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 吸 杀 菌 剂 远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寻找内吸杀菌剂的研究 ,直到1960年前后才出现了防小麦锈病的氨基磺酸类杀菌 剂(有机硫类的敌锈钠、敌克松),但这些药剂作为一个 内吸剂来说,也是很勉强的,直到1966年开始出现了能在 大田广泛使用的内吸剂,萎锈灵、托布津,1967年苯来特 的应用在生产上具有实践意义,才被公认为内吸剂使用, 这三种药剂的出现,把杀菌剂的历史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 段,标志着内吸杀虫剂世代的开始。 有人把1977年以前商品化的内吸剂称为第一代内吸剂 ,主要包括有机磷制剂,羧酸替苯胺类(萎锈灵),苯并 咪唑类(苯来特),羟基嘧啶类(甲菌定、乙菌定),哌 嗪类,吗啉类(十三吗啉)等,这类内吸剂的主要特点是 : 第一代内吸剂的主要特点第一代内吸剂的主要特点 (1 1)在质外体运转,主要在由根向叶部运转)在质外体运转,主要在由根向叶部运转 (2 2)在草本植物体内运转快,在木本植物体内)在草本植物体内运转快,在木本植物体内 运转慢,主要防治禾谷类病害。运转慢,主要防治禾谷类病害。 (3 3)对鞭毛菌引起的病害基本无效。)对鞭毛菌引起的病害基本无效。 (4 4)容易出现抗药性。)容易出现抗药性。 1977年以后,内吸杀菌剂有了新的突破进入 第二代内吸杀菌剂,其特点为: 1.以甾醇抑制剂出现为标志(如粉锈宁、羧锈宁) 2.具有向基性传导和双向传导性。(如吡氯类,瑞毒霉) 3.扭转了对鞭毛菌不能防治的状态,出现对霜、疫霉病效 果特好的药。(如普力克) 4.对抗药性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为延缓其发展,采用传 统保护剂与内吸剂混合使用。 5.加强对菌无毒性化合物的研究,出现了影响病菌致病过 程的抗穿透化合物,如三环唑。 一、内吸杀菌剂的特点一、内吸杀菌剂的特点 1 1、水溶性都很低。、水溶性都很低。 2 2、可在植物内传导,对侵入到内部的病害具有良好防效。、可在植物内传导,对侵入到内部的病害具有良好防效。 3 3、防病谱有宽有窄,有的可防十几种(苯并咪类)病害,有的只能、防病谱有宽有窄,有的可防十几种(苯并咪类)病害,有的只能 防一种病害(嘧啶类只防白粉病)。防一种病害(嘧啶类只防白粉病)。 4 4、抗药性问题比较严重。、抗药性问题比较严重。 5 5、一般不需要加辅助剂,对作物比较安全,不易引起药害。、一般不需要加辅助剂,对作物比较安全,不易引起药害。 6 6、在杀菌作用方面:内吸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的生长,对孢子萌发、在杀菌作用方面:内吸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的生长,对孢子萌发 作用不大,只有在较高浓度或较长的作用时间下才能抑制孢子的萌发,作用不大,只有在较高浓度或较长的作用时间下才能抑制孢子的萌发, 起杀菌作用,它主要是抑制菌的生物合成,对生物氧化作用不大,而有起杀菌作用,它主要是抑制菌的生物合成,对生物氧化作用不大,而有 个别品种是提高植物抗病力,也就是具有免疫性。个别品种是提高植物抗病力,也就是具有免疫性。 二、常用的内吸杀菌剂 (一)有机磷杀菌剂 (二)苯并咪唑类和托布津类 (三)羧酰替苯胺类(又名恶噻英类) (四)甾醇抑制剂 (五)苯基酰胺类 (六)氨基甲酸酯类 (七)取代脲类 (八)异恶唑类 (一)、有机磷杀菌剂 1、硫代磷酸酯类 硫赶磷酸酯类:稻瘟净,异稻瘟净,克瘟散主 要防水稻稻瘟病。 硫逐磷酸酯类 甲基立枯灵(利克磷)对罗氏白绢病,丝核菌属, 玉米黑粉病,灰霉病,核盘菌,禾谷类全蚀病,青霉 病有高效,但对疫霉菌,腐霉菌,镰刀菌和黄萎轮枝 菌无效。防多种作物的苗立枯病,菌核病,雪腐病; 防丝核菌引起的马铃薯茎溃疡病和茎腐烂病。 2、磷酰胺类 三唑磷胺 防白粉病,有内吸杀虫杀螨性 3、金属有机磷化合物 乙磷铝(疫霉灵)防霜霉病、 疫霉病 有的品种还具有兼治害虫的作用(防飞虱、叶蝉) 。 P RO O X RO 通式: R:烃基; X:其他基团 1、稻瘟净 kitazine (EBP) 异稻瘟净 kitazin-p (IBP) C2H50 P O S C2H50 CH2 (CH3)2CH0 P O S (CH3)2CH0 CH2 O,O-二乙基-S-苄 基一硫代磷酸酯 O,O-二异丙基 -S-苄基 一硫代磷酸酯 A、纯品均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工业为淡黄色油状液体, 具有大蒜臭味(但异稻瘟净不会污染稻谷)。 