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特色中心城市建设_第1页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特色中心城市建设_第2页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特色中心城市建设_第3页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特色中心城市建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特色中心城市建设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特色中心城市建设 面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列入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大做 强中心城市,成为我市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市规划局组织力量, 进行了认真调研,着重对 2010 年到 2012 年城市发展目标进行了谋划研究。近日,记者 就如何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等问题采访了滨州市规划局局长周军 “两改一创两改一创” ,建设宜居环境,建设宜居环境 “两改”即“城中村、旧城改造”, “一创”即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滨州城区近期将以城中 村及旧城改造为总抓手,本着“因村制宜、让利于民”的原则,以城中村拆迁安置楼建设为 突破口,在抓好经济开发区“新型社区”规划和滨城区东区合村并居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规 划引导、政策激励,采取村居自筹、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全面加快城中村的合村并居和新 型联片社区建设步伐。通过以城养城、以城聚财,使农民融入城市,向社区居民转变,有 效解决居民安居、生产、就业等系列问题,努力探索一条“改造一片村居、建成一个大社区、 激活一片产业、壮大一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同时,全面加快城区广场绿化规划建设步伐,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利用生态规划的理论 和方法,塑造“一路一树、一路一景观”的绿色生态网络,继续加大拆违拆烂力度,通过新 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更加注重街头绿地、绿地广场建设,确保城区每 500 米一个城市绿地, 改善居住环境,打造宜居城市。 特色街区,增强城市魅力特色街区,增强城市魅力 在努力建成“水在城中、城在绿中、水绿环绕”的城市生态环境体系、打造河湖相依、 湖泊环绕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同时,结合目前城区现状,加快城市旧城及城中村片区的整体 开发建设,通过规划建设一大批特色街区,有效浓缩城市历史,彰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 的宜居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升城市魅力。 近期将重点做好渤海十路与渤海九路之间,黄河十路至黄河十一路,规划 2.3 公顷 “徽派建筑一条街”的建设,通过砖雕、木雕、石雕的装饰,体现徽派建筑的质朴高雅、浑 厚潇洒,目前徽派建筑步行街南段已建成,计划续建北段,实现南北贯通。做好黄河十二 路至黄河十四路、渤海十八路西,地处会展中心北侧,规划用地 5.02 公顷“莱茵小镇街” 的规划,建设莱钢中海城中间步行街,通过造型与色彩的设计,体现富有欧洲风情小镇浪 漫主义风格的特色街区。做好黄河六路南侧(渤海十一路至渤海十二路段)和渤海十二路 的黄河五路至黄河六路段,两段规划共约 6 公顷“香榭丽舍大道”的规划建设,通过街道两 旁典雅的奥斯曼式建筑设计,形成既有古典韵味,又有浪漫的西方气息,且富有景观效应 和人文内涵的大道。做好黄河七路南、渤海八路至渤海九路,规划约 4.46 公顷 “上海大 都会商城”的规划,结合老上海商业建筑的文化背景和特色,体现大都会建筑的富丽繁华。 做好黄河四路至黄河五路、渤海十三路至新立河东路,规划 2.9 公顷,建筑约 42000 平 方米 “现代流行建筑一条街”的规划,建设形式多变的弧面屋顶、美观坚固的琉璃瓦、色彩 丰富的彩画以及形态生动的雕塑。做好渤海十二路,黄河八路至黄河十路段的“地中海风情 街”规划,以温润而醇和的外立面颜色,粗朴而富有质感的材料,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 平台,展现建筑、环境与人融合的境界。做好黄河十六路以南、渤海五路至渤海九路,规 划约 57.45 公顷的“北海仿明清水街”,吸取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以明清风格为特色进行 设计建设。 “六大片区六大片区” ,形成城市生态景观格局,形成城市生态景观格局 重点搞好 “北海片区、南海片区(东部) 、珍珠湖片区、白莲湖片区、喜鹊湖片区、玉 龙湖片区”六大片区建设,以此辐射周边区域的开发,带动城市的膨胀发展。做好黄河十六 路两侧、渤海五路至渤海九路,规划约 191.8 公顷“北海片区”的规划,做好水体开挖、岸 线及滨水区域绿化美化、旧村改造、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做好长江九路南、渤海十八路东, 规划约 350 公顷“南海片区(东部) ”的规划,按黄河文化风情区概念性规划方案规划 设计南海片区,做好水体开挖岸线及滨水区域绿化美化、旧村改造、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做好新立河西路至渤海十九路、长江四路至长江六路,规划约 170 公顷“珍珠湖片区”的规 划,按照滨州市植物园的定位规划建设,做好水系、滨水区绿化美化、周边城市建设。做 好黄河十六路北、渤海一路东,规划约 3 公顷的“白莲湖片区”的规划,做好水系、滨水区 绿化美化、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及周边开发。做好黄河十五路以北、渤海十六路以东,规划 约 10.65 公顷、其中水面约 4.23 公顷“喜鹊湖片区”的规划,做好水系、滨水区绿化美化、 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及周边开发。