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 位 代 码 10445 学 号 2008020561 分 类 号 j905 研究生类别 全日制硕士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管虎电影研究 学科专业名称: 电影学 申请人姓名: 李 娟 导 师 姓 名: 李掖平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1 年 4 月 10 日 学科专业名称: 电影学 申请人姓名: 李 娟 导 师 姓 名: 李掖平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1 年 4 月 10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abstract iii 前 言 . 1 第一章 主题维度的个性化把握 . 4 第一节 青春感伤的隐忍化表达 4 第二节 在历史情境中考辩个人价值 7 1、通过对小人物的描述体现普通人的生命价值 7 2、在“寻找”与“坚守”过程中体现人的价值 9 第三节 在磨砺中走向内敛的“反叛”坚守 . 10 第二章 叙事方式及影像风格的个性化坚守 . 12 第一节 “复调理论”在管虎电影中的阐释和运用 . 12 1、管虎导演电影中所体现的“对话性” . 13 2、管虎导演电影中所体现的“共时性” . 16 第二节 个性化的叙事:复杂时空、多元视点及间离化的阅读体验 . 17 第三节 商业化思维的深刻理解及巧妙运用 . 19 第四节 案例分析斗牛 . 22 第三章 管虎电影风格成因 . 25 第一节 家庭背景的熏陶和滋养 . 25 第二节 社会时代背景的浸染与磨砺 . 28 第三节 代际更迭的焦虑与反叛 . 29 结 语 . 33 注 释 . 34 参考文献 . 39 致 谢 . 4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管虎电影研究管虎电影研究 中文摘要 “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管虎,自 1992 年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头发乱了以来,其 独特的电影风格特征便一直倍受关注。作为八九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年轻电影导演,其电影 的审美风格、叙事策略等都一直受到国内外电影人士的广泛关注并且收获了国际国内许多 奖项。另外, 黑洞 、 生存之民工等众多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作品也使管虎导演在荧幕 上展示了他的才华。 管虎裹挟于“第六代”之中但又不局限于“第六代” ,他剑走偏锋、真实震撼,因此, 本文试图通过对管虎专门化的研究,来探索和深化“第六代”导演之间共性与个性的探索 及分析,并且希望能够对于“第六代”导演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来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除前言和结语部分,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章是主题维度的个性化把握。本章概括和阐释了管虎电影中对主题维度的个人把 握。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管虎电影中有着“第六代导演”电影风格的共性特 点,如关照生活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命呈现,以及对于青春、成长、叛逆、 边缘、 逃离等青年的生长状态的关注; 除此之外, 本章通过 “青春感伤的隐忍化表达” 、 “在 历史情境中考辩个人价值” 、和“在磨砺中走向内敛的反叛坚守”等三小节,重点阐 释了管虎与“第六代导演”电影风格不同的、内敛、犀利、富含个性思想的主题维度的个 性化追求。 第二章是叙事方式及影像风格的个性化坚守。本章当中,首先借用文学作品当中“复 调”这一理论,分析与阐释了管虎巧妙的将“复调”手法成功灵巧的运用到电影当中,通 过“复调”理论当中“对话性”与“共时性”两个特点,探讨管虎电影中对于时空构架的 安排与设置。第二节重点分析管虎电影在影片叙事角度上的特点和风格。第三节重点阐释 了管虎对商业化思维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 通过在电影、 电视剧两个层面的成功, 及 2009 年斗牛的获胜,管虎逐渐培养并形成较为完整和合理的商业思路和头脑并积极向主流 化、商业化转变努力,力争在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中取得最大的电影效果。第四节以管虎新 作斗牛为例,重点分析了斗牛中所体现的“复调理论”并阐释了它的多时空叙事 结构,通过斗牛展现了管虎电影商业性转变及其骨子里依然坚守的个性化人文关怀。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第三章管虎电影风格成因。本章分别从管虎生平境遇、社会时代背景及“第六代”洪 流裹挟几个方面阐释了管虎电影风格形成的原因,其中第一节从生活化的外在真实、 “风 格化”的内在真实、及追求实景拍摄这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管虎电影影像中“真实性”形 成的原因。第二节则将管虎置于“第六代”导演洪流,分析了“第六代”电影风格、所面 临的社会形式等因素对管虎的影响。 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概括,指出管虎对于“第六代”导演乃至当下电影 导演今后的创作思路和创作走向提出警醒和启发。 