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产品知识考试题目_第1页
留置针产品知识考试题目_第2页
留置针产品知识考试题目_第3页
留置针产品知识考试题目_第4页
留置针产品知识考试题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留置针产品知识要点 1)给药途径包括:经口给药,经皮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治疗和骨髓腔内注射; 2)静脉注射治疗包括: 短期静脉留置针:翼状注射针 (蝴蝶状),外周静脉留置针 (PIVCs),中线导管 长期静脉留置针:中央静脉导管针 (CVCs),经外周静脉置管的中央静脉导管(PICCs) 3)静脉注射治疗中血管穿刺针的选择: 留置时间小于一周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在 1 至 4 周:中线导管 留置时间大于 4 周小于一年时,选择 PICC; 4)静脉留置目的: 静脉注射治疗:水化治疗,药物治疗, 血液制品,营养输注 诊断性应用:化学分析,毒物分析,微生物分析,血液学分析 可视化病理学检查: X 线, CT 扫描 (计算机断层显像),MRI 扫描 (磁共振显像) 动脉留置目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动脉血压(创伤性),血气监测, 血 pH 值监测 5) 外周静脉穿刺过程包括: 患者评估及教育,开始操作前准备,穿刺点准备,导管置入,开始治疗;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结构包括(从针尖依次到针尾):针尖斜面,透明导管,固定翼,安全防护夹,针座, 推送板,回血腔,可移除的排气塞, 6)外周留置针的使用目的: 静脉留置针:输血,静脉输液治疗 ,间断性静脉给药,预防性地建立安全的静脉通路 动脉留置针:间歇性采血,有创性 (动脉内) 动脉血压测定,配合高压注射器使用 ,放置血管通道器材 6)24G 型号1500ml/小时 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用于静脉直径较小的任何患者 22G 型号2000ml/小时 大多数成人常规静脉治疗使用的标准型号 可用于成人输血治疗 20G 型号3500ml/小时 成人输血治疗时推荐使用 用于较小手术患者 用于肥胖患者 18G 型号4000ml/小时 用于较大手术患者 用于较大创伤患者 用于所需输液速度超过 4000ml/小时的患者 7)不同 G 针的标识颜色:14G 棕黄色,16G 灰色,18G,绿色,20G,粉红色,22G,蓝色,24G,黄色; 8)贝朗留置针使用 后部磨切斜面; 更宽的刺入角度选择范围,以提高困难穿刺情况下的置管成功率 使得置管过程更加舒适 静脉切口为“V”型或三尖型,而不是传统的“柳叶”型,使得导管更易置入,减轻血管撕裂伤, 也使切口处止血更为迅速 9)双侧穿刺针尖进入静脉后,继续前行而刺破了对侧静脉壁。诱发因素: 在整个导管置入过程中始终绷紧皮肤 穿刺的刺入角度过大 针尖的刺入速度过快 没有等看到回血就继续穿刺 10)可移除排气塞功能包括:使导管“漂浮”起来,在置管过程中直接采血, 提高回血的血流速度,血糖监测 10)Trim Length 是指:从针尖斜面根部到套管前端之间的距离 11)双回血技术 穿刺针回血,证明穿刺针头位于静脉之中 导管回血,证明导管位于静脉之中 通过在导管芯和回血储存室中见到回血,以确证穿刺成功 不必反复拔除和重插入穿刺针以确定导管置入成功,改进了置管操作 12)聚氨酯(PUR) 在血流中会软化 对血管解剖的顺应性较高 防止绞缠/ 可自动复位 高度防撕裂 留置时间较长 DEHP free 聚四氟乙烯 (FEP)(特氟龙) (特氟龙)是“杜邦”的注册商标 材质更硬 适用于动脉穿刺或新生儿及儿童患者的穿刺 置入静脉中时会发出“POP”的声 13)贝朗留置针透明导管中 有嵌入式放射显影条带 4 条放射显影条带贯穿导管的全长 ,在 X 线检查过程中,透过导管透明的部分,可以看到这些条带 放射显影线嵌入在导管之中(并非仅“涂”在表层) 一旦导管发生断裂,此条带对于探测导管十分关键 14)自动激活安全防护夹 自动激活套到针尖斜面上并将其遮蔽 将针刺伤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提升了使用便利性 15)被动安全措施简单易行 不需要操作者做附加动作 作为一个组成部分整合到器械之中,自动激活触发 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 主动安全措施有一定风险 需要由使用者来激活安全机制 在 70%的病例中,主动安全措施未被激活 16)输液治疗的范畴 液体与电解质的治疗 抗感染的治疗 抗肿瘤的治疗 全血与血液成分输注 镇痛治疗 营养治疗 16)WHO 对安全注射的定义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不使医务人员的意外事故增加 不使废弃物对他人构成危害 17)操作安全性影响生命,工作在危险的环境之下 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感染以下疾病的风险为: 