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调研报告模板_第1页
国际市场调研报告模板_第2页
国际市场调研报告模板_第3页
国际市场调研报告模板_第4页
国际市场调研报告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材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前言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复苏,外需有铁行业进出口预测望保持一定的增长, 出口有望继续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国内钢铁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给能力将不断 提高,钢材的进口仍将小幅下降。2011 年中国钢材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为1590 万吨和 5950 万吨左右,同比分别增长-3.2%和39.8%左右。 目前全球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近十 几年来,由于美国、欧盟和日韩钢材需求强度减弱,其钢铁产量增长也随之放缓。而中国 在钢材需求持续旺盛的拉动下,钢铁产量大幅增长。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量增 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占全球的份额不断增加。 这表明我国钢铁工业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2011 年13月,我国共生产粗钢16990.86万吨,同比增长 8.69%;生产生铁 15865.64万吨,同比增长6.98%;生产钢材20803.68万吨,同比增长13.72%而预计2011 年中国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6.8亿吨、6.2亿吨、9.0亿吨左右。 世界钢铁的生产主要分三大板块:世界钢铁的生产主要分三大板块: 亚洲板块,主要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欧洲板块,主要包括俄罗斯、德 国、乌克兰、意大利等国;美洲板块,主要包括美国、巴西等国。 世界钢铁的销售模式大体也可以分为三大类:世界钢铁的销售模式大体也可以分为三大类: 日本模式、欧美模式、中国模式。 (1 1)日本模式)日本模式 日本钢铁的生产与销售有四大特点:一是产量大、品种多、质量好;二是集 中度高,新日铁、川崎制铁、住友金属等大型钢铁企业的钢铁产量占日本钢铁总 产量的60%70%;三是“大进大出” ,该国钢铁生产的原材料靠进口,而产品 有相当大一部分出口;四是钢铁企业以生产为主,商社以销售为主,钢铁企业 97%的产品都是通过商社来销售的。如最早由9 个为川崎制铁服务的经销商联手 成立的日本川铁商社,其销售的产品80%为川崎制铁的产品,其余为其它钢铁企 业的产品。该商社下设23 个钢铁流通加工厂,经过加工过的钢材占其销售量的 60%以上。 (2 2)欧美模式)欧美模式 欧美模式正好与日韩模式相反,此种模式下的钢材销售主要以钢铁企业为 主。比如,德国钢铁企业80%的产品是直销给用户的,而余下的20%交经销商(包括加工配 送中心、佣金代理商、进出口商等)销售。在这种模式下,钢铁企业也 从事钢铁的加工配送,如利伯库森钢材加工中心,隶属蒂森钢铁联合公司,其年 加工能力为30 万吨,供应800 家终端用户。 (3 3)中国模式)中国模式 中国的钢材生产与销售特点是:产量大,销量大,产销量均为世界第一;钢 材生产所需的铁矿石大量靠进口;虽有一些大型钢铁企业,但中小型钢铁企业的 2 钢材产量在全国钢材总产量中占有很大比例;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数量众多,集 中度都很低。这些特点决定了钢铁流通模式即不能象欧美那样由钢铁企业主导, 以直供为主;又不能象日韩那样,由销售商(综合商社)来主导。 调研目的:调研目的:为促进我中国企业对外钢材的出口,增加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钢材出 口的份额和占有率,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增加我企业在钢材市场的竞争力。 调研范围:调研范围:国内外市场(小范围内) 一、市场分析:一、市场分析: 2011年,我国出口的主要钢材品种有:线材、热轧棒材、热轧中板、热轧普中厚宽 钢带、镀锌板(带) 、彩涂板(带)和无缝管,其中彩涂板(带)出口增幅最大,高达 77.99%;热轧普中厚宽钢带出口量是几个品种中唯一出现下降的品种,降幅高达 23.07%,这主要是由于2011年热轧普中厚宽钢带大幅进口均价大幅上涨所至,均价涨幅 高达48.70%。