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环境_第1页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环境_第2页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环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环境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环境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计科班级:计科 2009-4 班班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2011.11.01 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地面水下跌一、地面水下跌 由于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大量外排,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 面水下跌。 二、地层错动与地表下沉二、地层错动与地表下沉 由于煤矿井下水大量外抽,矿井上底承载能力下降,加上大部分小窑 煤井在开采过程中,没有采取预留煤柱等预防措施,有的小窑煤井甚至对 国有煤矿预留煤柱肆意采挖、破坏,导致地层错动,地表下沉。 三、地面水受到污染三、地面水受到污染 矿井废水中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较高,特别是流经含硫铁矿煤层的矿 井水,酸性很大。据南坑镇水仔边一带矿区的矿井废水抽样检测,其悬浮 物浓度平均值为 280 毫克升,化学耗氧量浓度平均值为 530 毫克升, 硫酸根离子浓度高达 2500 毫克升,最低 PH 值仅为 27。这类矿井废水 如不经处理就外排,将严重污染地面水体,淤塞河道和农田渠道,造成土 壤板结,对农作物影响很大。 四、煤矸石占地及风化污染问题四、煤矸石占地及风化污染问题 煤矿排出的煤矸石一般都就近堆放。随着堆存量的不断增加,堆场的 占地面积也逐年扩大。煤矸石经风化、雨蚀、自燃后,其表面的风化层物 质在风力作用下进人大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五、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五、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煤炭开采需要大量木材,按万吨煤炭产量平均消耗坑木 150 立方米计 算。全市仅煤炭开采业一年就需消耗木材约 10 万立方米,如此大的木材缺 口迫使煤矿多渠道收购木材,客观上助长了乱砍滥伐,使育伐比例失调。 同时,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含水层含水量减少,也使植被生长受到影 响。 六、二次扬尘污染问题六、二次扬尘污染问题 煤炭有相当一部分靠汽车运输,撒漏现象非常严重,大量煤炭流失, 使街道煤尘飞扬 为有效防治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煤矿矿区的生态环 境逐步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矿井废水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一、加强矿井废水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 (一)对现有废水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对已老化、坏损的废水治理设施、设备 进行修复、改造,确保矿井废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二)对部分废弃矿井外排的废水进行治理。部分煤矿虽然停止了采煤,但仍 有矿井废水(俗称老窿水)外排。主要是部分煤矿的采煤巷道间接相通,矿井废水 全部从标高最低的井口外排,并将原有老巷道岩石断层和风化层中硫铁矿中的 铁离子等浸取出来,导致废水中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很高,严重污染水 体环境。所以,对部分废弃矿井外排的废水必须进行治理,修建沉淀池,井投 加石灰等药剂,经中和、反应、沉淀处理后,再达标外排。 (三)对部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对淤塞的河 道进行清淤疏浚、护岸;二是做好水保工程,一般应在矿区地面径流汇入点建 设污水沉淀处理池等。 二、搞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二、搞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目前,我市综合利用煤矸石的主要途径是发电和制砖,年利用量约 65 万吨, 但与目前的堆存量相比,可以说利用量很小,且利用途径单一。必须努力探索 综合利用煤矸石的新途径,以实现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消灭”煤矸石山。可采 取的措施是: (一)提高煤矸石发电的综合利用量; (二)利用煤矸石代替粘土制砖; (三)利用煤矸石回填处置: 1、煤矸石回填采矿区; 2、煤矸石做工程填筑材料。 三、做好矿区植被恢复和矸石堆场的覆土植被工作三、做好矿区植被恢复和矸石堆场的覆土植被工作 (一)实施封山育林,采取植草、人工造林和疏林补方式,提高地表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的能力。 (二)对短期内暂无法消化的煤矸石,制定切实可行被保护规划、方案和措施。 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努好煤矸石堆场的覆土植被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煤炭资源是 一种有限的、非再生的自然矿产资源,随开采利用而逐渐减少,直至耗竭殆尽, 从长远看是不能持续利用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观应 该是既要注重资源利用率你,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