乙型肝炎每 3 例中发生 1 例 丙型肝炎每 30 例中发生 1 例 艾滋病每 300 例中发生 1 例 18)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临床表现:沿静脉的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临床分型:红肿型、硬结型、坏死型、闭锁型; 19)输液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药液 pH 值 药液渗透压 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 不溶性微粒药物的输注速度 输液时间长短 药物浓度 给药容积 20)静脉炎: 定义:静脉走行线上发生的炎症,合并局部疼痛、发红、发热、肿胀和/或可触及硬结;甚至可以导致血栓形成。 病因可能是机械性、化学性或者感染性的。 21) 静脉炎致病因素: 导管在静脉中的过度活动;选择的导管型号较之静脉管腔较大;创伤性或太快推进导管;输注浓度或 pH 值异常的液体; 穿刺前皮肤消毒处理不足;液体通路任意部位的污染;未能保证导管安全以致其在穿刺部位发生移动,尤其是在弯屈部 位。 22)静脉炎-预防措施: 选择满足治疗需要的最小型号导管; 尽可能选择最大的静脉; 每 72 小时旋转穿刺部位一次; 通过外周静脉,不应常规输注 pH 值5 或9 的液体,也不应输注渗透压600mEq/L 的液体; 使用合适的导管固定技术,推荐使用专门制造的器械进行固定; 穿刺前使用 2%洗必泰/70%异丙醇或疾控中心(CDC)推荐的其他皮肤消毒溶液进行皮肤准备,来回多次擦洗。 使用附加延长装置,以使对导管针座的操作降到最低。 23)血肿-预防措施: 穿刺时始终使针头的斜口面向上 在新近拔除导管的穿刺点出血停止前,避免再次扎止血带 在整个导管穿刺过程中始终绷紧皮肤 一旦见到回血立即放松止血带 穿刺针尽量以最小角度刺入静脉;如果导管插入长度已超过导丝,调整位置时应重置导丝 24)浸润/外渗-预防措施 将最初穿刺点放低,抬高手臂;尽可能的使用手部固定板 避免选择弯屈部位穿刺;不要选择在最近穿刺点的远心端再次穿刺 输注腐蚀性液体时,避免选择手部、腕部及肘窝部位进行穿刺 通过外周静脉,不应常规输注 pH 值5 或9 的液体,也不应输注渗透压600mEq/L 的液体 使用合适的导管固定技术,推荐使用专门制造的器械进行固定 施行静脉穿刺时不要着急,以最小角度刺入静脉以保证导管可以顺利置入静脉管 25)穿刺点感染-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手部清洁指南 始终保持穿刺点贴膜的清洁、干燥及牢固 遵守标准化防护措施 穿刺前使用 2%洗必泰/70%异丙醇或疾控中心(CDC)推荐的其他皮肤消毒溶液进行皮肤准备,来回多次擦洗 使用附加延长装置,以使对导管毂部的操作降到最低 每次加注药物时,都应使用酒精棉签擦拭注射口封盖 26)可致静脉炎的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 肿瘤化疗药物 循环系统药物 高渗药物 麻醉药及辅助用药 造影剂 27)药物因素所致静脉炎的预防要点 静脉保护性措施 输液 pH 值应尽量接近正常人体的 pH 值 正确掌握给药方法,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 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选用粗大的血管或留置深静脉导管 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混匀后再使用,防止药液渗出血管外 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宜采用引路注射和冲管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监控 28)药物因素所致静脉炎的治疗要点 立即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 局部处理:湿敷、封闭 物理疗法 对合并感染者,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对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者,应加强营养 29)不溶性微粒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存在于液体中非故意加入的,可游动、不可溶的外源性物质 这些微粒可由: 肉眼可见( 50 m) 显微镜可见(2-50 m) 30)微粒污染的原因 玻璃制品 使用(18G)针头从安瓿瓶中抽取药液。