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热轧普薄宽钢带出口高达209.22万吨,而2011年出 口量仅4.15万吨,同比下降98.02%。与此同时,线材、棒材等其它重点品种均呈现量价齐 升的态势。 其中韩国、泰国、日本越南和马来西亚是我国线材线材的主要出口市场,2011年分别出 口了101.73万吨、43.82万吨、28.34万吨、24.24万吨和18.53万吨,五者合计占总计线材 出口量的71.94%。 2011年我国出口棒材棒材前五位的目的地分别为韩国、香港、泰国、比利时和台湾。 2011年,我国向韩国出口中板159.73万吨,同比增长20.48%,占比34.37%;出口 印度35.79万吨,同比增长80.03%,占比7.70%;出口新加坡33.85万吨,同比增长16.20%, 占比7.28%;出口越南和阿联酋分别为24.7万吨和24.6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5.74%和 145.47%。从出口价格看,均出现10%的上涨。 2011年,我国中厚宽钢带中厚宽钢带510.47万吨,同比下降22.69%,这和出口价格上涨有一定 关系。出口数量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韩国、越南、印度、台湾和泰国,其中向印度 出口数量大幅下降,降幅高达67.34%。 2011年,我国出口镀层板(带)镀层板(带)627.72万吨,排在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韩国、比利 时、泰国、意大利和巴西,出口量分别为74.15万吨、53.93万吨、42.01万吨、31.03万吨 和29.41万吨, 2011年,我国向韩国出口彩涂板(带彩涂板(带)161.41万吨,同比增长135.29%,占比29.73%, 提升7.24个百分点;出口俄罗斯56.99万吨,增长11.79%,占比10.50%,下降1.21个百分 点;出口新加坡35.38万吨,同比增幅高达4.5倍。 2011年,我国出口无缝管无缝管数量前五位的国家包括印度、韩国、阿联酋、加拿大和印尼, 出口量分别为53.51万吨、34.61万吨、31.58万吨、22.25万吨和21.17万吨,分别增长 119.28%、43.37%、66.91%、24.65%和26.54%。我国向上述国家出口无缝管出现量价齐 升的态势。2011年无缝管出口总量大486.92万吨,同比增长27.92%。 东南亚各国增速强劲,成为拉动我国出口主要动力。东南亚各国增速强劲,成为拉动我国出口主要动力。表1列出了2012年1-2月我国钢材 出口地区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两个月中排名前十的国家变化不大,其中有八个国家两次 均跻身前十,只是排名有细微的变化。韩国依然稳坐我国钢材出口的第一把交椅,月环比 增加10.9%;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和香港增速迅猛,尤其是台湾省,由1月份出口量排名第 22位跃升至第8位,2月份环比增速高达104.2%。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出口量增速也较为强 劲,出口环比增加4.6%和25.7%。3月份详细数据未出,但从历史数据来看,主要出口国家 变化应该不大。整体来看,东南亚各国仍是拉动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动力。 表表1 1 20122012年年1-21-2月我国钢材主要出口地月我国钢材主要出口地 二、我国钢材出口现状分析:二、我国钢材出口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是世界钢铁生产大 国,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但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 差距。中国钢铁产业在经历了几十年蓬勃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严重的产业结构矛盾 问题,产业集中度低和产能布局不合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前者使得企业既无法 实现规模经济收益,也制约了自身的技术创新,实际上是限制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而后 者则导致了各地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不符合产业效率的原则。中国钢铁 产业的新增产能在最近几年得到迅速放大,并已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限制,市场也呈 现出较为严重的结构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钢铁产业的规模虽大,总量已占全 球比重的35%以上,但钢铁企业的地位并不突出,国内最大的宝钢仅排名全球钢铁企业第 五位,这与中国钢铁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而日本、美国、俄罗斯等钢铁大国均形成了少 数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垄断国内市场的格局。 