一组:产状 n70 0 900w,ne 70 0 85 0 第一组:产状 n65 0 80 0w,ne 800,破碎带较宽。 5、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表 2-5岩体力学参数表 抗剪断强度变形模 量 泊桑比 fc(mpa)fc(mpa)(gpa) 砂岩 强风化0.750.490.60.291.5 2.0 0.34 中等风 化 1.21.480.90.7670.28 微风化1.52.451.31.4815160.25 弱结构 面 断层0.40.080.360.05 层面0.450.10.40.08 表 2-6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 岩 体 密度 (g/cm3) 比 重 孔 隙 率 饱 和 吸 水 率 (%) 单轴抗压 强度 (mpa) 软 化 系 数 弹 性 模 量 (gpa) 抗 拉 强度 (mpa ) 抗 折 强 度 (mpa ) 干 燥 饱 和 静 弹 动 弹 强 风 化 2.672.7 2 2.1 1 0.7 3 12 8 780.6 1 55. 9 中 等 风 化 2.682.7 2 1.3 8 0.5 0 16 8 11 9 0.7 1 67. 4 微 风 化 2.732.7 4 0.3 5 0.1 7 18 3 15 5 0.8 5 77. 8 81. 2 3.639.1 第三节碾压混凝土层面和大坝建基面的抗剪强度指标 表 2-7碾压混凝土层面抗剪断参数建议值 坝高(m) 建议参数 cvf=0.20,cvc=0.30cvf=0.20,cvc=0.35 fc(mpa)fc(mpa) 2101.072.091.071.97 1560.971.570.971.48 表 2-8各分区砼相应龄期的抗压强度 编号强度种类 抗压强度(mpa) 7d28d90d c25142634 c20132229 c1581923 c25142633 第四节各分区砼相应龄期的抗压强度指标 图 2-2坝体砼分区图 (i坝体分区) 表 2-9大坝各坝段建基面混凝土与岩体 f、c建议值 坝段 编号 面积建基 面岩 体特 征 工程岩 体 (bq) 分级 坝基 财体 工程 地质 分类 地质因 素法 建议值 (bq)均 值 级 别 混 凝土与 岩体 类别 混凝 土与 岩体 混凝土 与岩体 混凝土 与岩体 f、c (mpa) f、c (mpa) f、c (mpa) f、c (mpa) 214弱风 化岩 体、 有 f60通 过 306iv0.70. 8 0.40. 5 iv0.90. 7 0.70. 3 0.750.760.750.5 附表 2-10 660弱微风化岩体、有 f60通过 329iv0.80. 9 0.50. 7 iv0.90. 7 0.70. 3 0.9 2 0.8 9 0.80.5 179 0 弱微风化岩体、有 f60通过 348iv0.90.7ivii i 0.90.70.90.9 2 0.90.7 323 0 微风化岩体453ii1.111.1iiiii 1 1.11.11.1 2 1.21.051. 1 1.1 346 5 微风化顶部岩体447iii1.111.1iii11.11. 0 1.11. 0 1.1 2 1.21.051. 1 1.1 183 5 弱微风化岩体416iii10.91iii1.11. 0 1.10. 9 1.0 8 1.1 8 11 211 0 弱微风化岩体390iii10.910.9iii1.11. 0 1.10. 9 1.0 8 1.1 7 0.9511 243 5 弱风化底部岩体389iii10.910.9iii1.11. 0 1.10. 9 1.0 6 1.1 4 0.9511 272 0 弱微风化岩体393iii10.910.9iii1.11. 0 1.10. 9 1.0 6 1.1 4 0.9511 11300 0 弱微风化岩体409iii10.91iii11.11. 0 1.11. 0 1.11.1 8 11 12327 5 弱风化底部岩体430iii1.11. 0 1iii11.11. 0 1.11. 0 1.0 7 1.1 5 1.11.011. 1 13480 0 弱风化底部岩体439iii1.11. 0 1iiiii 1 1.11.11.11.1 6 1.11.011. 1 14325 0 弱风化底部岩体453ii1.11.1iiiii 1 1.11.11. 2 1.11.1 6 1.11.1 15326 0 弱风化底部岩体、局部有缓 倾角节理密集带458 ii1.11.1iiiii11.11.11. 2 1.081.1 3 1.11.1 16333 0 大部分为微风化上部岩体局部 有缓倾角节理密集带490ii 1.11.2 1.11. 2 ii1.11. 