微粒会进入注射器随药液注入病人体内; 塑料制品 来自输液导管的微粒 橡胶加药口加注药液时,有接近 50 万的额外微粒进入输液系统 合成橡胶 针头通过胶塞进入输液瓶时,会割下一小块碎屑,这些碎屑可能会被注射器抽吸后注射进病人体内 不可溶药物 不溶于药液的固体物质 31)药品在输液装置中的吸着现象 本质:物理配伍禁忌(physical incompatibility) 定义:完整药物分子自药液吸附到容器/装置表面或吸收到其材质内部 对象:玻璃/塑料袋/输液装置/输液滤器 吸收现象:主要指 PVC 材质(增塑剂导致) 32)临床药物与 PVC 玻璃瓶的吸附数据: 乙胺碘呋酮: 600ug/ml, PVC 软袋 12h, 降至 60% 川芎嗪: 0.2mg/ml, PVC 软袋 8h, 降低 26% 卡莫司丁: PVC 软袋 5.52h, 降低 25% 紫杉醇: PVC 软袋见白色絮状物 芬太尼: PVC 软袋 15min 下降 25% CyA: PVC 管,24 小时,损失 40-50% FK-506: PVC 软袋 6h, 降低 15% 尿激酶: PVC 软袋 2-30min, 降低 15-20% Vit A: PVC 软袋, 降低 23%,玻璃瓶 29% 34)临床输液器选择调查 当被问及软袋材料时,较多护士(53.97%)只知道有 PVC 软袋,只有 5.82%知道非 PVC 材料,另有 44.44%表示 “不清楚” 专用输液器选择知晓率:紫杉醇 57.14%,伊曲康唑 5.82% 35)紫杉醇静脉给药的程序 询问过敏史,查血象; 612h 前给予地塞米松 20mg,给药前 3060min 给予苯海拉明 50mg 口服,西咪替丁 300mg 静脉注射 紫杉醇 135175mg/m2 的剂量先加于生理盐水或 5%葡萄糖溶液 5001000ml 中,需玻璃瓶或非聚氯乙烯的输液器, 并用特制的胶管和 0.22m 的微孔膜滤过 一般滴注 3h 每 15min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一次 36)满足流速需求下,选择小型号的留置针 英全康 TM Y 型留置针 型号流速(ml/min)规格流速(ml/min)规格 24G22220.7Xx19mm190.7x19mm 22G35350.9x25mm330.9x25mm 20G65651.1x25mm501.1x30mm 18G1051051.3x32mm851.3x30mm 16G2152151.7x32mm0 14G3503502.2x32mm0 37)临床理想无针输液接头标准 连接紧密,不宜脱管,无液体渗出 在拔出注射器和输液器时,无药液外溅 流量适用于所有临床输液的要求,特别是快速输液、扩容的要求 如果是正压的,需要正压效果好,不堵管 兼容螺口和非螺口的注射器和输液器 38)手术室对输液流速要求 术前诱导,需快速输液,常将滴速调高或连接高压注射器 术中,如需迅速扩容, 留置针的流速将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 大型号留置针满足流速需求,却增加穿刺难度 39)贝朗留置针在放射科的使用优势: 高压注射器的压力极限:325 psi 当流速为 2.5ml/S 时压力曲线范围小于 100psi 当流速为 5ml/S 时压力曲线范围小于 200psi,这是心脏、大血管 CTA 时,常用的安全速率 安全连接压力注射泵、做 CT 增强造影 40)贝朗留置针加药壶设计: 实现近端加药,加药速度快 加药时实现无针连接,完全避免针刺伤 内有单向阀,避免药液、血液回流、空气进入 省去了延长管/肝素帽/三通,节约成本 41)贝朗留置针在手术室的推广优势: 流速更快,提高治疗效率 国内唯一一款具有加药壶功能的留置针 安全的双回血设计,及时发现穿刺过度,避免额外风险 自动激活安全夹,有效避免针刺伤 42)贝朗留置针儿科推广优势,患儿选用 PUR 材质(聚亚氨脂): 入血后材质软化 50% 减少穿刺中对患儿血管的损伤 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避免由于导管的活动,造成透壁和药液渗出 生物相容性好 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 减少穿刺部位的炎性反应 管壁光滑 减少血栓形成 穿刺顺畅 43).55 24G 留置针的流速 英全康其他品牌 型号流速(ml/min)规格 流速 (ml/min) 规格 26G10 24G-o.55”26260.7X14mm 24G22220.7X19mm190.719mm 44)0.55 短导管设计对患儿的好处 导管短,减少对患儿血管内壁的机械性损伤 流速快,保证导管持续通畅 减少静脉炎及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留置时间 45)放射科病人 CT 或者 MRI 增强后的留观 保留静脉通路,嘱病人需留置观察至少 30 分钟,因 90%的迟发副反应在此期间发生 高危病人应留置观察更长时间,无任何不适,方可拔去针头离开 46)放射科病人使用 钢针和留置针的比较 钢针留置针 容易损伤血管壁套管柔软性好 固定不稳定固定相对稳定,患者肢体活动灵活,增加舒适感 加药过程中,血管内液体对穿刺针反作用力, 易造成针头抖动损伤血管、针头脱落到血管中、 脱出血管外,导致外渗 留置针保留在血管内是软管能有效避免 增强后拔出 增强后保留,保证因过敏时抢救用药的及时性,可随 时接通输液通道 增强后拔出 住院患者可保留至病房输液,避免再次静脉穿刺,减 少患者痛苦和费用 注射过程中,头皮针接头与高压注射器连接管之间脱 落,导致造影剂喷射到机器或检查床上 具有螺纹接口,可以与高压注射器做紧密的连接,避 免松脱。 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