B、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二甲苯 等,对酸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但异稻瘟净稳定性大 于稻瘟净。 C、对人畜毒性低 EBP:小白鼠口服 LD50 = 237.7 mg/kg IBP:小白鼠口服 LD50 = 490-662 mg/kg D、残效期: 稻瘟净10天,异稻瘟净3周以上。 E、对植物安全无药害,可与有机磷杀虫剂混用。 F、都可防治水稻小粒菌核病,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 并可兼治稻飞虱、叶蝉。异稻瘟净药效高于稻瘟净。 1)性能 2)制剂及使用 EBP:有40%、50%EC,及1.5%粉剂。 50EC喷雾使用800-1000X,每隔7天防一次,连续3次; 1.5粉剂,4-6公斤/亩。 IBP:有40EC,50EC,1.5,2,3粉剂,17颗 粒剂,40EC,8001200X喷雾,隔7天后再喷一次,G 用原药350-650g/亩。 使用应在水稻刚刚发病时用,如叶瘟出现急性病斑,穗 稻瘟在始穗-齐穗期,要连喷两次EBP或IBP,间隔5-7 天。IBP的G可施入稻田灌溉水中,逐渐释放。 (3)使用注意事项 a、都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不能与除草剂敌稗 混用(因有机磷农药能抑制稻体中酰胺水解酶,使 水稻失去对敌稗的解毒能力)否则会引起药害。 b、EBP不能在水稻后期使用,以防给稻谷带来 残臭,安全间隔期要长一些,IBP不存在此问题, 安全间隔期要在20天以上。 c、与有机磷杀虫剂混用后有增效作用,但对人 畜的毒性也提高,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H 3 C2H5O P O O AL 1 )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为白色粉末,稍溶于水( 20水中溶解度120g/升),不溶于有机溶剂,1 g/升的 水溶液在20条件下半衰期在100天以上,不易挥发,贮 存稳定。 对人畜基本无毒,大白鼠急性经口 LD505800 mg/kg,经皮LD50 3200 mg/kg, 对作物安全,不会产生药害,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乙膦铝 phosetyl-al(疫霉灵) 三乙基磷酸铝 2)、应用 双向传导的内吸杀菌剂,选择性较强,是防治鞭毛菌病害的重要品种,对 霜霉、疫霉菌效果好,但对马铃薯,番茄晚疫菌效果差。主要用于防治由单轴 霉属(葡萄霜霉病),霜霉属(白菜霜霉病)等引起的作物霜霉病。 制剂由80WP,40WP,90可溶性粉。 商品Mika是由50乙膦铝25灭菌丹复配的75混剂。 Phodax 由44乙膦铝26代森锰锌的复配70混剂。 A、防黄瓜霜霉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40WP187.5g,兑水50Kg喷雾(300 -400X),间隔7天,共喷4次。 B、防白菜霜霉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40WP550750g/亩,兑水75 150Kg喷雾,间隔10天,共喷23次。(200-300X) C、棉花疫病,40WP187.5375g/亩,兑水75Kg喷雾,间隔710天,共喷 23次。(200-400X) 4、有机磷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A、稻瘟净,异稻瘟净作用机制: 它们的结构相似,生物活性谱大致相同,彼此存在着 交互抗性,可以推断其作用方式是一致的即抑制细胞壁 的合成和细胞膜的渗透性。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甲壳质和纤维素,此外尚有色 素,一些多糖物质和少量的果胶蛋白质以及微量的碳水化合 物,脂肪和矿物质,甲壳质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聚合而成的 ,而以上二种杀菌剂抑制细胞壁的形成主要是抑制了乙酰氨 基葡萄糖的聚合,这使甲壳质无法形成,细胞壁不能正常合 成,继而造成原生质裸露瓦解表现中毒。