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之申论范文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之申论范文 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一、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一、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民生即人民生活,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也包括人民群 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既包括对衣食住用行等生活资料的追求,也包括 在生态和环境等方面更高的要求;既包括本代人生活,也包括后代人 的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广大人民群 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是无止境的,人们奋斗拼搏所付出的一 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活。就全社会而言,如果为增长而增 长,就容易陷入一味追求 GDP 的泥潭,社会发展就会失去目标和方 向;就企业而言,如果不顾一切地追求利润,忽略相应的社会责任, 不考虑员工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状态,这样的企业迟早会失去消费者 的信赖,其发展也不会长久。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 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七大进一 步提出要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宏 伟目标既包括经济指标,也涵盖了城乡居民收入、住房、环境、教 育、社会保障等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 中不断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体 会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福祉,切实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过上更 加美满幸福的生活,才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期待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康 社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与资本主义制度 相比,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一方面是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 产率,另一方面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新 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 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建国初期的 73 元和改革开 放初期的 134 元增加到 2011 年的 6997 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由建国初期的 235 元和改革开放初期的 343 元增加到 2011 年的 21820 元。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体现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经过多年不懈努 力,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实现小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生活状况与人民群 众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的愿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由于我国人 口基数大、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仅与发 达国家相比,就是与发展程度大体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 差距。因此,只有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才能更 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缩小与其 他国家的差距。 二、正确认识加快经济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二、正确认识加快经济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 须正确处理加快经济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系。这两者本质上 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处理好这一关系,要求我们既要着眼长远, 又要把握眼前,实现在加快经济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不断保 障和改善民生中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保 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决定消费,生产量决定消 费量,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保障 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是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形成强大的物质 基础有赖于生产发展。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劳动 者才有收入。只有生产发展了,国家才有充裕的财力用来解决贫困 人口问题,才能提高人们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才能更好 地发展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各项事业。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发达国家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之所以要比 发展中国家高,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有相对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 的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得到极大改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经济发 展水平和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 的因素,其素质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保障和改善民生, 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文化和思想素质,通过教育投入和 支出形成人力资本从而推动发展。马克思说,生产直接是消费,消 费直接是生产。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生产中介着消费, 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同时消费也中介 着生产,正是消费为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 成。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可以扩大消费,通过扩 大消费需求诱导投资需求,促进生产发展并形成以消费促进生产的 良性循环。只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 放成果,才能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认同,从而增强 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形成全社会良好的发展氛围。2011 年我国人均 GDP 已达 5400 美元,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一关键的 发展阶段,要想避免掉进拉美国家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更 考德上考德上为国育才为国育才 德者为上德者为上 考德上考德上 2013 国考交流群国考交流群:242308323242308323 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者既有相互促进也有互相制约。改 革开放以来,我们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系, 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不断地改善民生,实现了发展与改善民生的互 动,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与保障和 改善民生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国民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用于发展的积累和投资多了,能够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消费自然 就少了;如果一个时期消费多了,投资和积累就必然减少。投资率和 消费率多高才算合适,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并没有一个固定 标准。参考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世界各国平均投资率一般处在 21% 22%。而自 2003 年以来我国投资率一直维持在 40%以上,2010 年 更是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的 48.6%,成为 全世界投资率最高的国家。尽管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比较低而且 分布不均衡,工业化和城市化任务还没有完成,积累率或投资率适 当高一点属于正常现象,但显然目前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已超出 了合理范围,依赖过高的投资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当前民生改善滞后于经济发 展的问题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 三、努力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三、努力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需要我们脚踏实地, 坚持不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要摒弃传统 的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过度牺牲和污染 环境的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减少资源能源 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道路。保障和 改善民生既包括持续不断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也包括提供优美的 生活环境、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等;既要为当代人谋求福利,更要 顾及下一代人的生活。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 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重点扩大消费需求;由依靠第 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 重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做强第二产业, 做大第三产业;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 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重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世界上多个国家包括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已经证明,市场机制是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体制机 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其中一 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体制。保障和改 善民生既是政府的职责,更要把它转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生 产力才会像火山一样从内部迸发出来,人们生活水平才能够得到最 大的改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从开 放中获得了好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实施改革开放, 我国不仅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 而且直接推动了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水平,以最快的速度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因此,在今后的改 革发展进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风浪,我们都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最大限度地 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在改革开放中促进科学发展,在科学 发展中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表明,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分好蛋糕与做大蛋糕同样重要。经 过 30 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继续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一是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都要处理好效率 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坚持按生产要素贡献参 与分配原则的前提下,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 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千方百计地消除贫困。二是加快 形成促进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关系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淄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
- 光纤拉制工企业文化传播能力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常山话方言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东郊小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英语翻译试卷及答案
- 塔吊司机信息传递准确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大型桥梁机械操作工技术成果转化参与度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齐齐哈尔市拜泉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安全员岗位证书考及答案卷
- 江西c证安全员考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统编语文(2024)二年级上册识字5《去外婆家》课件
- 加工中心课件培训
- 2025年广西梧州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年上海公安机关勤务辅警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物权编善意取得制度解读
- 面部桃花灸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高中三年必考基础知识复习汇编资料(必背版)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化妆品检验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