我国出口钢材的贸易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进料加工、对外承包出口货物为主,这三 种贸易方式的出口钢材的数量合计4831.49万吨,占总出口数量的98.8%。其中一般贸易 4607.04万吨,占比94.25%。 4 表1 2011年中国钢材分贸易方式出口情况 2011年2010年增幅 国家或地区 出口 量(万 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 均价(%) 一般贸易 4607. 04 94.25994.763939.6992.58828.7216.9420.04 进料加工贸易 151.3 9 3.102412.33107.672.531996.5840.6120.82 外承包出口货物73.061.491290.8769.541.631132.255.0614.01 边境小额贸易31.60.651009.9830.930.73867.562.1716.42 保税区仓储转口 货物 9.810.201695.7142.411.00895.75-76.8789.31 来料加工贸易5.330.113569.654.140.102851.8828.7425.17 其他贸易4.30.092242.854.230.101699.921.6531.94 国际间无偿援助 和赠送的物资 3.020.06891.293.160.07798.94-4.4311.56 保税仓库进出口 境货物 2.540.051672.9353.501.26684.52-95.25144.39 易货贸易0.010.001450.000.000.00* 总计 4888. 1 100.001048.804255.60100.00865.2114.8621.22 2011年中国钢材进出口量情况 2011年中国钢材进出口钢材价格情况 三、消费需求分析:三、消费需求分析: 国外需求(主要研究对象)国外需求(主要研究对象): 表 2 2011 年中国线材出口流向 越南24.248.05829.3626.1211.09663.89-7.2024.92 表3 2011年中国棒材出口流向 表4 2011年中国中板出口流向 2011年2010年增幅 国家或 地区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 均价(%) 韩国101.7333.78755.7285.1436.14616.3919.4922.60 泰国43.8214.55799.6834.2514.54672.8927.9418.84 2011年2010年增幅 国家或 地区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 均价(%) 韩国99.0128.66871.5482.4031.54737.4520.1618.18 泰国22.196.42814.4214.395.51727.8954.2011.89 6 越南24.75.31761.8715.864.88653.7855.7416.53 表5 2011年中国中厚宽钢带出口流向 越南62.4812.24779.2262.879.52628.21-0.6224.04 表6 2011年镀层板(带)出口流向 表7 2011年无缝管出口流向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在2011年度我国在钢材出口中的主要对象是韩国、泰国和越南 等亚洲国家(所在比重最大) ,所以我们今后要争取的主要出口对象也同样为韩国、泰国和 越南。 国内需求:国内需求: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钢铁工业开始缓慢复苏。据世界钢动态公司(WSD)预测,2010年世 界钢材需求量上升13.7%,2011年上升5.8%,2012年则上升4.6%。未来几年里,世界经济出 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都将影响到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及下游钢材需求。 