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本框题是贯彻新课程标准2.4规定的“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要求教材分析: 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阐明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同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进而引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阐明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其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通过分析这两目得出一个结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教学重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教学难点:物质的含义,物质的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学情简要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在其他学科中学习到了与世界起源相关的内容,如宇宙大爆炸等理论,在历史学科中也初步涉及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世界起源的一些解释,已经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基础,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世界的物质性,教师更需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识记物质的含义,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的哲学原理,分析作为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从分析论证中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科学性的理解。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的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的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教学策略方法】由于学生在其他学科中学习过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加之在第一单元学习中对哲学思维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才用的是学生分组搜集资料,合作探究的模式。分为“走入历史,追寻前人探索之路”“开拓思维,探究世界之本质“回归现实,坚定科学发展之路”三部分,让学生真正体会哲学思维的概括与反思的特点。【教学活动过程】(课前准备)一组:搜集上帝创世学说的内容二组:搜集我国的五行学说的相关内容三组:搜集达尔文进化论的相关内容四组:阅读教材,从逻辑上分析世界的物质性(课堂教学过程)走入历史,追寻前人探索之路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人们在追寻世界真相,思考自身定位的时候总是不可避免的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世界从何而来,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无数的智者思考过这个问题,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所谓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的同学们也在课前搜集了很多前人有代表性的观点,下面就请我们的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课前搜集的资料。(一组)上帝创世学说万物初始之前,宇宙是无边无际混沌的黑暗,只有上帝之灵穿行其间。上帝对这无边的黑暗十分不满,就轻轻一挥手,说:“要有光”,于是世间就有了光。上帝称“光”为“昼”,称“黑暗”为“夜”。亮光隐去,黑暗重临,从此,世间就有了昼与夜的交替。这是上帝创世的第一天。第二天,上帝仍不满意眼前空洞的景象,就一挥手说:“天上要布满星辰。”于是,宇宙间又布满了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星球。上帝将日、月星晨摆列在天空中,它们各司其职,掌管着昼夜和时节。第三天,上帝看到陆地上混沌不分,心中不悦,就说:“水应聚集在一起,使旱地显露。”于是,水便汇聚起来,旱地显露出来。上帝称旱地为“陆”,称聚水的地方为“海洋”。第四天,上帝又说:“陆地上要生出草木和各种蔬菜。”于是大地生出了草木,出现了各种瓜果蔬菜,籽实累累,整个大地上一片生机盎然。 第五天,上帝说:“水中要有众多的鱼,天空中要有无数的鸟。”于是,世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鱼和飞鸟。鱼自由自在地畅游在水中,鸟自由地翱翔在天空。上帝又说:“地上要有各种动物。”于是,大地上出现了各种野兽和昆虫,野兽在地上奔跑自如,昆虫飞舞在花草中。第六天,上帝看到阳光明媚,大地辽阔,世间一片姹紫嫣红,兽跳虫跃,鱼游鸟鸣,十分满意,于是说:“我要照我样式造人,让他管理地上的万物和走兽。”上帝用泥捏成一个泥人,朝泥人吹了一口仙气,于是,人便在上帝的手里诞生了。上帝用五天的时间造出天地万物,又在第六天按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上帝看到天地万物井然有序、生生不息,他造的人英俊健壮,很高兴,便决定把第七天作为休息的日子。 后来,人们按照上帝造世的时间,也把每周分为七天,六天工作,第七天休息。或是五天工作,第六天做自己的事,第七天休息。并把每周的第七天称为“礼拜天”,或是星期天用来感谢上帝造世的功德。(二组)我国的五行学说“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五行”在洪范中已被明确为水、火、木、金、土,而且被认为是首要之事。在周幽王时,已将“五行”认定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基质。在左传中也存在着“五行”,在这里,他是被认为是“地之五行”与“五材”、地之生殖密切相关的。“五行”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而尚书提到的“五行”则具有一定的象征的意义“行”。“行”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运行”,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运动,是一种自然的作为。因此当鲧矱洪水时,帝要震怒,因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作为,天命之降于禹,是因为禹因势利导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坏水性,坏了自然之性,定会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导致人怨,它们之间也存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三组)达尔文进化论关于人的起源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变革。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视频)人类进化开拓思维,探究世界之本质师:刚才我们的三个小组通过课前的认真准备为我们介绍了前人在探索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一些结论,下面我们就在前人探寻的基础上,辩证的来审视一下这些观点,从中概括中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下面就三组同学研究的内容,请根据兴趣挑选一组问题进行思考(一)上帝创世说(二)五行学说(三)达尔文进化论l 你相信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吗?为什么?l 为什么曾经在西方政治和思想上处于统治地位的宗教在近代的地位日渐衰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上帝?l 你相信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么?你认为这种说法科学么?l 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五行学说的进步性和局限性。l 阅读教材p29列宁的话,试着抽象出金木水火土的本质l 有人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但是人类社会是的发展是人类的意识所决定的,你如何评价这个观点?l 人类社会的存在需要什么物质条件?l 人的意识是与生俱来的么?它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探究一)生1:我们不相信上帝创造了世界。根据科学研究,太阳系约在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地球是约47亿年前,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成,这说明自然界的形成是有自己的规律的,是客观发展的过程。