2 1.11. 2 1.11.191.11. 2 1.2 17337 0 大部分为微风化上部 岩体 519ii1.11. 2 1.2ii1.11. 2 1.11. 2 1.1 5 1.2 4 1.11.21.2 18337 0 大部分为微风化上部 岩体 508ii1.11. 2 1.11. 2 iiiii 1 1.11. 2 1.11. 2 1.1 4 1.2 3 1.11.21.2 附表 2-10 193330 大 部分为微 风化上部 岩体,局 部有缓倾 角节理密 集带 508ii 1.11.21.11.2iii ii1.01.2 1.11.2 1.12 1.221.11.21.2 204860 大部分为 微风化上 iiiii1.01.21.01.2 1.09 1.171.11.1 部岩体, 局部有缓 倾角节理 密集带, 11%为 t2b18泥 板岩 484ii 1.21.0 1.11.2 213400 弱微风 化岩体、 19%为 t2b18泥 板岩 505ii1.11.21.11.2iiiii1.01.21.01.21.11.21.11.11.2 223860弱风化底 部岩体、 小断裂发 育、33% 为 t2b18 泥板岩 413iii11iii0.91.11.10.70.991.0310.91.1 232230 弱风化底 部岩体、 有 f4 断 层通过、 坝趾有缓 倾角节理 密集带及 408iii0.91.00.91.0iii1.01.11.10.91.071.110.91.00.91.1 15 为 t2b18泥 板岩 241870弱风化下 部岩体、 有 f4 断 层通过、 43%为 t2b18泥 板岩 360iii0.90.90.7iviii0.80.90.70.80.930.950.90.80.9 251600弱风化中 下部岩 体、46% 为 t2b18 泥板岩 366iii0.90.90.7iviii0.80.90.70.80.981.050.90.80.9 261338弱风化一 部岩体、 45%为 t2b18泥 板岩 401iii1.00.90.91.0iv1iii0.91.00.70.91.031.131.00.90.91 271188弱微风 化岩体、 26%为 t2b18泥 板岩 462ii1.11.11.2iiiii1.10.91.10.91.11.21.11.11.2 281060微风化岩 体、19% 为 t2b18 501ii1.11.21.11.2iiiii1.11.01.20.91.131.221.11.11.2 泥板岩 29 963 微风化岩 体、 有 f1 断层通过 32%为 t2b18泥 板岩 449iii1.01. 1 1.01.1iiiii1.00.91.10.71.091.171.01.11.01.1 30963微风化岩 体、49% 为 t2b18 泥板岩 465ii1.11.11.2iiiii1.11.01.20.91.11.21.11.01.1 31963微风化岩 体、52% 为 t2b18 泥板岩 461ii1.11.11.2iiiii1.11.01.20.91.11.21.11.01.1 321210弱微风 化岩体、 90%为 t2b18泥 板岩 356iii0.90.7iv1iii0.90.70.981.080.90.7 第五节筑坝材料 坝址附近河段缺乏天然砂石料,混凝土所需砂石骨料需要人工轧制。距 坝址下游 4.5 5.5 km 的右岸 m 村沟内的 m 村口及 dfp 二迭系灰岩料场, 储量及质量均满足工程要求。dfp 选定为大坝及围堰的混凝土骨料料源,储 量达 1 亿 m 3以上,m 村沟内有一片缓坡地,距坝址直线距离为 4.4 km,布置 砂石料生产加工系统, 系统规模为设计生产能力 2000 t/h, 设计处理能力 2500 t/h。m 村选定作为其它主体建筑物及临建工程的混凝土骨料料源,灰岩储量 约 470 万 m 3,m 村口经开挖平整后布置砂石料加工系统,系统规模为设计生产 能力 240 t/h,设计处理能力 300 t/h。 坝区内有三处土料场的残坡积土层较集中、 开采条件较好, 平均厚度2 3 m, 厚度均为一性差,均为高至中液性粘质土,平均天然含水量 24.4 %,总储量为 153 万 m 3。 第六节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 1、lt 水库淹没影响实物指标 根据 2000 年调查和规划成果, lt 水库正常蓄水位 375 m 时淹没 10 个县, 47 个乡(镇),232 个行政村,847 个村民小组,淹没土地总面积为 377km2,其中耕 地面积为 8.43 万亩,陡坡地为 2.98 万亩,林地为 21.87 万亩,草地 7.98 万亩; 2008 年底搬迁人口 7.5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 7.00 万人;水库淹没房屋面积为 221.89 万 m2,淹没 12 个乡集镇及公路等专业项目一批。 