关键词:关键词:管虎、复调理论、影像风格、 “第六代”导演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study of guan hus films abstract guan hu is the model of the generation six and his movie style drawing much attention and wom many prizes at home and abroad since his first flim“ messy hair “ (1992) . in addition to film , guan hu also showed his talent in the screen , such as “ black hole “, “yi-meng “ and so on . guan hu is a part of the generation six but he isnt limited to it , so this paper try to make a special research of guan hu and explore the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 of the generation six , and hope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significance for them. the first part is personal theme .this part analyses the theme of guan hus flims and sum up his style of thme from three levels : the implicative youth , the personal value in historical situation and implicative rebel . the second part is personality insist in narrative mode and image style .this part use the polyphonic theory to analyse guan hus films and sum up characteristics of dialogism and synchrony , then explain the commercial method in movie-creating of guan hu . in last , this part focuses on analyzing “ cow “ and take a furtive glance of guan hus personal humanistic care . the third part is reason of guan hus movie style . this part analyses the life situation , society and the wave of generation six , then put forward some valuable suggests for generation six . key words : guan hu ; polyphonic theory ; image style ; generation six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前 言 作为八九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年轻导演,管虎在数年之间拍摄了头发乱了 、 浪漫街 头 、 再见,我的 1948 、 西施眼 、 上车走吧! 以及斗牛等多部电影以及黑洞 、 生存之民工 、 沂蒙等众多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作品,并且一直处在创作的前沿阵地, 其影片受到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众多奖项。 管虎被裹挟于“第六代”洪流之中,是 “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电影 艺术领域喜欢用“代”这个词划分中国电影的各个时期, “第六代导演”是指北京电影学 院 85 级娄烨、张元及 87 级管虎、王安全等。后因时间的推移, “第六代”极度个人化的 电影艺术表现使他们缺少一个统一的电影风格,所以现在“第六代”泛指二十世纪九十年 代出现的青年导演。在以往几代导演中,因为所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电影观念大体相 同,同“代”导演无论是电影影像风格、美学风格、创作手法等都有相似之处。例如“第 五代”代表作品红高粱 、 一个和八个 、 黄土地等,都采用传统宏大的叙事方式来 尽显国家与民族情怀。然而“第六代导演”因为置身于繁杂的现代社会,不断涌入的国外 先进的文学思潮和电影理念,如新浪潮、好莱坞影片等,不断冲击着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 的青年导演们。时代背景的繁杂使青年导演汲取的艺术营养丰富多彩,无法找寻一个统一 的电影创作思路。由此, “第六代”导演电影风格各不相同。在这其中,管虎电影风格别 具一格,在“第六代”导演中脱颖而出。管虎裹挟于“第六代” ,又脱胎与“第六代” ,其 影片有着强烈的个人化风格,体现出浓厚的个人特色,所以对其进行独立化、具体化的研 究对于总结电影艺术经验具有更加务实的意义,而且更有利于探求管虎导演的风格特色和 艺术追求,对“第六代导演”今后的创作思路和创作走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自 1992 年以来至本文写作结束,管虎共拍摄了五部电影,三部电视电影及十多部电 视剧。其中电影作品包括头发乱了 (1992 年) 、 浪漫街头 (1996 年) 、 再见,我们 的 1948 (1999 年) 、 西施眼 (2002 年) 、 斗牛 (2009 年) ,电视电影作品包括超级 城市之夜行人 (1997 年) 、 上车,走吧! 、 谁动了我的幸福 (2008 年) 。因管虎 电视电影中所体现的主题意蕴及艺术风格等对于本文对于管虎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笔者将其三部电视电影作品也放置研究文本之列。 与同代电影导演相似,管虎在电影创作之中同样介入了对于普通人及城市边缘人物的 生存状态的呈现,然而除此之外,管虎又在其影片中展现了他与同代导演不同的具有自己 特色的表达方式。他以内敛、犀利的富含个性思想的批判手段阐释着他在主题维度上的个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人把握,并且以他少见的睿智,在历史情境中考辩这个人的生命价值。除此之外,他将文 学中的“复调理论”巧妙的运用于电影当中,并以复杂的时空、多元的视点及其间离化的 阅读叙事方式展现着他独特的个性化的叙事手法,本文将对管虎的独特电影风格及其风格 成因做具体的分析。 头发乱了拍摄于 1992 年。