上帝创世是不对的,没有根据的。生2:我也不相信上帝创造了世界,如果真的像宗教宣传的,上帝创造了我们,只要我们祈祷就能帮助我们,那为什么灾难面前人们祈祷,上帝也不出来拯救我们呢,这说明他根本不存在。生3:如果说上帝创造了世界,那谁创造了上帝呢?我认为是人创造了上帝。因为早期的人类对世界的了解甚少,对于很多自然现象和灾害都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为了找到答案和精神寄托,所以创造了上帝这样一个神灵来解释,其他很多国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神灵和神灵创世的观点,如我过的女娲造人等等。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都会被人们科学性的认识所推翻。所以近代世界中,神学的统治已没落,取而代之的是科学的发展。师:各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宇宙间不存在上帝,也不会有所谓的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探究二)生1:我无法相信世界起源于金木水火土,试想,金子能产生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世界么?能产生你我么?这是不科学的。泰勒斯认为水师万物的起源,用今天的科学观点来看,最初的生物形态是来自于海洋,来自水的环境,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不能说是水这种物质本身就能产生生命。生2: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这种五行学说或者泰勒斯的万物皆起源于水,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那个唯心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在那个人们对世界知之甚少的时代,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很伟大的,很勇敢的,具有很大的进步性,打破了以往人们对神灵的膜拜。但是,他们的局限性在于将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他们没有找到哲学上应该属于物质的含义,没有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没有寻找到金木水火土这些形态的共性。生3:根据列宁的阐述,我们哲学上寻求的物质含义,应该是抽象出金木水火土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他们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我们人类所认识所反映的东西。师:各位同学总结的很好,利用了我们以往学过的知识,分析了哲学中物质的特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物质的含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唯一特性客观实在物质能被人认识 注意:物质不等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从具体形态中抽象出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探究三)生1:我不完全赞同上述观点,人类社会的主体是人,人的意识会对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不能说人就能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就不需要经历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了,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生活多美好!但是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有自己的规律,符合刚才对于物质的定义,所以应该具有物质性。生2:人类社会的存在需要人、土地、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生存发展的资料,还有我们复杂的社会关系。人和自然都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性,社会关系也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起来,应该也具有物质性。生3:人的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我们社会生活,参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应该是社会的产物。师:刚才同学们的观点已经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用物质的观点去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点难能可贵。人类社会的产生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从产生来看,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关系。 同时,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要素,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通过这节课大家的分析,我们已经思考了很多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问题,下面,请4组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结合本课大家的分析,为我们列出逻辑关系。(四组)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客观世界结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主观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师总结:本节课,我们的四个小组通过课前预习和搜集资料,课上的思辨,充分理解了世界的物质性,所以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在我们理解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就要更深的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人类与客观存在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回归现实,坚定科学发展之路 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根据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11年的山东两会上,半岛蓝色经济区继续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有20余提案建言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具体发展方式和策略。l 请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特别重视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视可持续的发展?这与过去人们改造自然界时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l 作为山东人,你准备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做出什么贡献呢?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机配件采购协议
- 物业防水施工协议
- 智能办公设备采购与使用协议
- 知识产权保密协议承诺书
- 项目外包制作开发服务协议
- 二手车维修服务协议书
- 员工宿舍管理制度及安全协议
- 合同按天推土机租赁协议书10篇
- 别墅维护服务协议书范本8篇
- 物联网在车站管理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 2025湖北水发集团园招聘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结直肠癌精准治疗策略与实践课件》
- 水务公司笔试题目及答案
- 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真题2024
- 病媒生物防治试题及答案
- 正定古城介绍课件
- 2025年武汉数学四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预赛一试试题(解析版)
-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 15-60-2019
-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组织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什么是标准工时如何得到标准工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