做好南外环南、东外环南延线西,用地约 48.2 公顷、其 中水面约 28.4 公顷“玉龙湖片区”的规划,做好地形及水系整治、周边旧村集中改造。 “两区、三带两区、三带” ,打造城市独特风貌,打造城市独特风貌 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是城市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下一步, 我市将对现有景区进行升级改造,重点规划建设好“两区”“三带”,即中海风景区、蒲湖风 景区和黄河文化风情带、秦皇河风景带、秦台河风景带。 加快推进规划范围约 6.7 平方公里的“中海风景区”规划建设,重点建设中海东部水系 和园林景观,建设水幕电影、音乐喷泉、科技体验主题公园、水上活动中心、高尔夫练习 场、景区服务中心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推进规划范围约 481.42 公顷的“蒲湖风景区” 建设,重点是完善蒲湖公园,建设黄河楼、古蒲城、沿湖景观,景区东入口及其它相关配 套设施,完成景区内村居安置,建设蒲城新村,搬迁二水厂。加快推进滨博高速大桥东、 黄河公铁大桥西,南外环河南,黄河南大堤北, 规划范围约 38 平方公里“黄河文化风情带” 的规划建设,重点是开挖南外环河,沿河滨水区的景观绿化美化,规划区内的南海景区、 琵琶湖区、淀水大道区、自然生态区、黄河风情园区、文化水廊区等功能分区的道路、景 观、绿化以及部分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开发区秦皇河两岸,黄河五路至南海,规划范 围约 184.6 公顷的“秦皇河风景带”的规划建设,做好水面水质治理及开发建设,做好水系、 岸线及滨水区绿化、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盛华路以南、渤海二路以西规划长约 5300 米“秦台河风景带”规划建设,重点是水系、岸线及滨水区绿化、基础设施配套,并对其污 水进行彻底治理,埋设污水管理,对周边进行环境整治,加快开发建设和拆违力度,形成 新的景观带。 “一桥、七轴一桥、七轴” ,疏通城市经脉,疏通城市经脉 按照城市发展长远规划,积极推进滨州港、滨港铁路、德龙烟铁路、疏港公路、环渤 海公路、济滨轻轨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改善城市外部交通环境。加快城区 断头路及旧城道路的改造,延长主干线路,完善路网,配套热力、煤气、水、电等基础设 施。 结合城区建设实际,近期重点做好“一桥”即“黄河四桥”;“七轴”即纵向的东海一路、 渤海十一路、渤海十八路、渤海二十四路,横向的黄河五路、黄河八路、黄河十二路。在 完善现有路网,打通断头路和改造城区道路的同时,重点加快位于渤海十一路南首“黄河四 桥”的规划建设,对接滨博大道,使其成为连接主城区与高新区的交通枢纽。加快渤海十八 路、渤海二十四路、东海一路规划建设,北延至永莘路,实现渤海十八路、渤海二十四路 南北贯通,北延渤海十一路,加强与滨北的联系。加快黄河五路、黄河八路、黄河十二路 东西延伸,东延至韩墩总干渠,西延至 220 国道,通过村庄拆迁安置,加快推进城乡统筹。 “东优、西延、南跨、北拓东优、西延、南跨、北拓” ,打开城市空间格局,打开城市空间格局 中心城市按照“东优、西延、南跨、北拓”的规划建设思路,拓展城市空间。南跨黄河 到小营南(大南环路) ,北拓到永莘路(大北环路) ,向西延伸至沙河及里则办事处,东部 城区则优化布局,整合功能,未来城市总体形成“四片”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格局。 “四片”,即:东城区、西城区、南城区、北城区。东城区(渤海五路以东包括梁才办 事处)为整个城市的东翼,着力建设行政区、加工制造业区和仓储物流区,加快配套规划 和开发建设,形成“两片一轴”(“两片”即滨城区公共服务中心、白鹭湖周边;“一轴”即黄 河十五路)的东部新城发展新格局。加快滨州铁路客货站等物流商贸设施建设,大力发展 仓贮物流运输业。南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包括小营和旧镇办事处):加快基础设施建 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及应用、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 保护、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西城区(包括新区及经济开发区):着力建 设行政办公、金融、文化、现代工业、物流区,加快建设市民活动中心、中海风景区及蒲 湖风景区配套完善。北城区(包括滨北办事处及三河湖镇):重点建设传统加工业区、城 郊观光旅游业和生态度假区。总体按照东西融合、南北拓展的空间发展战略,实现四大片 区组团发展,形成富有特色、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组团式城市大格局。 “两轴、三带、一中心两轴、三带、一中心” ,构建科学的市域城镇体系,构建科学的市域城镇体系 规划形成“两轴(博滨沾城市带和惠阳无城市带)三带(北部环渤海发展带、中部沿黄 河发展带和南部济青发展带)一中心”的市域空间战略发展格局,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外 部支撑。通过海陆统筹、重点带动,充分利用滨州市南北产业差异、互补的特点,以北部 发展区、中部发展区、南部发展区三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拓展经 济发展的空间。 北部环渤海发展带:以北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为先导,大力发展临海产业和物流业,积 极保护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生态敏感区。北海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 面向环渤海,努力将北海新区建设成为济南都市圈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 基地、鲁北商贸物流中心和滨水生态宜居新城。中部沿黄发展带:优化中心城,积极推进 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完善现有的“四环五海”等系统工程,拓展“三河湖”片区,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