影片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青年叶彤从广东回到少年 时生活的北京,试图通过寻找过去的玩伴而找回曾经的纯真和安逸。然而时代的变化使她 感到彷徨、焦虑、不知所措。最终在失望甚至绝望中离开北京。影片中对高滚乐手的描写 将身处那个时代的青年的迷茫与叛逆展现的淋漓尽致。 浪漫街头 拍摄于 1996 年。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发子及大提琴手英子, 在平凡的一天相遇,英子为发子证明了没有撞到智障儿童,而发子在被歹徒抢劫之后同英 子一同寻找歹徒,最终找到歹徒并帮助警察将歹徒逮捕。影片展现了繁华的大城市中小人 物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再见,我们的 1948拍摄于 1999 年。影片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平凡的老师和 一群充满生命活力的孩子,为了得到枪械而勇敢的与敌人和汉奸斗智斗勇,最终踏上革命 道路的故事。影片是导演回归主旋律的一部作品,通过对一群单纯天真,充满生命力的孩 子们的描写,展现了导演对生活和生存的执着追求。 西施眼拍摄于 2002 年。影片分成三个故事,分别讲述了少女阿兮、青年教师施雨 和越剧演员莲纹这三个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女人,为理想、爱情、事业不停奋斗的故事。 影片通过展现三个生活在不同环境当中的女人,阐释了普通人在生活面前的辛酸、悲凉与 无奈。 斗牛拍摄于 2009 年。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描述了一个人与一头牛在日本残侵 略、土匪横生的恶劣环境当中努力生存的故事。影片在主人公近乎荒诞的人生经历中阐释 了普通人对于承诺、坚守的信仰,并叩问了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上车,走吧! 1997 年拍摄,2000 年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影片讲述了两个 农村小伙子,从农村来到他们一直向往的城市开大巴,与城市的格格不入、同行的欺负、 恋爱的失败生活的艰辛使他们逐渐发现了自己身份与繁华都市的不平衡。最终他们分 道扬镳,一个留在城市继续奋斗,另一个回到农村恢复了自己原来的生活。 谁动了我的幸福拍摄于 2008 年。金融机构的主管在一次车祸之后,惊奇的发现自 己过上了一种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曾经单身的他突然有了妻子和女儿。生活的突变令 他无法接受,在一次又一次的找寻当与证明当中,他逐渐的爱上了现在这种虽平淡但却美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好快乐的家庭生活。然而正当他接受现有生活的时候,车祸之后的他突然醒来,发现一切 不过是一场梦。地位和家庭,到底哪一个才是他想要的生活?影片用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 呈现了平凡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第一章 主题维度的个性化把握 与很多同代导演相似,管虎在电影创作中也往往通过平民意识的有效介入,选取边缘 化题材,关照生活于底层空间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命呈现,来表达对于反叛与成长、 期待与寻找、个人与群体、边缘与中心、逃离与回归以及难遣的城市情怀,然而在管虎的 电影世界中,他又以其少见的入世、内敛与犀利以及富含个性思想的批判手段标示着他在 主题维度上所体现出来的个人化追求。在他的影像世界中,青春虽感伤,但却不迷茫,在 曲折幽深中用暧昧隐忍的态度将属于他们那代人所理解的青春加以诠释;在他的影像世界 中,个体的声音与力量得以彰显,但是并非其他同代导演那般固执和“义无反顾” ,他将 社会的、个人的价值体系加以糅合,在历史中进行个体价值的思量;在他的影像世界中, 叛逆的种子在萌芽在勃发,但是随着个人的成长与思考,反叛开始表现的不再肆意乖张和 锋芒外露,而是在含蓄和内敛中用别样的方式表达着反叛的内核。 第一节 青春感伤的隐忍化表达 以管虎为代表的新一代导演即“第六代” ,他们成长在相对于以往几代导演而言更加 自由,更加现代和多元的环境之中,在这种社会大潮的冲击下,他们的生活流程逐渐加速, 他们不得不像浮冰一样随着社会新的价值走向而流动,在涌动的社会变革中奋力挣扎,他 们摒弃了“第五代”导演“符号化”的象征手法,避开绚丽的色彩叙事以及具有时代意义 民族特征的衣饰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表意元素。他们竭力保持自我,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来 表现与他们时代环境相对应的他们所熟悉的人和事。然而,在时代巨变的背景下,他们为 自己的前程、生活和情感感到无助和迷失,在价值的随波逐流与挣扎坚守中陷入了失衡状 态而倍感迷茫和伤感。在他们的电影创作题材中,不乏对青春迷失和焦躁的困扰及叛逆的 主题,难遣的青春之无奈、伤感与失落,情不自禁的通过镜头表现出来。 在这其中,管虎也用他独有的方式,诠释着年轻时代的他应有的青春伤感、时代焦虑、 成长迷惘和个性叛逆。管虎是一个有很强的自觉意识的导演。在一次访谈中他说“我喜欢 灯一黑,谁也看不到我,完全溶入到电影的世界里,就行梦工厂一样的享受” 。正如管虎 所说,他的电影当中有着他自己独到的成长经历与个人体验。他将历史的变迁,政治经济 体系的变革融入个人的体验中,对于青春的感伤与逝去有着他自己独到的感受,既避免流 入过多的个人感伤,又脱离了第五代宏大的集体叙事模式。在两者之间,管虎总是在努力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寻找一种有效而合理的表达方式,所以,对于这种青春感伤的表达管虎又不同于同时代导 演的同题材影片,他“企图从历史的视角给这种焦躁和迷惘找出原因以及解决方式。 ” 故而,管虎对于青春的感伤和成长的迷惘等此类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是有别于同代的其他导 演的。他不是去用一种近乎偏执的、义无反顾的态度去描摹青春、抒怀感伤,而是采取一 种相对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关注,并试图去探寻解脱成长迷惘,消除青春感伤的良方; 他并没有像其他同代导演那样歇斯底里,而是相对比较收敛,在抒怀感伤与焦躁的同时试 着去自我缓解并寻找出路。