对细胞膜的影响主 要是抑制与膜性能有关的酶的活性,也有物理的破坏作用。 B、乙膦铝的作用机制: 其防病作用可能是依赖它在植物体内 诱导,形成了对真菌有毒性的物质,从而 加强了寄主的抗病能力。 (二)、苯并咪唑类和托布津类(二)、苯并咪唑类和托布津类 这一类杀菌剂的母体结构,都含有苯并咪唑环的活性部这一类杀菌剂的母体结构,都含有苯并咪唑环的活性部 分,代表品种主要是多菌灵,苯来特,甲基托布津(硫脲基分,代表品种主要是多菌灵,苯来特,甲基托布津(硫脲基 甲酸酯类),甲基托布津在水中溶解后或在植物体内经代谢甲酸酯类),甲基托布津在水中溶解后或在植物体内经代谢 后会产生多菌灵,故与多菌灵防病谱和作用机理相同。后会产生多菌灵,故与多菌灵防病谱和作用机理相同。 这类杀菌剂由根部吸收好于叶部吸收,多用种子拌种,这类杀菌剂由根部吸收好于叶部吸收,多用种子拌种, 浇土用。防病谱广,对镰刀菌(枯萎病),核盘菌(菌核病浇土用。防病谱广,对镰刀菌(枯萎病),核盘菌(菌核病 ),黑星菌,轮枝菌,丝核菌,壳针孢菌,葡萄孢属,小尾),黑星菌,轮枝菌,丝核菌,壳针孢菌,葡萄孢属,小尾 孢属等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效,但孢属等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效,但对藻状菌无效对藻状菌无效,对子囊,对子囊 菌的作用有选择性。菌的作用有选择性。 甲基-1H-2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 甲基- 1-(丁胺基甲酰基 ) -1H苯并咪唑-2基 氨基甲酸酯 多菌灵 carbendazim 苯来特 benomyl N CONHC4H9 N C NH COOCH3 N H N CNH COOCH3 甲基托布津 thiophanate-methyl 1、2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 NH CS NH COOCH3 NH CS NH COOCH3 1、特点及应用 A A、多菌灵:、多菌灵:溶于部分有机酸形成盐,化学性质稳定,毒溶于部分有机酸形成盐,化学性质稳定,毒 性低,性低, 广谱,内吸无残毒。广谱,内吸无残毒。 大鼠口服大鼠口服 LDLD50 5010000mg/kg 10000mg/kg,经皮,经皮 LDLD50 501.5 1.5万万mg/kg,mg/kg, 制剂有制剂有40%40%胶悬剂,胶悬剂,25%25%、50%WP50%WP 用用0.2-0.3%0.2-0.3%拌种可防麦类黑穗病及棉花苗期病害。拌种可防麦类黑穗病及棉花苗期病害。 用用500-1000500-1000喷雾,可防子囊菌和大多数半知菌类中喷雾,可防子囊菌和大多数半知菌类中 的病原菌,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重要药剂,对三麦赤的病原菌,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重要药剂,对三麦赤 霉病,稻瘟病,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禾谷类黑穗病及霉病,稻瘟病,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禾谷类黑穗病及 棉花苗期病害,果树白粉病,蔬菜黑斑病均有较好防效。棉花苗期病害,果树白粉病,蔬菜黑斑病均有较好防效。 B B、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 化学性质稳定,对酸碱稳定,对人畜毒性低。化学性质稳定,对酸碱稳定,对人畜毒性低。 大鼠口服大鼠口服LDLD50 50=7500mg/kg =7500mg/kg,经皮,经皮LDLD50 501 1万万mg/kgmg/kg, 对多种植物的真菌病害具有保护与治疗作用,与多菌对多种植物的真菌病害具有保护与治疗作用,与多菌 灵有交互抗药性。灵有交互抗药性。 制剂制剂7070WPWP,喷雾用,喷雾用1000-2000X1000-2000X, 可防麦类赤霉病,隔可防麦类赤霉病,隔5-75-7天,连喷天,连喷2 2次。次。 防水稻稻瘟病,纹枯病,隔防水稻稻瘟病,纹枯病,隔7 7天喷一次;天喷一次; 防油菜菌核病,在盛花期,间隔防油菜菌核病,在盛花期,间隔7-107-10天连喷天连喷3-63-6次;次; 还可防蔬菜白粉病,马铃薯环腐病,花生叶斑,棉花枯萎还可防蔬菜白粉病,马铃薯环腐病,花生叶斑,棉花枯萎 病,高梁,西瓜炭疽病,对花生锈病无效,甚至会加重病病,高梁,西瓜炭疽病,对花生锈病无效,甚至会加重病 情,有刺激病菌生长的作用。