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消毒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_第1页
生活饮用水消毒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_第2页
生活饮用水消毒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_第3页
生活饮用水消毒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_第4页
生活饮用水消毒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加强对用于生活饮用水消毒的消毒剂和消毒设备的卫生监管,卫生部近日组织制定了生活饮用水消 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并自 2005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 附: 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 1.范围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用于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 毒设备的卫生安全评价,本规范规定了用于生活饮用水消毒的消毒剂和消毒设备的卫生安全要求和检验方 法。 2.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 消毒剂 杀灭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化学处理剂 2.2 消毒设备 产生生活饮用水消毒剂或消毒作用的设备 2.3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剂或消毒设备使用后在消毒生活饮用水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2.4 新产品 依据新原理、新有效成分生产的消毒剂和消毒设备,以及消毒剂的新剂型和新复配 制剂。 3.卫生要求 3.1 所有消毒剂和消毒设备按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方法,以表 1 所列检验步骤,检验结果均能达到生活 饮用水消毒目的;各项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要求。 3.2 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在消毒过程中余留在生活饮用水中的消毒剂残留物、由原料和工艺过程中带入 的杂质含量不应超过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限值要求;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浓度不应 超过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限值要求。 3.3 消毒剂及其原料副产物和消毒设备使用后水中可能带入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未予规 定的有害物质时,该有害物质在生活饮用水中的限值可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判定,且该有害物质增加量不 应超过相关标准限值的 10%。 如果上述有害物质没有可参考相关标准时,应按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进行试验以确定物质在饮用水 中最高容许浓度。容许增加值为最高容许浓度值的 10%。 3.4 消毒剂卫生要求 根据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方法,按表 2生活饮用水消毒剂评价剂量计算处理 后生活饮用水中金属离子增加量、无机物增加量和有机物增加量不应超过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中规定限值的 10%;总 放射性和总 放射性不应增加。 按表 3总体性能试验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要求。 3.5 消毒设备卫生要求 根据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方法,按表 2生活饮用水消毒剂评价剂量计算处 理后生活饮用水中金属离子增加量、无机物增加量和有机物增加量不应超过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 范中规定限值的 10%;总 放射性和总 放射性不应增加。 按表 3总体性能试验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要求。 消毒设备中与生活饮用水接触部分的浸泡试验应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 全评价规范要求。 4.检验 4.1 消毒剂 4.1.1 总体性能试验按表 3 规定项目进行。 4.1.2 消毒效果按照表 1 规定项目检验;用于疫源地或特殊条件下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的消毒效果检 验参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2.1.4 节进行。 