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管虎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不自觉的社会意 识和责任意识在当时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如上文所说,他试图从历史的视角给这种焦躁和 迷惘找出原因及其解决方式。因此,管虎对于青春感伤的处理方式和思考角度是一种非偏 执的、较为理性的隐忍化介入方式。 管虎从他第一部影片头发乱了开始,便渗透着他对于青春感伤独特的表达方式。 这部影片中确实是渗透着强烈的青春迷失感与叛逆情怀,然而它同时又是充满了管虎特色 的客观关注和理性思考的,它客观的描述了时代巨变的背景下青年群体身上所呈现出来的 迷茫感以及对历史的疏离感,然而巨变下的青年即使焦躁和叛逆,却依然不想被主流彻底 遗弃。 影片拍摄于 1993 年,展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社会的蜕变。因市场经济的迅猛 发展和社会的急速繁荣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大量引入,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悄然发生 着变化。现代化、甚至后现代化语境令许多人难以适应,也开始让年轻一代对历史和时代 产生了强烈的疏离感。女大学生叶彤因为到医院实习而从改革开放的门户广东回到了童年 生长的北京。已经成年的她逐渐发现,眼下的北京已经不是当年她记忆中的北京,同全国 各个城市一样,它也在时代的变迁当中发生着变化。曾经年少的伙伴此时也都已经长大成 人,并且他们的关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童年时代的亲密无间化为烟消云散的 泡影。卫东当了警察,与已成越狱抢劫犯的雷兵水火不容;迟萱当了小老板,随着社会的 变迁而变得圆滑、世故。叶彤在失望之际认识了摇滚乐手彭威。记忆与现实的反差所带来 的失衡与感伤以及叶彤本身所具备的青春叛逆,使她很快便与这个并非主流的摇滚乐队混 在了一起。乐队肆无忌惮的疯狂发泄方式遭到了居民区普通百姓的反感。在一次因乐队成 员不和而引起的冲突中排练小屋意外失火,叶彤和她的乐队朋友们失去了唯一排练与发泄 的场地。绝望之余叶彤又发现她所爱的彭威与另外一个女人同床。越狱的雷兵在逃跑过程 中刺伤了追捕他的卫东,在医院里,叶彤怂恿并协助卫东从医院里逃出来。对情感充满虚 妄感以及对这个城市彻底失望的叶彤最终决定离开这个满载童年美好记忆的地方。在离开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之前的校庆晚会上,叶彤最后一次为自己逝去的童年和不再年少的伙伴唱了一首摇滚乐 曲。 影片多处表现了管虎不同于其他“第六代”导演直白的、绝望的控诉式的表达方式。 影片把对青春迷茫和叛逆的描述集中在一群处于边缘境地的摇滚乐手身上。一直以来,摇 滚乐手一直被主流视为张狂激越和叛逆的代名词,他们的疯狂的发泄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被主流文化所摒弃。影片中彭威等一群摇滚乐手同样处于被驱赶被轻视的境地之中,他 们苦苦寻求排练场地,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狭小的废弃工厂房,却被周围居民区的居民控诉 扰民,责令他们搬出厂房,他们愤懑和游离之中无法摆脱焦虑和迷惘。然而在影片中,焦 虑与迷惘固然存在,然而他们并非绝望的控诉和无奈的挣扎,在管虎导演的镜头里面,以 叶彤、彭威为代表的青年们虽然愤懑但不断同时代去缓和与妥协,虽然处于游离的状态但 始终渴望被社会认同与关注。彭威在一个充斥着诗歌朗诵、小提琴独奏着传统、主流艺术 形式的居民联欢会上,在一片安静和谐的氛围中与带着高度眼镜、衣着严正的老学究谈论 自己的音乐发行问题。虽然他们的“放荡不羁”看上去难以登上此“大雅之堂” ,但是显 而易见,他们渴望被主流所认可和接受,并宁愿为之在传统文化艺术面前加以妥协。 同样通过摇滚来展现青年人的叛逆、焦躁、不安和迷惘,张元导演的北京杂种似 乎更加的彻头彻尾和竭斯底里:断裂的叙事,肆无忌惮的激越与张扬他并没有将这种 叛逆的张扬安放在某一个特殊的时代(影片中我们找不到任何关于时代背景的描述痕迹) , 他想要向观众展现的是抛开“时代”这一有特殊指向的元素之后,青年这一特殊群体的本 能的体现出对主流和传统生活规律的反叛。张元的北京杂种对于叛逆与迷茫的描述具 有普遍性,任何时代的青年都无法逃脱青春时期对于约束的控诉以及对于传统道德的反 叛。而管虎的这部头发乱了 ,将时代背景明确的限定在了改革开放的初期 ,他有意的 提醒观众,青年是因时代的巨大变迁而产生迷惘、焦躁等情绪的,暗示了青春叛逆及焦虑 症候的特殊化而不是将矛头直指普遍的大众,这种表现手法某种程度而言也是管虎隐忍化 表达方式的体现。 另外,在影片的结尾部分,叶彤背着自己的行李,在迟萱的哨声中流着眼泪重新踏上 自己的旅程。影片虽然没有给予主流和叛逆这两种矛盾一个积极的解决方法,但是在展现 这个无奈结局的同时依然为观众展现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女主角叶彤终于跨出了迷 茫焦虑的青春期,在寻而无得的路途中找到了自己的前进方向,步入了一个更为成熟的人 生阶段。主人公远离了北京这个生长之地,开启了另一段人生旅程的序幕。在影片中选择 此种结尾方式在其他同代导演的早期影片中是较难发现的,它在感伤和控诉的同时也展现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了迷惘的青年一代本身所拥有的不断寻找自我和渴望进步的精神旨归。 第二节 在历史情境中考辩个人价值 管虎对于时政、社会、文化、生命、生存、价值、理想等有着独到的观察和深切的关 怀,他往往将个人生命的意义、行为价值的呈现和思考有意或无意的置于历史性、社会化 的情形境遇当中进行考辩和衡量。在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运行之中,在商业化浪潮的不断 冲击之下,个人价值应该如何得以体现?这成为了一个实际而又深切的问题。比如头发 乱了当中的女主人公在时代洪流裹挟中的对于个体存在价值的挣扎与追求;比如上车, 走吧! 当中对于底层小人物生存价值的探讨;再比如斗牛中对于个体生命及其笃定 的信仰与坚守在战争背景下的价值呈现所提出的深层次的拷问。 