情,有刺激病菌生长的作用。 2、作用部位及药效 二者均易被植物根部吸收,绿色部分吸收慢,多菌灵对 植物的表皮角质层通透性较慢,故用在根部,进行种子处理 效果好,使用多菌灵在酸性条件下(PH=2.5-3)可提高药剂 的通透性,加速运行,在使用时加一些 AL2O3 (平平加)酸 性表面活性剂 ,可提高防效。 3、作用机制 苯来特与甲托布津在植物体内以转化为多菌灵的形式起 作用,MBC(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 MBC 对核苷的生成有阻碍作用,能抑制DNA的合成,进而 影响到菌丝的生长,影响菌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O CH3 CONH 2、3-二氢-6甲基-5-苯 胺基甲酰-1,4-恶噻英 2、3-二氢-6-甲基-5-苯胺 基甲酰-4,4-二氧化物 ( (三三) )、羧酰替苯胺类(又名恶噻英类)、羧酰替苯胺类(又名恶噻英类) 萎锈灵 氧化萎锈灵 carboxin(vitavax) oxycarboxin(plantavax) O S OO CH3 CONH 1.1.共同特点:共同特点: 均为白色结晶。除强酸碱外,可与任何农药混均为白色结晶。除强酸碱外,可与任何农药混 用。水中溶液解度用。水中溶液解度170-1000ppm170-1000ppm。均为内吸性强的治。均为内吸性强的治 疗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防治担子菌引起的疗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防治担子菌引起的 病害,如禾谷类黑丝病、锈病病害,如禾谷类黑丝病、锈病 、棉花枯、黄萎病、棉花枯、黄萎病、 丝核菌病。丝核菌病。 2.2.毒性:毒性: 萎锈灵萎锈灵:小白鼠口服:小白鼠口服 LDLD50 50 = 3820 mg/kg = 3820 mg/kg, 兔经皮兔经皮 LDLD50 50 8000 mg/kg 8000 mg/kg。 氧化萎锈灵氧化萎锈灵:大白鼠口服:大白鼠口服 LDLD50 50 = 2000 mg/kg = 2000 mg/kg, 萎锈灵 体外杀菌活活性强,体内及土壤中易被氧化成亚砜及砜 衍生物,毒性仅为萎锈灵的1/5000,一般只作种子土壤处理 剂,不进行喷雾,残效期短, 不能防治花生锈病,防梨,豆锈病效果显著。 亚砜衍生物 制剂:25%WP、20%EC 应用:拌种、土壤处理 小麦拌种防黑穗病,0.1-0.2 防棉花枯黄萎病,0.5-0.8拌种 麦类锈病 200-400X喷雾,隔10-15 天喷一次,共喷3次。 CH3 CONH O 氧化萎锈灵: 体外杀菌活性弱,但体内稳定,不易分解, 药效长,可防花生锈病,可做喷雾及种子,土壤 处理。 制剂:75WP 应用:叶面喷雾: 2.5升/亩 土壤处理:6升/亩, 灌根用:200ppm,500ml/株 作用机理: 萎锈灵及氧化萎锈灵是在内吸杀菌剂中唯一的作用于 生物氧化的内吸剂,它影响呼吸链电子传递,作用点在琥 珀酸到辅酶之间的还原酶系的特定部位-血红铁硫蛋 白。不同生物的血红铁硫蛋白不同,其蛋白质的氨基酸排 列不同,对萎锈灵类药剂的敏感性都不同,这就是影响到 菌类的生物氧化,而对作物无药害的原因。 萎锈灵能渗入萌发的种子而杀死种内的病菌,而氧化 莠锈灵对锈菌孢子萌发不是完全抑制,只是延缓萌发时间 。 (四)、甾醇抑制剂(四)、甾醇抑制剂 甾醇是菌体细胞的一种组成物,这类杀菌剂影响甾醇的 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此类抑制剂有如 下特点: 、具有强的向顶传导活性,有明显的熏蒸作用。 、杀菌谱广、除藻状菌与病毒外,对担子菌、子囊 菌,半知菌都有一定的效果。 、施药量低,大田用药量是传统保护剂的10%,果树 上仅为1%,用于水果贮藏防腐,抑霉力只用 2-4g/吨(果 品),用于禾谷类拌种,粉锈宁30-40g100kg 麦种。 、药效长,一般为 3-周。 、一些品种如:粉锈宁,羟锈宁,丙环唑等对双子 叶植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甾醇类的主要品种: 三唑酮 (粉锈宁、百理通) 三唑醇(羟锈宁) triadimefon triadimenol Cl Cl N N C(CH3)3CCCHO O N C(CH3)3CCHO N OH N N 1)、特点 三唑酮 三唑醇 纯品无色结晶 纯品白色或褐黄色结晶 熔点:82.3 111.7 20水中溶解度 0.007 10 ppm 20,24h在 0.1N HSO 或NaOH中,中无分解现象, 溶于异丙醇、环已酮 大白鼠 LD50 口服1000-1500mgkg 1105-1160mgkg 经皮1000 mgkg 1000 mgkg )应用 二者均为内吸性强的能上下传导的杀菌剂,具 有选择作用,残效期长达70天左右,一般田间可维 持30天左右,一次施药均可达防治目的。