4.1.3 主要原料按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规定(2001 年版)3.4 节“消毒剂”项目 进行。 4.2 消毒设备 4.2.1 总体性能试验按表 3 规定项目进行。 4.2.2 消毒效果按照表 1 规定项目检验;用于疫源地或特殊条件下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的消毒效果 检验参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2.1.4 节进行检验。 4.2.3 消毒设备中与饮水接触部分按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规定(2001 年版)的 3.3 节进行浸泡试验。 4.2.4 消毒设备产生的消毒剂的主要化学原料按附录 A 和表 3 要求进行检验。 5.检验方法 5.1 生活饮用水化学消毒剂的样品采集和配制见附录 A 5.2 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年版)执行。附录 B 是对生活饮用 水检验规范(2001 年版)锑和亚氯酸盐的补充检验方法,作为锑和亚氯酸盐检测的第一方法。 5.3 生活饮用水化学消毒剂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的具体步骤参照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 剂安全性评价规范(2001 年版)的附录 B 进行。 表 1 消毒效果检验项目 二氧化氯发生器 项目 名称 电解法消 毒处理器 紫外线消 毒处理器氯酸盐法 亚氯酸盐 法 臭 氧 发生器 次氯 酸钠 发生器 消毒剂 新产品新 技术新材 料 总大肠菌 群 水中游离 余氯 二氧 化氯 紫外线 强度 臭氧 游离氯 其它(有效 消毒成分) 说明: 1. 消毒设备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操作,待设备运转正常后,取水样进行消毒效果检验。消毒剂发生器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待设备运转正常后,在出口处采集样品,按说明书规定的有效剂量稀释后,进 行消毒效果检验。消毒剂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稀释配制水样。 2. 细菌加标操作程序 (1) 在脱氯自来水中加入大肠杆菌,实验用菌种为大肠杆菌 8099。加标量为5100-21000/100ml。 (2) 将装有加标菌水样的三角烧瓶放入恒温水浴箱(20)中,开动磁力搅拌器 5min,使细菌在水中分布 均匀。先取 2 份细菌加标的水样,进行大肠杆菌活菌计数(阳性对照组)。 (3) 待水温恒定后按说明书规定的最小剂量加入消毒剂,迅速搅拌均匀,从加入消毒剂起计时。设定 3 个工作时间,说明书规定的最短作用时间为 T,3 个作用时间分别为 0.5T,T 和 1.5T,作用后分别吸取水 样,注入装有中和剂(如硫代硫酸钠)无菌三角烧瓶中,以终止消毒作用。 对饮用水消毒处理器和消毒剂发生器应根据消毒产物的产生量及处理水最高流量进行加标采样。 (4) 将中和的水样,分别取 100ml、10ml、1ml 各两份,用滤膜法进行大肠菌活菌计数。 (5) 将未接种大肠杆菌的试验用同批培养基平板 2 个,置温箱中培养(阴性对照组)。试验重复三次。 3. 上述试验同时,测定消毒成分和剂量,记录作用时间和水温。 4. 结果评价 消毒后水中大肠菌群指标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 5 必需测定项目 ; 如含有,需测定 表 2 生活饮用水消毒剂评价剂量 编号产品名称化学名称或分子式用途近似分子量 评价剂量 (mg/L) 可能含有的杂质 1 液氯 相关化学药剂: 氨 氢氧化铵 硫酸铵 Cl2 NH3 NH4OH (NH4)2SO4 消毒、氧化 氯氨消毒 氯氨消毒 氯氨消毒 71.0 170 350 1320 10(以 Cl2表 示) 5 10 25 汞、卤代烃 砷、镉、铬、铅、 银、汞 2 漂白粉 Ca(OCl)Cl 消毒、氧化 127 10(以 Cl2表 示) 砷、镉、铬、铅、 银、汞 3 次氯酸钙 Ca(OCl)2 消毒、氧化 143.1 10(以 Cl2表 示) 砷、镉、铬、铅、 银、汞 4 次氯酸钠 NaOCl 消毒、氧化 74.5 10(以 Cl2表 示) 砷、镉、铬、铅、 银、汞 5 二氧化氯 相关原料: 硫酸 盐酸 亚氯酸钠 氯酸钠 ClO2 H2SO4 HCl NaClO2 NaClO3 消毒、氧化 活化剂 活化剂 原料 原料 67.45 980 365 900 1065 50 40 7 8 亚氯酸钠 砷、镉、铬、铅、 银、汞 6 二氯异氰尿酸钠 (又名优氯净) (CN)3O3Cl2Na 紧急情况下 小量饮用水 消毒 219.95 10(以 Cl2表 示) 砷、镉、铬、铅、 银、汞 7 三氯异氰尿酸 (CN)3O3 Cl3 消毒 232.45 10(以 Cl2表 示) 砷、镉、铬、铅、 银、汞 8 氯氨 T CH3C6H4SO2NaCl 紧急情况下 小量饮用水 消毒 10(以 Cl2表 示) 砷、镉、铬、铅、 银、汞 9 清水龙 (又名哈拉宗) (halazone) COOHC6H4SO2NCl2二 氯胺对羧基苯磺酸 紧急情况下 小量饮用水 消毒 10(以 Cl2表 示) 砷、镉、铬、铅、 银、汞 10 高锰酸钾 KMnO4 消毒、氧化15803 15 砷、镉、铬、铅、 银、汞 11 过氧化氢 H2O2 消毒、氧化 34.03 砷、镉、铬、铅、 银、汞 12 新产品 消毒 以通常最大 使用剂量的 5 倍计算 砷、镉、铬、铅、 银、汞和其他有害 物质 表 3 总体性能试验的检验项目 二氧化氯发生器 项目名称 电解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