从处女作头发乱了的激扬张狂,焦虑不安、到浪漫街头的浪漫与悲哀并存以 及西施眼的平静、克制与沉潜,再到斗牛的辛酸苦楚和黑色幽默。这些影片无不 证明管虎正在由最初的躁动不安逐渐走向平稳成熟,他的反叛情绪在当前体制下被逐渐消 磨,他本身也因诸多原因而使得其身上所蕴含的焦虑与躁动在不断成熟中而逐渐走向内 敛。重要的是,在管虎的影片中自始至终都不曾放弃和改变的是对普通人的个体生存、个 体生命以及个体存在价值的思索与考辩。 头发乱了展现的是青年人在现代语境下的生 存状态; 上车,走吧! 关注的是为赢得生存与生活的尊严而艰难奋斗在城市的乡下务工 农民工; 西施眼在一片纯净、秀美的湖光山色下分别描述着三个女人不同经历:少年 时对初恋与奋斗的向往、青年时对婚姻的期待和忧郁、中年的无奈与痛苦,并以此来展现 普通人生活的五味和生命的历程; 斗牛更将背景放在抗战时期,通过一个小人物的视 角还原小人物心目中的战争,并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小人物的生命价值之意义。纵观管虎的 电影作品,他对于个人价值的考辩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1、通过对小人物的描述体现普通人的生命价值 管虎丢掉了“第六代”导演只顾自说自话、以自我为中心的矫情和控诉式的电影表达 方式,而是用相对平和的方式来彰显普通人的生存以及生命等主题,尝试向主流价值观念 和文化传统回归的思路使他在 “第六代” 导演群体中在某种程度而言有着独树一帜的状态。 2002 年夏威夷电影节上,电影节主席在给管虎的一封信中提到: “通过你的电影,我们开 始关注人物,关注普通人。 ”大千世界是由一个有一个的普通小人物所构成,对普通人生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存状态的关注,便是对整个社会生存状态的关注。正是因为他们的普通,才能使得这种普 通人对于生存的欣喜和无奈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展现出鲜活的生命感觉。 管虎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关注着生存在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普通人物,在他们身上不 断涌出的生命力展现了导演对于个人价值的强烈关注。影片上车,走吧! 关注的是下 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外来务工的他们,刚一进城便以“外来”的身份被城里人排挤出 来,成为了城市中高楼大厦和西服革履的人群中的“异类” 。他们处在城市的最底层,生 活范围和所接触的人群基本也都是与城市格格不入的底层人民。在这个繁花似锦的都市当 中, 他们艰难的抗争, 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都市中占有一席之地来证明他们的价值, “ (刘承强)不再是一个进城的、面对都市繁华向往而又感到拘束的“陈焕生” ,他要在都 市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尊严,他要在都市中创造自己的文明。 ”导演让 观众在他们身上体会到了坚韧的生命的力量和对生活的无比真挚的热爱。影片的结尾耐人 寻味,虽然其中一个男主角高明最终对都市生活绝望,回到了家乡;然而另外一位男主角 刘承强却选择留了下来,继续在都市中奋斗生存,这也就使给本来压抑无奈的基调增添了 几分希望的光芒。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澈的看到,在管虎的艺术世界里面,青 春的孤傲与彷徨其实并不是其执着所在或者并非“从一而终”的主题。与之相比,他更关 注于平凡而普通的生命,在平凡中所孕育的人性百态和生命的巨大张力才是吸引并让他着 迷于表现的元素,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一种艺术的坚守,令观众在感动中体悟生命 的价值。 斗牛 是管虎阔别影坛 6 年之后的又一部新作。 影片选取了抗日战争这一故事题材, 然而与常规的抗战题材影片追求宏大的战争场面、满腔热血的铮铮男儿式的叙述方式不 同,它没有惨烈的正邪交战,没有抛头颅洒热血般的壮烈牺牲,它只是将这一宏大的背景 浓缩在一个农村出身,颇有点自私自利、胆小怕事的小人物牛二的视角上。通过农民牛二 对战争的所见所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战争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眼中的沉痛与残酷。影片 不但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死亡的阴影,也展现了在死亡的阴霾下活生生的人的生活状态。影 片选取了抗战时期沂蒙山牧马池这个落后的村庄作为背景, 村庄里面的人虽然落后、 守旧, 但是他们自得其乐,生机勃勃,使人感觉整个村庄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九儿的形象鲜明 出众,在一袭黑衣的农民当中,她的棉袄颜色亮丽,夺人眼球。在这个处处以男人为首的 村庄当中,她高喊“妇女解放” ,无处不在的生命力被彰显的淋漓尽致。在影片的最后, 牛二留着解放军给自己的墓碑题字,一阵风吹过,大字不识的他将原本的“牛二之墓”重 新排列成了“二牛之墓” ,继而调侃的安慰自己: “差球不多。 ”一张“差球不多”的题字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便将牛二苦苦守护了数年的执着与等候给“交代”了,在战争的宏大背景之下,个人的价 值往往被革命的洪流所淹没和遮蔽,然后胜利的到来以及胜利所带来的集体价值的体现正 是由无数小人物的个体价值的体现或者个体价值的牺牲所积累而来的,管虎用牛二作为表 征,在那座荒芜的山头上,刻写着个人价值的时代印记。 另外, 再见,我的 1948! 中孩子们所展现的鲜活的生命力; 西施眼当中生活在 重重艰辛与无奈当中生存的三个女人顽强的生命力,无一不显示了管虎对于普通人生命价 值的彰显和崇敬。 2、在“寻找”与“坚守”过程中体现人的价值 “寻找”和“坚守”是管虎影片中常见的两个主题元素,在他的大多数电影中,几乎 都通过这两个元素展现了管虎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崇敬和重视。 例如, 管虎的第一部影片 头 发乱了 ,可以说这部影片几乎涵盖了“第六代”导演所要展现的对于那个时代下青春的 所有基本元素:自我、叛逆、不安、焦虑然而在管虎的这部影片当中除了以上元素, 还饱含着青年们对于生存状态的思索和不断提升的自我价值认知,我们可以将这种自我价 值认知过程认作为“寻找”的过程。