二类药剂 均对赤霉病无效。拌种时不可提高使用浓度,若超 过浓度,有抑制苗生长的现象或延迟出苗天数。 粉锈宁内吸到植物体内5天有56%转变为羟锈宁。 粉锈宁 v对古生菌纲、藻状菌纲、半知菌纲的真菌都有很好的活性 ,高效而持久,主要防治白粉病,锈病,黑穗病,对云纹病 ,凤梨病亦有良好的防效,具保护、治疗、铲除作用 v制剂有20EC,25WP,可拌种、喷雾用 v拌种防麦类黑穗病:20EC 32ml:100斤拌种:3斤水 v防麦类白粉病:25WP30g+100斤水,在孕穗-抽穗期喷雾 v防蔬菜,果树白粉病 3000-5000X 喷雾。 羟锈宁 主要防治由种子传播的病害,如麦腥黑穗 、散黑穗病、高粱、玉米丝黑穗病及空气中传 播的白粉病,锈病等。 制剂:17%、28%粉剂 拌种用0.2-0.5% 氟硅唑 flusilazole(福星) 双(4-氟苯基)甲醛(1 -1、2、4-三唑-基甲 基)甲硅烷 )性质 纯品白色结晶,熔点55,对日光稳定,在31以下稳 定。在土壤中半衰期约60-80天。 )毒性:低毒杀菌剂 大鼠急性经口 LD501110()- 674()mgkg 兔经皮 LD502000 mgkg,对皮肤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 。 F Si CH3 F N N N CH2 3)作用特点 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主成份麦甾 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担子 菌和半知菌等有效,对梨黑腥病有特效,并兼治梨赤星病。 4)应用; 40福星WP 1)防梨黑星病:在发病初期喷药,每隔7-10天喷次,连 续喷药4-6次,用8000-10000喷酒,能有效地防梨星黑病 , 并兼治梨赤星病,病害发生高峰期,喷药间隔适当地缩短。 2)防黄瓜黑星病:基本同上,连喷3-5次,用药量1250- 20000稀释液。 酥梨类品种敏感(幼果期),应慎用。 丙环唑(脱力特) 防白粉病,丝核菌、锈菌、黑穗菌等,但对霜 霉病无活性。 三唑类杀菌机理 主要是抑制菌体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干扰或 抑制菌体附着孢及吸盘的发育及菌丝的生长和孢子 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 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的活性强。 咪唑类:抑制甾醇生物合成。 抑霉力 imazalil(抑霉唑、万利得) l N N N l 生物活性:是防治果、蔬贮藏病害的有效药剂,对青霉菌引起的各种 腐烂病防效好,对抗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青霉菌株有效,对炭疽菌、蒂 腐病菌也有效。 剂型:50%乳油,25%水溶性盐; 使用:使用500-1000倍液直接浸渍喷洒果品,蔬菜; 咪鲜安(扑霉灵,施宝克),对子囊菌引起的多种病害有效,具 防腐保鲜作用,防水稻恶苗病,芒果炭疽病。 理化性质:原药为黄色至棕色 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 有机溶剂中,对热稳定。 ( (五五) )、苯基酰胺类、苯基酰胺类 此类药剂是此类药剂是7070年代末、年代末、80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年代初发展起来的 一种杀菌剂,具双向传导性,但以向顶输导为主一种杀菌剂,具双向传导性,但以向顶输导为主 。此类化合物水溶性大(。此类化合物水溶性大(7400 ppm7400 ppm),故渗入土),故渗入土 中快,易被嗜水的卵菌摄取,对中快,易被嗜水的卵菌摄取,对腐霉病、疫霉菌腐霉病、疫霉菌 、霜霉菌引致的病害特效。、霜霉菌引致的病害特效。 可用于种子处理、叶面喷雾,用药量少,特效可用于种子处理、叶面喷雾,用药量少,特效 期长。期长。 