我国20122013年钢材需求主力仍由 房地产、基础设施、机械行业来拉动,受民生 2011年2010年增幅 国家或 地区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 均价(%) 韩国159.7334.37792.64132.5840.81669.1120.4818.46 2011年2010年增幅 国家或 地区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 均价(%) 韩国191.4937.51863.87185.2528.06708.043.3722.01 2011年2010年增幅 国家或 地区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 均价(%) 韩国74.1511.81859.7033.696.87756.33120.0913.67 泰国42.016.69994.5630.226.17902.4839.0110.20 国家或 地区 2011年2010年增幅 出口量(万 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万吨) 占比 (%) 均价(美 元/吨) 出口量 (%) 均价 (%) 韩国34.617.111442.7324.146.341248.2343.37 15.5 8 工程、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拉动,占钢材消费70%的房地产业、基 础设施(除交通和电力)和机械制造业的钢材需求继续增长,预计拉动消费增速分别为 3.9%(2012年)和2.6%(2013年) 。汽车、家电、船舶行业增长乏力,用钢潜力不足。铁 路、电力行业投资下降,钢材需求减少。受融资和运营安全问题双重压力,铁路投资连续 下降,公路增长缓慢,交通业实际投资下降,用钢下降,电力投资受价格机制制约,投资 增长缓慢,钢材需求无增量。经济增长放缓,但钢材消费仍小幅增长,产能略显过剩。权 威机构预测,2012-2013年中国钢材预计增长5.7%和3.7%。按新增总产能、产能利用率维 持85-90%估算,供需基本平衡,产能略有剩余。 四、产品分析:四、产品分析: 2011年度中国钢材出口情况 出口钢材总体结构出口钢材总体结构 2011年,我国钢材出口增长14.86%,增至4888.10万吨;出口均价为1048.80美元/吨, 同比上涨21.22%。主要出口产品中,板带材出口量为2658.18万吨,同比增长30.07%,占 总计出口量的54.38%,下降3.93个百分点;长材出口量925.18万吨,同比增长30.07%占 比升至18.93%,上升2.21个百分点;管材出口量923.21万吨,同比增长26.34%,占比 18.89%,上升1.72个百分点;铁道用材53.32万吨,同比增加21.57%,占比1.09%,上升 0.06个百分点。 表8 2011年中国钢材出口结构 2011年2010年增幅 品 种 进口量 (万吨) 占比(%) 均价(美 元/吨) 进口量 (万吨) 占比(%) 均价(美 元/吨) 进口 量 (%) 均价 (%) 钢 材 4888.10100.001048.804255.60100.00865.2114.8621.22 长 材 925.1818.93857.82711.3116.71703.3230.0721.97 板 带 材 2658.1854.38961.672481.4258.31780.577.1223.20 管 材 923.2118.891214.92730.7717.171048.9226.3415.83 铁 道 用 材 53.321.09943.2943.861.03861.4321.579.50 其 他 328.196.711842.70288.246.771528.1613.8620.58 8 钢 材 5 5、国别分析:国别分析: 韩国:(略)韩国:(略) 泰国泰国: 泰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对外贸易现状 1、外贸政策 (1)保护和促进对外贸易的措施 泰国政府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就制定了一些奖励出口的措施和办法,但执行不力。 到了 80 年代初,政府才开始重视在政策和服务上为促进对外贸易创造条件。从第五个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19831987 年)起,泰国政府主要制定了以下几项具体措施促进外贸的发 展: 财政措施:采取压低出口税的办法促进出口,并配合实施一些货币政策,例如 1984 年 11 月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泰铢大幅度贬值,贬值率达 17.39%,这大大提高了泰 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严格检验制度。对出口商品进行标准化质量检查,扩大出 口产品的标准货物质量管理。增加对本国外贸公司的支持。为这些公司提供各种优惠,如 税务优惠、外汇奖励,允许其扩大经营范围,对运费、国外销售费用减免税收等。 在大力推动本国产品出口到国外的同时,泰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新生的工业部门而对 进口外国产品采取于一些限制措施;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一系列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与 其他东盟国家相比,泰国征收的进口关税不仅税率过高,而且档次太多。