时代的巨变使成长在那个时代中的青年倍感不适和不 安,在他们逐渐成长的过程当中,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他们不断寻找自己的出路以及在社 会当中的位置。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广东,繁华而喧嚣,这种突变的环境很容易使一个正 在成长的青年在其中无法安放自我。叶彤急需远离这个变得日渐陌生的社会,回到曾经年 少时生长过的纯真自由的年代,她渴望在那个曾经熟悉的环境当中再一次寻找到久已迷失 掉的自我,将自己安放在熟悉的环境当中以致自己的价值得到确认。然而,城市伴随着她 的成长也在成长着,现在的北京已经不再是原来童年的北京,它也在转变成为一个让自己 感到陌生的城市, 于是叶彤再一次陷入迷茫之中。 好在故事的结尾没有让青年彻底的绝望, 它给了年轻人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叶彤终于试图走出青春的迷茫和焦虑,她又一次迈开 了寻觅自我价值的步伐。女主角在迷失中没有放弃对自我价值的寻找,这种“寻找”的方 式,恰恰体现了管虎对个人价值追求的关注和阐释。 从另一方面来看,不断“寻找”的过程也恰恰彰显了管虎对个体价值追求的“坚守” 。 比如管虎的影片斗牛便强有力的诠释了人性当中的这份“坚守” 。影片借抗战这一背 景展现人的生存状态,它借小人物的视角,通过对小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人性中潜伏的“坚 守”特性。牛二,抗战时期一个小村庄的农民,养一头黄牛,整日四处游荡,游手好闲。 他懒惰、邋遢、自私自利,他为躲清闲不愿饲养八路军留下的荷兰奶牛;在无奈接受饲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奶牛之后,公物私用,用喂养荷兰奶牛的饲料喂养自家的小黄牛;在整个村庄被毁之后, 他又几度想放弃奶牛自己逃命。这样一个充满小农意识的农民,在他的身上人们看不到任 何一丝传统抗战电影中英雄的影子。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小人物, 却始终 “坚 守”着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奋力守候奶牛而最终将它带到八路军面前。在保护牛的过程 中,他与日本兵、难民、土匪等各形各色的人物周旋,并在对峙的过程当中几乎失去生命。 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农民的思想中, “承诺”的重量微乎其微,他不会理会甚至不懂得“承 诺”的价值,然而正是这种不懂得而发自内心的“坚守”展现了隐藏在人性之中的耀眼光 环,管虎正是通过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人在苦难之下依然坚守个人价值的诠 释。 第三节 在磨砺中走向内敛的“反叛”坚守 头发乱了张扬而叛逆,与其他“第六代”导演的境遇相同,管虎起初并没有得到主 流空间和传统文化的接受与认可。虽然他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胜利,然而从总体上 来来说,管虎早期的影片并没有受到主流社会和普通观众的太多关注,1996 年拍摄的浪 漫街头至今还没有公映。此后由于种种缘故他开始转而拍摄电视剧。 黑洞之后,管 虎拍电视剧便一发不可收拾,不过他表示: “中国电视剧还是大有可为的,我甚至觉得电 影导演都应拍一次电视剧,因为它非常锻炼整体控制力,而且还可以试验很多手段。 ” 正是拍电视剧经历的磨练,让管虎后来所拍摄的电影与其他第六代导演有了较显著的区 别:更重视故事性,更贴近生活和符合观众审美口味。管虎说: “我现在觉得,拍电视剧 就像吃饭,拍电影像酒喝,但天天喝你就喝大了,身体也受不了。所以,接下来我既要吃 饭也要喝酒。 ” 在他的电视剧作品大行其道的同时,管虎也并没有忘记“喝酒” ,在这期间他拍了几 部电影,其中也有一些小成本的电视电影,比如谁动了我的幸福 、 上车,走吧! 等。 表面看来,从管虎转向拍电视剧开始,他就在尝试着向主流方式回归,向大众审美口味妥 协。在近年来逐渐追求商业价值的电影潮流之下,管虎的电影也逐渐从张扬、叛逆、焦虑 等以自我为中心的“第六代”标签式的电影情结向着“温暖” 、 “生存”等大众化的主流题 材靠拢, 然而当我们仔细品味其作品时却惊奇的发现, 在管虎尝试从地下、 独立制作等 “体 制外”电影向“体制内”回归的主轨道下面,他的个人化、独立化、底层化的审美视角和 反叛精神并没有消失隐遁,而是在其作品的内里暗暗涌现出来,在他逐渐收敛“叛逆”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外壳下, 其“反叛”的因素依然倔强的存在着,只是在逐渐成长的磨砺下小心的隐藏了 起来并用另一种方式加以悄然的呈现出来。 这种“隐藏式”的或者“内敛化”的反叛在管虎近年来的影片中是一直存在和渗透着 的。比如上车,走吧这部电影,管虎一方面是在讴歌为生存而的抗争的勇气和态度, 另一方面也借由底层小人物来表达对城市进程中普通人的生活状况和生命遭际的无奈,这 种无奈和失落等情绪的呈现其实是主流题材下的对于社会“非主流”层面的一种含蓄化的 呈现。再比如谁动了我的幸福中,一方面在表达人要珍惜眼前的人与物,要呵护身边 爱你的和你爱的人,另一方面也婉转的流露出梦想难以照进现实的感伤情愫,这种无奈情 愫的表达其实也是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相反叛的。再比如管虎的最新的一部力作斗牛 , 这种“内敛化”的反叛更是体现的较为透彻。这部影片从宽泛性的时间意义上来讲也可以 算作是国庆 60 周年献礼影片中的一员,因此其或多或少的沾染上了“主旋律影片”的腔 调,影片讲述了一个在抗日战争背景下一个人为了革命而保护一头八路牛的故事。如果按 照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影片而言,大多会将讲述成为一个具有高大全英雄形象的农民“斗 士” ,英勇机智,威武不屈,誓死保护八路牛的故事。然而在这部影片中,管虎在主要故 事层面上虽然讲的是人护牛的故事,但是这部影片并没有局限于政治化叙事的囹圄之中, 而是在宏大的战争背景下去呈现个体化的真实状态和个体需要和欲望表达,而且影片中的 主角牛二是一个满脸肮脏、浑身污垢的与英雄形象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影片的英雄形象 的弱化甚至空缺化的表达和处理方式在含蓄而婉转中对英雄崇拜和集体价值遮蔽个人价 值的观念洪流进行了一丝点击,虽是小小的点击,但也体现出了管虎渗透在其作品中或自 觉或不自觉的反叛和个人意识。