2、移民安置规划 移民安置规划水平年为 2008 年, 推算至 2008 年, 搬迁人口为 7.51 万人, 生产安置人口为 8.05 万人。lt 水库地区山地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足,气候 适宜,农、副、土、特产品种类多,水库建成后,库周区交通得到大大改善, 为安置 lt 水库的农村移民提供了较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本次规划农村移民 生产开发重点发展粮食生产和亚热带水果及经济作物,适当发展养殖业和二 三产业。水库淹没处理补偿静态总投资为 46.16 亿元(含税费 5.32 亿元)。 第七节施工组织 1、施工条件 坝址处于峡谷河段, 河谷宽高比为 3.5 左右, 河床宽度 160.0 280.0m, 主流靠左岸。两岸地形不对称,左岸比右岸整齐,右岸坡度 3242,左 岸坡度 3642,两岸山顶高程 580.00 650.00m 左右。 本工程施工用电高峰负荷约 42 mw。从 nd 县境内的车河架设 2 回 110 kv 线路至工地,输电距离为 86 km,可满足工程施工用电需求。110 kv 施工 变电站设于右岸坝线下游 800 m 处,引出 22 个回路,向整个工区供电。 lt 工程建成后,上述 1 回 110 kv 线路即可作为工程的保安电源。 2、对外交通 本工程外来物资、材料、设备总运量为 371.86 万 t,年高峰运量为 84.82 万。距 to 县城最近的铁路货运站为 qg 线上 nd(小场)火车站,对外交通方 案在初步设计中选定为:外来物资材料用火车经 qg 线运至 nd 火车站,在 nd 设物资中转站,由 nd 至坝址新建 81 km 二级公路,沿 h 河左岸直抵坝 址,在坝址以下 2.5 km 处设 h 河 lt 大桥,和右岸进场公路连通,形成左、 右岸循环道路。 3、材料供应 本工程需水泥总量 129.28 万 t,年高峰需要量为 36 万 t/a,可由厂家具 备的铁路水泥罐车运至 nd 站,再转公路运输至工地。本工程需粉煤灰总量 72.06 万 t,年高峰需要量为 26.61 万 v,可由铁路运至 nd 站,再转公路运 输至工地,也可采用公路直接运至工地。 第三章枢纽整体布置和坝型选择 第一节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 正常蓄水位 h= 374.6 m,相应库容 v=155.97 亿 m 3,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7537 mw,所以本工程的规模为大(1)型,等别为一等, (永久建筑物)主要建筑物级 别为 1 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 3 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为 4 级。 第二节枢纽布置 安排泄洪建筑物在原河床的主流部位,发电建筑物,开关站等布置在左岸。 泄水建筑物的型式采用开敞式溢流堰。 混凝土重力坝的建基面应根据大坝稳定、坝基应力、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岩 体类别、基础变形和稳定性、上部结构对基础的要求、基础加固处理效果及施工 工艺、工期和费用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原则上应在考虑基础加固处理,在满 足坝的强度和稳定的基础上,减少开挖量。坝高超过 100 m 时,可建在新鲜、微 风化或弱风化下部基岩上。 第三节坝型选择 可供选择的坝型有:土石坝、拱坝、面板堆石坝,实体重力坝、宽缝重力坝、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具体比较选择如下: 1、拱坝 拱坝的工作原理:一是依靠拱的作用,将压力传给拱座;二是依靠悬臂梁的 作用将力传递给了基岩。其特点:1.受力条件好,河谷形状深窄较好;2.坝体积 小,主要依靠拱作用维持稳定,自重作用影响不大;3.超载能力强,安全度高;4. 抗震性能好;5.施工技术要求高,地基处理要求严格。 根据拱坝的特点,要求建造于狭窄的河谷上;对地质较理想的地质条件是岩 石均匀单一,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小,耐久性好,两岸的拱座基岩坚固完整, 边坡稳定,无大的断裂构造和软弱夹层,能承受由拱端传来的巨大推力而不致产 生过大的变形,尤其要避免两岸边坡存在向河床倾斜的节理裂隙或构造。