甲霜胺(灵) metalaxyl 肤霜胺 furalaxyl (瑞毒霉 ridomil) (fongarid) D、L-N-(2、6-二甲基苯基) -N-(-甲氧基乙酰) 丙氨酸甲酯 甲基-N-(2、6 - 二甲基苯基) -N- 呋喃甲酰 -()- 丙氨酸甲酯 甲霜灵 1. 特点及性能 为结晶状固体,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对人 畜毒性较低,对皮肤有刺激性。 大白鼠急性口服 LD50 = 669 mgkg, 急性经皮 LD50 3100 mgkg, 持效期14天。 、应用 具有双向传导性,及良好的保护与治疗作用,杀菌谱 窄,限于防治卵菌纲引起的植物病害,如霜霉,疫霉、腐 霉等菌,极易产生抗药性,故多复配使用。 制剂:25% WP( 25% 雷多米尔 WP );35% 粉剂(阿 普隆 35% 拌种剂);58%甲霜灵锰锌WP。 防谷子白发病,每100斤种子用35粉剂0.3斤直接拌种; 防黄瓜,葡萄霜霉病,用 25 WP 800-1000X液喷雾; 防马铃薯疫病,用 800X 液喷雾; 用25% WP 50-66g /亩水40-70斤/亩,可防番茄晚疫病 ,茄子绵疫,棉铃疫病,蔬菜猝倒病,在病害发生的初期 与盛期使用,均可达到良好的防效。 瑞毒霉与铜制剂,灭菌丹制成混剂,可扩大杀 菌谱,但此药目前尚未有解毒药,故不要与粮食, 饲料,家禽放在一起,拌种时药剂不要与皮肤接触 ,拌种时必须均匀。 肤霜安生物活性同于甲霜安,但防效仅次于甲霜安 。 4、作用机理 甲霜灵的作用机理主 甲霜安的作用机理主要是 是抑制腐霉菌的 DNA 和 RNA 的合成。 恶霜灵(oxadixyl)杀毒矾 - 甲氧乙酰基 -( 氧代 -1,3-恶唑烷 -3- 基 ) 2,6 - 二甲基苯胺 、作用特点 药效略低于甲霜灵,并与其他该类药品有交互抗性,其作 用机制为抑 RNA 聚合酶,从而抑制了 RNA 的生物合成。 其向顶传导能力强,施在叶背向叶正面传导差,施入叶正 面向叶背面传导更差,施药后药效可维持13-15天,其抗菌活性 只限于卵菌纲的霜霉目,包括霜霉科、白锈科、腐霉科、水霉 科的病菌,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无活性。 O 2. 毒性 一般制成64%恶霜锰锌(杀毒钒)WP, 其成分为(恶霜灵 8% + 代森锰锌 56%) 64杀毒矾WP,大鼠经口 LD501860 mgkg 3.应用 制剂64杀毒矾WP用于防治卵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烟草,黄瓜 ,葡萄,蔬菜的霜霉病,疫病等,并能兼治多种继发性病害,如褐斑病 。 (1)防蔬菜病害:对黄瓜霜霉,疫霉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辣 椒角疫病,于发病初期喷64杀毒矾WP400X液; 白菜霜霉用500X液,间隔10天施一次,连续2-3次; (2)防治谷子白发病:用 0.4-0.5拌种; (3)防葡萄霜霉病、黑腐病:于发病初期喷制剂400-500X液,间隔 10天一次,可喷洒2-3次。 在黄瓜上安全间隔期为3天 。 (六)、氨基甲酸酯类 胺乙威(胺乙威(prothiocarbprothiocarb) o o ( ) ) ( ( ) ) l l 纯品为白色无味结晶,但工业品有强烈臭味。用于土纯品为白色无味结晶,但工业品有强烈臭味。用于土 壤处理的内吸杀菌剂,壤处理的内吸杀菌剂,防治鞭毛菌特效防治鞭毛菌特效。 对作物安全,土壤处理后不需要候种期。对作物安全,土壤处理后不需要候种期。 大鼠口服大鼠口服 LDLD50 50 1300mg1300mgkgkg。 剂型:剂型:70%70%水剂,用水剂,用0.025%-0.1%0.025%-0.1%(aiai)溶液,灌幼苗)溶液,灌幼苗 根部,在温室用同样浓度喷施根部,可防治幼苗和较老的根部,在温室用同样浓度喷施根部,可防治幼苗和较老的 植株叶片感染。植株叶片感染。 胺丙威 propamocarb (霜霉威、普力克、丙酰胺) . 特点: 原药在干燥情况下为无色稍有芳香味的吸湿性很强的结 晶,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两年以上不分解(55),但在 微生物活跃的水中迅速分解并转化为无机化合物,不能与碱 性物质混用。 .毒性: 属低毒杀菌剂 大鼠急性经口 LD50 8000 mgkg 小鼠急性经皮 LD50 3000 mgkg (CH3)2N(CH)3NHCOC3H7 HCl . 作用特点 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 胞膜成份的磷脂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抑制菌丝生 长、孢子囊的形成和孢子萌发,适用于土壤处理、 种子处理和叶面喷雾。 