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第二章 叙事方式及影像风格的个性化坚守 从头发乱了开始,管虎导演的电影作品便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他对于电影创作 的思考与摸索使得他在电影创作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本章就其影片所体现出来 的叙事方式以及影像风格上的个性化特色进行重点分析。 第一节 “复调理论”在管虎电影中的阐释和运用 借用文学中的“复调”理论来探讨管虎电影中对于时空构架的安排与设置会发现其中 有着较为突出和鲜明的特点。管虎往往通过在影片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时空,让 叙事在多个时空中穿行、交叉与勾连,如同复调小说在电影中的翻版,并且在这种穿行、 交叉与勾连中发出丰富的意蕴层面的感知和叙事层面的多维度效果,使得作者与人物之 间、人物与人物之间保持并贯穿着一种对话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若干各自独立但彼此对 立的声音或意识在对话关系中成为互动共性的统一体。 “复调”一词原是音乐术语,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各具相对独立意义旋律的同时进行。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一书 中首次提出“复调理论” ,将“复调”一词从音乐理论植入文学理论。自此, “复调理论” 这一新的批评视角出现在文艺评论界当中。在这本书中,巴赫金用“复调”一词来描述陀 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多声部、 多结构、 多时空的对话特点。 1963 年, 在其另一部著作 陀 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进一步阐释和发展了“复调理论” ,使一出现的这种新型 理论体系更加系统和完整。 自复调理论出现,世界各地的诸多文学大师开始将复调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当 中。在我国也有不少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复调理论进行叙事。例如当代著名小说家莫 言所创作的檀香刑一书,便成功的运用了复调结构。此书将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时, 德国人与清政府官员相互勾结,占领山东省高密乡并迫害当地民众,最后用极其残忍的檀 香刑处决反抗将领的故事描述的丝丝入扣,豪情悲壮。小说摒弃了以往按照时间的推移, 依照开篇、发展、高潮、结尾的顺序式叙事手法,而是通过对高密县太爷钱丁、县太爷情 人孙媚娘、反抗首领孙丙、刽子手赵甲等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各色人物的多个视点、 “多 重声音”的描写,使读者在小说里依次出现的各色人物的“描述”之中,逐一了解故事发 生的背景、起因和最终结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作者完全隐退,让故事中的人物依照自己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的“所见所闻”讲述故事,彼此之间形成对话。故事中的人物不再受作者支配,他们具有 独立的意识,然而各自独立却又彼此相连,在相互的“对话”当中展现残酷的封建制度下 人性的无奈、迷失和扭曲。像这种成功的复调小说还有莫言的小说红高粱 、李锐的无 风之树 ,等等,甚至 80 后作家郭敬明的成名小说幻城都有“复调理论”叙事的影子。 当下电影产业飞速发展,单纯的按时间顺序进行讲述的单一叙事手法已经不能满足观 众逐渐提高的审美欲求。而逐渐渗入到众多艺术领域的“复调结构”成为了电影突破顺序 叙事模式的方法之一。1981 年英国导演卡洛尔赖兹拍摄的法国中尉的女人便是巧 妙运用了“复调理论”的典型代表。在这部影片中,导演逐一描写了两名主人公戏里 戏外的感情生活。戏中,男女主人公经过层层磨难最终冲破封建道德的枷锁,幸福的 结合在一起;戏外,女主人公最终明白“感情不过是一场游戏” ,决定离开男主人公。 导演通过对男女主人公戏内生活与戏外生活、感情的的描写,使戏外人与戏中人,以 及现实与戏中的时空形成“对话” ,经由两种“对话”来阐释感情并不是“假戏真做” 的冲动,而是要彼此刻骨铭心。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的电影2046也是一部充满“复 调”式的充满对话性特征的电影。这部电影中充斥着复杂的“复调式”的声音, “这些 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既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对话与参照,组成了一个多声部的话语 世界” 。 影片当中,主人公周慕云的现实生活与其虚构的小说中的“自己”的“对话” 、 情节设置结构上,周慕云与几位女主人公分别相遇的时空的“对话”都充分展现了“复 调理论”的“对话性”特征,是一部较为成功的运用“复调理论”的电影。另外,国 外的电影如罗拉快跑 、 广岛之恋等,国产电影如如果爱 、 孔雀 、 姨妈 的后现代生活等,都有“复调理论”的影子。 “优秀的电影总是把叙事的复调机制发 挥得淋漓尽致匠心独运” 。 通过对第六代导演的关注以及对管虎电影的深入分析,笔者发现,管虎的电影当中较 为明显的渗透着复调理论的元素。而管虎主要通过利用“复调理论”的“对话性”以及“共 时性”的叙事特点来糅合到自己的电影当中从而完成影片的叙事,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叙事 风格。以下通过分别对“对话性”和“共时性”进行分析来探讨管虎导演电影中是如何巧 妙运用“复调理论”来进行电影叙事的。 