12 坝址的河谷为较平坦的“v”形谷,宽高比为 3.5,主流靠左岸,两岸地形不 对称,左岸比右岸整齐,右岸坡度 32 42 ,左岸坡度 36 42 。 若在这种河谷中修建拱坝,拱坝作为拱的部分发挥的作用较小,且河床两岸无足 够强度的岩体支承拱坝。节理面不能承受两岸渗透水压力的作用,即使进行必要 的加固处理(如清洗节理,固结灌浆等) ,也不能达到强度的要求。故不适合修建 拱坝。 2、土石坝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了节约材料,选择坝型的时候应首先考虑当地材料坝。 土石坝材料可就地取用,材料的运输成本低;对地基的要求不是很高,适应地基 变形能力强;构造简单,施工技术简易,工序少,便于机械化施工。但坝体填筑 量工程量大,而坝址附近缺乏符合筑坝条件的土料,难以满足建坝对土料的需求 量;其次,土料填筑质量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h 江流域雨量丰富,降雨天数 多,对土石坝施工干扰大,易延长工期;再者,土石坝坝顶不能溢流,施工导流 不如混凝土坝方便,坝体的断面大。故不适合修建土石坝。 3、面板堆石坝 坝址附近河段缺乏天然砂石料,混凝土所需砂石骨料需人工轧制,不能满足 建坝的材料要求,投资成本较大,不适合修建面板堆石坝。坝顶溢流不便,需在 坝外单独设置泄水建筑物。 4、重力坝 (1)实体重力坝: 实体重力坝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设计和施工比较方便,应力 分布也较明确,并且有丰富的经验技术,施工过程中质量容易控制。它的不足之 处是坝体的体积较大,扬压力也比较大,施工时不利于混凝土的散热,且材料强 度不能充分发挥。 (2)宽缝重力坝: 宽缝重力坝具有以下一些优点: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扬压力显著 降低;节省了混凝土方量。不过也有一些缺点,如:增加了模板用量,立模也较 复杂;分期导流不便;在严寒地区,对宽缝需要采取保温措施,而且宽缝重力坝 的散热比较好,并且一般情况下,不易出现被坝体内部的混凝土由于膨胀而破坏 坝体的稳定。 (3)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与常态混凝土重力坝相比,具有以下一些优点:工艺程序 简单,可快速施工,缩短了工期,提前发挥了工程效益;单位体积胶凝材料用量 少,特别是水泥用量减少,减少了工程造价,由于水泥用量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工程图学B(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资本运营与公司治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阅读与欣赏唐诗宋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科技学院《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英语阅读(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角的分类
- 2024年高导热石墨材料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食品试验设计方法第五讲
-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 医院建设项目医疗专项工程医用气体工程技术参数及要求
- 运维经理培训
- 2025年西城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化学试题(解析版)
- 主播语音与发声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 屋面换瓦施工方案
- 招投标意向书(7篇)
- 视障人群智能出行产品设计研究
- 2017年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解析卷)
- 《相变储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
- 《消防检查指导手册》(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