限制进口的另一 项措施就是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 (2)调整关税税率 泰国为了履行对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承担的义务,先后于 1990 年和 1995 年两次大幅度调整了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根据关贸总协定的要求,泰国 必须在 1999 年底之前降低 3089 项工业品的进口关税,由 1990 年的平均 42.78%减少到 28%,并在 2004 年以前降低 740 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平均减少 24%。而按照东盟自由贸 易区协定的要求,泰国要在 2003 年 1 月 1 日以前把从东盟其他国家进口货物的关税降低到 09%。 除了大幅度降低税率外,这次调税还大大压缩了进口关税的档次,由过去的 39 个减少到 6 个。这 6 个档次中的第一个档次是免税档,涉及的是符合免税政策的物品,如 医疗设备;第二档的税率为 1%,适用范围为原材料、电子部件及国际运输工具;第三档税 率为 5%,属于这一档的有初级货物和资本货物,如机器、设备和电脑;第四档税率为 10%,适用于中间货物;第五档税率为 20%,制成品属于这一档;第六档为 30%,这一档是 专为受特殊保护的产品。制定这些档次税率的原则是,按照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即从原 材料到制成品,逐步提高税率, 2、外贸现状 泰国自 80 年代以来,外贸发展十分迅速。19891996 年,年平均出口额增长率为 17.1%,1996 年出口额达 1.4 万亿铢,出口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火车头”和“发 动机”的作用;进口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1995 年进口额从 1990 年的 8290 亿铢猛增至 1995 年的 1.7 万亿铢。1996 年泰国成为世界第 22 大进出口贸易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泰国外贸进出口市场结构日益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以美国、 日本、欧共体国家为核心的贸易伙伴,以邻近国家为贸易重点,向中东、非洲、俄罗斯和 东欧地区、拉丁美洲发展的贸易格局。如今,泰国已经和世界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经贸关系。泰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有大米、海鲜、橡胶、电子产品、纺织品、珠宝等。 1997 年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泰国冲击十分严重,1997 年比 1996 年进出 口额都大幅下降,1998 年 1 至 10 月出口额又比 1997 年下降 6.4%,为 452.75 亿美元;进 口为 354.87 亿美元,下降 35.2%。1999 年泰国外贸开始回升,进出口总额 1084 亿美元, 增长 11.8%,其中出口 585 亿美元,增长 7.3%,进口 499 亿美元,增长 17.6%。外贸顺差 为 85.74 亿美元。2000 年 110 月,泰国的进出口额分别为 512.81 亿美元和 577.05 亿美 元,同比增长 27.4%和 20.85%。 (二)金融危机以来外贸政策的调整 泰国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和重灾区,因此,泰国为复苏经济而采取的种种调整 措施及复苏的进程将对整个东南亚的复苏产生较大影响。这些措施主要有:金融危机发 生后,为促进出口,政府要求进出口银行和商业银行优先向出口企业放贷。泰政府还与外 国商业银行进行磋商,向外国商业银行争取贷款以促进出口。政府各部门对出口业大开 绿灯。1997 年底商业部与外国签订了庞大的易货贸易计划。财政部对纺织机器设备及零部 件降低 5%的关税。海关简化一些繁锁手续。财政部还对一些商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1998 年 9 月,商业部成立“出口信贷联络中心”,加大对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提供贷款。 1998 年底,泰政府决定放弃单纯依靠出口来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政府认为,泰出口竞 争国的货币也相继贬值,使泰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失去价格优势,另外,在亚洲、拉美及东 欧等泰的主要出口市场的购买力大幅下降,使泰出口增长减缓。 贸易管理制度贸易管理制度 1进口管理 泰国实行自由进口政策,任何可开具信用证的进口商均可从事进口业务。泰 国对部分产品实施禁止进口、关税配额和进口许可等管理措施。