1、管虎导演电影中所体现的“对话性” ( (1 1) )、导演与、导演与电影人物电影人物之间的“对话”之间的“对话” 巴赫金认为,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要人物,在艺术家的创作构思之中,便的确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 , “主人公的议论在这里 也不是作者本人的思想立场的表现” 。 可见, “复调小说”中,主人公的意识其实是被当 作另外一个人的意识,是作为一个客观的主体单独存在的,这个客观的主体有自己的独立 意识,按照自己的思想意识行动和对话,并不受作者支配和操控,主人公与作者呈现出来 的一种“对话”关系。 “主人公议论具有特殊的独立性,他似乎与作者议论平起平坐,并 以特别的方式同作者议论结合起来,同其他主人公一样具有十足价值的声音结合起来” 管虎导演的电影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正契合了复调理论的这一“对话性”的特点。在管虎所 执导拍摄的大多数影片当中,剧中人并非一味的服从于导演的指挥,而是与导演有着相对 平等的意识,他们的思想立场与价值观念都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独立性,导演在影片当中与 他们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这充分体现了复调理论强调主人公思想意识的特征。例如导 演早期电影谁动了我的幸福 ,主人公牛飞是一家企业的老板,某天因不慎发生车祸, 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与原来生活完全不相同的另外一种生活境遇当中,在这个陌 生的环境里,他的身份、地位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老板,不再有豪华跑车 和别墅,而是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市民家庭里成为了别人的丈夫、父亲。突如其 来的变化令他措手不及,然而当他最终认识到家庭的温暖、生活的真谛而准备和家人更好 的迎接美好生活的时候,却发现所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自己车祸后做的一场梦而已。影片 以主人公牛飞的视点叙述了整个故事,无奈、惶恐与最终领悟生活真谛时的幸福感都通过 他的视角来传达给了观众。然而,在以牛飞视点进行叙述的同时,管虎还采取了“我” (牛 飞女儿嘟嘟)的视点进行叙事。导演在这里将自己化身为牛飞的女儿嘟嘟,用嘟嘟的所带 来的统领般的“全知视点”与牛飞的个人化的“限知视点”形成对话,从而将故事情节进 一步展开并拓宽,在全知的角度上向观众介绍牛飞的个人视点所无法知晓的其他情节。这 里,导演的化身嘟嘟与牛飞平起平坐,展开“对话” ,共同完成叙事。在这种对话中, “她” 既不能主宰牛飞的思想意向和生活动向,又能将故事之中所深藏的主题蕴含展现的淋漓尽 致,两种视点在对话中完成了统一。 管虎的另一部早期影片西施眼同样展现了“复调理论”中导演与主人公的“对话 性” ,导演通过三个女人的相互窥视来展现其与主人公的平等对话。这部影片一共出现了 三位女主人公,导演在对其中一个进行描述的同时,不时插入另外一个主人公对前者的审 视和观察。例如影片开头阿欣偷偷的看涟纹唱戏;施雨下班回家时与正在为自己订做新的 演出服的涟纹相遇,施雨向母亲询问涟纹的情况;施雨观察被苗家兄弟抛弃后麻木的从后 台走向人群当中等等,导演并没有试图主宰和操控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而是站在一个“旁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观者”的立场上,借用其中一位主人公的视点,向观众展现了其他两人在“旁观者”眼中 的形象,从而侧面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的矛盾、挣扎和无望。这种主人公不受导演意识左 右,与导演形成平等“对话”关系,正是管虎导演巧妙借助“复调理论”的特征并运用到 自己的影片中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表现。 ( (2 2) )、剧中人之间的“剧中人之间的“对话对话” 复调理论表现的是“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及其对世界的态度,即对他人的态度” 。而 对话性作为复调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 “其基本公式是:表现为“我”与“别人”对立的 人与人的对立。这种对话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人物之间对话,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体制单位面向林西招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备考难点备考解析)
- 黑龙江单招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字 通信原理》课件-数字通信原理
- 2025国考葫芦岛市安全生产岗位行测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河北金融监管局申论贯彻执行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陕西民航公安申论公文写作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承德市治安管理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白山市行政管理岗位申论预测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卷(解析版)
- 医学输液知识培训内容总结
- 连锁店选址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导论》(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 质量源于设计-QbD课件
- 教学第三章土壤侵蚀课件
- 仓储物流安全隐患排查表-附带法规依据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
- 幼儿绘本故事:绘本PPT
- 厂房设备基础施工一次成优QC成果(4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