对藻状菌有效。例如对丝囊霉、盘梗霉、霜 霉、疫霉、假霜霉、腐霉等菌所致的病害,均有防 治作用,且对植物有刺激生长作用。 . 应用:剂型有35,72.7水剂 (1)防苗床黄瓜猝倒病和疫病:播种前或播种后以及移栽前可采用苗 床浇灌方法防治,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X液32/m2,搅匀浇灌。 (2)黄瓜霜霉病防治:在此病发病之前或刚开始发病时开始喷药,每 隔710天喷一次,稀释10008000X,依病情而定喷23次。 (3)烟草黑胫病防治:在该病发生前开始喷药,每隔1015天喷一次 ,连续喷药23次,每次用72.2普力克水剂7001000X液喷雾,因该 病是由烟株的根部和茎部侵入,喷洒时重点喷洒每株烟草的茎基部,该 药沿着茎基部流渗到根际周围的土壤里。 (4)甜椒疫病的防治:在病前或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一 次,连续喷23次,用7001000X搅拌均匀喷药,喷洒时尽可能使药液 沿着茎基部流渗到根周围的土壤里。 乙霉威 diethofencarb (万霉灵) 1.特点: 理化性质:原药为浅褐色固体,微溶于水,溶于多 数有机溶剂中。 生物活性:广谱内吸杀菌剂,对灰霉菌,尾孢菌, 炭疽菌,黑星菌,青霉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预防和治 疗作用,持效期长。 低毒,大鼠急性口服 LD50 6810 mg/kg。 2.使用: 1)剂型有65%甲霉灵WP(万霉灵甲托) 防蔬菜灰霉、菌核,黑星病、西红柿灰霉、韭 菜叶霉、灰霉等。用1000-1500于发病前或初期 喷药,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剂型有50%多霉灵WP(多菌灵万霉灵) 在发病初期使用10001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定科学的招聘与选拔流程计划
-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理论创新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城市交通规划政策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社交媒体营销的季度目标与策略计划
- 2024年湛江市民政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网络管理工具的优势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江西长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客服人员真题
- 2024年海南省地质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宁波慈溪市附海镇招聘笔试真题
- 少先队的测试题及答案
- 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化学》课程标准
-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形考任务二(占10%)-国开(ZJ)-参考资料
- 太原高考三模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黑龙江省三支一扶考试真题
- 贸易人居间合同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聚苯并咪唑(PBI)行业供需态势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 北京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社会在职人员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 期权开户考试题及答案
- DBJT45-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绩效评价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