禁止进口产品主要是涉及 公共健康、国家安全等的产品;关税配额产品包括桂圆等 23 种农产品,但关税配额措施不 适用于从东盟成员国的进口;进口许可分为一般产品许可和特殊产品许可,并规定进口许 可的产品必须在得到泰国商业部批准后才能到港。 2出口管理 泰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除通过出口登记、许可证、配额、出口税、出口禁 令或其他限制措施加以控制的产品外,大部分产品可以自由出口。 3外汇管理 泰国实行自由外汇制度,泰铢或外币的交易大部分不受限制,仅少数交易需 得到泰国银行批准。 10 一、主要贸易政策一、主要贸易政策 贸易管理的相关规定 进口管理:泰国对多数商品实行自由进口政策,任何开具信用证的进口商均可从事进 口业务。泰国仅对部分产品实施禁止进口、关税配额和进口许可证等管理措施。禁止进口 产品主要涉及公共健康、国家安全等产品;关税配额产品包括桂圆等 23 种农产品,但关税 配额措施不适用于从东盟成员国的进口;进口许可分为一般产品许可和特殊产品许可,并 规定进口许可的产品必须得到泰国商业部批准后才能到港。 海关管理规章制度 目前,在泰国,大部分进口商品都需要缴纳两部分税,一是海关关税,二是增值税。 关税计税方法一般为按价计税,也有部分商品按照特定单位税率的方式征税。一般情况下, 进口商品的关税额计算公式为到岸价乘以该项商品的进口税率,绝大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 在 0-80%之间;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进口商品缴纳关税和消费税后的总价值乘以 7%。泰国 给予东盟成员国和与其签订多边贸易协定的国家地区不同程度的关税减让。 贸易壁垒 泰国对 WTO 成员方的平均关税是 14.6%,非 WTO 成员方的平均关税是 16.8%。 1.关税高峰。泰国对大量的进口产品征收超过 30%的关税,包括农产品、汽车和汽车 零部件、酒精饮料、纤维和一些电子产品。如丝织品、羊毛织物、棉纺织品及其他一些纤 维织物的进口关税多为 60%,摩托车及一些特殊用途车的进口关税达到或超过 80%、大米 52%、奶制品 216%。 2.关税升级。泰国对绝大多数工业原材料和必需品征收零关税;对有选择的一些原材 料、电子零配件及用于国际运输的交通工具征收 1%的关税;一些化工原料关税也仅为 1%; 对初级产品和资本货物大部分征收 5%的关税;对中间产品一般征收 10%的关税;对成品征 收 20%的关税;对需要保护的特殊产品征收 30%的关税。 3.关税配额。产品在配额内实行低关税,在配额外实行高关税。 4.进口限制。泰国规定 26 种产品需要进口许可,包括原材料、石油、工业原料、纺织 品、医药品及农产品。产品进口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如缴纳特别费用、需要原产地证明 等。进口食品、医药产品、矿产品、武器弹药、艺术品,需要相关部长的特别许可。泰国 要求在食品进口登记中提供关于食品生产工艺及组成成分的详细的产品经营信息。 5.技术性贸易壁垒。泰国对 10 个领域的 60 种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包括农产品、建筑 原料、消费品、电子设备及附件、PVC 管、医疗设备、LPG 气体容器、表层涂料及交通工具 等。 6.政府采购。泰国不是 WTO 政府采购协定的签署国。在政府采购招标中,泰国对 外国投标企业设置一系列限制,使外国企业无法投标或难以中标。 六、分销渠道:六、分销渠道: 目前我国企业钢材流通渠道主要有以下五种: 钢铁企业对批量大、专用性强的产品实行直供直销; 钢铁企业在全国建立自己的分销网络或与流通企业合资建立销售网络和 加工配送中心; 钢铁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实施网上销售; 通过中间商(包括经销商、代理商)销售; 依托钢材交易市场进行销售。 我国与欧美和日韩的流通模式相比,目前我国钢铁流通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的集中度非常低,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给生产企业、 流通企业和用户带来较大风险; 由于我国信用体系缺失,佣金代理极不发达,钢铁企业与流通企业很难形 成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 通过钢材有形批发市场销售的钢材仍占较大比例,网络交易发展滞后,而 发达国家的销售方式是以无形市场为主。 七、竞争情况:七、竞争情况:(主要) 俄罗斯成为 WTO 成员国将成中国钢铁出口主要竞争对手 欧洲钢铁工业联盟秘书长莫法特称,随着俄罗斯成为世贸组织(WTO)的成员国,以 往制造商大量通过中国进口钢铁趋势可能很快会转移至通过俄罗斯进口钢铁。 莫法特称,到今年下半年,俄罗斯将更加自由地接入欧盟市场,钢铁制造商的注意力 将会发生转移。 莫法特称,一切将取决于俄罗斯怎样应对欧盟针对俄罗斯设定的钢铁进口限额。当俄 罗斯成为 WTO 成员国之后,欧盟将不得不取消针对俄罗斯设定的每年320万吨的成品钢进 12 口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